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班時,一個老朋友的問候訊息出現在手機螢幕上。看著鏡子裡發福,髮際線和股票一樣持續走高的自己,才意識到,居然,我和這個老朋友認識11年了,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的事了。而大學二年級,我就開始瘋狂工作、修學分的生活...。
2020年9月,距離在疫情爆發,被迫關在家裡,出門只有兩個目的地 - 超市和餐廳買外帶 - 的不正常生活,也超過半年了。這種日子久了,確實會讓人瘋掉。就連偶爾飛來美國會相約,還會带台灣小吃給我的的空服員朋友們,也見不到了。今年真的很奇怪,一堆承載記憶的名人走了,而我們的生活型態也翻天覆地的改變了。
2014年,我在頂溪捷運站2號出口的捷運共構大樓,租了一個月2萬多元台幣的“套房”。那是我租的第一間電梯大樓、地段最好,而且有浴缸的住處。也就是在那時候,養成了壓力大就泡澡,而且喝啤酒的習慣(那時候很瘦喝了不會胖)。因為熱水澡,加上一點酒精,很容易進入一種昏眩的狀態,容易忘掉不如意的事。
買了房子後,這樣的習慣也沒有改變,更是從台北帶到了香港、帶去各種出差周遊列國還有美國的生活。不過,在美國,只有2016年底到隔年初經常出差的時候才會這樣。而(喝)最(多)荒(酒)誕的日子,也許還是在香港的時候。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在美國4年,其實我很少喝酒。
下午打開冰箱,發現最下面還有幾罐來自丹佛的啤酒。晚上有點啊雜,就順手拎了兩罐上樓泡澡。
滑著手機,看到下午時老朋友發的問候訊息。當時還在上班,比較敷衍。這個朋友,曾經我們每天幾乎都一起吃飯,假日也會在教會相遇。這樣的模式也有個3、4年。出了社會,和大部分的友情一樣,成了一兩年一次的問候,或者貼文下面點讚的其中一個數。
有著四年的許多共同記憶和生活的交疊,我們很快回憶起了那段日子的點點滴滴....。堆滿雜物的家、總是去的早餐店、養一樣的寵物、和好友一起的小旅行、騎機車一個多小時跑去鶯歌玩耍...。
要知道,身邊有存在共同記憶的人,還是很好的。時間真快,我居然也到了近30的年紀了。無論在人生的什麼階段,身在世界的何處....記得,和那些曾經和你經歷人生不同階段的好朋友們,問問好。
年紀越大,承擔的東西和面對的難題不一樣。希望,終有一天,無論是幾年以後,我們能再一起,去九份金瓜石走跳、到快樂廚房早餐店點一份1號特餐、隔壁點一份怪叔叔蔥油餅,或者,去好樂迪夜唱!
今晚,再聽一次滅火器的長途夜車吧!記得,要看特別版的那MV。
晚安。
#照片是2016年回系辦看看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