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忘了要尊重自己,是教養裡危險的誤區】
「...不是父母不尊重孩子,而是父母忘記要尊重自己,以致於孩子在父母身上,學不到對人該有的尊重。這是一個頗危險的誤區,因為這會造就孩子養成不尊重環境與別人的心態。而當孩子在一個允許他對父母不尊重的家庭下長大,父母所給予他的規範與原則,自然也沒有約束性。這樣的話,又怎麼會養成有規矩的孩子呢?...」- 羅寶鴻
………………..
老師你好:
我是你香港的讀者,育有一位5歲兒子,有足感不足及前庭和本體感問題,一直用蒙的概念教養,與爸爸的教法不同,他一直不太認同因為未得到即時果效,而且兒子又不時出現很多行為問題:打父母、在課堂走來走去,踩同學東西,不禮貌待人(被老師責罵時他也能說出自己的問題所在),他平日很喜歡模仿的遊戲:街市豬肉檔老闆、巴士司機、餐廳老闆⋯我知道他有些行為來自朋友和同學,但為何總愛學不好的行為呢?總不能永遠怪別人或避免見面,到底真正的問題在那裏呢?是管教的那部分出錯呢?請指導一下。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願意為了孩子從香港寫信給我,我感到你是一位很關愛孩子的母親,而且本身很重視孩子的教育。
孩子會有不好的行為原因很多,但確實跟大人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應對方式有關。
在我的書「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第二章【規範篇】裡,有說明當孩子內心的歸屬感與價值感不足時,會出現的四種孩子不當行為:
1 尋求過度關注:會故意做些事情,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2 權力鬥爭:會在大人說A時,就故意B;而當大人說不要B,他就會一直B;
3 報復行為:會有意識地作出跟大人對立與報復的行為,故意激怒大人;
4 自暴自棄:孩子會表現出什麼都不會、或什麼都不想做、不願意做,覺得自己很糟糕。
從你信裡的敘述,我感到你孩子似乎是有以上所說的 1 和 2 的情況。
成人與孩子的應對,造就了孩子種種問題。要幫助孩子改變,成人必須檢視自己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孩子的問題才會改善,但總不離兩個關鍵,就是:
A 給予孩子歸屬感與價值感:當內心這份需求被滿足後,孩子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心就會萌芽。
B 提供明確的規範與堅定的原則:當環境能提供這樣的要素,孩子就會逐漸在這環境裡瞭解規範、遵循規範,最終養成自律。
給予孩子歸屬感與價值感,是蒙特梭利教育裡所強調的愛與尊重(Love and Respect),讓他覺得自己是被在乎的、是值得被愛、有價值的好孩子。
而明確的規範與堅定的原則,就是蒙特梭利教育所強調的自由紀律(Freedom and Discipline),孩子的自由必須行駛在合理的限制裡面,底線是必須要能尊重自己、尊重環境、與尊重別人。
綜合這兩個關鍵,就是Postive Discipline 正向教養(香港好像叫做『正向管教』)裡所強調「和善且堅定」的教養態度。
成人用這種態度來教養孩子,孩子才會成為一個有歸屬感、有價值感,而且懂得遵守規範的孩子。
從你信中提到,目前你的孩子會打父母。我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否頻繁,但我想問他會不會在學校打老師、或打其他同學?如果不會,那可能就意味著父母給予孩子的規範,確實出了些問題了。
父母固然應該尊重孩子,但並不代表可以允許他對父母不尊重。你的孩子目前五歲還會打父母,這樣的行為已經牴觸尊重。不是父母不尊重孩子,而是父母忘記要尊重自己,以致於孩子在父母身上,學不到對人該有的尊重。
這是一個頗危險的誤區,因為這會造就孩子養成不尊重環境與別人的心態。而當孩子在一個允許他對父母不尊重的家庭下長大,父母所給予他的規範與原則,自然也沒有約束性。這樣的話,又怎麼會養成有規矩的孩子呢?
