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門,少社交,沈悶而焦慮的集體氣氛。
這時收到《婚內失戀》八刷的消息。
披上白紗那一天,以為失戀這種事再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當初以為這本書是為了少數人寫的,在婚姻中困惑『沒有大錯不至於分開但為何這麼寂寞』的人們。沒想到安靜地一刷再刷到現在,好像不是少數人.....
相伴是意識加上無意識互動的錯綜關係,我們需要面對的,不是對錯,是人性。
.........................................................................................
《序》已婚剩女?
偶然看到一本書,談的是「剩女」。「剩女」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熟齡未婚女性在主流社會中被貼上的負面標籤。不過書封斗大的英文書名震撼了我──「剩女」被譯為“Leftover Women”。
Leftover,在日常用語中,不就是剩菜的意思嗎?其實不只是剩菜,leftover可以泛指各種「沒用上的東西」,不是沒用,是沒被用上,例如製作商品或建築時的剩料。《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跟一顆石頭有淵源,那石頭是女媧補天時沒用上的,因此藴積著種種曲折情懷,說起來就是個leftover。
看見這名詞時,我正在整理這份為已婚女人寫的書稿,不禁百感交集。與「剩女」相對的,應該是已婚的女人,或說「得以結婚」的女人。然而,跨越「婚姻」這條分類線,到達另一邊的女人,就完勝了嗎?在婚姻的那邊,感覺幸福的到底有多少?
近年台灣的離婚率不低,簡化地說,可以想像為每三對結婚就差不多有一對離婚。而在結婚與離婚之間,處於已婚狀態的女人,許多是不快樂的,那感覺恐怕比未婚熟女更像leftover── 沒吃完的冷掉的肉排,失去風味的蔬菜,乾掉的米飯或硬掉的麵包……曾經認真地料理起來,隆重澎湃地上桌,歡喜期待著被吃掉而融入一個人的生命。結果,只有一小部分被吃掉(或者根本整個都沒被動到),剩下來被丟著、冷藏著,不掙扎的話,就會被遺忘到徹底變成廢物,直接通往垃圾焚化廠,連餵豬的時機都錯過。但若掙扎,吵著重新端出來,手舞足蹈地喊著「我還可以吃喲」,約莫也是徒勞,只會遭到更無情的嫌棄。
有名無實的妻子,寂寞的女人,對著做臉的美療師、洗頭的妹妹、賣保養品的櫃姐、心理治療師……這些不相熟卻願意觸摸她們身體心靈的人,傾訴無法與枕邊人分享的空虛。無處發揮的熱情與困頓的抱負,像洗髮精的泡泡那麼香香柔柔,卻只能等著被水沖走,直到與空化為一體,再也不信自己懷有什麼珍貴的潛質,別說是補天,連鋪地都沒有人願意踩。
還掙扎著、抗拒泡沫化的過程中,也曾求教於他人。但得到的建議大約是「婚姻本來就像這樣」、「妳幻想太多」、「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年輕人才不相信這句話,一心想著我的愛情當然會持續到婚姻裡,不止綿延不絕,還會開花結果。婚齡漸長才開始領悟,婚姻本來就是所有愛情的墳墓,只是時間不同意義就不同。弱質的愛情進入婚姻不久便磨耗早夭,婚姻無疑是它的墳墓;至於長壽的愛情,得以在婚姻中安居直到最後安息的一刻,婚姻不也是它的墳墓?問題並不是「愛情終將死在婚姻裡」這個事實,而是如果愛情死了人還要活在婚姻裡,那就是活人住在墳墓裡。
感情還活著的人,住在冰冷的婚姻裡,伸手抓不到人,叫喊只聽見自己的回音。那不只是寂寞,是比寂寞更逼人的,生命慢慢冷卻、存在漸漸稀薄的流失感。
我在心理治療工作中遇見許多這樣的女性。很苦。很悶。不快樂。不確定自己的不滿是否合理,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繞來繞去,要好久的時間,才小心翼翼地說,我還想要戀愛的感覺。
「我不想找別人,我還是希望他愛我。」然後掩面懊惱起來:「我為什麼這麼沒用,被他吃死死的。」
婚內失戀?
