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6年來最大乾旱在眼前,前瞻計畫綠能建設如何建立碳中和家園?(11/17/2020 the Reporter報導者)
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化石燃料,改用潔淨的再生能源電力驅動,才能朝向碳中和的目標前進,與各國攜手減緩氣候變遷。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最重要的計畫──前瞻基礎建設,於2017年推出後至今已逾3年,從開始的「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城鄉」等五大建設,陸續再擴充因應「少子化」建設、「食安」建設,以及「人才培育促進」建設,8項建設編列8年8,824億的特別預算,是蔡政府任內最大筆的特別預算支出,上個月(10月)起,立法院開始審查第三期兩年編列的2,300億預算。
這筆來自廣大納稅人的錢能否被妥善的花用,關乎台灣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報導者》合作,從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的脈絡梳理,整理過去3年前瞻計畫的不足,檢視現有的二年2,300億計畫中的疏漏,陸續推出因應氣候變遷、城鄉建設、綠能建設及綠色運輸的系列評論,提供真正具有前瞻思維並可具體落實的方向,做為監督政策與人民納稅錢的指標。
2020年,全球除了遭受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襲擊,各國也頻傳洪患、野火、乾旱等氣候災難事件,後者對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的破壞,完全不亞於疫情。面對極端氣候,台灣也無法倖免,不僅7月台北首次測到攝氏39.7度高溫,更睽違半世紀創下豐水期無颱風的紀錄,現在台灣遭逢56年來最大乾旱,桃竹苗大面積農地停灌,各地啟動限水、搶水。但台灣依然欠缺更積極的減緩氣候異常作為,至今仍有高達92%能源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除了會持續加劇氣候異常,同時也造成中南部空氣汙染嚴重,直接賠上人民健康與環境品質。
減煤、減汙、減碳是人民的渴望,也是所有人的責任,再加上台灣3座老舊核電廠陸續到期除役,因此,我們迫切需要能源轉型。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化石燃料,改用潔淨的再生能源電力驅動,如此我們才能朝向碳中和的目標前進,與各國攜手減緩氣候變遷。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將資源投注在能源轉型的工作上,除了持續開發風力與光電,也需要建置潔淨能源所需的儲能、氫能與智慧電網系統,而建築物的節能翻修、產業資源效率的提升、潔淨科技的研發與人才教育訓練等項目更是不可或缺。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三期2,300億龐大的國家資源,是否正確地投注在讓台灣因應氣候變遷,促進經濟、能源、交通轉型,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基礎建設上,需要大家一起來監督。
78億預算一半用於沙崙科學城,欠缺節能投資的前瞻建設
8項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以綠能建設與能源轉型及因應氣候變遷最直接相關,城鄉建設也攸關能否建立達到淨零碳排、能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城鎮。
檢視過去綠能建設項目,預算多用於離岸風力施工所需的港口、以及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缺乏節能投資與輔助綠能的相關設施,為人詬病。今年綠能建設僅編列78億元,只佔第三期總預算3%,金額太少,且仍以建設沙崙科學城為主(39億),對於台灣整體綠能發展助益有限。
整體來說,這期預算依然缺乏節能項目的投資,在綠能技術上雖有綠能技術與建設(25億)、技術驗證應用及地熱探查(約14億),但內容著重於電動巴士生產服務、碳循環技術研發、電網管理技術提升,雖也是未來重要技術的研發,但無法解決目前再生能源發展瓶頸的問題,也未普及儲能系統的建置。
城鄉建設項目向來是整個前瞻計畫中預算最多的,這期共編列了740億,但內容與前期計畫幾乎雷同,預算多集中在道路品質與停車問題的改善、開發產業園區、以及各種營造工程。台灣傳統工程設計與施工做法,甚至城鄉發展規劃,幾乎不曾納入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的考量,也使得城鄉建設難以發揮促進區域能資源整合、建設淨零碳排社區的綜效。
4個建議、從社區思考綠能的多元可能
我們認為,以下訴求應予以納入,才能加速發展綠能,投資節能設施,捲入更多人民參與能源轉型工程。
1.綠能建設應加入「地方節能治理」、「建築節能翻修改造」與「小屋頂光電融資規劃」項目 ,促進淨零碳排社區
過去3年由台電經費支應的「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地方能源治理已開始萌芽,卻面臨2020年經費結束,後續無以為繼的困境;而國內建築也因通風隔熱不良,成為高耗能建築,無法在氣候嚴峻的未來,提供節能舒適的住居空間。
因此,應將節能推動經費納入前瞻基礎建設範疇,確立經費穩定性,並編列建築節能翻修獎勵費用,帶動節能產業經濟;同時規劃推動金融機構提出綠色融資方案,以無息或低利貸款來協助社區或民眾,進行節能改造和架設屋頂光電,提高民眾採取節能行動、加入自宅光電自發自用的誘因,一方面有助於提升台灣能源效率,建設淨零排碳社區,另一方面也可降低躉購成本與時間壓力。
2.綠能建設應加入「整合資源規劃(IRP)」項目,來協助光電潛力案場盤點
地面型光電涉及生態保育、社會經濟等爭議而進度遲滯,不利於國家推動能源轉型。日前蘇揆責成沈副院長整合相關部會盤點土地,但若使用錯誤的方法,恐會重蹈過去農委會盤點不利耕地、或國產署盤點鹽業用地的覆轍,盤出的土地仍有生態爭議或饋線不足等問題,無法設置光電。
整合資源規劃(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 IRP),是一套在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系統工具,像美國加州就已透過盤點能源供需所需的各種條件,如電力設施、生態土地與社會環境特性、市場條件等,在2年內就評估出現今到2045年可確保符合成本效益的能源投資路徑圖,其中也標定出適合設置再生能源的地點與總量,有效地先期解決再生能源與環境之間的衝突。
