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麻分享兒童讀本】
其實小朋友對於喜歡的書藉畫風風格都能分辨的很清楚的,最近給小茉莉讀的由藤江純撰寫、吉竹伸介繪圖的《錯覺偵探團》這系列,小茉莉一看封面,就馬上說這就是我喜歡的那種之前看的書耶!然後可以馬上聯想到知名畫家吉竹伸介的繪本《討厭的人都跌倒吧》、《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尿尿太郎》、《脫不下來啊!》... 因為喜歡這個繪者的畫風,讓孩子在看的封面的第一瞬間馬上就產生了興趣😁
.
這系列每本字數約三萬字,會比較適合中年級以上的兒童閱讀,或是像小茉莉這樣閱讀當樂趣的小朋友也可以觀看喔(小茉莉是一升二年級,大約花一個下午可以讀完一本)!故事內容也非常有趣,主要是藉由超多有趣的錯覺錯視,設計出不一樣的案件謎團,從介紹原理引導孩子思考,閱讀這系列書籍時,可以跟著錯覺偵探團運用推理,解決犯人設下的錯覺陷阱喔!雖說是兒童讀本,小茉莉愛看(也會讀給DD聽呢),茉莉拔也愛看😂 兩個人一拿到手就一次想讀完,讀完也是異口同聲的說好好看啊!
.
啊!好期待下一集啊!🥰
.
采實童書-找本書與孩子一起讀
最新一集《錯覺偵探團 2:鬧鬼坡失蹤案》
博客來àhttps://reurl.cc/XWddGa
誠 品àhttps://reurl.cc/R0ppqG MOMOàhttps://reurl.cc/DgRRlO
金石堂àhttps://reurl.cc/mLVVMV
.
.
茉莉麻手作紅土鹹蛋黃酥熱銷中!
加 line 詢問 https://lin.ee/kObgNuy
線上商店 https://reurl.cc/kZmpLn
📣紅土鹹蛋黃酥 小盒6入290元/大盒12入550元
📣黑糖核桃餅乾250元/罐(約30片)
📣杏仁瓦片24入 罐裝300元(建議自取)、禮盒裝350元
📣雲朵蜂蜜乳酪蛋糕 290元/條
📣頂級法芙娜巧克力長條布朗尼 580元/條
📣宮廷豪華禮盒700元(內含黑糖核桃餅乾12入、杏仁瓦片12入、切片磅蛋糕8片)
📣日式手撕生吐司 180元/條
📣頂級法芙娜巧克力法式冰淇淋 450元/7杯(每杯90ml)
📣訂購喜餅、彌月禮盒、婚禮小物、派對點心、學校與公司行號團購請私訊詢問
🙏如果喜歡茉莉麻的分享,可以加入茉莉麻社團不漏接最新消息與分享喔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5925530538749/
🙏更多茉莉麻攝影記錄在 Instagram(ID: molimammy),歡迎發摟我們
🙏茉莉麻處理照片平均花費 30 分鐘,按讚+分享僅需 3 秒,如果喜歡這則動態請記得幫茉莉麻分享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內容 在 我的華麗人生之媽媽愛閱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生命教育繪本的推薦》
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別說是對於孩子,就連大人都是遇到了再學,學了再遇到,然後不斷釋懷。對於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涉獵到這塊其實說法不一,但對於我家高敏感、心思細膩的孩子來說,由淺至深是恰當的方法,就先從別有太多淚水的幽默繪本開始吧。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
爺爺過世後小男孩在爺爺床底找到一本筆記本,封面寫著<死掉之後,該怎麼辦呢?>,裡面內容包羅萬象。包括了爺爺去天堂的裝扮,想投胎變成什麼,還有爺爺對於天堂的想像,例如可以看到過世的明星吧,天堂會有豪華景觀廁所吧,可以想飛去哪就飛去哪吧。
-
看著爺爺的筆記本,小男孩想著死掉也許不是那麼可怕的事,天堂的世界感覺很美好耶,雖然他還是好想好想爺爺,但如果天堂真的像爺爺想的那麼美好,好像就稍微能放寬心了。然後與其想著死掉之後該怎麼辦,如果來寫一本活著的時候要怎麼辦好像也很不錯呢!
-
該如何跟孩子談論到死亡,該談論到多深,該用什麼心情去談,一直都是重要的議題。這本書輕鬆詼諧,把重點放在天堂的世界,即便是大人都感覺死亡的世界似乎沒那麼可怕了!而小男孩最後想學著爺爺寫下死掉之後該怎麼辦,卻發現更多的是現在就想做的事,再次提醒我們活著的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呀!
-
出版: 三采文化Suncolor
文/繪:吉竹伸介
#你最喜歡的三個奶奶
-
弟寶大叫,媽媽說爺爺的耳朵壞掉了,給爺爺一點時間吧,弟寶給了爺爺六分半鐘。
爺爺壞掉的其實不是耳朵,是心,爺爺的心隨著奶奶的離開失去了感受世界的功能。
-
爺爺你想要吃三明治嗎?