對於已婚無愛的女人,「戀」是個扎眼的字。這字有言,有心,兩旁還有情意密密纏繞。而她們和喚作丈夫的之間,早已無言,也不覺有心。
沒有人不知道戀愛的感覺。失戀了,本來也應該很清楚。
如果妳是單身者,他不來找妳、他含蓄或明白地拒絕見面、他無意製造甚或逃避身體的接觸……妳會知道該想下一步了。
但若這人是妳的丈夫,原本簡單的判斷就會變得很複雜。有個聲音一直對妳說:「老夫老妻本來就是這樣」、「沒有熱情不代表婚姻有問題」。妳覺得自己不應該覺得不開心。
如果妳真的覺得沒問題,那就好。
如果妳一邊說服自己沒問題,一邊不斷地對另一半施壓,或是幽怨地期待他改變,做著心口不一、言行分裂的事,那麼,妳不是在逃避問題就是在製造問題。
妳真的不需要再問「我這樣的婚姻算有問題還是正常」。沒有人能替妳定義什麼樣的婚姻才算正常。婚姻又不是燈泡,會亮就正常,不會亮就該丟掉。婚姻更像一碗麵,在好吃到無可挑剔與噁心到要吐掉之間,存有很大的變異空間。妳覺得極為不滿的婚姻,對某些人而言簡直就是天堂。有人認為家事分工不均就算嚴重的問題,有人卻連無性、無互動,甚至另一半外遇,只要偶爾還會回家,都認為很正常。
每個婚姻都有個性,就像人有個性一樣。所以婚姻正不正常,無法確認也不需確認。不過,妳過得不快樂,甚至很痛苦,這就值得確認也值得關注。放下「無論如何他還是我老公」的障眼法,試著像單身時一樣直覺地面對,妳一下就會看出問題── 妳失去了愛。然後,從年輕時就會的失戀求生的種種智慧和能力,才可能啟動。由於已婚者跟失戀的對象還有關係── 住在一起的關係、共同教養小孩的關係、法律上的夫妻關係、面子上的依存關係……這種失戀當然比單身者的複雜又難處理。但一切都還是要從面對失戀的本質開始,才有機會改變處境。
說有感覺的話。做有意義的行動。拒絕被無愛婚姻的黑洞吞沒。
..........................................................................................
CH 1 令人困惑的關係
CH 2 努力生活著 愛卻消失了
2-1 無意識的不滿
2-2 過度付出
2-3 重視原則勝過感受
2-4 變成一個無趣的人
2-5 無法分享感受
2-6 縱容對關係有害的行為
CH 3 停止惡性循環
3-1 毫不在乎或飢餓的眼神都讓人想逃避
3-2 一旦開始用怨婦的口吻說話 關係將愈來愈糟
3-3 對或錯的簡化思維讓彼此無法互相了解
3-4 虛假討好只會讓自己更被忽略
3-5 無防衛的反應製造更多誤會
3-6 外面的人只是那根稻草
CH 4 追尋他的背影或轉過來看自己
4-1 檢視溝通的可能
4-2 克服自我的恐懼
4-3 培養獨立的能力
4-4 只有樂意不樂意 沒有付出不付出
CH5 重修婚姻學分
5-1 婚姻生活的協定
5-2 權力對應的模式
5-3 干擾與支持的平衡
5-4 表面的防衛與深藏的期望
5-5 從期待與失落中成長
5-6 付出和獲得的平衡 關鍵是對自己負責
CH6 翻轉婚內失戀
6-1 是誰不愛了誰?
6-2 婚姻是照見自我的魔鏡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2147
訪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CS_l4S3_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20的網紅舒翠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舒翠玲議會質詢10.10.18第一屆第六次定期會-環保局質詢 106.10.18 環保局質詢 環保局推行垃圾分類後垃圾減量,但卻發生垃圾車排長隊等著進焚化廠的現象,環保局應針對問題好好檢討。 除了焚化量的問題外,還要針對抓斗等機械操作問題做檢查,做到汰換維修、維持功能。而針對一例一休人力調度問題...
焚化廠英文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32 am DC / 7:32 pm Wuhan
周三早晨,我在杜邦的公寓醒來。
收到他一整排的訊息。
「在嗎?」
「我正在被搜查,可以連線嗎?」
「馬上就要被帶走了」
「在嗎?」
「我在yt直播中」
「在嗎?可以連線嗎?」
-\-\ 最後時間顯是為6:32am。
手機另一頭是人在武漢的李澤華。1994年生,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前央視頻道主持人。
-\-\
發現他的視頻是在兩個多禮拜前,我在做關於中國管控媒體自由的報導,發現他的Youtube頻道《不服TV》,訂閱者才兩百多人。
關於湖北武漢的視頻、自媒體很多。但他的作品是少數幾個讓我留下印象的。
他用繁體字、中英文字幕。選材包含去如何從北京闖入武漢、探訪百步亭社區(疫情「正式」大爆發前,舉辦萬家宴的社區」)、臥底詢問焚化廠工人…到最新未能上線、他自述導致被公安追捕的「探訪 #武漢 #P4實驗室」。
-\-\
兩個禮拜來,我帶著很多困惑看他的視頻。
這個有韓國偶像明星臉的男生,跑去武漢作自媒體?
