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孤獨》
大家好,我是角爸。
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際關係上本來就潛藏的問題都浮現到檯面上來。
在辦公室本來就很邊緣,疫情開始之後就更加孤獨。
本來朋友就沒幾個,疫情之後連唯一唯二的朋友也變得疏遠。
和伴侶本來得過且過的關係,疫情之後因為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多,不懂得怎麼磨合的人開始大吵特吵。
許多文章雜誌開始教導我們「在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學習和另一半近距離相處」。
邊看著這些文章趨勢,心理越加感慨。
早在疫情開始前數年,我和角媽開始認識交往,我們就一直在這上面著墨與用功。
學習和角媽的相處,學習如何與BPD相處,其實就是人際關係中最終極的磨練。
阿德勒說,人一生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在認識角媽之前,我是個FB上有800多個好友(姑且不去計熟或不熟),Line上面有400多個名單的人,也就是我單身的時候,是一個還算交友廣闊的人,觸角到處都有。
但是現在,我過著不上FB,不使用社群網路,line上面除了家人之外,很偶爾才有一位男性朋友和我聯繫,下班之後基本上不會再看line,這樣的生活。
說實在話,這樣的生活轉變,我用了很多很多的工夫來克服,因為很不習慣,而這樣的生活說是邊緣嗎?說是孤獨嗎?其實都很難單純用一個概念來描述。但對我來說,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也就是活在當下的生活。看清現狀,然後去理解與接受。
在BPD的社團中,多數的BPD夥伴都處於邊緣,被排擠,不懂得怎麼拿捏與人相處的距離而一直被嫌棄或拋棄,覺得自己很需要與人連結,而越發覺得自己孤獨。
其實孤獨是一種「中性」的狀態。也就是這件事沒有好或是不好。好或是不好,是我們加在上面的意念。
因為覺得自己很需要人陪,所以特別覺得孤獨是痛苦的。
但反過來,並不覺得自己需要誰來陪,不覺得自己這些一定要誰才有辦法治癒,那麼孤獨對自己來說,只是剛好而已。
疫情還沒開始之前,我們一家人基本就已經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因為不怎麼和外界接觸,所以不論疫情前或是疫情後,我們一家人的生活都沒有太大改變。可以定義說我們一家人是孤獨的,但我們還有其他家人,所以也算不上多麼孤獨。
獨處本來就是人一生的課題,每個人都需要練習獨處。只是有趣的是,對BPD來說,這門功課的「修習時間最長」。
也就是,修練得好的BPD,獨處的工夫比一般人學習獨處的成效要來得好,一般人修練獨處,可能還處於一種「需要嗎?不需要吧?」的猶豫,畢竟總是找得到朋友,沒事不會特別去想修練獨處的工夫。但對於BPD來說,獨處的工夫變得是「不學不行」,基本上肯定是必修,而且一定要修滿24學分才能畢業,這樣的強迫性學習。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強迫性學習,所以讓BPD特別想要逃避,卻始終得被拉回來面對。
但以結果論來說,獨處的工夫修練得好的人,這門課學得夠深入的人,最終都比沒有好好修練的人,人生要更加自在。
因為人最終都是孤獨的。
BPD社團中有幾位分享自己有些成果的文中,都提到很大的效果就是自己一個人也漸漸不感到痛苦,不覺得自己一定要某人來陪伴,或是某件事一定有誰來認同。也就是漸漸修煉出較為獨立自主的人格。顯示修練「獨處」這件事,肯定是必經過程。而她們不知道的是,其實這時候的自己,已經比許許多多「一般人」要來得更擅長獨處。
和大家分享我自己過著獨處生活以來的收穫。
當我不再和外界聯繫,生活只剩下家人跟工作之後,我開始漸漸感受到身體的細微變化,聽力,過敏,皮膚,呼吸,自己的情緒,焦慮,憂愁,憤怒,每一個環節都清清楚楚,我開始更能掌握到自己目前身體狀況如何,睡得飽腦袋相當清明,睡不飽思緒很凝重,肚子有些不舒服,可能來自於什麼原因,生活的過程每個細節開始變得清清楚楚,自己與周遭環境的互動也變得很清晰,總結起來,就是自己變成是一個「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