爺爺不說話
爺爺你最喜歡哪三種三明治呢
爺爺不說話
我最喜歡的三明治是巧克力醬、覆盆莓果醬黑暗奶油碎起司唷
爺爺說話了:鮭魚醬
-
「你最喜歡哪三種....」成為了弟寶跟爺爺之間的遊戲,弟寶先說自己的,爺爺回應內心的,爺爺加入弟寶玩弟寶最愛的三種遊戲,弟寶說:謝謝爺爺沒有一直待在花園裡。
-
他們在星空下討論著他們最愛的三種奶奶,我想像著爺爺最喜歡的奶奶,月光下跳舞的,替玫瑰澆水的,還有第一次抱著弟寶慈愛的奶奶。
-
我們該怎麼接受親人的離開,又該怎麼好好懷念他,時間會幫助我們,只有時間能幫助我們。弟寶透過互相了解的遊戲,打開爺爺的心門,弟寶在爺爺不願開口時,先分享自己的喜歡,爺爺也緩緩道出自己的愛,爺爺最愛的是奶奶,爺爺也發現要幫著奶奶繼續疼愛著弟寶,才能將愛永遠延續。
出版: 格林文化
文:溫蒂麥德爾
繪:丹尼艾紐斯
#愛無所不在
-
談論死亡的繪本,經典都會想到天堂的筆記本,雲上的阿里,爺爺的天堂島,這本,很催淚,而且,更生活,更貼近我們的周遭。
-
小蘭的媽媽過世了,心跳停止了,不在世界上了,小蘭到處尋找媽媽。
爸爸說:媽媽的衣服還掛著,最常坐的椅子還在這,媽媽在東西裡,東西裡找得到媽媽。
外婆看著照片說:小蘭跟媽媽長得好像,媽媽就是小蘭,小蘭裡找得到媽媽。
小蘭看著天空,想起老師說的:媽媽成為了星星,遠遠守護著,在夜空中綻放最溫暖的星光。媽媽是星星,星星裡找得到媽媽。
那天晚上,小蘭做了一個好美的夢,媽媽出現在夢裡。
醒來後,小蘭告訴爸爸:我知道媽媽在哪裡,媽媽在每一個地方。
-
人離開後,身體離開了,我們對他的思念使他永遠會存在。我們希望孩子不要太早觸碰死亡議題,但從寵物到身邊長輩,孩子漸漸都會接觸到,無法逃避的話題,就用繪本漸漸帶入吧。
(講這本時我都哽咽了,好想阿嬤唷😢
出版: 字畝文化
文:皮姆.凡赫斯特
繪:Sassafras De Bruyn
#2021親子共讀紀錄
#繪本帶我去旅行
#親子共讀
更多繪本在IG⬇️⬇️⬇️
📖繪本帶我去旅行IG: https://reurl.cc/Qa58M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內容 在 心理師拍電影 - 張志宏諮商師的導演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次與 #蘋果日報 連線直播的主題是「#如何與孩子解釋死亡?」死亡是生命的常態,但很多人碰到家人死亡時我們會不太確定我該怎麼樣跟孩子說,甚至是能不能跟孩子討論死亡,又或者是要不要據實以告,我自己在面對自己第三個小孩的離世時也相當難受,尤其在自己失落的當下還是要照顧另外兩個孩子,這過程一定是段相當心力交瘁的歷程,這時候你身旁有親朋好友的支持會是很好的力量(我還滿慶幸自己學的是助人工作,所以身旁好友也都是助人工作者,大家在當時給了我們家很穩定的支持)。
我把今天直播的重點統整成下列三點,希望對於家裡正在經歷家人死亡,但你不太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討論與說明時,這三點會是滿重要的提醒:
1⃣ #共享具體資訊:大人在這場家人離世獲得了多少資訊量,也嘗試讓孩子一起理解這些資訊
#孩子現在不知道但不代表不能夠理解
很多成人會認為當家人過世之後,接下來所要處理的種種事情都不是孩子能夠參與的,包括喪禮進行過程、土葬/火化/樹葬的決定...等,的確在家人逝世後是需要依靠成人來協助處理後事,孩子雖然還不知道死亡後家裡會經歷哪些事情,但不等於孩子不會懂。
#缺乏資訊造成焦慮感提升
對於孩子來說他參與喪禮的經驗是缺乏的(甚至是零),孩子此刻所面對的事情是全然未知的,我們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大人自己正在經歷一件我們全然未知或缺乏資訊的事件,身為大人的我們會有怎麼樣的想法跟心情呢?多數時候我們因為對於接下來事件的未知,所以我們的掌控感較低,相對地在掌控度較低的情況下我們就更容易感受到焦慮,因為我們不知道等等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等,以致於我們會不太確定該如何因應才是比較適切的。
#具體資訊來協助孩子安心並為告別做準備
孩子也是一樣,他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不過大人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讓孩子知悉後續會發生哪些事情,例如說:這幾天會有很多人會過來,親戚朋友會來看家人最後一面也來看看我們;或者是在告別式那天就會火化,現在這幾天想看家人時都可以到冰櫃去看看他,不過火化之後身體就會變成骨灰。這些資訊對於孩子來說是重要的,當他正面對一項未知的事情時,但身旁的大人是願意提供相關資訊讓他知道,一方面增加孩子對於後續事件的掌控感、減緩焦慮,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可以為告別家人有所準備。
2⃣#開放討論:不要忌諱與孩子討論死亡
#就算避談死亡但你要知道孩子對於家裡的轉變依然有感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一個經驗,就是當我們可能有意無意中聊到關於死亡的話題時,身旁的大人可能會突然告訴你不要講「這個」。在我們的文化裡常認為我們要避談死亡,而當我們是這樣成長過來之後,我們也很容易碰到孩子談論死亡時也希望要避談這件事。可是就算避談死亡,孩子在這段時間所擁有的想法感受都還是存在,尤其孩子是相當敏銳的,他對於家人死亡一定有相當多的好奇,這時候我們如果採用迴避談論的策略,這其實相對地也是告訴孩子「你要把這些想法感受壓抑下來」。
