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跟你隨緣?強者忙著結緣】
每次演講,我喜歡做個小實驗,
我會先告訴聽眾,自己能出書和演講,
是貴人提拔。但怎讓貴人發現你?
就是想辦法讓貴人記住你。
最後,我會留下個人臉書,
告訴大家,歡迎跟我線上交流,
但稍微跟我介紹你是誰,
我優先加你好友。
然後,我就會偷偷觀察,
哪些孩子日後最有貴人運,
你們猜猜,是國小生、
國中生、高中生、還是大學生?
哈維.柯爾曼說過一句話:
「影響一個人晉升的因素中,
工作表現只佔10%、給人印象佔30%、
而在組織內曝光機會則佔60%。」
這裡談的是晉升,
但用在人生晉升也很適用。
關鍵字就兩個字:曝光!
茫茫人海中,你如何讓人看見?
多數人覺得凡事隨緣,
他們信奉三顧茅廬的故事,
只要自己是有料諸葛,
劉備一定照三餐登門拜訪問候。
問題是,你真的是諸葛嗎?
另一個問題是,人才太多,
劉備腦容量有限,
已經不搞登門拜訪這套了。
我聽見諸葛們,
玻璃心碎了一地的聲音。
前陣子,
看見許榮哲寫的一篇文章,
特別有感。
他在某間大學講課,
到了期末最後一堂課,
他請同學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
可以加3分。
偌大現場,鴉雀無聲,
只有加3分、加3分的回音⋯⋯
榮哲再加碼放送,
說今天誰上台被我記住了,
以後這人需要幫忙,
我列為優先人選。
只可惜我不在現場,
不然我說什麼都要衝上去啊!
最後有三位同學上台,
分別是台大跨校生、對岸交換生、
馬來西亞留學生。
只是,他們都不是這間學校的學生。
最後榮哲有感而發說:
「這是你們學校主場,
你們有170多個人,
外校對手只有10幾個人,
但為何我最後記住的卻是:
台大、大陸、馬來西亞?」
可惜了,
他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幾年前,我閉關寫論文,
因為寫論文太痛苦了,
所以我到處報名聽課。
跑去參加榮哲的文學桌遊工作坊,
第一天課程結束前,
榮哲要我們隔天就要做出一款桌遊。
這時,大家心中人氣字母是F、
人氣注音是ㄍ,其實我也是。
差別在,我整夜沒闔眼,
硬是把桌遊做出來了。
最後,我的這款遊戲,
被票選為「最厲害的遊戲」。
從那刻起,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榮哲記住了我,
找我回去當助教、後來當講師、
然後然後,他找我合寫了一本書,
這本書賣得很好,叫做《桌遊課》。
回想起來,
如果我當時回家就隨緣入睡了,
還有機會跟人生的貴人結緣嗎?
後來我養成一個習慣,
只要去聽任何老師的課,
我課堂上都會提問、
課後會去找老師聊攀談、
回去還會趕快寫課後心得。
因為有結緣,才會有結果。
後來我靠這招,
認識了溝通講師曾培祐,
他運課是我看過最厲害的。
講課有梗、活動有趣、引導有效。
我好想學,好想學,好想學!
他的課我幾乎全部都報名了,
聽著聽著,學著學著,
我的教學技巧開始飛快進化。
最後,培祐找我合作,
我們一起創辦「閱讀獲利」讀書會,
還一起開設「故事力工作坊」,
課程大獲好評,如今已經加開第三期。
這些都是我人生中意外的旅程,
但遠比意料內的行程,
刺激瘋狂太多了!
所以,聽演講時,你會怎麼做呢?
是坐到第一排,
還是躲到最後一排?
是跟講者有問有答,
還是忙著回你臉書上的訊息?
演講結束後,
是回去發心得文,
謝謝講者,也見證認真的自己?
還是倒頭就睡,覺得今天好累?
當你處處隨緣的時候,
那些強者正忙著結緣,
忙著讓貴人永永遠遠記住他。
公布我的實驗結果,
在我所有學生課程演講中,
最會跟講師結緣的是:
「高雄陽明國中」的學生。
那天,
老同學鈺婷邀請我去演講,
對象是陽明國中國一國二生,
孩子們聽得專注、答得踴躍。
更驚人的,回家後我上臉書,
被滿滿的訊息灌爆,
都是滿滿陽明國中的孩子。
重點是,
他們不是只寄個交友邀請喔!
