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兒的錯誤 #負面情緒真的是問題嗎?
#沒有負面情緒其實你甚麼也做不成
·
很多人說「憤怒出詩人」,然後拿杜甫當例子。其實並沒有任何心理學的證據支持憤怒容易出詩人這一說法。杜甫是一個心態特別正向的人,他不是因為憤怒才寫出偉大的作品,而是 #因為偉大 #才會為一些人間的不平表達憤怒。
·
杜甫曾說過一句特別正向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說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很難想像一個滿懷憤怒的人會沉得下心博覽群書,筆耕不輟。
·
當我們處於憤怒等消極狀態的時候,我們的思路和行為便容易集中在自己熟悉的選項上,逃避傾向也比較明顯。反過來說,在開心、正面的時候,我們的思路會更加廣闊,行為的選項會更加豐富,行動的力量和靈活性也比較強,創新能力更是有明顯的提升。
·
有些人可能會說,既然負面情緒這麼煩人,而且經常讓我們不開心,那麼我們平時不是就應該訓練自己杜絕此類情緒的產生,永遠保持快樂、正向嗎?
·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
#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情緒,
#都是人類演化選擇的適應策略,
#都有其正面意義。
·
神經系統科學家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指出,西方學術界的一個歷史誤解就是貶低了情緒的作用,他把這種錯誤稱為「笛卡兒的錯誤」。現代心理學認為,情緒不只是一種感覺,它還能夠幫助我們做出判斷和行動。
·
首先,那些看起來非常消極的情緒,是大腦在向我們報警。情緒是演化選擇的人類適應機制,能確保人類的生存。
·····
🔺當我們對一個新的環境感到恐懼時,恐懼會促使我們逃跑,讓我們脫離危險狀態。
🔺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憤怒會促使我們攻擊敵人或者示威,提醒我們保護自己及自己所珍愛的人事物。
🔺當我們感到傷心時,傷心會促使我們關注即將失去的人和事,也提醒我們可能有更大的損失即將產生。
🔺當我們感到厭惡時,厭惡會促使我們逃離自己厭惡的事物,維護內心的選擇與道德規範。
🔺當我們感到焦慮時,焦慮會促使我們集中注意力,對身邊或不遠的將來可能出現的危險提前發出警示。
·····
在漫長的人類演化史中,正是負面情緒幫助我們的祖先存活了下來。如今這些負面情緒早已嵌入人類的基因,成為人體寶貴的本能,幫助我們在潛意識層面瞬間識別危險。這樣一種能快速激發身體反應的警覺系統,當然有著極其正面的意義。
·
其次,沒有情緒,就沒有決斷力和行動力。
·
一個完全沒有情緒的人雖然可以臨危不亂,非常理性地分析外界事物,但他下不了決心做選擇,也因此沒有行動力。就像一個優秀的女生在被兩個優秀的男生同時追求時,雖然她能夠理智地說出每一個男生的優缺點,以及接受與不接受的利害得失,但若沒有感情在背後驅動,沒有情緒的激發,她就很難下定決心二選一。
·
【情緒記憶最刻骨銘心】
·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死記硬背很痛苦,寓教於樂就輕鬆多了。興趣就是一種積極情緒,在身心愉快、舒展的狀態下學習,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情緒記憶在人腦中維持的時間最長,也最容易被人提取。這就是為什麼人最難忘的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因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往往能激發強烈的情緒活動,讓人記憶深刻。
·
最後,對複雜情緒的品味是我們感受幸福的核心。
·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知道天下無不散的筵席,能激發我們盡情享受當下的歡愉;明白生命有限,才讓我們更珍惜時間。構築人類積極天性的基礎,是感性與理性的交互作用,無論善與惡、好壞、美醜,都有其相對的一面。
·
感受生活的多面性,以一顆包容的心去品味情緒的複雜性,我們才能觸碰到幸福的核心,領會人生的真諦。
·
本摘文出自《#不快樂到幸福的解答書:人際、工作與情感……可以這樣拆解,那樣取捨》,作者彭凱平為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閆偉為中國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學習中心副主任。
····················
👉如果你喜歡《不快樂到幸福的解答書》
https://tinyurl.com/tln4drdh
👉那你也會喜歡《練習不快樂?!不快樂是一種本能,快樂是一種選擇》
https://tinyurl.com/frompaintojo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要開啟中文字幕,請按畫面右下角CC按鈕。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 第二天:面對一切關係,學習寬恕與愛 人生大部分情緒都跟未寛恕有關,每一段關係裡的所謂愛都必然包含恨,其實這不是真正的愛,所有的愛與恨都是讓我們覺醒的功課,在關係中若能寛恕與信任,找回內在的安全感,就不用再找別人來填滿自己,付出時就...
