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友情路拓寬工程,最後階段!
#橋頭科學園區聯外道路
好消息來囉!閔琳向各位市民報告,岡山區 #友情路拓寬工程終於來到最後階段!明、後天如無雨,即會即刻動工,完成道路鋪設的最後一哩路!
日前也有多位民眾反映,質疑岡山區友情路拓寬工程「疑似」施工品質不佳,怎麼水溝蓋比路面還高呢?特別是日前豪大雨,許多民眾更感到困惑、認為是否排水設計有問題等。
閔琳也特此向大家說明,友情路道路拓寬工程目前處於「#半半施工」階段;車流量大的交通路段不會在施工中「全面禁止通行」,而是採取先開放一側通行、施工另一側的道路,之後再交換,暫時鋪好的開放通行、改鋪設另一側;最後再「全面兩側一起鋪設」,才是完工。
由於開放通行之「半完工路面」因大雨沖刷有部分坑洞;又日前豪大雨來襲,危險程度更形加劇;閔琳也特別邀請 #高市府工務局新工處 至現場瞭解狀況、予以改善,並說明預定工程進度。
新工處說明,目前因仍施工當中,西側通行路段目前為「半完工路面」;也因為還未完全完成,地勢較低較易積水,但整體排水問題會於目前東側的施工路段完工後,進行整體改善。交通黑暗期,造成不便也請市民朋友見諒。
目前處於施工中的東側路段將鋪設約10公分AC、與西側齊平;最後東西側將配合排水溝及孔蓋高度全面鋪設約5公分AC面層,使兩側路面等高。此外,友情路銜接介壽東路與下庄路之路口,亦將延展約10~20公尺,以提升道路銜接處的平整與交通安全。
閔琳也在現場針對目前「暫開放通行」的西側道路及施工中的東側道路進行來回勘查;也請新工處、承包商,針對凹洞進行緊急修補。如明後天晴、無雨、天氣良好,則友情路拓寬工程的最後一哩路,將於明後天啟動最後階段,工程將於下周三、四全段完工!
施工過程為交通黑暗期、過渡期,難免導致各種不便,閔琳也請各位鄉親市民朋友體諒、注意交通安全,耐心等候噢!
期待明天到下週都能放晴,讓友情路的道路鋪設能順利如期全面完工!
#岡山區 大遼里、和平里
#橋頭區 筆秀里、中崎里
#燕巢區 安招里、角宿里(海城、滾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哥大姐小朋友 攏愛穿燒燒喔 農曆新年快到了。 昨天下午我到燕巢的 #濟興長青園老人長照中心 及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向長輩及小朋友拜個早年。 我唱「港都夜雨」給大哥、大姐們聽,也陪伴他們玩遊戲。並告訴他們:這幾天天氣很冷,衣服要穿暖,防疫措施也要做好,戴好口罩,一切平安。 建立完善...
燕巢區天氣 在 高雄市議會副議長陸淑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日豪雨不斷,東燕里蕭隆守里長反應燕巢區車林巷坍塌嚴重,電線桿傾斜,恐造成高度危險,緊急聯繫養工處、台電公司、自來水公司至現場處理,台電公司先移除電桿及架設臨時桿,自來水公司包商緊急搶修爆裂水管後,養工處針對車林巷坍陷較為嚴重部份植入鋼軌樁臨時穩固,明天將持續進場植入鋼軌樁,分層灌漿,臨時保護路基搶險,避免災害擴大。並持續加強交維管,
阿美感謝蕭隆守里長、台電公司、自來水公司、養工處、燕巢區公所的協助與幫忙,期盼盡快順利給鄉親好朋友良好的生活環境,阿美提醒大家,天氣已漸漸放晴,但因許多地方尚在修復中,大家出門務必要小心安全,有任何狀況也請立即向服務處反應。
燕巢區天氣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連日暴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似乎見到機不可失,又發動了一波臉書攻勢。