是會私訊跟你禮貌問好,
還會說感謝你帶來精彩演講,
再請你加他們為好友。
我的天哪!
要嘛就是他們太懂事;
要嘛就是他們老師太會教;
但我相信:兩者皆是。
孩子們,這個緣我們結定了!
記得,人生要自成磁場,
用全力把貴人留在身邊。
「無聲回音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時光之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無聲回音- 美劇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爆雷歐美劇同好會!大量劇情透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無聲結局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無聲線上看netflix :: 新北社區住宅 的評價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半夜會接到無聲電話,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如何修復Windows 10 中的音效問題| HP 電腦| HP Support 的評價
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時光之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離開時空膠囊——專訪《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導演托比亞斯.諾雷
「我感覺,當我們在線上越來越緊密,現實中的你我,卻是更加孤寂。」
(I feel that the more we get connected on-line, the more isolated we get off-line.)
看完《#尋愛偵探阿洛伊斯》(#ALOYS)、構思著專訪題目那幾天,我漫步在曼谷街頭,一邊踏查這座和台北相似又不識的城市,一邊透過網路不停歇地掛念台北的人際和工作。旅人總是孤獨的,尤其我的行程有一大塊都漫無目標,幸好有熟悉的線上世界,讓我沒那麼察覺自己在「異地」。但我也一度想:平常當我穿梭在家附近,或餐館和巷弄,或戲院和咖啡廳,也是像這樣一邊心心念念在數位網路上奔走,那時候的我,和「在地」的現實生活,不也有點疏離嗎?
那麼,平時的我,又能說自己「不孤單」到哪裡去?
這讓我更期待跟《尋愛偵探阿洛伊斯》的導演托比亞斯.諾雷(Tobias Nölle)聊聊了。在他的故事裡,與父親一同經營私家偵探社的中年男主角阿洛伊斯,在父親去世之後,從寂寞雙人組變成孤絕一顆星,但他繼續拿著卡帶式的 DV 攝影機,拍徵信對象,拍鄰居,拍自己的貓和路邊的羊,外帶沒有配料的中國餐廳白飯回家吃。直到有天,他的攝影機和卡帶不翼而飛,盜走東西的神秘女子隨後打來,提議進行一種叫「電話夢遊」(phone-walking)的幻想交流遊戲……
這是一部頑皮的電影,也是一趟視覺的幻術之旅。藉由想像世界——或其實更像知覺的錯頻——的通透與清新氣味,療癒一顆快要窒息的心。那些聲音開啟的幻象,動搖了阿洛伊斯,吸引他離開舒適圈,但是那些過去不曾有的喜悅,又漸漸將他困進一個新的泡泡裡。這當中影像敘事的切換精準,恣意灑脫,是《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帶給我的驚喜。然而此前此後,不同程度的孤寂(loneliness),更是這部片用它的美學和節奏,細細捧著的核心。
背後的策劃者托比亞斯.諾雷畢業於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他的外表看似嚴峻,大鬍子遮起半張臉,但他的內在顯然是個小鬼在踢皮球——他在自己執導的 MV 裡,從人的肚子抓出一隻章魚,讓男子在煙霧瀰漫的房間磨蹭假馬背,讓粉紅色的大娃娃邊作蛋糕邊 rapping……;在十年前入圍世界各地影展的短片《René》中,他讓主角偽裝成一個大紙箱,蹲在馬路中央等人「揀」去。如此不安分的創作心,透露的是他的思緒騷動。
於是我寫下一連串提問,寄過去,不到半天就收到導演在一個聽著歡樂分隊(Joy Division)的早晨(他自己說的)寄來的回覆。我在信中提到,《尋愛偵探阿洛伊斯》拍攝於 2015 年,彼時 VR(虛擬實境)仍不是個大家朗朗上口的詞彙,但透過片中的「電話夢遊」,他已經預見了不只人際身份,連感官都被置換成虛擬想像之後帶來的美好、加上困惑。如今三年已過,面對無孔不入的網路服務讓每個人的線上自我、都膨脹到認不得真正的自己,也看不見真實的彼此,對此他是悲觀還是樂觀?