武漢出入都有通行證嚴格管控,他為什麼可以到處跑?
輾轉得到他的聯繫方式後,我表達跟他正式採訪的意願。
—
「我還需要再考慮考慮,畢竟我還在一線...我們可以先在這裡聊,等時局明朗一些。」
上周他這麼回覆我。
於是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在telegram上對話。聊到乾的時候只能丟一句,
「有食物嗎?吃了沒?」
直到2月26日。
-\-\
▍7:10 am DC / 8:10 pm Wuhan
他自述被公安追捕,逃回居住地。他很緊張,把燈都關了。聽到有人在外面守著,不斷點菸的聲音。
他打開youtube直播,一邊用telegram告訴我,這是唯一記錄下,如果他真的被帶走的方式。
-\-\
我跳下床一邊跟編輯聯絡,一邊放著他全黑的youtube直播視頻。
什麼都看不見,只有他偶爾的喘息聲。
「他們在門口」
「我不能說話」
「可能要隔離我」
「我不敢動」
-\-\
▍ 7:38 am DC / 8:38 pm Wuhan
在DC的我,開始用文字訪問躲在武漢黑色房間裡的他。
「你為什麼辭去央視工作?為什麼到武漢?」
“Li’s death. I just wanna make more people be awakening of freedom of speech. That’s my faith”
「為什麼用英文、又用繁體字作視頻?」
“I like it”
「你的家人怎麼看你辭職央視,跑到武漢?」
“Family still has no idea…”
-\-\
▍ 8:39 am DC / 9:39 pm Wuhan
他說外面的人好像走了。把房裡的燈打開。
我也鬆了一口氣,開始泡咖啡、準備出門跑活動。一邊跟編輯報備。
一邊跟李澤華傳了最後幾個問候的訊息,「注意安全」。
-\-\
▍9:57 am DC / 10:57 pm Wuhan
我坐在DC智庫的活動上,編輯來訊息:
「進來了!」
「直播停了」
我靜靜地打開直播,看著幾個戴口罩的人進到他房間的畫面。訊號不穩,疑似四個人,有兩個他的朋友,另外兩個像是李澤華曾說追捕他的國安,質問他為什麼遲遲不開門。
訊號中斷。
-\-\
▍9:59 am DC / 10:59 pm Wuhan
我急著傳出了訊息:
「Are you still there?」
「進門的是誰?」
「你現在安全嗎?」
顯示為未讀。
9:59 am. 2/26。李澤華最後的上線時間。
—
智庫活動結束,我走在DC的街頭。
刷著telegram, 期待他上線。
核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我想著幾天前訪問賈葭的一段話。他說我們每個人都跟著李文亮死了生命的一個部分。
「我們人的生命是一個個時間段構成,我在關心李文亮醫生的事件的時候,我讀他的微博、替他發帖子、我把我的生命分享給他。」
「他死了,就是我生命分享給他的部分也死了。」
—
#李澤華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HUpBCNKrZwBhxfcIrP8Aw
暖新聞如何蓋過真實的 #武漢 報導:
https://pse.is/Q29V9
#賈葭 專訪:
https://pse.is/Q4XM9
焚化廠英文 在 唐家婕 - Jane T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32 am DC / 7:32 pm Wuhan
周三早晨,我在杜邦的公寓醒來。
收到他一整排的訊息。
「在嗎?」
「我正在被搜查,可以連線嗎?」
「馬上就要被帶走了」
「在嗎?」
「我在yt直播中」
「在嗎?可以連線嗎?」
-- 最後時間顯是為6:32am。
手機另一頭是人在武漢的李澤華。1994年生,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前央視頻道主持人。
--
發現他的視頻是在兩個多禮拜前,我在做關於中國管控媒體自由的報導,發現他的Youtube頻道《不服TV》,訂閱者才兩百多人。
關於湖北武漢的視頻、自媒體很多。但他的作品是少數幾個讓我留下印象的。
他用繁體字、中英文字幕。選材包含去如何從北京闖入武漢、探訪百步亭社區(疫情「正式」大爆發前,舉辦萬家宴的社區」)、臥底詢問焚化廠工人…到最新未能上線、他自述導致被公安追捕的「探訪 #武漢 #P4實驗室」。
--
兩個禮拜來,我帶著很多困惑看他的視頻。
這個有韓國偶像明星臉的男生,跑去武漢作自媒體?
武漢出入都有通行證嚴格管控,他為什麼可以到處跑?