單純,而且容易專注。
為什麼?因為少了很多人際關係上的分心與衍生出來的擔憂與恐懼。我的時間變得很多,思考也變得很專注,我有許多時間思考自己與家人,而不用花許多片斷時間思考誰誰誰講了什麼話,或是誰誰誰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想法,或是我等等還要去處理誰誰誰的事,等一下還要聯絡誰誰誰。
腦袋每天能夠承受的思慮與計算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任務很少,那就會有很多思慮與計算空間可以做些別的事。但如果我們都把思慮與計算時間放在焦慮,那麼一整天下來不但一事無成,而且還更加上了「一事無成」的焦慮。
當然所有事都不是一個絕對,所以獨處也不是要一輩子孤獨,這只是一種「可選擇的能力」。我具備了可獨處的能力,未來需要用到時我便可以拿出來使用。我不具備可獨處的能力,未來需要用到時我就會變得很焦慮與害怕。
也給BPD夥伴一點建議,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如何,一定要可以獨處,或是相信自己無法獨處,所有的念頭,都是一種概念種子,今天聽到了,知道了,放著,有一天用到時再拿出來,或者現在就想拿出來,但做了一兩次,挫折了,就又收起來,都可以的。有朝一日也許又會拿出來試試這個概念,然後再收起來,有朝一日又再拿出來努力看看。都可以的。
說穿了。人終究是孤獨的。
所以我們總是掛在嘴上說「人一定要先愛自己,才有辦法愛別人。」
究竟什麼是「愛自己」?是凡事先想到自己?為自己謀很多利益?當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其實都不是。
愛自己其實就是學會和自己相處。也就是學會獨處,學會獨處時不感到悲傷,不感到害怕,不感到孤獨。能夠坦然的接受自己的模樣,只有自己時,能夠做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能夠想到可以做什麼事,還可以做什麼事。開始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調整自己的呼吸,變得能夠用自身去和世界互動與相處。
這其實就是愛自己。所以先愛自己才能夠愛人,因為我們不再會將自己「緊緊依附在誰身上」,用錯誤的方式愛人。
所以如果你今天正巧處於邊緣狀態,正巧感到孤獨,不用擔心,你只是正在上這門課而已,不論是早上到這門課,還是晚上到這門課,這輩子就是這麼多學分要修,就是這樣而已,這樣坦然的面對自己該學的功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Hebe Tien's Official Channel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田馥甄 《無人知曉》全專輯數位聆聽:https://hebealbum.lnk.to/timewilltellalbum 最日常的瘋狂 最冷漠的渴望 越美麗越著迷 越自溺越沉迷 #底里歇斯 歇斯底里 不能自已才更自己 對科技的迷戀,是生活的日常,是越演越烈的著迷,是深陷其中卻不自知的底里歇斯...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Hebe Tien's Official Channel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醫勞盟- 無法自行呼吸的植物人,「根本就不要救!」... 的評價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自主呼吸訓練要多久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自主呼吸訓練要多久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雖然編輯已經下指導棋,規定這個月我都只能推薦自己的書,但乖乖聽話向來不是我的本性。
