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場域回饋專家指導會議
-#急性呼吸衰竭臨床缺口精進解決方案
目前觀察到COVID-19確診者有多起 #急性呼吸衰竭 急症,也就是肺功能無法提供足夠氣體交換,導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滯留體內,引發各器官受損、猝死等情形。
#臨床解決方案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患在臨床上須考慮到:必要時是否要插管使用呼吸器。因為一旦使用,未來可能將面臨 #長期依賴呼吸器 支持生命,無法脫離呼吸器的狀況。
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經濟部工業局委託 #金屬中心 及 #義大醫院 舉辦本次專家指導會議,邀請醫學中心、法人單位與廠商代表進行經驗分享與合作交流,提供 #精進的臨床解決方案,進一步確保國人健康。
🔸2021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場域回饋專家指導會議🔸
-急性呼吸衰竭臨床缺口精進解決方案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活動時間:110年09月11日,09:30至12:00
🏥辦理地點:義大醫院A棟5樓大會議室,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義大路1號
☎聯絡窗口:07-6955298 #264 ,王先生
無法脫離呼吸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打開電腦,桌面立刻出現照片,告訴我去年今天我和朋友帶著丹丹控肉到三芝放風。我們的行程很簡單,去海邊晃晃,吃越南小棧,不熱的話再找個地方讓兩隻狗跑跑,回套房休息吹冷氣,睡午覺,三點左右打道回府,在下班塞車時間前到家。
今天的提醒也讓我確切的記起,是在這一天,我對著大海吶喊:「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那時父親出院已超過半年,不但褥瘡好了,生命跡象越來越穩定,臥床一年多的他在復健後還能坐輪椅。相對於母親經常出門曬太陽,我們從不讓父親出門。他是老派人,絕不希望鄰居看到他的病容,因此他的旅程通常僅止於到老婆房間約會或到客廳換個風景。
我一直以為前半年是最辛苦的,我是說受傷後的六個月創傷期。當時我每天早上四點起床遛狗,五點回家,六點半到病房讓看護出去透氣吃早餐,七點半醫生查房。那時他說,行醫三十年從沒遇過我這種天天比他早到的家屬,我以為他的意思是正面的。一年後,我為了父親出院事宜跟他吵架,因為社工課課長指控我主導家屬會議,並非所有家屬都同意讓父親脫離呼吸器回家。為了這個指控,我從呼吸照護病房跟他吵到胸腔科病房,一開始溫文儒雅的主任,突然變成防禦性醫療主義醫生,我在所有等著他開會的醫護人員面前跟他大吵,都一年多了,他怎麼可能以為我是那種人。原以為用心良苦建立的醫病信任關係,就這麼毀於一旦。
也許那信任關係根本未曾存在。後來我才知道,所謂的「呼吸照護病房」是人間煉獄,據說只有一個病人坐著出院,因為年輕力壯得已藉由訓練恢復自主呼吸能力,但依舊全身癱瘓。其餘的病人只能老死在那裡。他們不符合「末期」的定義,但無法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自然無法下床,更無法由口進食。就算如此,營養師依然為這些人調配一般人所需之熱量,父親每天攝取1500大卡的營養奶,肚子越來越大,原本就有糖尿病的他血糖飆高,醫生的處理方式是打針,如此惡性循環,褥瘡永遠不會好。呼吸照護病房由胸腔內科負責,胸腔內科醫生看的就是肺臟,只要肺臟好好的,就是健康的病人,就要活下去,不論這「活」的品質如何。因為在法律上,呼吸器依賴不算末期,全身癱瘓不算末期,萬一感染一定要打抗生素,除非像我這樣,全家都簽安寧照護同意書,確保將來沒有家屬會告他,這不是安寧緩和,這是無意義的延長生命。
後來我到處打聽,請來安寧科醫生評估,但父親不符合末期條件,自然也找不到兩位醫生簽名。只好用上更極端的方式,我們和院方開家屬會議,然後辦理自動出院。除了所有的直系親屬,包括二哥從新加坡特地飛回來,出席的有醫生,護理長,社工課課長,護理師,呼吸師。醫生向所有家屬解釋出院後會發生的狀況,也分批帶著家屬到病床邊向父親解釋出院的意義:你會停止呼吸,然後死亡。那日父親異常清醒,堅定而清楚的點頭表示了解。我們終於爭取到父親的死亡權。
