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武俠小說的方式講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應該會比較容易看懂吧?
#今日上映 #中邪美毒
(提醒:以下內容除了對話是真實的,其他純屬我加油添醋)
一架飛機緩緩抵達阿拉斯加,走下飛機的是東方來的使者。梳著灰色油頭的,是人稱戰狼的外交部長王毅。走在後頭髮量稍少的,是被美國外交圈譽有儒家風範的中共外事辦主任楊潔篪(音同遲)。楊潔篪是美國熟悉的人物,他在老布希時期就是中國和美國對話的橋樑。王毅則是近年崛起的頭號戰狼。
兩位使者緩緩走進會議廳,身後跟著若干官員,以及一位翻譯。在會議廳裡等著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以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美國剛改朝換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布林肯早在中國使者抵達前,就在日本、韓國和香港把火給放了。他知道王毅是出了名的拗脾氣,若是不在早些時間給中國一些下馬威,這談判還怎麼成?布林肯和蘇利文直挺挺的坐在中國使者對面,面容被黑色口罩遮住了,仍可看見口罩底下那胸有成足的淺笑。
作為東道主,布林肯率先發言。
「謹代表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和我本人,歡迎楊先生和王先生來阿拉斯加,並非常感謝您與我們一起展開這趟會談之旅。」
「我本人剛從日本和韓國回來,他們兩是美國非常親密的同盟,也相當關注我們中美接下來要討論的事。我們國家是這樣的,我們習慣透過外交制定國際秩序和規則。希望我們接下來這兩天的對話,可以好好討論中國如何融入這套國際秩序裡,以便中國能夠更理解我美國的意圖和方針。」
「噢,我們也會在這個會議上討論貴國的一些『行徑』。包含在新疆、香港、台灣的行為,以及攻擊我們美國的網路,和對我國盟友的經濟脅迫。我們認為這些行徑都威脅了全球穩定,並不是停在『中國內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有義務提出這些問題。」
蘇利文笑笑的點了頭,像是讚許布林肯做了多好的開場。他也說了幾句,大抵是為美國感到自豪,並認同布林肯提到的幾項重點。但他的角色絕對不只是一個應聲蟲,在他冷面書生的外表下,暗藏著外人看不清的深思熟慮,一字一句都有盤算。
「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我們歡迎激烈的競爭,我們將始終堅持我們的原則,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朋友。」
蘇利文以這句話做結,美方結束開場,換中方出招了。
#爆衝的楊,#收尾的王
我們必須先說明,這場會談是有規則的。首先是雙方開場白,每人兩分鐘,每方至多五分鐘,講完就換另一方。開場白結束後,現場媒體就必須離場,展開這次會談的閉門正式會議。布林肯和蘇利文的開場,若不加翻譯時間,大約是五分鐘,算是有在規則內。但當麥克風交給楊潔篪時,會議廳彷彿進入時間黑洞。楊潔篪想必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非常熟稔,以致兩分鐘到他手中,成了十八分鐘這麼久。
「中國剛結束兩會,通過第十四個五年計畫。中國正在處於歷史性的一年,我們將從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轉變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到2035年,中國必將實現基本的現代化。中國在抗擊COVID-19方面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和重要的戰略成果,我們在消除中國的絕對貧困方面取得了全面勝利。」
不知道為何要在國際場合上講中國的成就,但楊潔篪還是花了不少篇幅讚揚自己的國家。
忽然間,楊潔篪眼神劃過一道光芒。對於布林肯開場的挑釁,他是時候回擊了。
「我們中國當然遵守國際規則,但我們遵守的,是以聯合國為中心,以及國際法為基礎的規則。不是『少數國家』自己提倡的那一套。」
「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則有中國風格的民主。」
這句話似乎特別用力。
「這個世界上的戰爭是由其他一些國家發動的,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但是,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對其他國家的要求是走和平發展之路,這是我們外交政策的目的。」
「我們認為,美國應該先改變自身的形象吧。實際上,美國國內許多人對自家的民主沒有信心。反觀中國,根據民調顯示,中國領導人可是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支持呢!」
「春節的時候,你們總統拜登打電話給我們的席主席。他們兩個談的很開心,這場會議也是他們親手促成的。所以我說啊,我們應該要產生實質的對話成果。那些關於新疆、西藏和台灣,他們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倒是美國自己,你們的人權應該要做的更好才是。你看看你們Black Lives Matter,它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所以我建議啊,我們兩國應該自己管自己的事兒,不要轉移矛頭。把國內的問題沒解決好,轉移到國際上去。」
「對抗的年代是有過的,對抗的結果對美國並沒有好處啊?美國拿到了什麼好處?我看什麼好處都沒有,只是對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中國,是挺的過來的。」
我想我們在這過程中學到了一個新的成語:「#楊楊灑灑」意即無視時間限制的存在,果敢勇猛的把自己想講的話一口氣講完。