我很喜歡追著時事閱讀,因為書裡書外對照下,讀起來總是特別有感。這次我要推薦的是「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作者是美國流行病學家,本身歷經瘧疾、愛滋病、 茲卡病毒,流感、SARS爆發,他直指未來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肯定比戰爭來得高。因為全球化已經讓地球變成一日生活圈,在中國出現的病毒可在二十四小時內散播到全世界。再加上養殖科技讓動物可快速且超乎自然的繁殖,成了病毒快速繁殖突變的溫床。但人類對傳染病投入的關注與資金遠低於國防,不管是呼吸器、加護病房、醫療人員皆處於「剛剛好」夠用的緊繃狀態,根本禁不起傳染病的肆虐。再加上美國的製造業均轉移到中國、印度,一旦當地有疫情影響產業運作,美國更可能面臨缺口罩藥物的窘境。
作者寫作當時也預言,SARS相關的上呼吸道病毒勢必捲土重來,且爆發點最有可能在菜市場,且不能排除是人造病毒。他甚至以「上海流感」爆發模擬未來全球大流行的慘況,和現實相似的程度讓我驚訝不已,心裡也暗想這本書在中國應該是禁書。
整本書都相當精彩,淺顯好讀,我特別想和大家分享「疫苗是箭袋裡最鋒利的劍」這章。
🥸對抗病毒 疫苗是箭袋裡最鋒利的劍
首先,作者回顧史上第一個天花疫苗,從簡納在 1796年發現牛痘,中間靠著華盛頓將軍的催打令、美國總統的背書,大法官決定,強制天花接種對公共衛生的好處,超越了個人能主張的自主權。當然中間也有反對聲浪,畢竟疫苗接種是全新的技術,也曾被一些人視為騙術。過了兩百年,1980年世衛組織終於正式宣佈撲滅天花。而這一場勝戰也讓學術單位、藥廠積極開發各種疫苗、推動就學前一系列接種疫苗的習慣,讓人類順利的降低狂犬病、德國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小兒麻痹等病例數。
疫苗的成功挽救了許多生命,也被譽為醫學最重要的發明,帶領人類戰勝病毒。而其中最令人動容的不外乎發明小兒麻痹疫苗的沙克,他放棄疫苗的專利權,將這個成果歸功於全體民眾。「你能為太陽申請專利嗎?」沙克這樣比喻。
可惜的是,並非所有的疫苗都如此有效。每年都要重複施打的流感疫苗就是效果最差的疫苗之一,作者在書中針對此點說明,因流感病毒變異能力強,公衛官員只能根據專業預測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因此效力往往只有30% ~60%。但面對像是「去年打過還不是生病,不如不打」的說法,作者仍呼籲,這一針絕對值得。因爲即使無法保證不會染疫,疫苗仍可降低重症機會和傳染力,絕對好過完全沒有保護力。
尤其在變異的過程中,疫苗的效果本來就會降低,越會變種的病毒,人類往往就只能追著病毒跑,加緊腳步再研發新的疫苗。肆虐全球超過一年的covid19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這也讓我想到前陣子院內感染頻傳,先生的同事即使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仍在大規模篩檢中呈陽性。但他病毒量很低,沒有傳給任何人,本身也毫無症狀。
這就是所謂群體免疫,是一場和病毒賽跑的團隊戰。當疫苗覆蓋率提高,病毒越來越傳不出去,一旦感染人數少,病毒就不會有機會在大量複製的過程中產生突變。這就好像大家一起蓋房子,每個人迅速扛起手邊的材料,才能在更大的暴風雨來之前讓每個人獲得保護。打疫苗本就是一個愛人愛己,互助的表現啊!
不過這種群體免疫的效益也讓部分的人自私地認為,那就靠其他人產生抗體就好,自己何苦承擔施打疫苗的副作用和風險呢?當然現在的社會,不可能釋憲要求全民施打,但假設大家都保持這樣的心態,房子不就永遠蓋不起來,人類是不是終究會被病毒擊垮呢?
🥸面對陰謀論、謠言 我選擇相信科學證據、已知的風險
另外,在此章節作者也清楚解釋疫苗開發過程,包括臨床試驗的分期和雙盲、單盲的意義,我非常推薦大家一看。因為如此一來就不會被惡意的資訊誤導,好比最近就有政客指責陳建仁既然是施打安慰劑,當初又怎能為國產疫苗掛保證呢?甚至連有醫療背景的市長也以「打安慰劑當然可以保證安全 」的曖昧說詞來打擊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任度。
任何受試者在解盲前,本來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打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但這不就是相信這個新產品,才願意接受試驗嗎?