經濟部目前正積極設立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該機制雖能處理當前光電選址問題,但仍有其侷限,如:有關國家總體能源需求量、環境承載力、再生能源可設置總量、各縣市區域可分配量、各區域生態補償、衝擊研究等,仍需要上位政策整體規劃評估與滾動檢討,IRP恰是提供處理上述問題的科學工具。
因此,前瞻計畫應該編列IRP的預算,藉由系統性工具來評估、擘劃國家長期能源轉型路徑,解決再生能源的發展爭議,不僅讓光電在對的地方、用對的方式加速發展,更讓各種再生能源相互調和,提供國家穩定的能源與電力。
3.綠能建設應加入「設置配電級饋線」項目,鋪建社區公民電廠的電網環境
不管屋頂光電或地面光電,都需要有饋線才能設置,其中配電級饋線因為容量有限,造成許多社區電廠、不利耕地、偏鄉社區無法設置光電。目前的綠能建設雖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但其實是在幾個偏遠地區設置儲能系統,沒有任何配電級饋線的布建,無法提升台灣整體再生能源設置量,對電網調度彈性能力的提升也有限。
因此,為了提高社區參與意願,加速能源轉型,應該投注資源加速布設配電級饋線,搭配檢討目前饋線申請審核機制、清查饋線蟑螂,讓社區型再生能源取得饋線優先使用權,讓每個社區都能成為再生能源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朝建設100%再生能源社區目標前進。
4.城鄉建設應要求提高能源效率、結合綠能設置,整合能資源
城鄉建設中任何工程建設,都應納入節能設計,並結合綠能設置。例如公共運輸停車場改善、生態路網規畫、在地產業園區建設、地方館舍與運動場館升級、公有危險建物補強重建、原住民部落公共空間整建、公共服務據點整備等,都應要求提高建築能源效率與能源自給率。
此外,也應要求各項工程發包計畫中,訂定循環物料使用比例、原物料碳足跡要求、施工卡車空汙排放規範等綠色條款,確保公共投資均可有助於循環經濟、能源轉型以及空汙改善,方可符合特別條例中所稱「推動促進轉型之國家前瞻基礎建設」之意旨。
公共投資,應用在帶動民間綠能往前走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台灣需要以建立碳中和家園為目標,創建一個高效率使用能源,且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潔淨能源的生活環境。因此。打造節能的住居空間,讓更多社區可以方便生產與使用再生能源,就是很具體的國家基礎建設投資標的。
透過公共投資帶動民間節能與綠能服務產業的發展,鼓舞新能源服務擴大到社區與環境共享共好的加成價值,讓國家經濟將從過往高度仰賴化石燃料、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傳統型態,轉為低碳、低汙染、高度能資源效率的新經濟,這才是真正具有前瞻性的國家基礎建設。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foresight-infrastructure-plan-green-energy
♡
營造 業 北 中南 區 促進 會 在 黃柏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20430「高雄市自由經濟示範區法規規劃」公聽會
自由經濟區是一國為了發展經濟,擴大對外貿易,在國內適當地區專門劃出一定範圍,實行豁免海關管制,減免稅收等特殊優惠政策的地區。自由經濟區指本國海關關境中,一般設在口岸或國際機場附近的一片地域,進入該地域的外國生產資料、原材料可以不辦理任何海關手續,進口產品可以在該地區內進行加工後復出口,海關對此不加以任何干預。自由經濟區可以成為世界經濟的據點,繞過關稅壁壘,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自由經濟區是國際物流中多功能的綜合物流節點,可以利用關稅及其他稅收、土地使用、人工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為國際貿易提供各種綜合物流服務。
目前,自由經濟區的設立和發展已成為各國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舉措。其科目繁多、規模不一,主要有自由港、自由貿易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過境區、自由邊境區、科技工業園區等。
針對未來台灣南部發展之重要政策,總統馬英九對媒體表示,政府準備將高雄軟體園區擴大為「創新科技研發園區」,並推動「南部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至今已投入3700億元的建設經費,未來還會再投資2000億元打造「高雄十大建設」,逐步推動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事實上,為拚10年內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TPP),府院希望比照國際案例,先透過試點高雄逐步擴大自由經濟示範區,將自由經濟示範區將營造友善投資環境,吸引跨國企業及台商投資,提供人才延攬、資金及產業投資等優惠及便利,最終打造全台便捷通關、高度貿易自由化且貨品免稅的自由貿易島。總統馬英九2012年1月9日表示,政府未來希望進一步將高雄打造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結合自由貿易港區、高雄軟體園區等,提高通關效率與加值能量,並逐步推廣至台中、桃園及基隆地區,目的是希望在10年內加入「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
在台灣北、中、南、東各地選擇適當地點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最終要將台灣打造成自由貿易島,原由經濟部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則改由經建會負責,要在1年內規劃修法,2年內完成立法。
依原來經濟部的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將以現有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連結現有各類型園區,並進行物流、創新研發、投資鬆綁等資源整合,透過產業、資金和人員的適度放寬,吸引台商回台及國際企業來台投資。
因此,在法規規劃上,應以特別法方式進行,此一特別法之立法過程需要多久時間?需要以何種優惠方式讓廠商有誘因進駐及投資?如何整合目前各種工業園區?如何將國際人才引進?如何將金融服務業納入?等等自由經濟示範區立法規劃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二、探討課題:
(一)高雄市政府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具體策略及方案為何?
