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略的過敏性鼻炎徵兆
很多父母都知道揉鼻子、鼻塞、早上打噴嚏是過敏性鼻炎的徵兆,但是其實還有一些徵兆是過敏性鼻炎的特徵,例如:
時常無緣無故流鼻血、揉眼睛、張嘴呼吸、甚至清喉嚨等小動作,都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的徵兆。
「鼻黏膜比較薄」大家應該都聽過,其實其中有一部分的患者,是因為鼻子過敏長期發炎所導致微血管擴張,容易流鼻血的唷。(當然也有一部分的患者是因為血管本身的問題)
另外,「揉眼睛」很多時候不是只有過敏性結膜炎的問題而已,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是有相關的。控制好鼻子過敏,眼睛過敏也會跟著改善喔
徐嘉賢診所-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07 361 3338
https://goo.gl/maps/GvphRtRkpbMsbffg8
#左手揉鼻子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drblackeye
#加入奶爸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drblackeye
無故 鼻塞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是感冒,原來身體成了癌細胞溫床…
【✍️免疫力指數小測驗】
1. 起床就猛打噴嚏
2. 時常胸悶喘不過氣
3. 眼睛紅腫流淚
4. 胃脹氣或一吃就拉
5. 鼻塞到無法呼吸
6. 整天咳嗽清喉嚨
7. 經常耳鳴
8. 皮膚乾燥長癬或脫皮
9. 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
10. 沒食慾卻變胖
11. 無故全身發熱無力
12. 關節僵硬、腰痠背痛
13. 心悸心慌
14. 夜晚失眠、白天疲倦
15. 全身長疹子或紅斑
16. 火燒心、胃食道逆流
17. 嘴巴破洞破不停
18. 每次梳頭都掉一堆頭髮
19. 視力模糊、眼睛會畏光
20. 沒什麼事也心浮氣躁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3395
---
🔥2021照服員新方案出爐!大家最關心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長照家庭必備【愛長照LINE會員】,提供照顧者很需要的諮詢服務
歡迎加入👉https://reurl.cc/GVol9d
【免費代辦輔具補助】輪椅、氣墊床、便盆椅......
👉https://reurl.cc/pD0Dzb
找居服員、找外籍看護、找機構
👉https://bit.ly/2HCGdEf
無故 鼻塞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服藥兵法】如何鼓勵別人服藥?
說真的,不論是什麼病,要是所有患者都能夠主動服藥,藥罐子或許便不用寫這篇文章了……
好吧!好吧!扯遠了!現在,言歸正傳,說回正題:
服藥不難,難在用藥。
用藥其實不難,難在不肯服藥。
所以用藥之道的成敗關鍵主要在能不能鼓勵別人服藥。
那麼,真的要說的話,到底如何鼓勵別人服藥?
《孫子兵法》在〈作戰〉裡說:
殺敵者,怒也。
賈林在注釋裡,補充說:
人之無怒,則不肯殺。
簡單說,沒有「怒」,便沒有殺氣,自然便沒有「殺」的衝動、「殺」的狠勁,何來殺敵?
問題是,為什麼要怒?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一件跟自己休戚與共的事情。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自古皆然。試想如果事不關己的話,自然己不勞心,何怒之有?
對,沒有動機,何來殺人?
不過這還是不夠的。
為什麼?
唔……請容許藥罐子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答這個問題。
舉例說,因為亞士匹靈(Aspirin)能夠抑制血小板凝聚,而且屬於不可逆性,一去無回頭,所以是一種抗血小板藥(Antiplatelet),避免血塊的形成,預防血栓的產生,從而減少出現血管栓塞的風險,適用於預防出現中風,達到俗稱「通血管」的效果。
問題是,所謂「預防」,究其根本,其實是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不動聲色,防患未然。所以理論上,服用亞士匹靈前,天下太平,不該發生的,應該還沒有發生;服用亞士匹靈後,天下仍然太平,不該發生的,仍然沒有發生。
這就是說,服藥前後,感覺上,兩者真的可以完全沒有分別,好像服了等於沒服一樣,所以如同無名英雄一樣,無智名,無勇功(《孫子兵法.軍形》),難免會有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自然未必能夠構成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鼓勵用藥者繼續服藥。
杜佑在注釋裡,便補充說:
萬人非能同心皆怒,在我激之以勢使然也。
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一定會「怒」的,偶爾還是需要激發出來的。
那麼,平白無事,無緣無故,為什麼要怒?
其中一個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一個字:「害」。
面對敵人,人人自危,自然便會「人人自戰(〈張預注〉)」。
在用藥上,簡單說,便是「懼之以害」,強調不服藥的禍害。
在上述的例子裡,所謂「害」,便是「併發症」。
舉例說,如果體內的血管出現血栓的話,便可能會堵塞血管,妨礙血流,甚至阻斷血流,影響體內的血液循環,削弱體內的血液供應。
其中如果這條血管是冠狀動脈的話,便可能會減慢心肌的血液供應,導致心肌出現缺氧的現象,誘發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還可能會構成性命之虞。
至於如果這條血管是腦血管的話,腦血管便可能會出現阻塞,誘發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或者出現破裂,誘發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俗稱「爆血管」,兩者同樣會損害腦細胞,誘發腦細胞死亡,除了可能會出現半身不遂的後遺症外,嚴重妨礙日常生活,同樣可能會構成性命之虞。
當然,單是「怒」,還是未必能夠殺敵的。
《孫子兵法》在〈謀攻〉裡說: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簡單說,作戰前,首先評估一下自己的實力,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不要暴虎馮河,否則死而無悔。如果敵我雙方的實力真的過分懸殊的話,貿然上陣迎敵,只是螳臂擋車,不但毫無勝算,還可能會全軍覆沒,連東山再起的機會也沒有了。
在相當程度上,這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的道理。
有時候,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卻是另一回事。想做,未必真的能做。
所以我們還真的可能需要進行「沙盤推演」,模擬實際的情況,擬定具體的策略。
在用兵上,這個過程稱為「廟算(《孫子兵法.始計》)」。
在用藥上,這就是說,只有充分認識手上的藥物,正確掌握藥物的適應症、副作用,在相當程度上,才能夠讓用藥者敢於用藥。
舉例說,市面上的傷風感冒藥多不勝數,單是同一個牌子,往往便可能已經出現了不同的配方。
面對這些成藥,看……有的說「無睡意」?(其實是否真的「無睡意」?)有的沒有說「無睡意」?(其實是否暗示「有睡意」?)
中學時代,藥罐子的腦海裡經常會浮現這些問題。
有時候,連同讀藥前的藥罐子在內,很多用藥者經常會以為「所有傷風感冒藥都會產生睡意」,所以在工作的時候,寧願忍著鼻水、鼻塞,仍然不肯服藥,擔心藥物會影響日常工作,結果苦了自己。
其實如果大家能夠認識這些傷風感冒藥的話,瞭解裡面的成分,並掌握背後的功效,例如適應症、服用方法、副作用、注意事項,還會不會抗拒服藥呢?
這便是藥物教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