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的多數是(藍領)勞工,是為了提神、賺錢和生存。」小丁30歲出頭,有個離散的家庭,年紀很小就從雲林北上討生活,他曾在工地工作2年,用安非他命是預支體力,讓他撐過一連多日的灌漿或趕工。他認識靠安非他命熬夜的夜班保全,也有保全帶清潔工一起用藥。採訪小丁時,他的一口牙已被酸蝕破壞,比同齡者看來都蒼老。」
*。* *。* *。* *。*
今天又遇到一個用毒品咖啡包的人
平常和先生幫忙家裡做餐廳生意
上次那個父親節那天被丟包在我們醫院門口的人
用海洛英的人
平常是竹科園區某家公司的保全
前天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女孩之前是拉K
腎功能最近半年4爬到10....已快洗腎
以前也遇過四十初男子用神仙水
心跳飆兩百多 問診後來才跟我說他一個小時前喝神仙水
也有二十出頭男生以前過一陣笑氣
雖然停用了 感覺就是已經變得反應呆呆
毒品的浮濫比我們想像嚴重
今天的女生也是不到三十歲
看她來診許多次
表現出來就是焦慮
覺得胸悶、吸不到氣、覺得脖子快被勒緊、心悸、手麻、胃痛、口乾舌燥
擔心脖子摸到好幾顆淋巴結
自己也表示覺得壓力很大、睡不好
每次打打鎮靜針
看紀錄有記載拒絕看精神科
問診了好一陣子
我直接再次建議她 她的情況還是需要看精神科
她說其實曾經看過半年精神科
後來覺得好像也就吃鎮定藥 情況差不多也就沒在看
再繼續問診
我把我想得到的鑑別診斷告訴她
並且幫她約門診
這次她終於同意再去看精神科門診
她又告訴我
其實剛剛她去了另外一家醫院的急診室
她表示那位醫師問診了幾句就說她就只是焦慮症 該去看精神科
要幫她打鎮靜劑 就這樣
她表示那位醫師的態度讓她感到生氣
於是她就跑來本院
一開始問診
太太神情緊張眉頭緊鎖地回答有多不舒服
我注意到旁邊陪同的先生卻一派輕鬆地在旁邊拿著手機玩手遊
替太太做身體檢查時
我有注意到病人一直不斷無意識地頻繁反覆抿嘴吞嚥的動作
而且一旁玩手遊的先生抿嘴吞嚥的動作還比病人更明顯
當時我只覺得奇怪(心想是不是有什麼影響控制運動的神經疾患)
看診到我在幫病人約門診的時候
此時病人的先生不知道去哪了不在診間內
此時病人突然眼睛瞟了診間左右兩邊的看診座位
降低音量地告訴我
其實她有在使用咖啡包
一瞬間我立刻明白為什麼病人和她先生為何會有反覆抿嘴的動作
我用和剛剛一致的神情和口吻
企圖不讓病人從我說話的過程中察覺太多情緒
繼續問(ㄊㄠ\)診(ㄨㄣ\)
所以故事的真相是
大她十歲的先生帶她(不到三十)進入用毒的世界
剛認識先生時她不知道先生有用毒品
結婚後才知道
因為年紀輕 所以許多對社會的認識都是學習自先生
先生說要讓她嘗試一下「美好的狀態」開始讓她一起用咖啡包
後來生了第一胎 覺得為了小孩這樣不行
夫妻倆都曾經戒掉一段時間
但是生第二胎加上家裡的一些狀況
讓她備感壓力
她向先生表示希望再體驗一次「美好」
先生又想辦法去再度找到藥頭
兩人又開始用毒
結果這次兩人越用越深
反覆再想戒或是壓力大狀況不佳
每次用要完第三天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狀態
先生看她痛苦不舒服又會不忍心又餵她少量
她也知道兩人現在就是互相在害對方
想戒毒
但是擔心看精神科會被留下紀錄
擔心會被抓去勒戒
擔心兩人還有兩個很小的小孩該怎麼辦
擔心被家人、家裡長輩知道
目前只有夫妻兩人知道
大概我比較擅長聊天吧