而當本土疫情爆發時,基於醫學倫理,藥廠本來就該讓打安慰劑的族群了解自身目前無保護力,開放他們後續追加疫苗獲得保護力。媒體或政治人物何苦為了流量與政治考量,扭曲臨床實驗的流程,為了帶風向而給民眾錯誤的觀念?
再來就是,關於疫苗的陰謀論從古至今都不會少,書中提到麻疹曾被指控會造成自閉症,但最終被揭露指控不實,數據造假。但這樣的錯誤資訊已經讓上萬人枉死於麻疹,也讓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認定施打疫苗會影響兒童發展,影響後續施打意願。而最近也有許多謠言指出施打covid-19疫苗會導致不孕、癌症。
這些散播謠言的人實在非常可惡,我也無法理解其目的為何,到底有什麼好處。不過我倒是能同理相信謠言而害怕施打疫苗的民眾,因為不管是自閉、不孕或癌症,這些疾病根本很難預防,有些也沒有確切原因,民眾在面對未來不確定狀況時,往往寧可信其有。
坦白說,醫師當然無法保證未來一定不得癌症、兒孫滿堂,但不打疫苗現階段就是存在染疫的風險,我只能堅定的告訴你,放寬心!把握現在有的資訊,選擇相信科學證據和期刊。我也推薦報導者一系列針對疫情和疫苗的報導和podcast,客觀中立的分析,應該能讓你在混亂的資訊中,吃下一顆定心丸。
最後要說的是,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又想省運費,或是單純覺得我文筆還算可以想聽聽這個婦產科醫師想傳達什麼知識,破解哪些迷思。
🥰🥰我的新書「無框身體」正在各大平台預購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a8XLK
誠 品:https://reurl.cc/3am3yM
金石堂:https://reurl.cc/MADX24
讀 冊:https://reurl.cc/VEeRmY
MOMO:https://reurl.cc/noXZX6
酒精是最致命的敵人?還是最溫柔的敵人?😜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714紐約時報
*【海地計畫為遇害前總統舉辦國葬】
Jovenel Moïse遇刺一周後,調查仍在進行中,海地的權力鬥爭也仍然在繼續。與此同時,該國政府正在為他準備一場“與國家元首的身份相稱的”葬禮。儘管對Jovenel Moïse的領導能力和施政方針存在分歧意見,但許多海地人認為,必須尊重總統的尊嚴。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3/world/haiti-president-assassinated#as-haiti-plans-a-state-funeral-how-much-can-it-unite-the-nation
*【海地總統遇刺案之謎:一名醫生緣何成為最大嫌犯】
海地當局將一名63歲的醫生兼牧師列為刺殺陰謀的核心人物,稱其覬覦總統職位,但他如何啟動刺殺計畫尚沒有答案。有跡象表明,他可能認為接任總統是一種神聖的召喚。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713/haiti-jovenel-assasination-sanon/
*【前總統入獄後,南非暴力蔓延,當局軍隊進行鎮壓】
抗議雅各•祖馬入獄的示威活動已演變為搶劫、縱火和槍擊。當局稱,這場動亂已經導致數人死亡,數千萬美元的商業損失,並使疫苗接種計畫中斷。活動人士指出,這是一場源于貧困和機會匱乏等更深層次問題的起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world/africa/zuma-protests-violence.html
* *【物價上漲,美聯準會和白宮尋求緩解通脹擔憂】
美國CPI創下13年來最高漲幅,當局尋求緩解通脹擔憂。據勞工部週二公佈的資料,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在截至6月的過去一年間上漲了5.4%。隨著經濟重新開放,該國二手車、酒店住宿和餐飲價格飆升。政府堅持認為價格上漲將是暫時的,但如果經濟持續過熱,本輪通脹將影響個人消費,並拖累整體增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business/economy/consumer-price-index-june-2021.html
*【歐洲計畫推出激進的新規,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相關提議可能比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更加大規模和具體,包括可能對被視為污染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climate/eu-border-carbon-tax.html