但在地事終究要問在地人。而從我爸媽、親戚、朋友乃至於同學,問過一輪,在地人似乎對江啟臣的攻擊反應十分冷淡;反倒是我一些北部的柯韓粉朋友,還比較熱衷對高雄發表意見。
其實道理也不難,外地人是跟著媒體和網路操作在跑,而在地人則是從自己的體驗與生活史裡找結論。
在高雄生活了二、三十年以上的人,他們的生活史,其實就是一部與夏季暴雨互相博弈的歷史。從現在倒數回去,還有2018連續一個月的豪雨、2010 #凡那比風災、2009 #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2001 #七一一水災(潭美颱風)和1994的 #八一二水災(道格颱風)。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八一二水災,那時候我還在唸國小,大概是吳敦義市長任期的中段。那次是慘到什麼程度呢?我老家住後驛,陳其邁的蕃薯園隔壁那邊,整個地下室被灌到全滿。害我還要跟我老爸到他上班的工廠搬抽水機來抽。
八一二那次受災最慘的,就是岡山嘉興里,地名叫「五甲尾」。不誇張,那次嘉興里水淹超過一層樓高,淹到連中山高都路面浸水、雙向道路中斷。好里加在我爸的工廠在燕巢,比嘉興里早一個交流道下去,不然可能真的要上演中山高驚魂記了。
因為國小唸升學班的關係,班上同學來自三民區各角落,甚至有跨行政區就讀的。打電話跟同學喇賽都可以聽到(舊)高雄市各區的災情。三民區最慘的大概就三個區塊:高醫後面孝順街,寶珠溝匯流進愛河的區塊,滿滿淹一層樓。澄清路靠近交流道那邊,還有本館近殯儀館那邊也是災情慘重。再來就是鼓山靠近火車站(對,當時還有鼓山火車站,相當於今天的鐵路地下化/輕軌鼓山站)也是慘兮兮。
嚴格來說,後驛絕對不是高雄市區最會淹水的地方,如果我家的地下室都被灌滿,那地勢更低窪的,像澄清路、本館、寶珠溝、中都這些地方,慘到什麼程度真是難以想像。
這,就是將近三十年前的高雄。大家都知道高雄有一句俗話叫「不做不錯是我敦義」,而且老實說余政憲也不是多高明的縣長。1994水災過後,吳敦義還是順利連任再做四年市長,而高雄的治水建設也就繼續空轉四年。
到了謝長廷任內,2001的七一一水災,我老家的地下室又被灌滿了。高雄縣市整體的受災程度,與七年前的八一二水災不相上下。怎一個慘字了得。
但(舊)高雄市的治水政策,也是從謝長廷開始引進新思維和新的執行力。一個關鍵詞,就是柯文哲也很愛唸叨的「#海綿城市」。事實上海綿城市在台灣的祖師爺,就是謝長廷,還有他的手下大將、後來當過柯文哲的副市長(據說被柯糟蹋得很慘),現在又回高雄幫忙陳其邁的林欽榮。
當然謝長廷的努力很難一下子看到成效,所以七一一照淹不誤。一直要到謝長廷任期的後半段的2005年,他都已經升任行政院長以後,高雄的第一個滯洪池(本館的本和里滯洪池)才完工告竣。
萬事起頭難,有了示範案例,後續的海綿城市政策就比較上軌道了。陳菊大致上是延續謝長廷的做法,很快地,最嚴苛的考驗-2009的八八水災就降臨到大高雄頭上。
當時高雄縣市尚未合併。這樣講可能會有點傷害到(舊)高雄縣的朋友們,八八風災的時候,縣區受災非常慘重,但市區的狀況就明顯比1994、2001要好上許多。
那時候我家已經從後驛搬到凹仔底的大樓社區,靠近高雄巨蛋那邊。「凹仔底」顧名思義就是個地勢很低窪的地方;我很小的時候都還是一片稻田和埤塘(大概也是因此後來演變成「農」十六重劃區),必然的淹水重災區。
而來到2009八八水災的時候,凹仔底已經不太淹水了,連瞬間暴雨積水的狀況都有限。我記得那時候我在(舊)龍華國小當義工搬運物資,地上都是乾的。時間回到1994、2001絕對不會是這樣狀況。當然八八水災(舊)高雄市也不是完全倖免於難,市區邊陲的前鎮河、後勁溪流域還是有零星災情。但已足以證明,在謝長廷到陳菊這段期間,高雄市區的治水已經有相當的成效。