現在她終於告訴了其他人(我)
算是終於踏出一小步她的掙扎希望脫離現在無限惡夢的迴圈
過一陣子我再來追蹤看看她
是否真的有如期赴約看精神科門診
希望她這次能有決心認真面對戒毒
有點難以想像
但是其實有可能那個送包裹來你家的貨運公司
還是你家樓下的保全
或是你去用餐的餐廳老闆娘
背地裡吸著毒
在毒癮的泥沼裡掙扎
但是現實世界卻真的就是這樣
以後我要教小孩
什麼都可以玩、都可以勇於嘗試
唯有毒萬千碰不得!!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
「焦慮症病識感」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女子健心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PC3 Magazi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閒聊] 為什麼憂鬱症會有病識感? - 看板proz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請問胡醫師】ep 33 沒有病識感不願意吃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OCD Club 強迫症俱樂部- 強迫症在新版DSM 5 中的改變DSM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症病識感 在 我是沒有病識感還是其實我沒問題- 心理板 - Dcard 的評價
焦慮症病識感 在 女子健心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的一周又來臨了!你的星期一 Blue 嗎?💙 現代有許多人看似過著成功的生活、擁有很棒的成就、擁有他人認為的『正向』特質⋯,但實際上內心卻時時為任何事而緊張、感到恐懼、害怕失敗,活得並不快樂。這其實是一種被稱為 #現代文明病 的 #高功能焦慮症 🤯
高功能焦慮症(High-Functioning Anxiety) #並非公認的心理健康診斷,然而它正演變為一個綜合性的術語。患有此症狀的人,看似過著成功的生活,他們可以是班裡最優秀的畢業生、簡歷非常出色的同事,甚至可能就是你。
高功能焦慮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 #總是準備就緒:內心焦慮的你,總是會先設想最糟的情況發生。
👉🏻 #總覺得該做點什麼事:總是有股使命感,想要把事情做好,或是保持領先。
👉🏻 #表面上很成功:大家眼中標準的人生勝利組,但問題是,你的內心永遠覺得不夠,必須做更多。
👉🏻 #故作堅定:已經學會劃分情緒,儘管內心多焦躁不安,外表都不會表現出來。
👉🏻 #害怕讓別人失望:因為害怕讓別人失望,所以努力讓周圍的人感到快樂,但你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需求。
👉🏻 #一直很疲憊:你的思考彷彿永無休止,所以很難入睡或熟睡。即使晚上睡著了,白天還是會覺得筋疲力盡,那是因為大腦一直在處理焦慮的情緒無法休息。
-
收聽這週最新的 #女子健心室 Podcast節目 #EP96 #不焦慮的心理課 ,教你消除內心的不安與混亂!
👇🏻👇🏻👇🏻👇🏻
『你覺得自己有高功能焦慮嗎?』
在底下留言告訴我!
