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店女孩的政治路 04
[逆風讓人更堅強]
前天中午參加國中同學會,老師得知我的近況後關心我:「做政治工作,壓力會不會很大?要面對很多批評跟檢驗」,老師感覺有些擔心。
「哎呀,習慣了啦!」我輕鬆地說。是呀,習慣了。我幾乎可以說是在國民黨最不利的時候加入的,總是不停的在逆風中征戰。不輕鬆,但值得。
我一直想要成為一個溫柔而勇敢的人。要能夠成為這樣的人,本來就需要逆境以提供養分,透過磨練與挑戰才能逐漸成形。我熱愛我的工作的理由之一,也是我喜歡挑戰,喜歡解決問題。每一次解決一個難題,都像是得到一個勳章,離我想成為的自己又更進一步。
第一份非幕僚,而是直接面對大眾與媒體的工作是在2013年擔任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那一年,碰到太陽花學運。當時社會上對立的氛圍甚濃,幾乎讓想法不同的人被迫噤聲,寒蟬效應確實存在。
我把自己支持服貿協議的理由寫出來,PO在當時只有幾百人的臉書上(goo.gl/WP9X7B),引起許多討論,有人轉載支持,也有人另外為文提出不同的觀點。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只是覺得明明在事情發生的上個禮拜,還看到許多青年朋友認為服貿協議必要性,甚至做了台灣、韓國的產業精確分析,怎麼在318之後,大家都不說話了?大家不敢說的話,就由我來說吧。
某一天早上起來,發現各種髒話、辱罵灌滿我的FB專頁。我的手機也被打爆,朋友聯絡不到我所以傳訊關心。原來,前一天深夜,有一位女子到學運現場「鬧場」,大家在一陣慌亂下沒有經過查證,就指該女子是我。因此到我的臉書嗆聲。一直到我的大學同學替我澄清,輿情才慢慢冷靜下來。但來我臉書洗版的,早就已經罵完了。
坦白說,看來那些不堪入目的留言,當下確實感到壓力很大。隔天,我一則一則回應每一個私訊。明確地告知那位女子並不是我,請誤認的人明白,若言詞有羞辱,我也禮貌地請求對方和我道歉。有些人認錯了,我也接受他們的道歉;有些人則是裝作不知道後來的發展,罵完就跑。
有些人會問我,從政以來,遇到這麼多不理性的人身攻擊,怎麼面對?我總是笑著說,經過太陽花學運那次被誤解,後來遇到其他類似的事情都覺得是小事,「當你第一次就挑戰最困難的,過關以後其他的難題相對起來都好像容易多了」,這樣的說法聽起來有點玄,但人真的可以在挑戰中越挫越勇。
**
可能我從小就是一個很「雞婆」的人,所以經常一般人閃得遠遠的事情,我反而喜歡跑去幫忙。我想我天生就是個逆風行者,不喜歡自掃門前雪。
馬英九前總統在2014年國民黨敗選後請辭黨主席。那一天,是由我擔任司儀主持流程進行。他離開黨部時,許多人向他喊著「加油」,我坐在黨部門口發了半個小時的呆,情緒很複雜。
還記得,2008、2012年馬英九人氣正旺,黨內有意參選者擠破頭也要擠到他身邊,也因為他的領導帶來的氣勢,使國民黨能夠有八年執政替人民服務的機會,而他高標準的道德操守,也使得國民黨不用像民進黨一樣揹著阿扁貪污的黑鍋。結果在他卸任黨主席以前,黨內的人好像罵他比民進黨罵得還要兇,好像會選輸全都是馬英九害的,卻忘了以前選贏時,也有得到對方的幫忙。這樣的評價,真的公平嗎?