2010高雄縣市合併,帶來的是更嚴苛的治水考驗。縣市合併升格以後,高雄成為六都裡面面積最大者,也是全台第四大的縣市(前三名是花蓮、南投和台東)。
縣市合併了,正是必須花錢去彌補舊縣市之間的建設落差的時候。尤其治水這件事,河流又不分縣市,一旦合併升格,就沒有理由說我管好市區就好,縣區不關我的事這樣。
但是在馬英九政府苛扣之下,財政資源不增反減。其實都說海綿城市,海綿城市這四個字底下的潛台詞,是 #窮人治水。台北的那種資源無限的優勢,治水政策是這樣的:淡水河、新店溪、大漢溪、基隆河堤防蓋到恨天高,基隆河截彎取直,外加亞洲最大級的玉成抽水站,以人為的方式硬把市區的水抽到基隆河去。還不夠?二重疏洪道跟員山子分洪道,經費給它開下去…
但是台北市是從蔣介石時代就一路暴力砸錢治水,三五十年才有現在的規模。所花的錢,換算到今天的幣值,少說上兆起跳。而高雄升格以後能拿到的治水經費有多少?大概不超過五百億。
但窮有窮的搞法。說白了,任何人為的硬體建設,都是一種逆天的行為;硬體建設搞得愈多,就愈要用更多的人為手段、花更多的錢,去防禦天災。台北就是這樣一個惡性循環。高雄沒有台北的資源,但有比台北更多的空間,去重新思考都市與自然的平衡。
所以也就有以滯洪池為主體的海綿城市政策。從財政上講,挖滯洪池比蓋堤防、截彎取直和開鑿引水隧道,要便宜至少一個數量級。從人文和水文講,其實高雄在1970~1980年代的大規模市區擴張,填掉了很多天然埤塘;開挖滯洪池,也不過就是把原本就是埤塘湖泊的地方,還給自然界的水而已。
海綿城市雖然便宜,但是有效。
但任何的硬體建設都是要花時間的,尤其在經費拮据、資源排擠之下,花的時間更久。2010縣市合併,縣市交界區的治水政策,不可能三、五年就收功。
2018韓流崛起的那年,就是建設差一點點還沒到位,而又遇上諸多不幸因素和惡意操作,所造成的悲劇。其實2018~2019之間,是高雄剛好要進入基礎建設完工大爆發的轉折點,偏偏這年遇上了連續下一個月暴雨的不幸天氣。
要知道任何的人為治水手段,都是在阻擋一時的洪峰,但很難阻擋得了持續幾天、一個禮拜甚至整個月的強降雨。憑良心講,2018即便在如此長時間暴雨侵襲之下,高雄市區的狀態,並不比2009八八風災的時候差。而舊縣區的重災區,像岡山靠近典寶溪的白米、劉厝(網路名人四叉貓的家鄉),還有上面提到水淹中山高的嘉興,鳳山溪上游大東、鳳西一帶,仁武市區乃至獅龍溪上游一帶,都有顯著的改善。
比較有歷史感的老高雄人,在2018那個時間點,應該都知道市政府已經盡力了。我不會矢口否認說2018高雄完全沒有災情,像上面提到的嘉興還是淹了一下,茄萣彌陀永安等沿海地區也都有狀況。但,至少大家討論的焦點,已經從「哪裡哪裡淹了一層樓」演變成「路上多了幾個天坑」。這樣講雖然很消極很沒面子,但絕對看得到進步,而且進步不是一點點。
我倒是不怎麼建議檢討韓國瑜。因為韓國瑜在任也就那麼短短的一年半,而市府官僚憑著長年的經驗撐著,市政品質雖然明顯看得到下滑,但還談不上斷崖式的大崩壞。韓國瑜之所以被罷免,與其說是高雄市政崩壞,更多是因為他「吃碗內看碗外」,急著跑去選總統,以及選總統期間的各種誇張言行來的。
但這不代表韓國瑜被罷得冤枉。因為我們知道,韓國瑜是一個既無紀律性,也無責任心的人,是更不折不扣的政治無產階級流氓;他這一年半裡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擺爛和玩無本的政治博弈。短時間內,市政還可以靠著市府官僚體系的慣性撐持著,再給韓國瑜多做半年一年,「斷崖式崩壞」必然會到來。
時間來到現在,高雄又像2018一樣,遇到長時間的豪大雨侵襲,雨勢比起當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高雄的整體災情,比起當時似乎又輕微了一些。