*【民主黨提議3.5兆美元的預算來推進基礎設施協定】
這項措施將包括為應對氣候變化、擴大醫療保險,和實現其他民主黨優先事項提供資金,旨在落實拜登總統的經濟建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us/politics/democrats-economic-plan.html
*【“你不感到羞恥嗎?”拜登將投票權視為一種道德考量】
拜登總統表示,反對限制性投票法是“自內戰以來對我們民主的最重大考驗”,並稱川普推翻2020年大選的努力是“一個大謊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us/politics/biden-voting-philadelphi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挪威郵輪公司控告佛羅里達州禁止疫苗護照的要求,認為此舉是阻止其“安全可靠地”恢復旅行。
#英國首相強森將宣布英格蘭下週將如期解封,首席大臣Nicola Sturgeon隨即概述了放鬆防疫後更謹慎的計劃,並表示在“一段時間內仍將需要戴口罩”。
#儘管 CDC發布了新的學校指南,呼籲在秋季全面返回教室,並建議對已接種疫苗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可選戴口罩。但紐約市和加州仍堅持戴口罩的規定。
#為了提高拘留中心的疫苗接種率,國土安全部已開始向被關押在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拘留所的人,接種嬌生公司的疫苗。
#由於冠狀病毒病例的增加,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取消了今年的音樂節活動
#韓國經歷迄今為止最嚴重的冠狀病毒浪潮,政府官員宣布限制社交聚會和關閉夜總會。它還包括一些非常規的限制,例如健身房可以保持開放,但跑步機的運行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3.7英里,健身房裡播放的音樂不得超過每分鐘120拍,
首爾高麗大學傳染病專家金宇珠博士說這是“荒謬”且“無效”的。
#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將前往東京參加夏季奧運會開幕式。
#在法國總統馬克洪宣布新的疫苗接種要求,包括對醫護人員強制接種疫苗,並且要求需提供免疫證明或最近的陰性測試,才能進入餐館和文化場所,有超過 130萬人預約了冠狀病毒接種,該國正積極對抗Delta變異毒株引發的新一波疫情。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3/world/covid-variant-vaccine-updates
*【俄羅斯勒索軟體組織REvil從暗網消失】
REvil被認為是導致美國最大的牛肉生產商之一JBS癱瘓的罪魁禍首,還在美國國慶日對全球數千家企業發起攻擊。週二淩晨,這個俄羅斯最激進的勒索軟體組織在暗網上的網站突然消失了。此前數天,美國總統拜登曾要求俄羅斯總統普丁採取行動,關閉攻擊美國目標的勒索軟體組織。 目前,關於REvil為何突然消失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專家表示,該組織可能會以不同的名字再次出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us/politics/russia-hacking-ransomware-revil.html
*【日本警告台海局勢對其安全構成威脅】
日本防衛省在年度白皮書中指出,中國軍力的迅速擴張將有可能打破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力量平衡,破壞地區和平。中國對此提出嚴厲批評,稱絕不容許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插手臺灣問題。白皮書的措辭意味著,儘管仍擔心被捲入中美之間,但日本可能正朝著與華盛頓更近的方向謹慎移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world/asia/japan-taiwan-china-us.html
撞上監管高牆,中國金融科技業何去何從】
這個行業之所以蓬勃發展,靠的是提供中國國有銀行體系無法提供的服務。當北京築起監管高牆,行業創新受損、消費者支出和借貸減少,它將走向怎樣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713/china-fintech-ant-group/