同樣再反過來想,如果大人的我們很想討論某件事情,但旁邊的人一直避談,你會怎麼樣?一定也會不好受。所以在這過程身為大人的我們,要讓自己知道,我們可以跟孩子保持開放討論的空間,就像1⃣談的內容,我們會分享這些資訊,也會願意跟孩子共同討論。
#繪本是討論死亡的好工具
如果大人們不太知道該如何討論,那麼「繪本」是一項很好運用的工具,我來舉幾本繪本,像是《雲上的阿里》、《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小傷疤》、《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再見了!變成鬼的媽媽》、《想念》...等,市面上有好幾本關於可以跟孩子一起談論死亡的繪本,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在網路上google看看,或者是去書店或圖書館翻閱看看,都可以找到適合討論死亡的相關書籍。
3⃣#符合現實:勿因想保護孩子而用幻想的方式來告知死亡
大人常會認為要保護孩子,認為如果孩子在這麼小的情況下就得知爸爸或媽媽過世,孩子一定無法承受,所以大人會用「OO只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了」之類的方式來告知死亡。為什麼我們會建議盡量不要使用這樣的方法來說明死亡,最主要是因為你不知道孩子在聽到這樣的話語之後,他心裡頭想的到底是什麼?也許當你跟孩子說「OO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而孩子心裡頭想的是「OO為什麼去旅行不帶我一起去,OO是不是不愛我了」,孩子可能因此感受到的不是被保護,反而是被拋棄。
#當孩子長大後發現實情不是如此反而更有情緒
就算在此刻你讓孩子知道家人是去遠方,但孩子是會長大的,孩子慢慢就會理解這件事真實的情況跟他當初所獲得的資訊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怎麼想呢?也許長大過後你會覺得當初的家人為什麼要「欺騙」我(對,就算對於成人來說是善意的謊言,但對於孩子其實是個不被信任,在情感上是個欺騙),你可能還會覺得如果當初確實地讓我知道實情,那我還可以好好地跟家人道別,卻因為當初不告知實情,反而讓這件事變成自己一輩子的遺憾。
#最難卻也最簡單的就是告知實情
死亡是生命的常態,而家人死亡的確是令人傷痛的,孩子在這段面對家人逝世的歷程中充滿許多未知,不過大人可以做的就是成為孩子理解死亡的橋樑。
要搭建這橋樑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實際情況的告知實情,我們協助孩子做準備,也許是讓孩子可以畫張卡片送給離世的家人作為祝福,孩子一定會有很多好奇和疑問,有的孩子會難過到不知所措,有的孩子可能會看起來好像很堅強平靜,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哀傷是相當個人化的歷程,每個人都會表現得不太一樣,但是當我們可以把我們知道的訊息與孩子共享、和孩子開放地討論死亡,這些一步一步很踏實具體的陪伴,都會成為孩子面對親人離世時很穩定的支持力量。
--
【Video Talk】如何告訴孩子爸/媽離開人世?心理師經驗分享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tw/videos/2469921249818315/
台灣《果燃台》
https://tw.feature.appledaily.com/applepie/video/5e86d91b86e14900063189c7
《蘋果新聞網》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34G-ZhPPHzY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內容 在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誠品線上 的相關結果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描寫了天堂的模樣,還計畫了上天堂後守護家人的方法!爺爺對上天堂是期待,還是害怕呢?震撼日本媽媽界!三天之內狂銷10萬本! ... <看更多>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內容 在 【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關於生命/死亡(三采文化) 的相關結果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這本書,我在想,孩子讀了會不會很感傷...... 因為內容關於生命議題涵請我跟她一起看這本書因為我家的阿公都是笑笑臉, ... ... <看更多>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內容 在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死後守護家人的10種方法 的相關結果
隨著爺爺在生前留下的「天堂筆記本」,帶出天堂這個想像的世界,但爺爺的每個想像內容都能深深觸動每個孩子大腦裡的創意開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