「我天性就不是個悲觀的人,所以我相信這是必要的演化過程,它會帶來好處像是幫助我們探索全新的知覺面向、互動可能性,也會帶來不健康的副作用,像是疏離、社交恐懼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異化」——導演的回答正反面並呈,也緊貼著電影主題。事實上從當年的《René》開始,諾雷對無法融入世界、又亟欲從他人身上得到回應,「像是一句沒有回音的嘶吼」的邊緣人心態,就充滿了同理心。「我感覺當我們在線上變得越來越緊密,現實中的你我卻是更加孤寂。這也不是歐洲獨有的現象,而是普世共通的。」
這也是為何,《尋愛偵探阿洛伊斯》能夠打到我吧!裡頭的角色都像是自帶黑洞,讓我想起宮崎駿筆下我最心愛的人物無臉男(カオナシ),那麼熱切要示好,又那麼笨拙和不得要領。阿洛伊斯對鄰居不理不睬,卻對自己拍下的影帶依戀至極,看畫面上的情人甜蜜相處,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牆邊抽煙,他都彷彿窺見了真正有光的世界。「透過觀察那些影片,他非常明白『生活』理論上是什麼樣子,卻沒辦法親身參與。他偷偷仰慕『人生』的概念,一遍遍看著那些影帶,卻克服不了恐懼。簡而言之:他從來不曾學會『活著』。」導演這樣形容。
但不只如此。諾雷還讓阿洛伊斯用的器材,盡是些古董玩意:卡式攝錄影機和播放器,映像管小電視,大盤帶錄音座,沒智慧的手機……這是在定位故事年代嗎?(但明明女主角用的是iPhone?)「他用的是從前就跟父親一起用的器材,他們只管東西能用就好,並不想換新求變。這也代表他還『困在過去』(stuck in the past),包括工具,包括傢俱,凝結在其中的空氣,和一成不變的衣裳——我想要呈現一個男子,必須離開他的時空膠囊,抵達現實/現時的情景。」
最後這句的膠囊意象,讓我想起一個固著、停滯但讓人安心的感覺,這在片中是由阿洛伊斯的父親(由主角本人的父親飾演)來作象徵:那些父子相處的點滴,共彈的鋼琴曲,成了他的寄託,也是他最後必須放手、不能再緊緊抓住的幻覺過往。「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類比時代的終結。」導演補上這一句,那世代傳承的意義,就更明顯了。
然如果要說,是阿洛伊斯的孤單讓《尋愛偵探》沈澱下來,真正為故事定錨的那一枚黑洞,來自女主角薇拉(Vera)。在她身上的不只是孤寂,而是無盡的下沉力量,是悲傷(sadness)。反覆看過幾次之後,我都對薇拉的悲傷感到好奇,尤其這名字的拉丁血緣還有「真實」之意,更加深這一股沈重。我試著問導演:為她設想了什麼樣的背景故事?他的答覆——說了等於沒說,卻不讓我意外:
「從一開始,我就不打算對她的心境多作解釋,目的是讓觀眾和阿洛伊斯一樣,只能去試著『想像』她。所以我也不會在此回答,這是你(觀眾)的任務(笑)」——諾雷真的在回覆最後寫上了「(smile)」,讓我一邊想像一張爬滿了大鬍子的笑臉,一邊忍不住回以(十分友善的)冷笑:哼哼!
還好,他至少願意回答我的下一題:從哪找來了沒有演過戲的女主角緹德.奧.弗蓓克(Tilde von Overbeck),讓她完美詮釋這樣一個神秘又靈動、憤怒又剛烈的角色?「弗蓓克是一位視覺藝術家,性情無畏,生命力旺盛,同時擁有深邃的靈魂,有時還帶著一點怒氣,根本是完美的薇拉」。她的一個藝術學生將她推薦給諾雷,而他發現她對人生的光明與黑暗面,都了然於心,且有一種未經雕琢、沒有被磨平的性格。「這正是我對薇拉的想像:有稜有角,也有缺陷和裂痕,這樣的性情叫我著迷,但也是這樣的個性,往往會讓一個人難以融入群體。」
於是,在兩個非典型角色之間,《尋愛偵探阿洛伊斯》搭起了情誼之橋,故事最後當兩人像《西雅圖夜未眠》的男女主角一樣,終於見到了面——或其實沒有見面?我可不會爆雷!——這開放性的結局指向哪裡,導演有答案嗎?