於是我也在臉書上PO文聲援(goo.gl/CyTStK)。當然,在當時的氛圍下,沒人敢說支持馬英九,於是受到討厭國民黨者很猛烈的批評,但也喚起了國民黨支持者的一些回應——身為主席,國民黨選輸他當然有辭職負責的必要,但既已辭職,明日還是需繼續把總統的工作完成,且改革的路線本不因一人離去而結束,仍然需要我們的肯定與支持。
雖然我是青年團總團長暨中常委,但當時我從未與馬前總統有過任何私下的對話,我只是覺得該說出我心裡的話,不該因為主流意見而退縮。堅持信念、無懼表達,是政治工作者最基礎但也最難的一課。只要問心無愧,就不要害怕逆風。
**
一年多以後,身為黨工的我在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擔任議題中心主任,遇到2016年總統大選。因為對於新聞媒體稍微熟悉,黨部原本將我借調至洪秀柱總統競選辦公室擔任發言人,在全代會通過更換候選人以後才歸建回黨部,後擔任朱立倫王如玄總統副總統競選總部發言人。我開始上許多政論節目辯護,那陣子的「風向」也是逆到不行。我的態度很清楚:「不隨意和人起衝突,但也絕不怯戰」。在政論節目的舞台上,無論年齡職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言時間,不要把自己看輕,人家才不會看輕你。「不要因為你的年紀比較輕,就覺得矮人一截,要把你想講的話講清楚」,這是我經常給青年朋友的建議。
替副總統辯論會寫講稿,則是2016年選舉最大的挑戰。當時,王如玄副總統候選人因為「軍宅事件」受到外界抨擊(去年一月已查無不法,予以簽結),各種攻擊使得部分民眾對她有所誤解。每天陪著她跑遍全台行程的我所認識的她,是一個溫暖而熱心的好人,沒有任何的政治算計,一直都在替弱勢者爭取權益。這麼好的一個人,卻因為參與選舉,被對手描述成自私自利的政客,令人感到相當不捨(直到現在都還為她覺得不平,尤其在去年一月檢方調查後確認一切合法以後,更覺得當時那種毀滅性的政治操作實在太可怕了)。
所以在擬定辯論會方向時,經過幕僚的集思廣益,最後決定重點在於「如何真實呈現原本的自己」,讓大家看到真正的王如玄。雖然後來仍然選輸了,但那一場辯論會是我們一起奮鬥的過程。經歷過幾場真實的逆風,我更加堅信,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在每一場逆風局都轉而勝利,但我們一定會拚命在其中留下痕跡——為了下一次的奮起。
**
親愛的朋友們,逆境在人生當中是無論我們如何逃避都躲不開的。
與各位分享一段漫畫「暗殺教室」中給我很大啟發的內容。在「暗殺教室」漫畫中,同學們在用力地記住生命的重量後正式「畢業」,但老師在他們的心裡從來沒有離開。其中,也有人傳承了那樣的教育理念,持續地嘗試改變更多孩子的人生。讓我邊哭邊感到感動的是,當同學們對政府明明知道老師爆炸的機率只有1%,卻仍然要殺掉他時的抱怨被老師阻止。他說:「在你們今後的人生中⋯一定會被社會上強大的洪流所阻而無法得到你們渴望的結果。那時,一定不能覺得錯的是這個社會。絕對不能否定社會。說實話這絕對是在浪費時間。那種時候,就要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來平復心中的遺憾。撫平了心情後就要開始思考,既然社會的洪流如此顛簸⋯⋯那我該如何在其中前行呢?前行的方法你們應該學過了,在這個E班,在這間暗殺教室。不用每次都正面迎難而上,避避風頭躲起來也沒關係,只要不違反規則偷襲也可以,使用突破常規的武器也沒關係,懷著必殺的決心,不要慌張不要消沉,不停地犯錯跌倒了再站起來,總有一天會拿到優秀的成果。」
社會不會改變它的現實與不公平,逆境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給予我們各種打擊。可信念也是不會死的。並非漫畫人物的我們,當然不可能學會什麼暗殺技巧,可是我們一樣可以用各種方式享受對抗世界的樂趣吧。
(備註:本篇相關內容都曾在媒體中揭露,非機密。)
#照片於2016大選期間拍攝
—
本系列其他篇請點這兒~
01+02:goo.gl/GcZXLK
03:goo.gl/dnLC7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