輾轉得到他的聯繫方式後,我表達跟他正式採訪的意願。
—
「我還需要再考慮考慮,畢竟我還在一線...我們可以先在這裡聊,等時局明朗一些。」
上周他這麼回覆我。
於是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在telegram上對話。聊到乾的時候只能丟一句,
「有食物嗎?吃了沒?」
直到2月26日。
--
▍7:10 am DC / 8:10 pm Wuhan
他自述被公安追捕,逃回居住地。他很緊張,把燈都關了。聽到有人在外面守著,不斷點菸的聲音。
他打開youtube直播,一邊用telegram告訴我,這是唯一記錄下,如果他真的被帶走的方式。
--
我跳下床一邊跟編輯聯絡,一邊放著他全黑的youtube直播視頻。
什麼都看不見,只有他偶爾的喘息聲。
「他們在門口」
「我不能說話」
「可能要隔離我」
「我不敢動」
--
▍ 7:38 am DC / 8:38 pm Wuhan
在DC的我,開始用文字訪問躲在武漢黑色房間裡的他。
「你為什麼辭去央視工作?為什麼到武漢?」
“Li’s death. I just wanna make more people be awakening of freedom of speech. That’s my faith”
「為什麼用英文、又用繁體字作視頻?」
“I like it”
「你的家人怎麼看你辭職央視,跑到武漢?」
“Family still has no idea…”
--
▍ 8:39 am DC / 9:39 pm Wuhan
他說外面的人好像走了。把房裡的燈打開。
我也鬆了一口氣,開始泡咖啡、準備出門跑活動。一邊跟編輯報備。
一邊跟李澤華傳了最後幾個問候的訊息,「注意安全」。
--
▍9:57 am DC / 10:57 pm Wuhan
我坐在DC智庫的活動上,編輯來訊息:
「進來了!」
「直播停了」
我靜靜地打開直播,看著幾個戴口罩的人進到他房間的畫面。訊號不穩,疑似四個人,有兩個他的朋友,另外兩個像是李澤華曾說追捕他的國安,質問他為什麼遲遲不開門。
訊號中斷。
--
▍9:59 am DC / 10:59 pm Wuhan
我急著傳出了訊息:
「Are you still there?」
「進門的是誰?」
「你現在安全嗎?」
顯示為未讀。
9:59 am. 2/26。李澤華最後的上線時間。
—
智庫活動結束,我走在DC的街頭。
刷著telegram, 期待他上線。
核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我想著幾天前訪問賈葭的一段話。他說我們每個人都跟著李文亮死了生命的一個部分。
「我們人的生命是一個個時間段構成,我在關心李文亮醫生的事件的時候,我讀他的微博、替他發帖子、我把我的生命分享給他。」
「他死了,就是我生命分享給他的部分也死了。」
—
#李澤華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HUpBCNKrZwBhxfcIrP8Aw
報導集:
▫️2/27 暖新聞如何蓋過真實的 #武漢
https://pse.is/Q29V9
▫️2/24 專訪賈葭:中國媒體死亡的代價
https://pse.is/Q4XM9
▫️3/11 逆行武漢 李澤華消失記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03112020122612.html
▫️4/12 消失兩個月的李澤華突現身 留下重重疑點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jt-04222020095756.html
焚化廠英文 在 舒翠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舒翠玲議會質詢10.10.18第一屆第六次定期會-環保局質詢
106.10.18
環保局質詢
環保局推行垃圾分類後垃圾減量,但卻發生垃圾車排長隊等著進焚化廠的現象,環保局應針對問題好好檢討。
除了焚化量的問題外,還要針對抓斗等機械操作問題做檢查,做到汰換維修、維持功能。而針對一例一休人力調度問題,環保局應與工會好好協商,在非常時期共體時艱,討論出可行的方法來增加路線、或增加車輛收取垃圾,避免每個週一、週四讓民眾等垃圾車,等到晚上九點、十點,影響到隔日的上班、上學。
而針對蔡英文總統所推行非核家園下的天然氣發電、風機發電、埤塘發電等,有許多的環境污染問題,如PM2.5、噪音、環境汙染及生態海洋危害等問題,環保局應秉持專業、審慎規劃。
再則環保局在觀音擬建造一座生質能源中心,實質上就是桃園的第二座焚化廠!應針對其可能產生的汙染,如戴奧辛等採取環境的監測。針對利益團體對發電事業的介入,也要立規矩、嚴格執法。
焚化廠英文 在 [字彙] 焚化爐的英文- 精華區Eng-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Crematorium
incinerator
哪一個才是焚化爐的英文呀?
希望能幫我解惑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31.9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