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情緒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要開啟中文字幕,請按畫面右下角CC按鈕。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
第二天:面對一切關係,學習寬恕與愛
人生大部分情緒都跟未寛恕有關,每一段關係裡的所謂愛都必然包含恨,其實這不是真正的愛,所有的愛與恨都是讓我們覺醒的功課,在關係中若能寛恕與信任,找回內在的安全感,就不用再找別人來填滿自己,付出時就能放下一切的期待,學習真正無條件的愛。
寬恕,它是由恐懼的幻相邁向愛的實相的橋樑。
今天要講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稱為「真寬恕」與「假寬恕」。我首先想說一個案例,我才再定義甚麼是真假寬恕。
有位太太來找我,說不知道為甚麼,自己長期都很焦慮。
太太:沒甚麼大事發生,只是有時會不滿丈夫看輕兒子,不過我已經寬恕了他。是這樣的,兒子有讀寫障礙,比同齡學童學習慢些,某天當我買練習簿給兒子時,老公跟我說:「不要再買那些練習給他了!他不懂的!」,我覺得老公在看輕兒子,我渴望有個幸福家庭,而不是那麼負面的家庭。
我:在當時的情況,你老公在看輕兒子,這是真的嗎?
太太:真的。
我:慢下來,再回想一下,你能百分之百肯定你老公在看輕兒子嗎?
太太:(靜了一下)我不肯定。
我:這個「不肯定」為你打開了你的心,讓你看到你不曾看到的世界。當時當你相信這個想法「老公在看輕兒子」,你是如何反應?你如何對待老公?
太太:我不敢說甚麼,但內心不滿,覺得他不支持兒子,不是好爸爸,覺得他破壞了這個家庭,我很生氣,很傷心,我雖然沒說甚麼,卻冷漠地對待他。
我:試一下,閉起雙眼感受一下,在當時的情況,我不是要你否定事實,想像老公沒說他說過的話。當時老公的確說了「不要再買那些練習給他了!他不懂的!」,但現在如果你沒有這個想法「老公在看輕兒子」,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或是甚麼?
太太:我看到他只是說事實,兒子真得不會做那些練習,每次我都必須緊貼兒子做這些練習,其實兒子也感到很大壓力,如果我沒有這想法,我就看到老公只是關心兒子,不想他在讀寫障礙下還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老公一向不理會兒子學習,只是我想兒子可做好一點。
我:老公不理會兒子學習,這是另一個你要探究的信念,這是真的嗎?
太太:噢!我的天啊!我如夢初醒!你說的對!這也不是真的,老公常常說要讓他輕鬆學習,不用迫得太緊,這就是他管教兒子的方式。
我:聽起來,你老公很接納兒子啊!將「老公在看輕兒子」反轉過來,換成是「我在看輕兒子」,你看看這是不是一樣的真實?
太太:我的天啊!我不願承認,但的確是,雖然我口裡從來沒跟任何人說,但其實我心裡常常覺得兒子比不上同齡兒童,所以才不斷要他學習,好追回進度。我以為我是接納兒子,其實不接納他的是我。
我:很欣賞你有一顆非常開放的心,願意誠實面對自己!另一個反轉「老公沒有看輕兒子」,這是否一樣真實?
太太:是的,他常常說現在電子世代不會讀書寫字也沒問題,他一點也不擔心兒子的讀寫障礙,只是我太緊張,太擔心,太焦慮,老公其實認為他沒有問題。
我:是的,所以當你老公說「兒子不懂的」的時候,他就只是說出事實:兒子不懂的,而不是看輕他。還有另一個反轉「我在看輕老公」,有沒有真實性?
太太深思:當然有,我常常取笑他,覺得他某些事做得不夠好。
我:在管教兒子上,你也在看輕他。
太太:是的,我一直認為我的方法才是對的,認為他不理會兒子。
我:有時,我們寧願自己是對的,也願自己是幸福的,一輩子,我們在所有關係都追求「我對你錯」,讓自己失去當下的幸福。沒有你覺得老公看輕兒子的想法,沒有你對老公是如何的想法,負面的老公在哪?你的幸福家庭又在哪?
