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雪了嗎❄️❄️❄️
寒流接二連三報到全台急凍!
今年寒流的頻率是近年來罕見地頻繁,
但,這是好事嗎?
背後是否暗藏著什麼危機?
當位於極圈附近的極鋒噴流鎖不住北極寒風,
寒風就會四處亂竄肆虐溫帶及副熱帶地區,
造成上述兩個地區異常寒冷!
而極地寒風外洩,
也代表著北極溫度正在上升,
氣候正在變遷、生態正在改變,
這些都是地球環境遭受破壞的嚴重警訊!!!😱😱😱
所以開心追雪賞雪的同時,
也要好好省思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ps.也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喔,
家裡有長輩的人更要留意,
然後主播都不能穿大衣戴毛帽播新聞,
真的好冷啊!!!☃️☃️☃️
#地球暖化是事實
#你的小小動作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都能改變環境
#多做回收節約能源
熱帶溫帶寒帶溫度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體感溫度逼近0度,天氣為什麼會那麼冷?】
#全台急凍
今天要去跨年的朋友要注意保暖唷,這次寒流威力強大,被形容是「霸王寒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原來地球因為緯度不同,有寒帶、溫帶、熱帶的分佈。寒冷的北極寒風平時被鎖在寒帶附近,被像是孫悟空頭上金箍一樣的 #極鋒噴流 圈住,直到...↘↘
熱帶溫帶寒帶溫度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植微系楊爵因助理教授研究刊登於國際頂尖雜誌《自然(Nature)》期刊
#NTU #Nature #線蟲 #線蟲數量占全球地表生物總量 #3億公噸😮😮
本校植微系楊爵因助理教授(右3)參與跨國聯合研究團隊,完成首例涵蓋全球大範圍的劃時代線蟲群相研究。此計畫翻轉科學界對全球土壤線蟲食性群相與總量分佈的認知,發現 #高緯度地區 的表土中 #線蟲 具有 #較高豐富度,研究成果於7月25日刊登在國際頂尖雜誌《自然(Nature)》期刊。
該研究利用顯微鏡鑑定物種,共分析6,759 個土壤樣本,來源涵跨所有大陸,包含極地苔原至熱帶雨林等所有自然生態系,建立具有全球代表性的線蟲群相分佈地圖。其中,全球38.7% 的土壤線蟲分佈於北美洲、斯堪地那維雅半島與俄羅斯的寒帶森林與苔原中,24.5% 分佈於溫帶地區,而僅20.5% 於熱帶與亞熱帶。
該研究亦指出 #線蟲量遠超過以往的認知,數據顯示線蟲數量占全球地表生物總量的 #五分之四,#總生物質量 達 #3億公噸,相當於 #全球77億人口體重總和的8成。
主導此研究計劃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指出,此與過往學術界的對於生命世界與土壤的認知相當不同,是 #生命科學界 突破性的發現。研究結果使人相當驚訝腳底下的線蟲世界與地面上生物族群的分佈情況完全相反。
楊爵因老師表示土壤中的線蟲微小且多數透明,肉眼難以看到,卻影響土壤營養循環與植物生長甚鉅,扮演非常重要的生態角色。尤其,線蟲對於環境中溫度與二氧化碳相當敏感,且與土壤中碳排放密切相關,透過對於線蟲相的研究,有助於對於近年氣候變遷對於地表生物的影響更深入的了解。該研究運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相關技術,分析不同食性線蟲的數量與氣候、土壤、植被間的關係,得到73個變異因子,並將這樣的資訊進一步演算,建立史上第一個可以預測全球每平方公里線蟲族群密與食性群相的高解析度地圖,未來可運用於氣候變遷的相關指標研究。
#NTU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楊爵因老師實驗室:https://bit.ly/32ZNfLu
🆒免付費全文連結:https://rdcu.be/bLzfk
🆒網路刊登doi: https://www.doi.org/10.1038/s41586-019-1418-6
熱帶溫帶寒帶溫度 在 全球暖化面對台灣:溫度決定未來台灣的樣貌(公共電視我們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生物多樣性堪稱世界之最,從 熱帶 、亞熱帶、 溫帶 到 寒帶 的生態系,兼容並蓄存在島嶼內。 溫度 ,決定生態的界線,也關鍵性的決定我們生存的地球。 ... <看更多>
熱帶溫帶寒帶溫度 在 全球氣候(上)】 學測喜歡考統整觀念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緯度越高,日照強度越小,溫度越低。因此氣候的分布從全球來看,大致可以切割成: a.赤道到南北回歸線(馬緯度無風帶)的熱帶b.回歸線到極圈之間的溫帶c.極圈到兩極的寒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