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熱浪來襲,俄.美.加罕見高溫》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六月底遭遇歷史性熱浪侵襲,21日氣象單位監測,莫斯科氣溫竟達攝氏34.7度,炙熱的六月天,上一次出現是在1901年的6月,也就是說,這樣的溫度是120年所未見的。俄羅斯第2大城聖彼得堡天氣也很炎熱,同樣也出現攝氏34.7度的溫度,創下1998年以來最高紀錄。
莫斯科2010年7月曾出現攝氏38度以上高溫,為有紀錄以來最高溫,當時,俄羅斯西部許多地區受到大規模熱浪和大火侵襲。
由於全球氣溫隨著氣候變遷而上升,熱浪料將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影響也將更為全面。2019年7月25日,那是「巴黎最接近蒸籠地獄的一天。」 攝氏42.6度,不但是1947年7月28日以來,巴黎史上第二次超過40度的門檻,同時也刷新了法國首都的高溫歷史紀錄,與此同時,比利時、荷蘭與德國等地都出現40度以上高溫,這場極端氣候的「震撼教育」,造成了1600多人熱死。
而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今年夏天氣溫也是異常高升,加拿大甚至出現歷史最高溫攝氏49.6度。
專家說,籠罩著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的「熱蓋現象」發威,在美加上空,形成一個巨大的馬蹄形阻塞高壓,原本帶來涼爽空氣的噴射氣流,被高壓阻擋,無法進入降溫,讓影響的區域被蓋住「悶燒」。
美國的華盛頓州和奧勒岡州,與酷熱有關的死亡事件已攀升至接近100例,相較於2017至2019年,整個奧勒岡州通報12人被熱死的情況,嚴重許多,而因中暑就診的人數也激增了數百人。而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至少報告了486例猝死事件。由於大多數的家庭沒有冷氣設備,熱浪來襲,難以招架。
高溫所帶來的問題還有乾旱缺水,電力供應及野火等問題,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與西部各州州長舉行虛擬會議討論因應策略。但面對極端天氣,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原本不習慣的事,現在也得面對。紐約時報對高溫做出的建議,除了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美國還需採取艱難且代價高昂的措施來適應,這包括重新設計城市以承受酷暑、節約用水,和設計在極端天氣下,不會出現故障的電網。這些問題正一一的在浮現。
{內文}
提到高溫,你會聯想到俄羅斯嗎?通常此時,俄羅斯的氣溫,平均在21攝氏度左右,但近日北極圈以北的維科揚斯克,竟然超過攝氏47度。
氣象專家:「俄羅斯的北極地區暖化速度比全球快三到四倍,這種情況令人感到震驚,這應該是個長期的趨勢,但它升溫的速度更快,而這是一個敏感的冰凍地帶,有著獨特的生態系統,如果我們再不採取措施,就會受到更頻繁的暖化影響。」
根據俄羅斯水文氣象與環境監測局的監測數據,首都莫斯科在6月21日,站上攝氏34.7度,上一次出現這樣的高溫,是在1901年6月,而莫斯科的最高溫,是在2010年7月,當年曾出現攝氏38度,那年,俄羅斯西部多地受到大規模熱浪和野火的侵襲。第二大城聖彼得堡也很炎熱,一度到達攝氏34.7度,創下1998年以來最高紀錄。專家表示,今年春天,當地溫度比往年平均高8度,甚至有研究報告指出,去年西伯利亞的高溫現象,主要由人為因素造成。
氣象專家:「問題在於,當西伯利亞出現這種高溫情況時,海冰融化早就發生,折射的陽光穿進海冰,把海洋深處儲藏的熱能釋出,使得海水一直變暖,海洋中的熱能正在阻止海冰形成,所以不只是夏天冰融化得更早,它也會在秋冬之際形成。」
同樣地,地球上第二寒冷的國家加拿大,在英屬哥倫比亞地區,6月27日達到攝氏46.6度,創下1937年以來的紀錄。
氣象專家:「熱蓋基本上是一個巨大的高壓帶,把我們籠罩在這下沉的熱空氣中,基本上就像一個蓋子,往裡看,裡面都是像被烤著的熱空氣。」
籠罩著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的「熱蓋」,上個週末開始發威,在美加上空,形成一個巨大的馬蹄形阻塞高壓,原本帶來涼爽空氣的噴射氣流,被高壓阻擋,無法進入降溫,讓影響的區域被蓋住「悶燒」。
