【2021學年學院崇拜】工頭、管家、牧人
「上帝呼召我們作衪的僕人,但是我們的職務到底是做什麼?到底在教會一個傳道人的角色又是什麼?」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寇紹恩牧師今早(23日)擔任本院週間全院崇拜講員,透過四處經文(林前三10、路十二42、約廿一15-17、帖前二7、11)勉勵師生,傳道人要成為領袖-為教會帶出方向、也要成為管家-從管自己開始做好治理者的角色、更要成為牧者-用真理餵養,用愛和時間去牧養主的羊。
傳道人是工頭(林前三10),也就是僕人領袖的角色。傳道人需要看見異象,異象會帶出方向,領袖的責任是帶出方向。但同時我們需要記得,傳道人從來都不是設計師,我們是工頭,工頭的責任是按著上帝的設計藍圖帶領團隊執行,好像摩西常說的「這是耶和華吩咐你們所當行的」,寇牧師強調,異象是禱告尋求來的,並不是開會討論出來的,這樣我們才能說「這就是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當照著行」。
傳道人是管家(路十二42),也就是管理者的角色。傳道人需要好好的管理教會、更要好好管理自己,包括:管理金錢、管理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家庭等。「第一步,你要分辨什麼是想做的,什麼是該做的;第二步,該做的事情太多,你要分辨什麼是該你做的事情;第三步,該你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你要分辨什麼是該現在做的!」寇牧師提醒我們每個蒙主呼召作主僕人的傳道人,特別需要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做好管家與領袖的角色。
傳道人是牧人(約廿一15-17),也就是牧者的角色。傳道人需要做好牧養與餵養的責任。耶穌升天前吩咐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凡…都…」這句話說明了我們需要系統,才能把凡耶穌所吩咐的,都教導弟兄姊妹。寇牧師特別指出,餵養是給真理,牧養是給愛、給榜樣,因此作為牧者,我們要有為父為母的心,帶出有愛、有真理的牧養與餵養(帖前二7、11),這才是合神心意的牧人。
✨聚會錄影:https://youtu.be/AeBX2beLfyk
#華神學院崇拜 #工頭管家牧人 #寇紹恩牧師
為領袖禱告經文 在 中華福音神學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莫羅博士認為神學是倫理的基礎,因為神學指涉關於神、宇宙萬物及人類的真理;而倫理則指生活上「應當」及「必須」遵守的法則及責任,是從神學而來的。例如,真理認為神是憐憫的,可衍生成因為神寬恕人,我們必須彼此饒恕。
神學正典原則(Canon Principle),定下普世性真理,就如錨奠定基礎。莫羅博士認為「處境化神學」以文化作延伸,能讓真理抵達目的地。處境化神學一方面是刻意的,偶然的,受時空限制,要留心不要忽略了非基督教問題;另一方面所有神學都具宣教性質,問題是對象是誰,並如何演繹福音。莫羅博士強調宣教就像「神學戲劇」(Theodrama),要以耶穌為中心,將同樣的福音在新環境處境化並忠於原著。
就倫理而言,莫羅博士認為有3個層面:個人、團體組織、系統。個人倫理特別指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不是要遵守聖經上千條誡命,要了解經文,先了解當時處境,明白真理後再融入真實處境當中,利用聖經故事建構全面世界觀。例如,如何處境化愛神愛人,活出良善呢?有沒有包含個人主觀性?有沒有想過文化衝擊?如何得知倫理化行為?團體組織倫理通常以委身異象及神國工作呈現,要思想的不是單單訂下約章或倫理守則,更需要如何把真理在新的處境調適並活出來。系統性倫理指社會公義如同性婚姻、種族歧視等議題。
莫羅博士進一步解釋文化價值衝擊,某一些組織較重視整體性和尊重上司;另一些則較重視個人和公義。前者認為因個人主義忽略了家庭責任,領袖軟弱無力,部屬不懂得尊重;後者則認為領袖是獨裁者,忽略了公義。這正是現今在西方,傳統華人教會牧者與年輕領袖的寫照,這些衝擊也造成了不少傷害,令年輕人離開教會。所以跨文化宣教需要處境化智慧:聖經知識、文化經驗及聖靈的能力,才能結出良善的果子。
謝謝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 的報導。
為領袖禱告經文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去24小時 11.08 美國 🇺🇸】
「大勢已定,拜登當選!」美國時間7日中午,包括《Fox News》與《CNN》與各大新聞媒體的選戰通報系統,同步宣布大選的勝敗結果已確定——即將年滿78歲的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已篤定當選為第46任美國總統。同日稍晚,拜登也與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 在德拉瓦州的競選本部,在川普總統「拒絕自承敗選」的史無前例狀態下,向全美國發表「勝選演說」;至於鬱悶的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收到消息時,人正在維吉尼亞州打高爾夫球,除了簡短發出推文「不服敗選」,川普也緊急趕回白宮加緊準備驗票與選舉無效等救濟訴訟。
然而目前除了G7各國領袖——包括新聞出來10分鐘內,就手刀推文「搶頭香」恭喜拜登的加拿大總理特魯道(Justin Trudeau)——全都公開向「拜登當選」祝福致意;就連保守派的旗幟媒體《Fox News》也以「美國第46任總統」來形容拜登,甚至福音教會都發出宣道安撫信要大家心情氣和地「為拜登禱告!接受上帝的安排」,白宮內部亦對《Fox》透露:「川普雖然還是要提告,但若確定無望...他仍會理性和平地開始政權交接。」
除此之外,川普的支持大本營——美國基督教福音教派——也由美國最大的教會網路「美南浸信會」的挺川明星牧師傑佛瑞斯(Robert Jeffress),透過《Fox News》發出了安撫與致賀信,公開認可拜登的當選,並呼籲基督徒接受結果,「如果拜登總統成功了,美國也就成功了。讓我們為喬.拜登禱告,也為美利堅合眾國禱告。」
傑佛瑞斯表示,他曾和2016選舉中的川普共進漢堡,並告訴他「上帝對你有偉大的計劃,他的旨意會讓你當上美國總統」。但困惑的川普卻反問:「所以上帝也曾經對歐巴這樣說嗎?歐巴馬當成這樣,也是上帝的旨意嗎?」
「歐巴馬也是上帝選擇之人呦!」傑佛瑞斯牧師說到,他並引用聖經《但以理書》第二章第21節的經文:「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而4年之後,這段話也同樣適用於拜登——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福音派的傳道說法,當然有其文化與教會背景;但就非美國基督徒的國際觀察而言,無論是美國跨派系媒體、美國一級國際盟友、還是美國基督教福音派明星傳道者的選後發言,基本上都已經確認了2020大選的結局基調...
意即「拜登確實贏了!」無論當前的選戰後續還有怎樣的訴訟規劃與法律戰進程,都已不足逆轉拜登即將成為美國總統的趨勢...無論川普本人願不願意,主流保守派都要進入「後川普時代」的和解、療傷與應對新政府的下一個時代。
#美國 #2020美國總統大選 #民主黨 #拜登 #JoeBiden #KamalaHarris #賀錦麗 #川普 #Trump #共和黨 #訴訟 #驗票 #FoxNews #教會 #敗選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