太太:負面的老公已不存在,而我已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親愛的,我很感動啊!這是多麼深的智慧,你能看到原來你想要的幸福家庭,一直都在!現實永遠都是仁慈的,讓我們痛苦的永遠都只是我們的想法,對一切人事物的詮譯!焦慮就是不斷判斷外境對與錯而來的,放下判斷,認清仁慈的實相,焦慮自然會解除,幸福與愛一真都在。
這個個案,說明了甚麼是真寬恕,我很喜歡《奇蹟課程》對寬恕的定義,就是寬恕是寧靜的,默默地一無所作。它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
當我們看到我們的想法或信念的相反也有一樣的真實性時,我們就開始覺醒,我們開始獲得心靈的自由,因為我不再執著於自己的信念,我可以容許別人跟我持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接納任何好的壞的的事發生。
任何痛苦,必然是我們相信了不真實的想法,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的賭注就是自己的幸福與自由。認為對方做錯,把他人定罪,等如將入關在監獄,而我成為獄卒去看守這個囚犯,其實我跟對方都同被關在監獄裡,而寬恕就是判他人無罪,放對方自由時,我這個獄卒亦可自由。
其實若我們真的相信對方做錯了事,我們是不可能寬恕的。就算我們以為自己寬恕了對方,但可能一年後,兩年後,甚至十年後在吵架時會舊事重提,並沒有真正放下,這其實是假寬恕,如果我們相信對方真的犯錯了,好像上面那位太太那樣評斷了老公看輕兒子,我們是不可能寬恕的。真寬恕是看清「老公看輕兒子」只是幻相,並非真相,所以真寬恕是默默地一無所作,它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它是一個「無為」。
不要以為寬恕一定要用在大事,我們的小我其實扎根在我們的生活裡,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若觸動到我,也值得去寬恕。
例如:當家人喝完咖啡,把杯放在檯面一整天也不收拾,本身一隻用過的杯在檯上是沒有問題的,無論我決定幫家人收拾或決定把杯留在那裡都不會造成我們的痛苦,但當我開始評斷,認為家人不應該那麼不負責任,他應該自動自覺收拾,這些判斷才造成我們的痛苦。現實就是杯在檯上,當跟現實爭辯,我們準輸無疑,現實的別名就是神,跟神爭辯,我們毫無勝算,同時這不是消極的想法,相反地,這是非常積極的。試想,當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發生了時,我們去不斷抱怨比較好,還是立刻接納眼前事實,然後去想一個最有效讓自己最平安的行動比較實際?
記著,我們能夠操控只是一個錯覺,如果有能力控制,我們每個人都會控制自己去想一些開心的事,而不想一些不開心的事,事實上,我們連自己的想法也無法控制,更遑論去改變別人、並操控這個世界呢?
我們唯一能夠下功夫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甚至不是改變自己,而只是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對過去、昨天、上一刻唯一最接近真實的描述就是「它已過去了」,在此時此處,每一刻都可以重新選擇,在寬恕的幻相與愛之實相之間作一個選擇。
#請分享 #真寬恕 #關係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情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走進我教室的學員裡,有很多人在職場上擔任中、高階主管,我常常聽見他們有個類似的困擾,那就是喔手底下的員工很被動,而且呢還很消極。
所以呢他們常常覺得帶人很累、很辛苦之外喔,這些消極的員工,還會連帶的拖累整個組識的士氣,讓整個士氣非常的低迷,業績也會造成負面的循環。
然後呢,他們每天喔在面對這些人,進公司就想罵人,再不然就是自己憂鬱症都快要發作了!
我看他們工作壓力那麼大,還那麼積極的利用下班時間來學習、上課,我實在很感動!
所以就在個別教練的時間裡,特別的提點他們一下,請他們要小心,別跟著這些員工掉進「情緒陷阱」裡面。
什麼是「情緒陷阱」呢?我來打個比方喔,在我的實務工作裡,經常會遇見一些情緒低迷的人,他們就像是在水裡載浮載沉,抓不到救生圈,也碰不到地,這樣的狀況其實很痛苦,就是一種溺水的狀況!
然而吊詭的就是,因為「情緒」本身是看不見,所以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溺水中,更不知道自己必須要離開水面,所以才會一直卡在「情緒的陷阱」裡。
那真實的溺水狀況裡,我們都會知道,要是你太冒然的跳下水,想要救一個快要滅頂的人,那對方只會本能的死死的抓住你。
所以你越是用力的想要把他拉上岸,他就只會更害怕、更掙扎;然後把你抓得更緊,到最後你們兩個就一起死!