當時醫生和呼吸師都評估父親脫離呼吸器之後撐不過三十分鐘。不久前大哥才親眼目睹岳父由於肺炎活活喘死,如同溺死般痛苦。為此我們做好必要的準備,包括在安寧病房預留一個床位。
我清楚記得那天是十二月七日星期六,選星期六是因為大家可以不用請假,且那天安寧科醫生有門診,不用擔心有問題找不到人。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是呼吸器在幫父親呼吸,脫離呼吸器他就會停止呼吸。然而,從出院那天開始整整一年多,他的血氧,血壓和心跳完全和使用呼吸器時一樣正常。這位高齡九十的阿公明明脊髓受損,無法自主呼吸,他硬是用橫隔膜繼續呼吸了一年多。
父親回家後,母親的機能也漸漸退化,尤其是吞嚥功能。漸漸的,母親的雙人床換成了病床,床邊多了一台抽痰機。客廳堆滿醫療備品,如果我不說話,我們家彷彿身處印尼。
一個原本應該死去的人該如何活下去?這個問題跟我無關。我要面對的是如何照顧一個原本該死去但死不了的病人,還有一個沒什麼意志力活下去的妻子。其實也沒什麼,就把醫院那套搬回家,其他的慢慢學,剛好遇到疫情,所有的物資都要囤貨。我終於回台南搬了家,不用再付房租,也找人重新整理三芝的房子,考慮出租或當成喘息的空間。領了三人份的三倍券跟朋友去吃高級牛排,一個月一次和朋友相約帶狗到海邊放風,然後呢?然後就是抬頭無語問蒼天,只好對著大海吶喊「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
第一家出版社找我寫書的時候,我們連書名都想好了,就叫「不孝女」。我並不覺得受到冒犯(是我自己提的)或幽默風趣,只覺得深沉的悲哀。他們都出生於不幸的的家庭,自食其力成家立業,同時背負原生家庭的重擔,熬到退休,抱著人生短暫的心情看了幾眼外面的世界,歡欣的迎接五個孫子的到來。他們經歷了人生,有喜有悲的活過了,也坦然準備面對也許老也許病或既老且病的晚年,從未料到老病與死亡的距離是這麼的遙遠,看似很近,其實很遠的難熬。究竟是苟且偷生好,還是灑脫的揮揮衣袖好?
一年後的今天,腦部萎縮的母親發作時總是焦慮躁動需要藥物緩和。原本以為已經可以回答一年前的問題,如今忍不住再問一次殘忍的蒼天:「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
喔對了,龍山寺很準,不過據說對年前不能進廟宇,所以依舊沒有答案。
無法脫離呼吸器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趁鬼門關前,重貼這篇2013年的文章
=====
常聽到有人問:「你們在醫院工作久了,是不是變的很冷血?」
我都笑著回答:「只要我的心臟還跳著,血液應該就是溫暖的」
【感謝您活下來 】
by 奇美醫院8AICU 楊濘綺副護理長
07:55 揭開您病況變化的開始,老問題-呼吸喘和嚴重支氣管攣縮,處置過程給予緊急藥物治療及ambu bagging,但您的嚴重支氣管攣縮終究引發低血氧及心 搏過緩,看著您的心跳快速由86 次/分下降到35次/分,臉色發黑的厲害。那時我腦海閃過的是女兒們從你入院到要做氣切的艱難決策過程及期待您康復轉病房的表情。因為今天是您要脫離呼吸器滿24小時,而與您朝夕相處的護理師在脫離呼吸器時,扶您下床坐的影像,您開心的表情。我的心情隨著這些影像而難過,很擔心您活不下去了、很擔心超級關心您的女兒們是否能接受做了氣切手術決策後又出現病況惡化的您、很擔心 您會不會因此就成為植物人…。
猶記的第一次接觸到你的大女兒是您剛入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擔心您的病況,立即從大陸回來。第一次的會談中,她突然哭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和靜靜的聽他訴說對您的不捨。或許您不知道有這一段吧,肺功能極差的您,正因嚴重支氣管攣縮而使用高劑量的鎮靜劑昏睡中;治療期間,卻因為無法脫離呼吸器,而須接受氣切手術,對於對氣切的認知不足及照護的無能為力,讓您拒絕!女兒們又困惑了,經過主治醫師的一再的耐心說明,護師們提供的相關訊息及傾聽,讓您們做了接受氣切手術的決策。還記得手術後第ㄧ天,二女兒開心的對我說父親的嘴巴笑到眼睛的地方,因為這是您住院以來睡的最舒服的一天,此時的您也在旁邊偷偷的笑著。接下來的時間,即使我並非是您的主護,女兒們總是在會客時主動打招呼、找我詢問照護問題或是在我放假後告訴我,父親的進展,而我也總是熱情的回應,鼓勵要正向面對病情及醫師安排的呼吸器脫離訓練計畫及未來照護重點。 用心的照護與提供資訊,除了讓我們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也建立了一層仿佛是家人的情感,有著彼此的關 心,或許是這因素,讓我此時的心情是如此複雜。