你說當他被老師責罵的時候,會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我想這就代表著他不是「不知道規範是什麼」,而是他心裡覺得「規範不需要遵守」。因為,在家裡他或許已養成規範不需遵守、權威不需聽從的習慣。
我見過很多孩子,在我的教室裡有規有矩懂得尊重老師,但只要媽媽一來,就會馬上變成另一個人般,對父母不尊重且毫無規矩,不斷跟他們情緒勒索。看著這些在孩子面前使不上力、被逼得節節敗退的家長,我都會苦口婆心地跟他們說明這其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的問題。
我想,這是非常值得省思的問題。
這個年頭,大環境都提倡愛的教育、蒙特梭利、正向教養...;這些教育方式本身都沒有問題,問題往往是在大人本身,對「和善與堅定」的理解不夠清楚,對準則的拿捏無法抓到重點。
另一個可能是:父母本身是講求規矩、對孩子有要求的,但因為情緒比較不穩定,容易生氣,或是受到原生家庭習慣打罵孩子的影響,所以在孩子不乖的時候,常會無法控制自己地責罵孩子、甚至打孩子,以致讓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變得越來越匱乏,因此逐漸出現不當行為。常被大人用情緒來管教、缺乏歸屬感與價值感的孩子,也是比較難學習到自律的。
若是以上情形,在我的書「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第三章【內在篇】有詳細說明,可以怎麼幫助自己內心變得安定,改善自己衝動的教養方式。
總之,在孩子目前這年紀、還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我們對孩子還是很有影響力的。當我們改變,孩子就會改善。
希望你在香港買得到我的書(聽說誠品有);在Youtube上搜尋「羅寶鴻老師」,也會找到我很多配有中文字幕的教養影片,而且有一系列是廣東話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若有機會,希望我們能在香港見面。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更多教養好方法請看:https://cplink.co/yab6nz9d
同時也有15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上一集節目中聊了許多與人連結的方法,也示範了與幼兒的情緒覺察練習。但也有許多聽友回饋,家有青少年,不動氣的溝通真的好難! 品皓生動比喻:親子關係就像買賣股票,「有漲有跌」。青少年階段則猶...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心得]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看板pay_hom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孩子沒自信,是因為從小不受父母「尊重」?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ETtoday分享雲- 做父母不代表可以不尊重孩子隱私耶!那帳單 ... 的評價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好片推薦,父母該不該尊重孩子的想法,這部電影剖析的淋漓儘緻 的評價
- 關於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華人父母不尊重小孩的是不是常態啊?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性關係的啟動與中止有個特徵—「男先進,女先出」。決定關係的建立是由男性啟動,但女性常會較敏感地先覺察到關係的不對勁,而先決定要退出。在這種情況下,當男性無法承受即將失去掌控的情感關係、也不再是關係的主動掌控者,他的情緒反應會較女性大。
男性傾向熱性(hot)攻擊,如肢體暴力、表達性言語與情緒攻擊;而女性傾向於冷(cold)暴力,如精神、關係及嘲諷式言語等。
當一位男性在缺乏尊重的兩性情感教育下,且缺乏家庭連帶的歸屬感滿足,一旦全心投入(包含時間、金錢、依賴等)愛情,愛情可能是他的全部,甚至可以為它犧牲性命;因為他把愛情視為如載浮載沉於汪洋中的浮木。
取自《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
……………………………………………………………
各位朋友,晚安:
這幾篇摘文的內容比較沉重,但重要性很高。在表達對關係感到挫折的極端案例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伴侶相處樣貌的疊影。
一個人的獨立,恰好是建立健康關係的能力。在情感上依賴,那得失心的劇烈震盪,其實常讓人心充斥著恐懼與不安。
當一個人急於從關係中尋求認同,而內在又缺乏溫厚的愛,表達就容易流於表面,就算轟轟烈烈,也容易感覺膚淺。恐怖情人常常有許多過去傷痛,當這些傷痛總和並聚焦在一個對象上投射出來,就容易有超乎尋常的毀滅犯行。
不管哪一段關係,要和諧共好就要學著尊重,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長大後不尊重伴侶,然後繼續傷害孩子,這本書裡常看到這種邏輯。而親密關係的源頭,又在於一個人平時如何修身養性。
基本功不紮實,不管學了哪種「小技巧」,也就是花拳繡腿而已。但表達不真心,流於話術,那也只是要他人順從,相處久了還是會識破。
祝願您,願意跟內在不同的念頭對話,並且以善意回應,那是當伴侶跟自己看法不同,卻又能愛著對方的一種根本練習!