說高雄完全沒有災情,未免也太粉飾太平,像鳳山區忠義里(算是整個鳳山最市中心的一塊,靠近鳳山高中、舊縣府和聖王公廟那邊)就有淹水一個車胎高的狀況。這邊的狀況比較複雜,畢竟地段太核心,對外排水只有已經水泥化且無任何行水緩衝區的窄窄的曹公圳。而要設置滯洪池的空地更是一大難題。只能盡力去找答案了。
至於山區的部份,我只能說,人定勝天這一套思想是靠不住的。還是一句老話,任何人類的硬體建設,其實都是一種逆天的行為;人為手段或許可以緩解平地都市區的水患問題,但是面對到高山大川,我們所能做的只有避災、救災,部落建設盡量避開高風險區域,而災前撤離疏散要及時。要完全扼止山區災害的發生,老實說,以人類的力量是不太可能的。
講了這麼多古,我只是想表達一個概念,就是不可能完美,講完美太臭美;進步的空間總是有的,但進步看得到,市府過去的努力看得到,市府對未來的規劃也看得到。再無限上綱式地苛責,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而無限放大現在的狀況,然後帶「#懷念韓國瑜」的風向,這就大可不必了,只會貽笑大方而已。
燕巢區天氣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哥大姐小朋友 攏愛穿燒燒喔
農曆新年快到了。
昨天下午我到燕巢的 #濟興長青園老人長照中心 及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向長輩及小朋友拜個早年。
我唱「港都夜雨」給大哥、大姐們聽,也陪伴他們玩遊戲。並告訴他們:這幾天天氣很冷,衣服要穿暖,防疫措施也要做好,戴好口罩,一切平安。
建立完善的照顧網絡是市府重要的責任。
未來會朝每一個行政區都有一個住宿型長照機構,每一個國中學區都有一個日照中心努力,打造一個幸福宜居的城市。
濟興長青園的失智症照顧專區,為本市第一處機構內失智症照顧專區;而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也同時是北區輔具中心,協助身障朋友媒合適當的輔具。特別感謝機構的照護員及志工們,用心讓長輩及孩子可以感到安心又幸福。
昨天早上中華電信、微軟 #5G_AIoT 大聯盟也宣布正式進駐高雄亞灣區,估計將投入新台幣3億元。市府會做好後盾,打造世界級的5G、AIoT產業城市。

燕巢區天氣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吃飯時間到,就會探出頭,嘴巴張得大大的 四窩燕子晚餐實況 每個媽媽都知道 小孩張嘴就要吃 嗷嗷待哺 餓了 餓了
大約四月開始,燕子築巢後,開始孵蛋,孵了20到21天、約5月間小家燕開始破殼,然後燕子爸媽就開始到處找食物餵小家燕,燕子爸媽忙著餵小家燕的溫馨畫面或者看到燕子爸媽怎樣教小家燕飛翔的嚴厲與慈愛非常迷人。
再等20天左右小家燕就會長大、學飛,6月左右就可以獨立生活,然後爸媽就會將成年的小燕子趕出巢穴,繼續孵化第二窩,最後在8月底前帶著一大群小孩離開
每年五至七月是牠們的繁殖季節!傳統認為燕子有「相人」的能力,會在友善人家築巢,家宅有靈氣才會「燕來巢」,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鳥類。
人與家燕一起常有溫馨的故事, 對馬祖人來說燕子象徵了吉祥,也象徵了福氣,因此馬祖人特別喜愛家燕到自家屋簷底下結巢,甚至有的燕子飛進家裡結巢,當起戶長,馬祖人也只是笑笑,表示歡迎,有時到了晚上,燕子還沒回來,馬祖人還不敢關門。
家燕在春、夏季會遷至台灣繁殖(5~7月),家燕通常築巢於住家騎樓的牆上,巢以濕泥混雜著細草莖築成,為碗狀貼牆式。雌雄燕會輪流捕捉飛蟲、蚊子等,以供應雛鳥營養來源。等待秋、冬又再度往南方飛去度冬。不過有的家燕也會選擇留在台灣,變成台灣的留鳥。