民眾:「這不合時宜,但我們只能接受,就像有時六月會下雪,所以我們就去曬太陽。」
近日來,美國的華盛頓州和奧勒岡州,與酷熱有關的死亡事件已攀升至接近100例,相較於2017至2019年,整個奧勒岡州通報12人被熱死的情況,嚴重許多,而因中暑就診的人數也激增了數百人。而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至少報告了486例猝死事件。由於大多數的家庭沒有冷氣設備,熱浪來襲,難以招架。
民眾:「真的是太瘋狂了,攜帶式的空調 風扇全部賣光,不論你去哪個賣場,任何有賣的地方都買不到,有人在臉書的賣場上用三倍價出售,所以今晚只好花三百美元住在旅館,帶著小孩和狗在有冷氣的房間裡。」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7月25日,那是「巴黎最接近蒸籠地獄的一天。」 攝氏42.6度,不但是1947年7月28日以來,巴黎史上第二次超過40度的門檻,同時也刷新了法國首都的高溫歷史紀錄,與此同時,比利時、荷蘭與德國等地都出現40度以上高溫,這場極端氣候的「震撼教育」,造成了1600多人熱死。
而在美加地區,44攝氏度, 跳進水裡,可能好受一點。
民眾:「真的很熱,你只是站在旁邊,我簡直是無法呼吸,對我來說真的是太熱了,(一定要穿上鞋子),對,人行道到草皮,不了 謝謝 快回到屋裡。」
炙熱的溫度,把電車纜線融化,高速公路的柏油路還因此乾裂,必須暫時封閉。
記者:「我們測量了一下柏油路面的溫度,高達華氏157度(69度C),這對無家可歸的民眾來說,非常危險。」
近十年的夏季高溫不算特別,但自6月27日以來,一連五天,這是有史以來,美國西北最熱的天氣記錄,奧勒岡州華氏112度(44度C),西雅圖華氏116度(46度C)。
華盛頓大學教授 Nick Bond:「主要這是非常不尋常的天氣模式,但氣候變化是真實,我們這裡的溫度已經升高,特別是夏季夜間的溫度,已經提高了基線而變得更加的嚴重。」
美國奧勒岡州Multnomah郡衛生官員Dr.Jennifer Vines:「這樣的高溫會危及性命,波特蘭的初夏,民眾就得習慣高溫,炎熱的天氣確實對公共健康造成威脅。」
如今,正當美國多地正為重新開放感到開心,高溫帶來的乾旱和野火災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
內華達州南部水管理局前局長 Pad Mulroy:「這片景象告訴了我們一個問題,我的意思是,看看這個大浴缸,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覺醒。」
位於內華達州與亞利桑那州交界的米德湖,是美國最大的人造湖和水庫。由著名的胡佛水壩攔截科羅拉多河之水而成。水庫在大壩之後,延綿180餘公里,持水約350億立方公尺,如今,米德湖處於近90年來的最低水位,只剩37%的容量,乾旱切斷了水源,並且危及大壩的發電。科羅拉多河下游的亞利桑那,墨西哥和加州,原本茂盛的農田,深陷缺水困境之中。
農民:「我們不能耕種,因為沒有水。」
數據監測,美國西部各州有54%的土地,正在經歷極端乾旱,加州尤其嚴重,有85%的土地乾涸。去年此時,一連串難以澆熄的野火,如同惡夢一般,讓當地的居民心驚膽戰。
消防人員:「我很緊張,去年的野火季相當嚴重,今年肯定會變得更糟。」
高溫造成了森林野火,在南加州洲際公路旁燃燒,消防員通宵滅火,疲於奔命。而年初才因冰風暴大停電的德州,日前也因高溫,供電吃緊,多個發電機組意外跳電停機,德州可靠電力委員會發出節電警示,要求2600萬用戶減少用電,預防電網再度崩潰。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與西部各州州長舉行虛擬會議討論因應策略。
美國總統拜登:「我們看到西部的極端高溫,不只加大了野火的風險,高溫本身就是一種威脅,人們正在受到傷害。」
面對極端天氣,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原本不習慣的事,現在也得面對了。紐約時報對高溫做出的建議,除了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美國還需採取艱難且代價高昂的措施來適應,這包括重新設計城市以承受酷暑、節約用水,和設計在極端天氣下,不會出現故障的電網。問題正一一的在浮現。
https://youtu.be/-fD0eyFU7Z8