❤️如果這篇分享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轉發、標記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讓大家都能受惠❤️
👉🏻追蹤 @girl_power_room 陪你健身也健心
▫️▫️▫️▫️▫️▫️▫️▫️▫️
#如何收聽 女子健心室 Podcast 節目 🎧
👉🏻點擊 @girl_power_room 自介bio連結🔗
👉🏻到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OX | Firstory | Google Podcast | SoundOn | Mixerbox
▫️▫️▫️▫️▫️▫️▫️▫️▫️
🌱加入 #女子健心療書會 ,100本精選好書伴你成長✨📖⬇️
✨加入即可獲得以下豐富資源❤️
👇🏻👇🏻👇🏻👇🏻👇🏻
📖 每週2本/一年100本經典好書
🎧 15-20分鐘精華說書音頻
🗒 重點總結思維導圖
👯♀️ 專屬私密社群,每月線上Live交流讀書
⬇️ #馬上加入 ⚡️用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充實自我,共同成長吧!️💪🏻
🔗 點擊 @girl_power_room 的bio自介連結加入
🔗 https://reurl.cc/4adveL
#播客 #廣播節目 #認識自己 #心靈 #智慧 #成長 #自我成長 #身心靈 #身心健康 #健康 #焦慮
圖文參考自:Heho健康網/朱靜涵 |brainsandspoons.com
焦慮症病識感 在 PC3 Magazi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管理】焦慮的症狀往往有根源,有時甚至超出我們的意識。了解您的焦慮來自何處可能會幫助您找到長期管理它的有效方法。
https://pc3mag.com/worrycontrol-axe231/
#心理 #情緒管理 #潛在疾病 #焦慮 #症狀 #自我價值
————————————————————
記得Follow埋小編我哋PC3嘅帳號哦
MeWe:https://bit.ly/3mvanuO
Facebook:https://bit.ly/39zmTG8
Instgram:https://bit.ly/3gZz7b2
Youtube:https://bit.ly/37mQDdG10
————————————————————
設定小編我哋PC3專頁「搶先看」!優先取得科技生活著數玩樂情報
設定教學:https://bit.ly/335Fwwp
焦慮症病識感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有國際認證,只有自吹自擂,還要把自己唬弄到世界第一,全世界都要追上?那麼美國的FDA為什麼至今不承認免疫橋接?全世界為什麼除了台灣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認可台灣自製的疫苗?你用科學能說服自己嗎?
高端到現在連二期臨床都沒有完成,緊急授權是二期臨床期中報告完就過了,你可以接受你同事跟你一起讀研究所的學歷只有高中二年級,連高中畢業都沒有嗎?
一個正常的台派怎麼會寧願犧牲自己人,也要成就一個土製疫苗呢?難道你們不在乎台派的性命嗎?
直播日期:0827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mlkTKPvRA
直播主題:
科學終將勝利,台派潘建志醫師甘冒洗版,甘冒圍剿對高端疫苗提出的勇敢質疑 ft.精神科醫師 潘建志
8月19號的時候陸之駿那一段時間
有高端招待他去實驗室參訪
那個地方我也去過
然後他也針對最近的
高端相關的新聞做了一些針砭
8月19號他在臉書上發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2016年獲民進黨禮讓
參選台北市中山區立委選舉的潘建志
放話高端未提供
第一劑疫苗施打28天後中和抗體效價
質疑高端疫苗保護力
立刻被藍軍統媒放大宣傳
事實上高端Phase 2的論文卻明白寫著
第一劑後29天中和抗體效價為430.5
他後面還做了個註記
他說潘建志又叫做Billy Pan或比利.潘
是部落格Plurk時代的網紅
手機網路興起後
他轉至大話新聞
新聞挖挖哇之類所謂綠媒談話節目
很難理解他為什麼突然這樣亂講話