*【伊拉克新冠病房深夜爆發火災,至少92人死亡】
大多遇難者為新冠患者,由於火勢過於猛烈,至少有22具屍體的身份無法立即被確認。當局稱,一台呼吸機的電氣短路導致氧氣罐爆炸,許多依靠機器呼吸的病人無法自主移動逃生。這是不到三個月,伊拉克發生的第二起醫院火災事故。 4月下旬,巴格達一家治療新冠的醫院發生類似火災,導致80餘人死亡,該國衛生部長引咎辭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world/middleeast/iraq-hospital-fire.html
*【邁阿密公寓倒塌事故搜救工作接近尾聲】
當地官員估計,最終的死亡人數可能介於95至99人之間。事故發生至今已有20天,救援人員共找到95人的遺體,其中85人的身份被確認,此外仍有四人下落不明。此次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結構性建築事故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us/miami-condo-death-toll.html
*【川普集團CFO Weisselberg遭起訴後被免職】
知情人士透露,在紐約州檢察官起訴川普家族企業及其首席財務官Allen Weisselberg一周後,該公司開始免去Weisselberg在數十家子公司擔任的所有領導職務。此舉可能是川普集團進行更廣泛改組的前兆。尚無跡象表明川普想與Weisselberg斷絕關係,但該公司可能希望將其調至一個低調的職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nyregion/weisselberg-trump-organization-removed-subsidiaries.html
*【第73屆艾美獎人圍名單公佈】
艾美獎公佈提名:《王冠》和《汪達與幻視》各獲得24項提名,HBO以130項提名領跑各大電視網。頒獎禮將於9月19日舉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3/arts/television/emmys-nominees-list-2021.html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Hebe Tien's Official Channel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田馥甄 《無人知曉》全專輯數位聆聽:https://hebealbum.lnk.to/timewilltellalbum
最日常的瘋狂 最冷漠的渴望
越美麗越著迷 越自溺越沉迷
#底里歇斯 歇斯底里 不能自已才更自己
對科技的迷戀,是生活的日常,是越演越烈的著迷,是深陷其中卻不自知的底里歇斯。
在充滿電視訊號的環境裡,在封閉的玻璃箱內,田馥甄以幾近底里歇斯的表演姿態,演繹深陷科技不可自拔,卻也無處可逃的每個自由意識。
沉溺於自拍與虛擬世界的青春、餐桌上最親密卻又最疏離的情感、若能逃離現實真正做自己的青年……每個身份、每個年紀,每段情感,都有自己的煩惱,我們都想逃離,甚或逃避,投進那個無人知曉的虛擬世界,但當褪下科技的面具,你還能看見自己嗎?
《底里歇斯》是關於內心的欲望,是最Delicious的渴望,是不由自主地喜歡。關於生命,就順從自己的最深處的想望,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總要為最大的美麗最著迷,最值得!
歌曲由周耀輝填詞,安眠巫師、川流譜曲。製作人陳建騏老師更找來『JADE』吉他手魯綱宇編曲、鼓手演奏,製作出一首無法定義的迷幻炫目歌曲。從吉他、貝斯,到小號、長號、薩克斯風的管樂編制,讓整個歌從前段的小小神經質,到打擊樂加入後逐漸歇斯底里的編曲,都走向近乎瘋狂失控的方向。耽美,自溺,田馥甄冷冽的唱法,遊走於理智與#歇斯底里 間,收放自如。
底里歇斯
作詞:周耀輝
作曲:安眠巫師/川流
水在心底 流到哪裡
有一些力氣不叫力氣
火在腳底 燒到哪裡
真實不夠真實
就算整個世界都說不可以
可是一切渴望都靠潛意識
最好讓你 歇斯底里
不能自已才更自己
至少陪我 底里歇斯
越是著迷越不受控制越著迷
自然愛恨 突然散聚
能不能偶然沒有回憶
靈魂原始 肉身開始
會不會結果沒有原因
就算整個世界都說不可以
可是所有人類都要深呼吸
最好讓你 歇斯底里
不能自已才更自己
至少陪我 底里歇斯
越是著迷越不受控制越著迷
歇斯底里 呼喊生命
不用別的只需要生命
底里歇斯 翻天覆地
翻來覆去另有天地
底里歇斯 歇斯底里
不用別的只需要生命