燃燒的西太平洋線上看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趁著這幾天流量比較多,想請大家多多關注亞馬遜雨林的情況。亞馬遜雨林製造了地球大部分氧氣,是為地球之肺,是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也紮根了悠久的原住民文化。
目前雨林大火的原因主要有兩者,氣候變遷導致氣候乾旱讓大火延燒劇烈,另一則是人為活動擴張,讓人與自然界的界線逐漸模糊,尤其是近來巴西農業的擴張。我個人不反對開墾雨林作為農業用途(政治不正確),部分森林的生態功能以及環境利多未必想像中好,但必須規劃及管制,且必須適當生態補償,而不是放任農民任意開墾。
巴西總統認為NGO縱火的推斷我認為不無可能啦,想想綠色貉平,看看台灣環團…而透過這樣的事件,也希望大家對台灣本土的生態議題有所反思。比起不知道幹嘛的連署,我個人在前幾天買了雨林信託基金,直接買下雨林,用以維持該地的生態保育,大家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替亞馬遜加油。
《地球之肺正在燃燒!這是我們能做的幾件事》
我們學校教科書上所講的「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正在猛烈的燃燒當中,不是一起,而是上千起火警。北極圈的森林也在燃燒,歐洲各地都有野火的新聞陸續傳出。
有人憤憤不平的說:「巴黎聖母院一燒震驚世界,但對於人類未來命運至關重要的森林遭到焚燒,媒體卻沒有大篇幅報導!」確實如此,畢竟火又不會燒到我們家,大部分人都不會感到切身的危急感。
然而,我們卻是活在同個世界裡,太平洋彼端──不,全世界的人為災變,總有一天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報應到我們身上,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今年的亞馬遜叢林已錄得73,000起火警,比2018年度還多上84%,顯示這已經不是個正常現象,而是一起超出常軌的自然浩劫。
這座世界最大的雨林只佔了1%的地球表面,卻是10%人類已知物種的家鄉、生產地球20%的氧氣、遏止氣候變遷的要角。現在這煉獄般的火勢,就連衛星空拍照上都清晰可見,還讓下風處的巴西城市聖保羅陷入一片煤煙味的黑暗當中。
你可以說,這是巴西政府的問題,不是臺灣的問題。但我會回答,這是世界的問題,或許在這一代看似不算嚴重,幾個世代之後,就是我們的子孫來完全承擔惡果。
-----
《我們能做什麼?》
1. 【分享】在社交網路和LINE群組中分享資訊,表達我們的不滿。
2. 【捐款】一直以來,許多環保組織都在為亞馬遜雨林奮鬥,裡面數個較為人知的有:
● Amazon Conservation Team (亞馬遜保護團隊)
對抗氣候變遷、保護雨林、支援亞馬遜的原住民。
🌐 網址:https://www.amazonteam.org/crisis-situation-in-brazilian-a…/
● Amazon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亞馬遜保護協會)
接受外界捐助並明確列出我們的善款被用於何處,例如植樹、教育、購置太陽能板、保護原住民的土地等。
🌐網址:https://www.amazonconservation.org/news/index.html
● Rainforest Trust (雨林信託)
既然政府無能,我們就捐款給這個環境信託買下雨林的土地,免受開發力量的侵害。自1988年以來,這個信託已經買下了超過2千3百萬英畝的土地,就像大肚山學會召集人吳金樹一樣,與友人集資在苗栗不斷購入土地,以私有化杜絕財團開發。(其實應該反過來說,環境信託這個概念在國外發展已久,只是國人還不熟悉而已
🌐網址:https://www.rainforesttrust.org/
● The Rainforest Foundation (雨林基金會)
這個組織會確保捐款都能實在地花在專案上,例如支持環境保護人士、原住民保護組織和監控森林砍伐活動。
🌐網址:https://rainforestfoundation.org/
*大部分的國際組織都接受線上刷卡捐款。
3.【自我教育】多了解亞馬遜雨林吧!除了「地球之肺」這個響噹噹的稱號,他在地球上僅存的雨林之中就佔了約三分之一,但也正在迅速的消失中。目前的主流觀點是,火災的直接原因就是砍伐森林的速度太快了──當地農民不會耐著性子用砍的,而是用火來燒,清理大片土地出來作為耕種或畜牧用途。
自然原因的野火並不奇怪,但這次火災的規模和頻率都超出了自然的範圍,所以可以合理推測是農民所為──而巴西政府的監管能力長年遭到詬病,所以一點也不奇怪。