……………………………………………………………
【文/ 陳建安】
情殺案件中的愛與恨—羅曼蒂克的嫉妒
現今整體刑事案件犯罪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情殺案件卻常見於新聞中,且自殺案件通報,青壯年人口以人際關係與情感為導因占了超過六成。隨著社會結構與價值的變遷,感情已成為人際關係歸屬中的主要型態之一,尤其家庭連帶關係對青年世代來說相對式微。
一般而言,兩性關係的啟動與中止有個特徵—「男先進,女先出」。決定關係的建立是由男性啟動,但女性常會較敏感地先覺察到關係的不對勁,而先決定要退出。
可以想見,若在這種情況下,當男性無法承受即將失去掌控的情感關係、也不再是關係的主動掌控者,他的情緒反應會較女性大。再者,雖然近年來研究發現,女性可能有不亞於男性的攻擊性,但男性傾向熱性(hot)攻擊,如肢體暴力、表達性言語與情緒攻擊;而女性傾向於冷(cold)暴力,如精神、關係及嘲諷式言語等。當一位男性在缺乏尊重的兩性情感教育下,且缺乏家庭連帶的歸屬感滿足,一旦全心投入(包含時間、金錢、依賴等)愛情,愛情可能是他的全部,甚至可以為它犧牲性命;因為他把愛情視為如載浮載沉於汪洋中的浮木。
在親密關係中,「吃醋」是可能引發犯罪的導因。「吃醋」屬於一種羅曼蒂克的嫉妒(romantic jealousy)。這種情感反應來自於認為(不論真實或想像中)自己的親密關係正受到情敵的威脅。
就演化心理學而言,嫉妒屬於正常現象,表現這情緒也是一種對伴侶承諾的舉動。愛情心理學稱之為「保持伴侶行為」。然而嫉妒也同時是一種令人痛苦的情緒,帶來負向的情緒,例如:感到憤怒、不安全感、懷疑、憎惡等。
而男性較傾向以攻擊行為來宣洩嫉妒所帶來的壓力、憤怒,甚至藉此展現對親密關係發展的控制權,或找回自信。情殺案件的動機很多元,有相約殉情,最後卻意外自己獨活;為挽回愛情而從悲傷失控轉為憤怒;有為掩飾真實犯意(如:詐領保險、故意殺人等)而故佈疑陣的。
這些加害者多為男性,且案發後多數也會有自殘行為。在實務研究發現,自殘行為可能是具有工具性目的,例如,犯罪人會表達想一起走,或藉此說服外界而欲掩蓋原本惡意的犯罪動機,以及藉由自傷表達無助絕望的心境。
…………
如何預防恐怖情人—親密關係診斷10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影響人類行為的干擾因素很多,如同犯罪三元素所談到的,需要情境、潛在動機及行為指涉客體。雖然我們無法讓別人不犯罪,但可以積極預防。
下列十點請檢視自己是否可能成為被害者:
1.對方的生活世界只有你:當兩人世界濃情蜜意時,無不想時時刻刻黏在一起,享受分秒在一起的時光。但當一個人(尤其青壯年)的世界只有你時,他每天沒有自己的生活重心(如:學業、工作或其家人等),你等於是他的全部。
2.他常贈送你超過他能力負荷的物品或開銷:對於他的禮物與「大方」,你可能感動得心花怒放。但你想想,當一個人不顧一切做出超乎自己經濟能力的行為,大概要麼沖昏頭,要麼凸顯出失去理智。在這個關係中,若是處於獲利遠多於付出,容易置自己於危險之中。
3.把他當工具人:人際之間除了親密家人外,很難有不以公平交換原則的關係。一般來說,關係的維持要有來有往,必須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況中才能長久。除了天生血緣關係外的親密關係,都可能因斷裂與破滅而回到交易的原則上互動。一旦兩人關係生變,就可能面臨嚴峻的交易催討了。
4.脾氣陰晴不定:情殺案加害者常有情緒控管問題,例如:極端,不是過於壓抑就是喜怒不定。情緒不穩定除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他自己也常會在施暴後感到懊惱,甚至急於用激烈手段尋求原諒與補償。一會兒把你捧在手心,一下子可能讓你活在地獄,真讓人不知道在演哪一齣。實務上常遇到,恐怖情人可能在傷害你之後,接著對你痛哭流涕,演出下跪、鬧自殺或像孩子般哭鬧乞求原諒的情緒勒索/威脅戲碼。你想想,一個連情緒都管不好的人,這輩子能夠顧好你的生活,或甚至能夠做到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嗎?