一般人會誤以為燕子有每年回巢的習性,但根據日人的研究(以毛腳燕為例),回巢率其實很低,不過燕子會利用舊巢以節省再築一次巢的力氣,這在觀察記錄中是比較常見的。
由於家燕除了文化面的吉祥象徵外,繁殖期間也會大量捕抓蒼蠅、蚊子等害蟲因此也具有實質環境幫助
家燕的飛行能力很強,能貼近地面或低空快速飛行,迴旋飛行的技巧純熟,可以直接用嘴掠過水面喝水。天氣變差前的黃昏時刻,空中常有大量飛蟲,此時也時牠們忙碌的時刻。
一隻燕子一天約需吃掉約500隻蚊子、蒼蠅才會飽,難怪整天見他們在空中不停捕捉。繁殖季節會產兩窩,二窩的幼鳥約有十隻,加上親鳥,一天就需6000隻蚊子、蒼蠅,一個繁殖季下來(5月至10月)這個家庭可吃108萬隻蚊蠅,對防制蚊蟲很有效果
家燕牠們信任人類,喜歡在人來人往的地方築巢,騎樓往往是家燕繁殖,往往一條十幾、二十家店面的騎樓就會有將近十窩家燕繁殖不過鳥大便會掉到地面,造成店家困擾,會清除鳥窩,或在騎樓裝設天花板,讓家燕無法繁殖,所以現在市區的騎樓幾乎看不到燕巢

燕巢區天氣 在 澳莉Ol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地的Oli帶著Anne一連串的吃下去😋
分享Oli私藏的口袋清單!📝
👭開吃啦!👣👣👣
📍饒河東發號麵線
民國26年就開始營業,清湯麵線和一般勾芡的麵線口味不一樣,湯頭是大骨提煉➕上新鮮大腸和飽滿的蚵仔,清爽的口感深受OA喜愛!除了麵線還有賣肉羹跟油飯喔!
📍饒河夜市九龍城陳記香港茶『堅持港味』
我們點了兩杯凍檸茶,問了甜度,老闆說糖度固定半糖,製作時先把整顆檸檬去皮放入杯子後,看著老闆的手藝把檸檬搗碎加入茶飲,好解膩啊!一定要帶上一杯!配其他的小吃😋(半糖剛好不死甜)
📍加賀魷魚大王燙魷魚
😲是!這裡就只賣保證好吃的燙魷魚!我們點綜合口味+小辣!醬汁+蒜頭+沙茶+辣,超過癮的!看第一次嘗試的Anne就知道啦!Oli也提到,包一份回家加冬粉也超讚!(Anne下回也試試)座位區仔細一看,老闆把魷魚的來源及營養,貼在牆上讓大家長知識了!(原來魷魚的營養價值這麼高👀)
📍饒河街下港名彭臭豆腐(米其林)
到這裡...嗯..7分飽了吧🤣我們點了一份臭豆腐共3塊,外皮香脆、內部柔軟!Oli介紹,要把泡菜塞在豆腐裡吃,果真⋯兩人又開胃了!好好味呀~😃
📍陳董藥燉排骨(米其林)
本想說..天氣這麼熱,要補嗎?結果不誇張!滿座的客人喝的可過癮呢!排骨沾上特製豆瓣醬很夠味!獨門湯頭還可續湯喔💪
📍饒河街醃芭樂
阿姨的攤位,明亮又清潔!是來自燕巢的牛奶芭樂,醃芭樂超好吃的!脆甜又多汁,一口接一口地停不下來!芭樂看起來都好新鮮喔!❤️
饒河街觀光夜巿 Raohe Street Night Market
🚇捷運松山新店線-💡松山站5號出口,離夜市最近
Oli總評:
身為松山人,分享Oli從小來饒河夜市,就愛吃的口袋清單,當然以上介紹的都是我的❤️啦!
朋友們,你(妳)們去逛夜市的口袋清單裡,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呢?歡迎大家分享喔!🙋🏻🙋🏻♂️✏️📒
Anne總評:
之前來,都覺得自己都沒吃到重點😯,這次跟Oli來,真是大飽口福😋,讓我最驚豔的是平常不會主動買來吃的燙魷魚!嚐過後,整個❤️上!,凍檸茶也是我喝過最好喝的!真心推薦大家一定要試試看😍。
歡迎訂閱跟來粉專喔!你們的支持,是Oli最大的動力💪🏻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OALIFEVLO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OA_OLIO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