歇斯底里 底里歇斯
最後要為最大的美麗最著迷 最著迷
🔺更多田馥甄資訊
田馥甄 IG:https://www.instagram.com/hebe_tien_0330
田馥甄 FB:https://www.facebook.com/atunemusichebe/
田馥甄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751035982
🔔 訂閱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https://reurl.cc/Grd46x
作詞 Lyricist:周耀輝 Chow Yiu Fai
作曲 Composers:安眠巫師 Nightz / 川流 Flow
製作人 Producer:陳建騏 George Chen
編曲 Arrangement:魯綱宇 Kang Yu Lu
吉他 Guitar:魯綱宇 Kang Yu Lu
貝斯 Bass:魯綱宇 Kang Yu Lu
鼓監製 Drums Producer:魯綱宇 Kang Yu Lu
鼓 Drum:黃亮傑 Jay
鼓技師 Drum Tech:張家誠 Chia Cheng Chang
管樂編寫 Wind Instrument Arrangement:金木義則 Kaneki Yoshinori / 陳建騏 George Chen
小號 Trumpet:鄭文鳳 (北京) Antonio Cheng
長號 Trombone:鄧世偉 Shih-Wei Teng
薩克斯風 Saxophone:林秉宏 Art Chang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李雅微 Shivia Lee
和聲 Backing Vocal:田馥甄 Hebe Tien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單為明 Link Shan / 林尚伯 Shang-Po Lin / 陳以霖Chen Yi Lin / 張家誠 Chia Cheng Ch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Lights Up Studio / 完美聲音錄音室 Perfect Sound Studio / +x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FLAIR MASTERING WORKS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內田孝弘 UCHIDA TAKAHIRO
OP: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Hong Kong
SP: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OP:銀翼文創有限公司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OP:冰鳥工作室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TW-EW7-20-01005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希望這是香港人最後的歸宿嗎?】
團體現時就方案發起網上聯署,呼籲市民踴躍參與,由下而上推動政策改變,讓長者走在人生最後的道路上,活得有尊嚴。聯署詳情如下︰
民間方案網上聯署︰https://goo.gl/16GYdn
8+8方案內容可見於︰https://goo.gl/N3YKm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院及殘疾院舍接二連三發生虐待、性侵事件,關注事件的民間團體及工作小組及後組成民間巡查隊,巡視多間私營院舍提供服務的情況,發現大多數院舍的居住環境異常惡劣,殘疾院舍寢室不但「碌架床貼碌架床」,部分老人院舍更是十多名長者「共居」在極之狹小的空間。
院舍生活一切以方便管理為原則,院友最終淪為一個檔案編號,吃、喝、拉、撒、睡,既沒有選擇,更無法自主。人生的最後歸宿,只剩生存,沒有生活。
「呢個係咪我哋勞碌咗一世嘅一個長者,最後嘅人生階段,應該有嘅生活?唔應該囉,我哋唔應該咁刻薄,簡直係虐待我哋啲老人家囉!」照顧者Alice說。
Alice的母親今年96歲,患有認知障礙,Alice聘請了兩名外傭在家照顧母親,並讓出兩個房間予三人居住,自己跟丈夫則「做廳長」,每晚睡在客廳的梳化床。事實上,Alice早在2010年曾把父母送進院舍照顧,可惜院舍的環境及實際協助未如理想。