5.不幸的兒童成長經驗:依附與愛是兒童時期重要心理的社會發展任務,否則容易產生人際不信任、不愛自己和他人,或與他人關係建立的能力薄弱。這些人容易對生命產生失落感或無意義感,以及可能過度向外尋求在家庭中無法滿足的歸屬感。因此在交往初期,可以多認識雙方的成長經驗與背景,並確認對方是否心理健康。
6.酗酒或濫用藥物:人若要靠非自然的物質來抒解與享樂,通常是把快樂的自主能力交給外在力。程度更嚴重一點,便可能會被這些殘害物質綁架控制了心智。當衝突加上物質濫用,不僅造成人心性與情緒不定,這種物質享樂常需耗費巨大經濟來支持,也會形成生活中的不定時炸彈。
7.善嫉妒愛控制:嫉妒是愛情的本能,原本是演化論中一種正常的本能;但過度嫉妒也意味著他缺乏自信,以及容易對你或關係產生不滿。一旦他藉由控制你或你威脅到他的男子氣概時,他可能不會藉由提升自信,而是經由加強宰制你與關係,來維持他的自尊。
8.愛情不該是一種施捨:不要以為自己在遭受言語或肉體的暴力後,還能得到他的一絲溫柔或愛情,就太傻、太天真以為自己仍是被愛。甚至就算一年裡有三百六十天把你當公主般呵護,但不知他何時會拿電鍋砸你,只讓你住院個幾天,這可不是什麼市場經濟學只有約百分之一左右機率的風險,而是會讓人隨時活在恐懼中,甚至送命,你願意嗎?
9.有機會多認識他的朋友與家人:觀其友知其人。雖然現代年輕人談戀愛交往,只要自己喜歡就好,沒什麼不可以。但建議還是避免太過單純僅與他單線互動,而不認識他的朋友與家人。畢竟家庭連結是人最重要的關係,也是一個人品格養成最重要的養分來源。再者,透過他的朋友也可以更真實地了解對方,並且了解對方交友類型,有更多機會深入認識他。畢竟許多案例有個共通點:這些恐怖情人與家庭及朋友的關係並不佳,且家庭無法提供一個安全依附的歸屬感。
10.最後,讓自己消失吧!如果真遇到了,方法也用盡後,想辦法讓自己趕快消失,確保自己的安全!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
博客來:https://reurl.cc/9XroYa
誠品:https://reurl.cc/odgzGM
@昶景國際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JPublishing/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命的苦,除了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之外,還有很大的一塊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肯定自己,代代間的悲傷各有不同,雖然不能選擇父母,但一定可以自己支持自己、鼓勵自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愛有好多種方式,委屈從來也不一定保證能夠求全。看清楚自己的樣貌,才有能力給出有能量的愛。
透過自我對話,了解自己在孩子的角色上已經盡力,父母愛或不愛,跟自己做的夠不夠,永遠都是兩回事,自己放過自己才是真自由。
取自《陪你到最後,安寧護理師的生命教育課》
*********************************
各位朋友,晚安:
我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狀況,即便孩子年紀不小,體力也日漸衰微了。更直接一點說,成年子女,也可能都為人父母了,還可能會被自己的老父母辱罵、毆打。
雖然我常推廣好好說話、正向教養,但不尊重人的互動方式,依然充斥在一般的家庭中—不管是年輕或年長的親子。所以很多痛苦,以及痛苦所造成的身心疾病,在家庭中就讓大家不好過生活。
即使年紀大了,還是不知道怎麼跟原生家庭維持健康的界線,就會讓自己心裡感覺委曲、遺憾。沒有心靈成長,情感上無法獨立,學不會愛自己,那就會渴望他人的接納,也可能因此頻繁感覺失落與失望。
一個受害者產生之後,受害者常會繼續讓他人感覺受害。
互相折磨是日常,相親相愛像神話。聽到這樣的故事,我感覺悲傷,但這也能成為我分享與直播的動力,也不是壞事。
祝願您,走出受害者角色,最終是自己要幫自己的忙!
*********************************
願祝福降臨到妳身上
【文/ 李春杏】
為自己而活
生命的苦,除了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之外,
還有很大的一塊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肯定自己。
有印象以來,阿秀從來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過,也因著是家中最長的女兒,注定要承擔一家子的責任,照顧弟妹、幫忙家務、分擔經濟壓力,所見所行都沒有一件是好差事。
即使從孩提時就奔波在家務與課業之間,聰明如她要取得好成績也並非難事,只是就算是成績好,也不得父母的疼惜,這才是阿秀心裡苦的根源,她完全不清楚為何父母親總是憤怒著、悲情著,總是愁苦不開心,貧窮讓整個家庭長年處在灰色的烏煙瘴氣中,有好幾次阿秀都搞不清楚自己挨棍子的原因。
***
滿滿委屈終於爆發
直到大學半工半讀順利畢業,阿秀為自己取得一份好工作,有了薪水更是理所當然都奉獻給原生家庭。回憶起這件事,她表情無奈地說著:「這個家好像給再多都不夠用……」
印象中,直到生病倒下前,她就是不停不停地忙碌、付出著,為娘家、為夫家,為自己組的小家庭、為學生、為對外想幫助的每一個人,就是沒有聽到阿秀為自己做點了什麼。直到病入膏肓已經要面臨到生命的末期,阿秀仍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一輩子付出這麼多的自己,還不到退休的年紀竟然就要邁向人生的倒數計時?