(二)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在法規上如何吸引產業投資,有何財政誘因?如何提供人才延攬、資金及產業投資等優惠及便利?
(三)高雄自由經濟區此一特別法之立法過程需要多久時間?如何將國際白領人才引進?如何將金融服務業納入?
(四)高雄自由經濟區在法規上應如何進行物流、創新研發、投資鬆綁等資源整合?
(五)自由經濟示範區如何整合目前「自由貿易港區」及其他各類型園區?
(六)其他有關強化高雄產業發展及強化高雄競爭力的具體建議。
三、主辦單位:高雄市議會
執行單位:黃柏霖議員服務處、陳麗娜議員服務處
協辦單位:經建會、立法委員 黃昭順、行政院南部
服務中心、高雄國際機場航空站、高雄港務公司、
經濟部高雄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都發局、法制局、財政局、海洋局、勞工局、研考會。
四、日期: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PM 14:00-16:00
地點:市議會第二會議廳
五、公聽會主持人:黃柏霖議員、陳麗娜議員
(並邀請多位關心市政之議員出席)
六、議程:
13: 30-14:00 報到,領取資料
14:00-14:10 公聽會主持人致詞
14:10-14:40 各單位報告
14:40-15:10 學者專家發言
15:10-15:50 與會貴賓發言及討論
15:50-16:00 主持人結論
七、預計邀請與會之學者專家 5位
(一)國立中山大學任務編組副教務長暨高高屏區域教學
資源中心執行長 劉孟奇教授
(二)智圓法律事務所 張宗隆律師
(三)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副教授 楊鈞池博士
(四)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 徐正戎博士
(五)正修科技大學 李坤隆講師
八、預估參加人員:30-40人
營造 業 北 中南 區 促進 會 在 林岱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設平潭實驗區 陳揆︰目的不單純
【2012-03-14 自由時報 政治新聞 施曉光 】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針對中國政府打造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的「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行政院長陳(?)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以「懷疑目的不單純、有其他目的」來評論,強調這個實驗區與馬政府要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完全不同。
拉攏台灣人 前往投資工作
中國官員近來頻頻就「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發表統戰談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期許福建省要扎實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建設,促進兩岸深化合作、共同發展。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龔清概也強調,平潭將營造全面開放的態勢,不僅僅是大企業,還要讓台灣的中小企業、中下階層特別是中南部民眾,都能夠到平潭島上來工作、生活,建設好「兩岸人民共同家園」。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質詢指出,「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僅距離台灣六十八浬,中國政府以每天投入一億元的規模在建設,特區內還標榜對台灣放地、放權、放利,未來還要實施雙幣制,讓台幣、人民幣並行,開放台灣汽車牌照使用,讓台灣媒體可以落地,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是否條件更優於平潭?
陳揆指出,政府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雖然並未針對高雄,但高雄的確是有潛力成為候選地,他強調,未來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和平潭不一樣,「完全只有經濟考量」。
陳揆︰平潭基礎建設條件仍不足
他表示,平潭去年才改為特別市,喊出實施海關特別管理制度,但當地面積只有三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三十九萬人,基礎建設條件仍有一段距離,而且口號漂亮,「但懷疑目的不單純,有其他目的。」
陳揆並允諾,在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時,會以開放人流、物流、金流為精神,如果在實體特區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虛擬概念的法規調整會更好;但他強調,人流、物流開放程度還要考量,他舉例,如果開放中國藍領工人來台,恐怕高雄當地會有不同感受。
有關開放人民幣交易問題,陳揆說,目前全世界官方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僅香港設置,如果台灣要開放,還得配合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如果央行與對岸談得成,才會有實施的基礎,如果真的開放,以後台灣會有很多地方都會是人民幣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