「當時阿爸未過身,但佢都有認知障礙,亦有失禁,得一個工人姐姐,好難應付兩個認知障礙病人,所以送佢哋住院……但住喺院舍裡面,對佢嚟講絕對唔係一件好事,原因係,就算你想飲一杯水,都唔容易;又譬如話,喺院舍裡,因為佢哋有認知障礙症,佢哋夜晚會有啲行為出現,其實院舍裡,夜晚照顧院友嘅職員係唔多。」
由於Alice的父親吃不慣院舍提供的食物,Alice當時每晚放工,就撲到院舍,與工人「一人推一張輪椅」,帶父母外出用餐,晚飯後把他們送回院舍,再替他們梳洗,服侍就寢。Alice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一時許,翌日六時許又再起床工作。這種生活,未免太疲於奔命,終於Alice決定把父母接回家照顧。
後來父親過身,只剩母親一人,但由於母親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兩位工人照顧,也需要使用非牟利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開支變得一闊二大,連同尿片及雜費等,照顧母親最基本每月花費近二萬元。「真係好貴,我同丈夫依家都仲叫負擔到,但你叫啲基層嘅、窮嘅人點算?」
訪問的那個清晨六時許,兩位工人已起床,準備為Alice母親更衣沐浴、餵食早餐、量血壓等,每次把Alice媽媽由睡床搬到小輪椅、大輪椅,都需要兩位工人合力把她抬起才行,「我阿媽都幾重架,一個人抬得唔好,仲易跌傷佢!」為何要有兩張輪椅?「大嘅輪椅安全啲,重啲,出街時安全啲。但咁大部輪椅,喺依家居住環境下,好難使用,因此喺室內,我會準備一部輕巧嘅輪椅俾佢用,進出時方便啲。你都見到我呢度私人地方,都要用兩部輪椅去處理,你話院舍裡面,部輪椅可以擺喺邊?如果係電動輪椅,我諗連門口都入唔到!」
說到院舍居住面積問題,原來亦跟法例有關。現時《院舍條例》規定,院舍最低人均面積為6.5平方米,即約70平方呎,但該人均面積包括寢室及共用空間,即廁所、走廊、廚房、飯廳等等,真正寢室空間,則只有一張2.5呎乘6呎的床位,以及一個小型床頭抽屜櫃,「即係共用空間愈多,寢室就要遷就,變得愈細。」人生走到最後階段,所有物品和回憶,都塞在這個空間。至於輪椅、呼吸機或輔助儀器,大多數都未能放入寢室內,「就算放到張輪椅,都冇位轉彎!」Alice補充。
「我哋嘅《院舍條例》,已經有廿年冇改過!政府喺度推,我哋用多啲儀器,我真係唔知啲儀器可以擺喺邊。個空間係咪容許佢哋三個人一齊去做轉移嘅工作?一定唔得,因為張床只有一面單邊嘅空間,根本好難做到扶抱嘅工作,唔單止對院友有影響,最大影響嘅竟然係做嘢嗰兩個人,甚至只係得一個人,咁嘅工作環境,有邊個去肯做?因為直程係攞條命出嚟搏!點解成日話冇人肯入行,如果一項工作係容易勞損,係人都唔想做!」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人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
院舍作為其中一種生活方式,必須以提供一個有安全感,能照顧院友情緒、社交及個人發展需要的生活環境為宗旨,並提供足夠醫療照顧和復康訓練的居所,讓院友從中實現自立支援的可能性,亦同時令院友享有私隱、自主和尊嚴的基本生活權利,擁有一個基本生活空間,是保持「生活質素」(Quality Life)的基本條件。
事實上,不少國家及地區早已在法例上列明不同空間的人均面積。舉例指,美國政府衞生部訂明每個單人房的最低樓面面積為12平方米,且不包括寢室配套,亦不包括寢室以外的空間;即使非一人房,法例亦規定寢室的最低人均面積為16平方米。台灣衞生福利部則訂明長者在院舍內人均面積為16.5平方米,另有具體列明寢室人均面積應有7平方米以上,而寢室外的「日常活動場所」人均面積為4平方米。
社署現正就《院舍條例》修例召開工作小組,張超雄議員辦事處及邵家臻議員辦事處聯同多個民間及專業團體,倡議院舍「8+8方案」,即寢室空間及共用空間各不少於8平方米 (即各約86平方呎)。
考慮到現行院舍執行提升人均面積標準需時,團體建議就標準設立過渡安排。第一級標準針對法例修訂後的新建院舍,其人均面積標準必須馬上符合16平方米;第二級標準則針對現時營運中的院舍,容許院舍可採用較新規定面積稍低的標準,並以自然流失方式營運,然而,牌照更換時需符合新建院舍的標準。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在 醫勞盟- 無法自行呼吸的植物人,「根本就不要救!」...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人這種悲哀的觀念我看是很難改的, 動不動就是我要插管但不做氣切的病人, 就算健保全都不給付, 最後問題也只會回到醫院的身上而已, 家屬就賴著不走也不肯拔管, 我們又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