阿秀有滿滿的情緒壓在胸口,對外人還是保持體貼,對自家人就完全釋放怒氣,她不是不知道先生對她的好,她更清楚女兒從外地趕回來,就是要幫忙照顧她。她卻像一隻防備心極重的刺蝟,只看見自己的悲哀,看不見家人對她的用心與付出,即使病後也不斷猜忌:覺得先生一定怕被拖累、覺得女兒一定很嫌棄,覺得大家一定都在看笑話。
沒有任何道理可循,只是一眛逕自地猜測,不理會先生、女兒對她的付出。情緒像滿杯的水,一搖晃就恣意灘流,阿秀兒時受的苦,在人生的終站一次大爆發。
***
自己走出一條道路來
愛再深,也經不起高磅數的壓力搥拚命敲打,先生女兒怎麼做都不對,先生女兒怎麼做都被嫌,先生女兒已經累到快要崩潰,輾轉才轉介給阿杏做自費服務,幫忙居家的舒適照顧。
我雖沒有家屬十足十地熟悉病人,我能做的也只是盡可能讓病人放鬆四肢、背部按摩,嘗試各種能緩解阿秀身體痛苦的照顧,當然也包含傾聽她苦到發澀的生命故事。這些我都很願意做,倒不是因為我多有能耐,而是我看到家屬眼中已經無計可施的無助。我願日日幫阿秀祝福禱告,祈求上帝,願透過我的手所做的每一個服務,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傾瀉所有溫柔的力量流入阿秀心中,為善終釀造一個美好的機緣。
生命的苦,除了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之外,還有很大的一塊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肯定自己,代代間的悲傷各有不同,雖然不能選擇父母,但一定可以自己支持自己、鼓勵自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愛有好多種方式,委屈從來也不一定保證能夠求全。看清楚自己的樣貌,才有能力給出有能量的愛。
***
阿杏小語
得不到讚美的孩子很辛苦,阿秀的內在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即使成年也盼著父母的愛能多一些。透過自我對話,了解自己在孩子的角色上已經盡力,父母愛或不愛,跟自己做的夠不夠,永遠都是兩回事,自己放過自己才是真自由。
.
以上文字取自
陪你到最後,安寧護理師的生命教育課:春落下的幸福時光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332
四塊玉文創/橘子文化/食為天文創 三友圖書-微胖男女編輯社
https://www.facebook.com/comehomelife/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上一集節目中聊了許多與人連結的方法,也示範了與幼兒的情緒覺察練習。但也有許多聽友回饋,家有青少年,不動氣的溝通真的好難!
品皓生動比喻:親子關係就像買賣股票,「有漲有跌」。青少年階段則猶如「十年長空期」,父母要先「活下來」最重要。一起來聽聽鄧醫師如何讓叛逆小哥開口,品皓對於製造衝突的反向操作建議又是什麼呢?
●關係相談所給青少年父母的悄悄話
「你的存在,就是對青少年最好的安撫。」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任務,是需要藉由超越父母來定義自我;他們其實是透過跨越父母,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本集重點
1. 每個人的心理階段和需求都不同,可別被性別和年齡的刻板印象框架限制了。創造連結的首要方法是仔細觀察和傾聽,理解他人的「話中有話」。
2. 你家的青少年,是否會嘲笑你身高矮,奚落你體力差?孩子出言不遜的背後,其實是為了從「超越父母」來建立自我能夠獨立的心理需求。
3. 想要降低溝通衝突,不妨先從反向搞清楚: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會讓人「忍不住就想跟你吵架」?為什麼「你+建議」這個句型,很容易惹怒他人?
每天鬆一點!本週「家的心關係」練習,就從「我訊息」開始。
少用「你」,多用「我」!
從這週開始,把我們想要給孩子的批評建議指教,
改用以下三個結構來表達,看看會有什麼神奇的效果!