我只能說疫情使人瘋狂
好啦你看我們幫陸之駿當面問了這個問題
希望我們有完成你的願望
好那第一個我們先問
那你為什麼這樣亂講話呢
陸之駿也是一個綠營大前輩啊
沒有其實是他貼那個文章
就是從網軍工廠出來的嘛
是他們錯啊
因為他貼那個是IgG不是中和抗體
高端就是沒有打完第一劑的中和抗體的數字
沒有就是沒有
我沒有說錯 文章都在
他的文章在我的文章也在
大家可以去查查看
他貼出來的圖就是王浩宇最早貼的圖
是錯的
搞不好他還自己做假圖誰知道啊
沒有沒有那個圖在論文裡面有
它是第二張
但是它是IgG IgG就是另外一種抗體
那跟我們做免疫橋接的中和抗體是不一樣的
你跟你講那免疫有多複雜
你知道棘蛋白到人體會有幾種抗體嗎
200多種抗體
那中和抗體是其中的一個指標
其他有一大堆指標
所以高端有做兩個一個做中和抗體
一個做IgG
那中和抗體是沒有第一劑的資料 IgG
所以他就說他把這個牛頭拿來對這個馬嘴
所以我上次寫那篇中和抗體的問題
我是對的啊
後來指揮中心也接受了我的建議
就是說高端一定要在第28天以後打第二劑
我跟你講別的疫苗沒有這樣
我們打第一劑的40% 打第二劑只有3%
大部分的人只有打一劑
但高端他們現在要保障打第二劑
就是因為只打第一劑可能沒有中和抗體
所以證明我講的是正確的
非常正確沒有錯啊
所以IgG跟中和抗體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不能說它正相關嗎
正相關喔 可能也有一點相關
但是問題是你做免疫橋接
你是拿中和抗體去做的啊
你沒有做IgG的免疫橋接啊
所以這一次的所謂的
immuno-bridging免疫橋接是打了AZ
跟打了高端之後我們比中和抗體的效價
那這就產生一個問題
比利潘挖出來的資料是在公開的論文裡面
高端竟然沒有寫
打完第一劑之後29天的中和抗體
也就是以科學角度來看
全世界都不知道打完第一劑之後一個月
你打高端之後你的抗體效價
你的免疫能力防護力到底是什麼
連跟AZ比都沒有
那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
那我完全不知道它的防護力
我不要說有沒有公開防護力
我連在二期或者是三千人那個二期延長裡面
都沒有
我都不知道你打完第一劑的防護力是什麼的時候
這個危險的地方在哪裡
現實世界的風險就是
你可能喔 這等於是裸奔嘛
你只打了一劑但是你自己覺得自己有防護力對不對
你可能就是會鬆懈掉啊
不戴口罩啊
對啊不戴口罩啊
或是說人與人的接觸人與人的連結就增加了啊
打麻將去了啊
這當然是很危險的嘛 這個不合學理
所以其實我是什麼
我是佛心來著的 因為我就是台派
我們很多人都打高端嘛
我為他們爭取到了第二劑
還有一個就是說為什麼這個免疫橋接不能夠取代三期
很簡單 因為沒有辦法做出說
它對於重症的防護力 對病死的防護力
沒有辦法做出來
你知道我們現在疫苗變成是什麼
它沒有辦法讓你不感染
因為Delta病毒
歐美很多國家他還是會感染
但是他死亡率大幅下降
這個就是疫苗的保護效果
那你做中和抗體你做免疫橋接
有沒有辦法驗證這個效果
當然沒有辦法啊
因為那個要實際
我們做出來這個是實際上在現實世界裡面
有人去住院有人死掉
這樣子用人命計算出來的東西
你用中和抗體這個算來算去
你不能算出這個
所以這個中和抗體完全沒有辦法取代三期的實驗
請問一下人類如果長時間跟身邊的人保持這種
譬如說1.5公尺的距離或者是減少接觸
這個在心理上會不會有什麼樣子的問題
已經有很多精神醫學的論文去論證這一塊
就是說在這個三級警戒甚至是四級警戒的狀態之下
會不會讓精神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廢話當然會啊 增加的一蹋糊塗
多著咧為什麼因為人際關係親密關係
本來就是我們情緒穩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覺得大家用膝蓋想就知道
我甚至認為說因為這個社交距離
因為這個三級警戒
我們焦慮症的盛行率提高可能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啊
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現在講的還是很基本的
還有什麼大家想想看
經濟上的壓力
因為你這個社交距離因為經濟活動減少
很多店關門失業率明顯就提高了嘛
那很多人就是他有工作他的收入也降低了
所以經濟上的壓力變大
經濟上的壓力變大了以後