還好,經過緊急處置,您的心跳過緩有隨著低血氧的症狀改善而恢復、您的發黑表情也漸漸有血色,而過了約莫15分鐘,您也虛弱的醒了,看著您從鬼門關拉回,我們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了。
臨床上,許多護理師除了照護病人外,也在意家屬的狀況,天氣冷了,幫病人加棉被外,也沒忘了提醒前來會客的家屬們多加件衣服;病況變化,也貼心的提醒家屬趕來醫院途中要小心交通安全…等,這些工作並不是院方或護理部規定的,但卻是護師們對病人及家屬的關懷。常聽到有人問:「你們在醫院工作久了,是不 是變的很冷血?」,我都笑著回答:「只要我的心臟還跳著,血液應該就是溫暖的」。心溫暖,護理活動及關懷舉動也就溫暖,我是如此,其他護師更是如此。亦或有人說:「你們面對別人生病時,看多了,應該都很看開或不在意!」其實不然,只是我們必須具備冷靜的思緒及安全的處置面對任何危急場面,因為我們在意任何ㄧ個病人,不論貧困或富有。
最後,我要說聲~~感謝您平安活下來!
無法脫離呼吸器 在 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要不要接受氣管造口術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短期內 無法脫離呼吸器 的病人要不要接受氣管造口術2 · 被遺忘的鼻之呼吸!用嘴巴呼吸後果居然超恐怖?《VS MEDIA》 · 【真人真事改編】 阿嬤的衛生紙 · 当美食 ... ... <看更多>
無法脫離呼吸器 在 胸內林青沅_RCW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衛教資訊#RCW #呼吸病房"您所不知道的呼吸照護病房(RCW)" 呼吸照護病房屬於重症後期照護的一環,主要照顧對象為: 1.呼吸衰竭的病患2. 無法脫離呼吸器 ... ... <看更多>
無法脫離呼吸器 在 [問題] 脫離呼吸器- 看板Doctor-Inf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上上禮拜晚上,我父親因為呼吸衰竭而緊急送到馬偕
進急診室檢查了一陣子
醫生出來說是嚴重肺炎,還有一些器官的指數都過高(敗血症)
說得用呼吸器幫我爸呼吸,所以讓我簽了插管的同意書
之後轉到加護病房去
一直到前天看X光的片子,肺炎似乎沒有好轉
不過我爸的意識一直是清醒的
沒有打鎮定劑時活動力也不錯
呼吸器供氧的濃度一度降到50
可是因為我爸有時咳得很厲害
因此濃度高高低低的(100~7、80都有,昨天60,今天又升到80)
呼吸器也一直脫離不了
不過我媽開始擔心:插管插久了會很不好(插管到現在大概已經十一、二天了)
所以一直說:精神還好的話,應該就可以不用插管了吧?
說不定是因為插著管所以才咳得厲害,拔管說不定就比較好
之類的話
我當然也希望早點拔管
可是就機器的數值來看,好像又拔不了
我爸媽的一個朋友是護士
也一直說要早點拔管,不然會變得依賴呼吸器
醫院醫生說還不能拔、家裡一直說快拔
兩邊一起來實在搞得我很煩(都是我負責去看我爸兼詢問醫生護士一些問題)
上網查了一下資料
的確有管子插太久會有一些狀況,也包括會感染肺炎
想請問一下
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呢?
我爸除了肺炎之外,其他方面都很OK
(如果不咳得厲害的話,整體狀況似乎也算穩定)
我媽的朋友覺得要多催促才能讓醫生比較積極地治療
問題是我們又不太懂(光看數值感覺就很危險的樣子)
還是說我們可以轉院找別的比較好的胸腔科醫生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0.184.9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