我+
看到了什麼「狀況」,
給了我什麼「感覺」,
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什麼。
舉例1:我聽到你這麼說,感到滿不舒服的,因為我感覺到不太受尊重。
舉例2:我看到你房間這麼亂,覺得有點生氣,因為我感覺你好像不是很在意自己之前的承諾。
歡迎到許願池告訴關係相談所所長你的困擾,
也分享你的每週練習成果!
歡迎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 為自己與家人,補給「愛與連結」的維他命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heartseason
#錯過「愛與連結的心理必修課」?錄影課程隨時能複習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s/2912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母子三人慘死出租房 一個暗示嚇壞承租客…
👉https://youtu.be/cAjKV4tdH-c
情侶AA制是蠢發明?黃益中說出男女真相
👉https://youtu.be/YK3Y3xV1Wkk
飲酒作樂害慘肝!營養師警告超標數據!
👉https://youtu.be/vKs35wxKykI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4:04 才十四歲的孩子 為何會心灰自殘?
10:08 悲鳴!「毀掉一個孩子 先毀掉童年」
13:10 諮商師:「還好我爸不常在家」!
14:36 賭場女兒 怎麼變成中文名師?
20:59 希臘神話的鐵床 妙喻現代父母?
22:10 中文名師的記者夢 為何沒實現?
24:40 家中兩支電話 一支專給學生求救?
26:50 捨醫學系填化學 母親當場死諫?
29:35 醫學系念一半 跑去學佛?
33:18 家規多 但小孩為何都聽話?
38:22 媽媽情緒穩定 有助孩子成長?
39:59 成績可領獎學金 孩子認為不必?
42.:55 別人家小孩獎狀 多倒貼到廁所?
47:38 兄弟從小跟牛住 如何成家立業?
54:55 林龍小時候為何 躲著不回家?
01:01:57 童年太忙不講話 長大人際溝通障礙?
01:04:56 老師!我不想讀大學想去開怪手!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10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意外懷孕的妹妹被姊姊要求出養腹中的孩子,甚至連父母也都是站在姊姊那一邊。
#懷孕 #收養 #吳姵瑩
尪嫌棄岳母找麻煩 黃越綏給人妻最佳解法
👉https://youtu.be/WuJzPNEiFpI
不菸不酒卻肝癌驟逝 許聖梅公公氣急攻心真相
👉https://youtu.be/1qIOGhGpguE
窮養小孩還富養好?心理師說出真正關鍵
👉https://youtu.be/rkZ27RG4Iwg
【以家人為名!讓人淚崩的身世之謎】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sPKJA8DToWc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孩子沒自信,是因為從小不受父母「尊重」?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雙寶阿木. 「教養」:不主動、不自重與沒自信的孩子,因為從小不受父母尊重。來看看!你是不是常常不尊重孩子的東方父母! 你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如何對待你. ... <看更多>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ETtoday分享雲- 做父母不代表可以不尊重孩子隱私耶!那帳單 ... 的推薦與評價
做父母不代表可以不尊重孩子隱私耶!那帳單都給你繳好了! (#史蒂芬周) ○下載新聞雲App,讓你成為話題王http://goo.gl/sJmzjp. ... <看更多>
父母不尊重孩子 在 [心得]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看板pay_hom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上班時間午休時,我到附近的百貨公司裡面用餐
出來之後,看到一名媽媽帶著一男一女,女的年紀比較大,穿著國中校服
那位母親在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人行道,叫女兒要貼著牆壁站好
並且大聲斥責,讓女兒罰站
說:「現在讓大家看看你駝背的樣子啊」、「駝背那麼醜,你給路過的人看看啊」諸如此類的話
我原本要走回公司了,但在等斑馬線的紅綠燈時,我往回望,那位媽媽還在繼續罵女兒的行為
我實在忍不下去,往回走,對那位母親說:你這樣真的不好,小孩子會受傷,會傷到他的自尊心
那位母親本來沒有搭理我,但我就繼續重複跟他說這樣做不好
於是他終於轉頭,把我從頭到腳打量了一下,對我說「等你自己有小孩再來跟我說」
我還是不停止的,像遊戲npc一樣,勸他不要再這樣做
差不多幾分鐘後,那位母親才對他的兩個孩子說:「走了啦」才一起離開
我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慨,怎麼會用如此羞辱人的行為來對待別人?尤其還是無力反抗的小孩
我也無法得知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適當,我會不會讓那名孩子陷入更危險的狀態呢?
我無從得知
我也想起了,自己被家庭虐待的過往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懂得尊重別人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85.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y_home/M.1658564440.A.98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