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精神症狀
當然會有啊
這個幾百年以來的關係早就建立了嘛
但是長時間的lock down
譬如說讓親人或者讓家屬 work from home
小朋友都在家裡上課
這個會不會也導致家庭的壓力急遽增加
這個也是沒有疫苗另外一個心理上的問題
有有有家庭主婦我最近門診裡面
家庭主婦的病人增加很多
所以這個部分也增加
所以相對家暴也增加
對
我真的覺得台派更多比利潘
少一點王浩宇大家就可以就事論事
我們就可以討論這個疫苗的科學價值
然後政治立場不同
可是當你今天把
科學價值混淆到台灣價值的時候
這真的不行
科學一個很重要言論一定要自由
因為科學要證偽嘛
反對的聲音在科學裡面你一定要讓他出來
要不然科學不會進步
科學就不能一言堂這是科學的基本態度
而且科學要放諸四海皆準
所以高端要有國際認證是台灣的驕傲
可是你今天只有網軍認證
那就不驕傲因為你出不了國
人家也會看輕台灣的生技產業
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就事論事
你可以有不同的價值
你我價值不一樣
但是我們對科學的信念是一樣的
我瞧不起的是
扭曲科學扭曲專業知識
用專業替異端邪說背書
我瞧不起這種事情
焦慮症病識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何解想不開?與情緒病患相處,旁人總有許多不解。曾患嚴重抑鬱焦慮症的Cookie分享,「很奇怪的,我不曾覺得不幸,患病卻使我視自殺為任務。」兩度與鬼門關擦身而過,丈夫George作為照顧者, 感觸良多:「我希望用好多時間,甚至下半生陪她,不會再有第三次發生。」
10年前,George和Cookie初相識,一個在大公司做銷售經理,另一個任職中學教師。Cookie說話遣詞清晰,表達流暢。多説兩句,才發現她曾是流行音樂填詞人,難怪放低教鞭六年,中文老師的氣息依舊。若抑鬱症沒有找上門,她也許還在春風化雨。「當老師是我的中學志願,實習時和學生打成一片是最開心的回憶。」她喜歡設計小組討論、遊戲,認為要讓學生感興趣,學習不應沉悶。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29/OJSFHZ3JE5HJRCLJX2XWQVZI5M/
在香港,政府設有15間精神科日間醫院及診所,近年也有私家醫院開始提供精神科專科住院治療。麥醫生表示,住院治療是透過行為改變及藥物治療幫助病人,一來有24小時的護理,防止病人傷害自己,二來能適時調整用藥和觀察反應。
麥醫生指住院生活很有規律,一般早上七點起床、晚上九點熄燈,三餐時間固定,活動安排都有時間表,「有助病人出院後,循着這個規律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點像坐牢?「這説法不公平,其實是都市人生活習慣太差。」猶如一般人曬太陽、做運動後心情會好點,行為和情緒、身體反應互相影響,建立積極的生活方式,是面對失控情緒的最佳方法之一。一般情況下,住院的限制不多,包括不能使用智能裝置,避免侵犯他人私隱,也會勸喻家人不要給病人送太多零食或可能構成自殺風險的物件(如繩狀物件、膠帶)。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29/2X42S7OYT5DKZMEEXZAXQY2Q3Y/
現年40歲的Connie是一位媽媽,在5年前,她面對親人離世,小朋友有嚴重濕疹問題,加上自己有小產的經歷,一連串的問題,令她身體各處都出現痛症。求診過不同醫生,仍然未能確診病症。這5年內,找不出病症,成為了她「心」中的疑惑……
這些症狀,包括了緊張時手震、突然間口乾、睡眠時出現心悸。Connie形容:「個心會跳得好大力,突然之間好快,又或者跳下跳下有幾下突然之間係唔暢順,時大時細咁樣。」當時她去求診中醫,中醫指出心臟有問題,令她一直認為自己心臟出了毛病。再去求診心臟專科時,醫生看過心電圖後,卻說她並沒有患上心臟的疾病。與此同時,痛症、心跳不正常仍然困擾着Connie,當時心情十分無奈。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09/IIRDL3VC7FGHBP47LNQSDLN4F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情緒病 #壓力 #驚恐症 #心臟病 #濕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焦慮症病識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何解想不開?與情緒病患相處,旁人總有許多不解。曾患嚴重抑鬱焦慮症的Cookie分享,「很奇怪的,我不曾覺得不幸,患病卻使我視自殺為任務。」兩度與鬼門關擦身而過,丈夫George作為照顧者, 感觸良多:「我希望用好多時間,甚至下半生陪她,不會再有第三次發生。」
