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曼影展日記8/6
《夏日戀曲》(1951)
高達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電影。他都說完了,那我還能說什麼?承接著《喜悅》的創作脈絡,下一部作品仍跳脫了過去喜歡處理的尖銳與折磨,同樣選擇了較為溫馨、輕鬆、易入口的小清新愛情作為題材。通篇作品其實就是一個成功的芭蕾舞者在回憶過往夏日與情人甜蜜浪漫的回憶。近日五零年代後,才終於開始真正的可以好好享受柏格曼的電影,我覺得最大的轉變是,它在台詞以及畫面的處理上都更加精鍊,剔除不必要的部份,將最晶華的保留下來,台詞便少了,不再仰賴他們作為推進劇情或解釋的用途,畫面乾淨了,更凸顯個體存在的重量與重要性。喜歡《夏日戀曲》,除了是因為一如高達所說,它是一部美麗的電影,女主角美麗、夏日的回憶美麗、愛情也很美麗,當我們沉浸在美好時光時,柏格曼又硬生生的賞了一巴掌,讓我們驚醒。夏日有多麼炙熱,冬天就有多麼寒冷,失去之所以那樣的痛苦,因為曾經的回憶是那樣的美好。在兩個極端中游走固然痛苦,但更可悲的是卡在其中動彈不得的人們。或許最可怕的是秋天,一方面緬懷夏日已去,另一方面又需要面臨寒冬將至,彷若位於生死交界,永世不得超生,失戀便是這麼一回事,沮喪、哀働便是如此,想離開卻不能離開,想留下卻無法留下,感情與軀體都被擱置了,幸好,人雖然失望,但還沒絕望。《夏日戀曲》中最感動我的一幕不在於夏日總總美好的縮影,不在於悲劇發生女主角的哀傷,而時結局前她邁向新情人,鏡頭不著全身,只停留在他們的雙腳,身著芭蕾舞鞋的她,腳輕輕墊起,一個轉身,一個迴旋,奔跳而起,伴隨配樂,她終於放下過往,迎向未來。人生在苦,不過就如此而已。
《夏夜微笑》(1955)
其實經過早期柏格曼的狂轟亂炸之後,身心靈都已瀕臨崩解,隨時有壞掉的可能。但或許也因為這樣,才更能理解中後期的電影為何偉大,以及釐清他創作路上的思考脈絡。根據手冊的介紹,此部電影是柏格曼在國際影壇鶴起的開端,由此開始接連幾部電影,在國際獎項上都有極大的收穫,《夏夜微笑》更在坎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詩意幽默獎」,你說荒謬不荒謬。就客觀程度而言,此部電影無疑是個佳作,簡單的概念,透過人物關係的層層交纏堆疊,辯證式連珠帶炮的金句嘉言來回拋接,看的觀者十分的過癮,這或許是我看柏格曼電影校的最爽的一次。也很經驗在柏格曼所謂的嚴肅電影創作及表演中,竟可以產生如此多意想不到的笑料成果。我想應該是奠基於早期通俗劇的經驗,以及五零年代初期幾部輕喜劇愛情電影的嘗試,才會有這樣一個成果。回過頭來,我倒覺得這不只是一個笑笑就算了的喜劇,畢竟柏格曼也不可能浪費任何一部電影去傳達他想說的事情,透過的男女之間的爭鋒吃醋,相愛又互相出軌,雖然最後都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本質上還是在處理人們身處關係中的那種缺乏感與極度渴求,總吃裡扒外,總永不滿足,最終互相折磨,這或許是總總糾葛的源頭,也是愛情關係的本質,但這畢竟是個雙面刃,此部是喜劇,下回一不小心就變成了悲劇。
爭鋒相辯結局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柏格曼影展日記8/6
《夏日戀曲》(1951)
高達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電影。他都說完了,那我還能說什麼?承接著《喜悅》的創作脈絡,下一部作品仍跳脫了過去喜歡處理的尖銳與折磨,同樣選擇了較為溫馨、輕鬆、易入口的小清新愛情作為題材。通篇作品其實就是一個成功的芭蕾舞者在回憶過往夏日與情人甜蜜浪漫的回憶。近日五零年代後,才終於開始真正的可以好好享受柏格曼的電影,我覺得最大的轉變是,它在台詞以及畫面的處理上都更加精鍊,剔除不必要的部份,將最晶華的保留下來,台詞便少了,不再仰賴他們作為推進劇情或解釋的用途,畫面乾淨了,更凸顯個體存在的重量與重要性。喜歡《夏日戀曲》,除了是因為一如高達所說,它是一部美麗的電影,女主角美麗、夏日的回憶美麗、愛情也很美麗,當我們沉浸在美好時光時,柏格曼又硬生生的賞了一巴掌,讓我們驚醒。夏日有多麼炙熱,冬天就有多麼寒冷,失去之所以那樣的痛苦,因為曾經的回憶是那樣的美好。在兩個極端中游走固然痛苦,但更可悲的是卡在其中動彈不得的人們。或許最可怕的是秋天,一方面緬懷夏日已去,另一方面又需要面臨寒冬將至,彷若位於生死交界,永世不得超生,失戀便是這麼一回事,沮喪、哀働便是如此,想離開卻不能離開,想留下卻無法留下,感情與軀體都被擱置了,幸好,人雖然失望,但還沒絕望。《夏日戀曲》中最感動我的一幕不在於夏日總總美好的縮影,不在於悲劇發生女主角的哀傷,而時結局前她邁向新情人,鏡頭不著全身,只停留在他們的雙腳,身著芭蕾舞鞋的她,腳輕輕墊起,一個轉身,一個迴旋,奔跳而起,伴隨配樂,她終於放下過往,迎向未來。人生在苦,不過就如此而已。
《夏夜微笑》(1955)
其實經過早期柏格曼的狂轟亂炸之後,身心靈都已瀕臨崩解,隨時有壞掉的可能。但或許也因為這樣,才更能理解中後期的電影為何偉大,以及釐清他創作路上的思考脈絡。根據手冊的介紹,此部電影是柏格曼在國際影壇鶴起的開端,由此開始接連幾部電影,在國際獎項上都有極大的收穫,《夏夜微笑》更在坎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詩意幽默獎」,你說荒謬不荒謬。就客觀程度而言,此部電影無疑是個佳作,簡單的概念,透過人物關係的層層交纏堆疊,辯證式連珠帶炮的金句嘉言來回拋接,看的觀者十分的過癮,這或許是我看柏格曼電影校的最爽的一次。也很經驗在柏格曼所謂的嚴肅電影創作及表演中,竟可以產生如此多意想不到的笑料成果。我想應該是奠基於早期通俗劇的經驗,以及五零年代初期幾部輕喜劇愛情電影的嘗試,才會有這樣一個成果。回過頭來,我倒覺得這不只是一個笑笑就算了的喜劇,畢竟柏格曼也不可能浪費任何一部電影去傳達他想說的事情,透過的男女之間的爭鋒吃醋,相愛又互相出軌,雖然最後都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本質上還是在處理人們身處關係中的那種缺乏感與極度渴求,總吃裡扒外,總永不滿足,最終互相折磨,這或許是總總糾葛的源頭,也是愛情關係的本質,但這畢竟是個雙面刃,此部是喜劇,下回一不小心就變成了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