------
我們都是地球的公民。
------
資料來源:
A. https://www.cbsnews.com/…/how-to-help-the-amazon-rainfores…/
B. https://www.wwf.org.uk/updates/5-ways-help-amazon-rainforest
燃燒的西太平洋線上看 在 苗可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地球之肺正在燃燒!這是我們能做的幾件事》
我們學校教科書上所講的「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正在猛烈的燃燒當中,不是一起,而是上千起火警。北極圈的森林也在燃燒,歐洲各地都有野火的新聞陸續傳出。
有人憤憤不平的說:「巴黎聖母院一燒震驚世界,但對於人類未來命運至關重要的森林遭到焚燒,媒體卻沒有大篇幅報導!」確實如此,畢竟火又不會燒到我們家,大部分人都不會感到切身的危急感。
然而,我們卻是活在同個世界裡,太平洋彼端──不,全世界的人為災變,總有一天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報應到我們身上,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今年的亞馬遜叢林已錄得73,000起火警,比2018年度還多上84%,顯示這已經不是個正常現象,而是一起超出常軌的自然浩劫。
這座世界最大的雨林只佔了1%的地球表面,卻是10%人類已知物種的家鄉、生產地球20%的氧氣、遏止氣候變遷的要角。現在這煉獄般的火勢,就連衛星空拍照上都清晰可見,還讓下風處的巴西城市聖保羅陷入一片煤煙味的黑暗當中。
你可以說,這是巴西政府的問題,不是臺灣的問題。但我會回答,這是世界的問題,或許在這一代看似不算嚴重,幾個世代之後,就是我們的子孫來完全承擔惡果。
-----
《我們能做什麼?》
1. 【分享】在社交網路和LINE群組中分享資訊,表達我們的不滿。
2. 【捐款】一直以來,許多環保組織都在為亞馬遜雨林奮鬥,裡面數個較為人知的有:
● Amazon Conservation Team (亞馬遜保護團隊)
對抗氣候變遷、保護雨林、支援亞馬遜的原住民。
🌐 網址:https://www.amazonteam.org/crisis-situation-in-brazilian-a…/
● Amazon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亞馬遜保護協會)
接受外界捐助並明確列出我們的善款被用於何處,例如植樹、教育、購置太陽能板、保護原住民的土地等。
🌐網址:https://www.amazonconservation.org/news/index.html
● Rainforest Trust (雨林信託)
既然政府無能,我們就捐款給這個環境信託買下雨林的土地,免受開發力量的侵害。自1988年以來,這個信託已經買下了超過2千3百萬英畝的土地,就像大肚山學會召集人吳金樹一樣,與友人集資在苗栗不斷購入土地,以私有化杜絕財團開發。(其實應該反過來說,環境信託這個概念在國外發展已久,只是國人還不熟悉而已
🌐網址:https://www.rainforesttrust.org/
● The Rainforest Foundation (雨林基金會)
這個組織會確保捐款都能實在地花在專案上,例如支持環境保護人士、原住民保護組織和監控森林砍伐活動。
🌐網址:https://rainforestfoundation.org/
*大部分的國際組織都接受線上刷卡捐款。
3.【自我教育】多了解亞馬遜雨林吧!除了「地球之肺」這個響噹噹的稱號,他在地球上僅存的雨林之中就佔了約三分之一,但也正在迅速的消失中。目前的主流觀點是,火災的直接原因就是砍伐森林的速度太快了──當地農民不會耐著性子用砍的,而是用火來燒,清理大片土地出來作為耕種或畜牧用途。
自然原因的野火並不奇怪,但這次火災的規模和頻率都超出了自然的範圍,所以可以合理推測是農民所為──而巴西政府的監管能力長年遭到詬病,所以一點也不奇怪。
------
我們都是地球的公民。
------
資料來源:
A. https://www.cbsnews.com/…/how-to-help-the-amazon-rainfores…/
B. https://www.wwf.org.uk/updates/5-ways-help-amazon-rainfo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