10年前,George和Cookie初相識,一個在大公司做銷售經理,另一個任職中學教師。Cookie說話遣詞清晰,表達流暢。多説兩句,才發現她曾是流行音樂填詞人,難怪放低教鞭六年,中文老師的氣息依舊。若抑鬱症沒有找上門,她也許還在春風化雨。「當老師是我的中學志願,實習時和學生打成一片是最開心的回憶。」她喜歡設計小組討論、遊戲,認為要讓學生感興趣,學習不應沉悶。
2014年新學年開始,Cookie獲學校委派多項行政工作,「女童軍操步教練、校刊主編、升學輔導組負責老師、摘星計劃負責老師、家教會負責老師、訓練學生司儀老師……」那一年,班上的同學也特別調皮,吸煙、打架、欺凌……每日一打鐘,她就趕着去和訓導老師、輔導老師開會。最離奇的是,有單親同學的媽媽不斷約她會面,後來才發現家長想放棄孩子。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29/OJSFHZ3JE5HJRCLJX2XWQVZI5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港女 #喜怒哀樂 #生仔 #考牌 #童年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焦慮症病識感 在 【請問胡醫師】ep 33 沒有病識感不願意吃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之請問胡醫師:認識思覺失調症系列影片#請問胡醫師 #思覺失調症 #請開啟中文字幕 # 病識感 #減藥 #停藥 ... ... <看更多>
焦慮症病識感 在 OCD Club 強迫症俱樂部- 強迫症在新版DSM 5 中的改變DSM ...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這一群疾病不是只有焦慮症狀,還有更主要的是都跟強迫性思考、反覆的行為相關。 ... 在DSM5中的註記病識感分好的、差的、無三等分,相對於DSM4只有差的病識感。 ... <看更多>
焦慮症病識感 在 [閒聊] 為什麼憂鬱症會有病識感? - 看板proz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過年期間找我的精神科醫師同學聊天
我好奇的問他:
為什麼很多憂鬱症患者會有"病識感"
會察覺或知道自己有憂鬱症等等
所以批踢踢才會有個憂鬱症版
但精神分裂症的病人(schizophrenia 現在正名叫思覺失調症)
卻很少有病識感?
幾乎沒有一個精神分裂症的病患 會認為自己有精神分裂症
大部分都是被家人抓去就醫的 很少自行就醫
我那位精神科同學跟我說
那是因為精神分裂症是真正的器質性疾病
患者會認為真的有人在慫恿他 說服他等等
他還分享有一位專門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社會學家
他後來真的被發現罹患精神分裂症
但他本人打死不承認 還一直說是有人要說服他相信他有精神分裂症等等....
話說 病識感這種東西 本身應該是跟防衛機轉衝突的
大家常說的防衛機制 否認 投射作用等等
完全不包含病識感這種東西
更正確的說
病識感根本是要擊敗所有的防衛機制 才生的出來的
我最近很常經歷 人格解體 Depersonalization 的情況
就是板上常有人說的
覺得不真實 感覺不真實 情緒不真實
好像沒有在活一樣
你們說的沒錯
這些都是憂鬱症常見的狀況 甚至有些是吃藥後出現的副作用...
我猜測病識感太強烈 也是型成人格解體的原因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90.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549617497.A.E2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