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實悲觀,接受面對,但保有信念|
很久之前,老吳曾經與我分享過一個故事分享一位在越戰中被虐八年的美軍俘虜的心得,他認為在俘虜營能活下來的是「悲觀主義者」而非「樂觀主義者」,因為樂觀的人天天盼著下一個節日應該就能回美國,但當事實卻沒有發生時,時間久了就會因為與現實差距太大,發現騙不了自己而感到完全的絕望,最後放棄希望,熬不過戰俘長期被虐的生活。反觀之悲觀主義者,接受自己現實的慘狀,日復一日過下來,反而撐到回國的那天。
在這故事只用簡單二分法區分悲觀與樂觀主義者,我覺得不是那麼正確,因為故事中所說的後者,其實是對當前被虐的生活抱著悲觀的態度,但卻從未放棄正向的信念:他希望且相信有一天能回美國。這與完全的悲觀主義是有差距的,一個是會放棄自己自暴自棄(就像最後崩壞的樂觀主義者),另一個是面對與接受現實,知道要經歷漫長的痛苦(對現狀悲觀)卻保持自己的信念(對遙不可及的未來有希望)。
為什麼說這個故事和解釋差異呢?
因為當前的疫情如此。
一出現出現疫情的時候,大家都很有信心。剛開始隔離兩週時,大家也都感覺勉強還撐得住,無論是覺得短期放縱完全不用照時間表與銀行帳面數字生活的類型,還是堅決一定要嚴格遵照疫情前生活作息表的類型,或是更多的落在中間「漸漸崩壞與漸漸摸索出規矩」的類型,我想應該都發現自己還不錯,其實活得還可以。
可是在這疫情看起來不降反升、遲遲不降的第三週第四週,以及未來的更多更多週,原本樂觀主義的人們,會不會就要慢慢開始信念崩壞,抱怨連連、解放自我、自暴自棄了起來。結果會是什麼呢?也許也會像故事中的樂觀主義者一樣,熬不過當前被囚的生活,最後走向失敗。
所以就讓我們認清現實吧!疫情短期不會好,我們不要再樂觀以為再過兩個禮拜就會壓下來,這是一場長期抗戰,太鬆軟的請硬起來好好規劃一下作息與經濟,太嚴謹的請把螺絲轉鬆一點有彈性才有辦法因應這日復一日又一日的生活。
面對病毒,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強大的身心,在家裡也維持正常作息、吃健康的食物、保持適度運動、情緒健康,不要太過樂觀也無須太過悲觀,我們接受要有很長一段痛苦的時刻,但我們也永遠不要放棄信念:有一天我們一定能在安心地走出屋外,回到像以前的生活,只是現在還需要忍一忍,而且不是只有忍一下下。
戰俘們,大家互相打氣、彼此包容、心存感謝,不要群聚不要移動,在這地球上,這麼多人一起做一件事多奇妙,讓大家一起survive!
#照片為今日帶孩子去動物園和打巴西柔術的照片
#看了會羨慕嫉妒恨的不要看
#看了覺得安慰開心的就多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