「我是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所以我當然希望他們能有好結局。但那過程肯定不容易。說不定他們會去喝一杯咖啡,說不定就此道別永不相見,說不定一起去散散步、融化冰冷的現實……他們已經有許多共同的回憶,和許多共通點,靈魂也靠得很近,但這樣的連結足以對抗現實的考驗嗎?就看觀眾怎麼想了。」
我讀著這段回覆,條理清晰又周延、中肯,一邊在心裡想著:你少來,你的想像一定跟我一樣吧?你一定也是心嚮溫暖的人,和信仰連結(bond)的人,不然怎麼可能拍出一部既哀傷、又甜美的電影?《尋愛偵探阿洛伊斯》是諾雷和十年以上的老搭擋攝影師 Simon Guy Fässler 繼許多短片、MV 之後又一次合作,兩人間的互信和默契,呈現在最後一幀幀精美的構圖,和帶著魔幻氛圍的畫面上。「很多時候你必須靠直覺,當我覺得『這就對了』的一刻,往往不用靠言語,他(Simon)也能感覺到。有他在,我覺得自己強壯多了!」同樣的助力也來自負責音樂的瑞士音樂人 Tom Huber 以及配樂老搭檔 Beat Jegen,隨著阿洛伊斯的想像世界漸漸擴張,他們不斷要在極簡主義與「非常豐沛」的音樂中求取平衡,而一切的依歸是:音樂要從角色內在的宇宙而來。
我想起第二次看,特別為片頭著迷,那無人跡的空房子裡,水龍頭不停流瀉,空蕩蕩的冰箱被翻開,灶上的火爐無聲地燒旺著。而一隻攝影機孤零零地在地板上空轉。這一段搭配清冷的電子音階,格外迷濛,又像在預言片尾:當阿洛伊斯終於前往「現實世界」,他把他的孤單,都留在這間孤獨的房子裡了。「這開場想要表達什麼?」——沒想到,當我這樣問,導演直接回答:「你已經自問自答完畢了!」又接著補充:「說不定這就是萬物初始的狀態:空空如也,等著我們填上夢想,畫面,聲音,情緒……就跟我們的大腦一樣。」
於是,結尾也能是開頭,導演以一個取巧的答案言明:他畢竟是個,希望觀眾來詮釋他的故事的創作者。如同片中只要一閃神,或一閉眼,就會開展在阿洛伊斯面前的那片森林:豐滿,帶著生氣,彷彿危機四伏的同時,又像家一樣讓人安心。
這段神奇經驗,用自己的心情填滿那些櫥櫃的樂趣,正是《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吸引我之處。也是我想藉這篇專訪,傳達給讀者的。在那想像力的大窗外,一場宴會即將展開,而邀請函在這裡,就交給你們了!(笑)
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爆雷歐美劇同好會!大量劇情透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喜歡透露歐美影集劇情嗎? 本社團為美劇劇透的同好會會有大量的相關劇情討論和透露看完之後馬上來徹夜討論非常之過癮喜歡爆料或喜歡先知道結局者請進加入前請三思再三思 ... ... <看更多>
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無聲結局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無聲結局ptt,無聲的控訴結局,無聲劇情有雷,無聲真實事件,無聲寶弟ptt,無聲線上看,無聲小光,無聲貝貝. ... <看更多>
無聲回音線上看 在 無聲回音- 美劇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澳洲懸疑驚悚影集《無聲回音》的故事主角是一對同卵雙胞胎蘭妮(Leni) 和吉娜(Gina),兩人共同保有一個危險的祕密。蘭妮和吉娜從小就常偷偷互換身分,直到長大成人仍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