也就是說喔,要是你的員工正在處於情緒的陷阱裡,你卻冒然的想要去救他,那麼需要被救,和想要救人的你,到最後只會一起掉進情緒漩渦。
聽到這裡喔,你一定會很好奇,身為主管,我總不能放著擺爛吧?但是更矛盾的就是喔,依照「情緒陷阱」的考量來看,你想救,但是又不能直接的把他拉上岸,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今天,我會提供給你一個安全又好用的解方,讓你不用冒險,就能夠拉員工一把。而這個解方就是~「指向問法」。
「指向問法」要怎麼用呢?我直接舉一個例子,你就會明白。這就好像你在辦公室裡,你看著那些有氣無力、意興闌珊的員工。
你想鼓勵他們、想了解他們目前對於工作感覺到無趣,認為自己不管多努力都沒有用的這個時候,要是你使用的問句是:「為什麼工作會感覺無聊啊?」
那我可以大膽的預測,幾乎所有的員工都只會更執著在「啊工作本來就無聊!」這樣的想法裡面,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但要是你能夠改個問法,像是問員工:「這樣的想法,對你的工作會有什麼幫助呢?」。你信不信員工開始會有不同的反應?
因為他們可能會發現,那些消極的想法真的沒有幫助,而且還會有一部份的人會開始去想:「要如何讓工作變有趣?」
我再重覆一次喔,一般主管的問句會是:「為什麼工作會覺得無聊、會覺得無趣?」
但是懂得用「指向問法」的主管,他會這樣問:「你這樣的想法,對於工作有什麼幫助呢?」
你聽出「指向問句」的威力嗎?其實聽不懂也沒有關係,我來跟你做進一步的拆解!
「指向問法」之所以這麼好用、這麼神奇,那是來自於人類「主觀認定」,他大多數是為了維護「自我認同」;而「自我認同」是否符合事實跟正確,對於當事人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啊!
這就像是有人很討厭吃青椒,那麼他到餐廳的時候,就會主觀的認定自己不喜歡那個味道,而直接跳過那道菜。
這時候你要是問他:「為什麼不喜歡吃青椒?」這樣的問句,反而是在提醒對方去回顧自己不喜歡的「理由」,他越想那個理由就越討厭啊!
但是你用「指向問句」,你問他「不吃青椒對你有什麼幫助?」,就等於在引導他「離開」舊有的信念。
所以呢,他反而會停下來想想,在自己的主觀認定,真的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嗎?而因此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更簡單的說,人的內在想法通常有一種傾向,那就是當你問他「理由」的時候,他就只會「強化」他本來就相信,或本來就認為的事;但是你如果他指向的「目的」,就很有可能鬆動他原本的想法。
如果我們回到一開始的例子,當你面對一群消極的員工,直接問他們:「為什麼工作會無聊?」這反而會強化他們「本來就覺得無聊、本來就無能為力」。
但是呢,你去問他們:「這麼想對他們有什麼好處?」,或「對他們有什麼幫助?」
這樣的問法就有可能幫助你的員工,去離開讓他溺水的那個水面,去找到自己上岸的力量!
所以我常常說喔:「問對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這是因為好的問題,能夠引導人跳出死胡同,甚至於直接展開更積極的行動,這就是「指向問法」最有趣的作用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不同的啟發、跟不同的想法~「指向問法」。
再次問你:「繼續聽『一天聽一點』對你有什麼幫助?」或許你可以幫助自己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s,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4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如同今天談到的主題「問對問題」,其實是滿重要的!你會在【人際回應力】這一門課,學會怎麼樣去辨識出對方的情緒,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
然而在這回應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我們需要回應的是「情緒」,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提出問題」,特別是「指向問法」。
我們怎麼樣幫助我們眼前的人,把他對於一些那種很僵化的、很固著的想法、信念,或者是很悲觀的、很負面的。
透過好的引導,既不介入,你也不是跳下水去救他;因為有時候跳下水去救他,就像救溺水的人一樣,是很危險的!你可能會跟他一起死。
你怎麼樣透過一個有效的引導,讓對方看見不同的可能,跟不同的風景?這就是【人際回應力】會給你帶來的最大幫助。
所以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正在倒數了!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我能夠在4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分享到這邊囉,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情緒 在 研究顯示Facebook情緒可廣泛傳染| Anue鉅亨- 科技 - 鉅亨網 的推薦與評價
... 上的情緒具有傳染性,不僅消極帖子可以影響他人情緒,積極帖子的傳染性更強。 ... 表示,情緒可能會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開來,生大範圍的影響,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 ... ... <看更多>
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情緒 在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對話思維方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