就在楊潔篪不講武德,衝出去就是一陣爆打後,原本才是戰狼的王毅,不疾不徐的摘下口罩,客客氣氣的對著美方代表說:
「我們是應美國的邀請到這裡來,但是就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美國發起了新的制裁(香港)。我認為這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如果美方試圖以此舉來增強你們對話的優勢的話,我想恐怕也是打錯了算盤。只能證明你們內心的虛弱和無力,絲毫不會影響中國的正當的立場。我最後要說的是,習近平主席和拜登春節的通話非常重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我們在這裡的對話。如果美方願意的話,我們願意共同把世界和平的責任承擔起來。我就說這些。謝謝」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平時溫文儒雅的楊潔篪,突然成了楊潔虎,露出兇狠利牙。而過往說話不饒人的王毅,怎麼又成了客客氣氣的白臉,邀請美方共同合作呢?這個氛圍太詭異了。
原來,在布林肯放了日韓港三把火後,中國早已有所準備。中國心想,既然你不給我面子,那我又何必溫良恭儉讓,在你家裡說你好話?楊潔篪整整十八分鐘都沒看稿,他是怒火中燒了,但同時也是頂著上頭壓力的腎上腺素激發。我們何以見得他有著上頭壓力呢?這裡有個蹊蹺。
就在楊潔篪楊楊灑灑講完十八分鐘後,他轉頭要王毅發言。但坐在一旁的翻譯趕緊插話,說她得先翻譯。楊潔篪愣了一秒,脫口而出:「蛤?還要翻嗎?」語畢,彷彿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又趕緊補上「翻吧你!It’s a test.」(意及講話內容很多,挑戰口譯官的能力)而這時作為東道主的布林肯也打趣的說:「得幫翻譯官加薪了。」
為什麼楊潔篪的反應是不用翻譯?又為什麼他開頭要對著美國說自己的祖國有多偉大?或許,他這十八分鐘的演說不是講給美國聽的,而是講給中國十四萬萬人民聽的。
#各位記者們
#留下來吧,#見證這一刻
我們剛剛有說,依照規則,在開場白結束後,媒體應該就要離場了。但是布林肯立刻出聲制止,蘇利文也伸手示意要媒體繼續坐著。兩人的時間是同步的,其實在楊潔篪講話過程中,美方代表就一直在傳小紙條,想必是在研擬回擊內容,其中應該就提到要請媒體留步。這是招險棋。面對楊潔篪和王毅突如其來的奪命鴛鴦劍,布林肯毫無防備。他原先以為,先前在日韓佈的局能夠讓中國心生畏懼,來到我大美國領地上就能當個聽話的小老弟,肯定穩妥。壓根沒想到中國來的使者不講武德,說好的外交辭令,說好的每人兩分鐘,通通都給拋棄掉了。布林肯詫異,但沉著應戰。
他摘下口罩,若無其事的對著王毅和楊潔篪說:
「既然兩位講了這麼久,那我也來回應一下。」
布林肯的額外發言也不在規定範圍內。但既然對方視規則於無物,那他又何必當個守規矩的書生呢?劍已出鞘。
「我必須告訴你,在我擔任國務卿的短時間內,我已經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近一百位同行進行了交談,正如我指出的,我剛剛進行了日本和韓國的首次訪問。我必須告訴您,我聽到的與您描述的完全不同。我們的盟國們聽到美國要回來了,都感到非常滿意。」
講完第一段,布林肯臉上的緊繃慢慢舒緩下來。他知道他要回什麼了。
「美國有個特質,正如我們所說的那樣,就是我們不斷尋求建立一個更完美的聯邦。我們承認我們並不完美,我們曾經犯過錯誤,也有倒退的時候。但是,綜觀整個美國的歷史,我們都是以公開,透明地方式應對這些挑戰,而不是試圖忽略它們,假裝它們不存在。也不是將它們掃在地毯下。有時候這很痛苦,有時又很醜陋,但是每一次,我們克服了這個困難,美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好,更加團結。」
他想起幾年前,他的主子拜登還在當美國副總統時,曾經和中國副主席習近平說過的話。用那句話來歸劍入鞘,再適合不過了。
「和美國對賭從來都不是一個好選擇,這個道理放到今天依舊如此。」
最後這句話,布林肯是笑著說的。這個笑容是在向中國表示,美國對付你們游刃有餘。你可以長篇大論,也可以大聲咆哮。但沒有用的。美國是個堅強的國家,有著民主的自癒能力,不是你們用獅吼功就可以擊潰的。這個笑容也是布林肯給自己的肯定。這場會談比想像中堅困許多,他需要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力量。他認為自己完成任務了。
換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出手了。蘇利文是奪命書生型,平時都在一旁寫筆記,和別人傳紙條,不到重要時刻不出手。既然布林肯示意要他出招,那當然是義不容辭。他先肯定布林肯的發言,接著提到美國前陣子降落在火星的火星車。他說:
「火星車是美國和歐洲的合作成果。而這就是美國的價值所在。我們和他人合作,不斷產生有益於全人類的目標,實現人的尊嚴和人權概念。」
「我們今天的對話不是講座,或是冗長而曲折的陳述。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好好討論彼此底線和原則,這是我們希望在對話中見到的,也是我們處理問題的精神。我希望接下來可以聽到這些。謝謝。」
比武招親應該是到這裏就結束了,但是中國使者不情願。楊潔篪是嚥不下這口氣的,今天是他來教訓美國,豈能讓美國在媒體面前多一次發言機會呢?無論如何,他這天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再強硬的話他都要說出來:
「在中方面前,美國沒有資格說要從實力上與中國對話。不管是20年前,還是30年前,美國都沒有這個資格。這不是和中國人民打交道的方式!」
這場對話就到這裡,剩下的就是雙方關起門來的正式會談。到底會談的怎麼樣,我們也不曉得。只知道雙方說因為疫情關係,此次會面就沒有那些晚宴或餘興節目了。哪還需要呢,這場60分鐘的唇槍舌戰,就足夠娛樂了。
#戲是演給誰看的
#又是誰贏了
這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劇本超乎所有人預期。
我們一直都說外交場合就是演戲,但沒看過這麼real、劍拔弩張的畫面。
我看完整整一個小時的影片,看著每個人講話的神情,以及側拍的小動作(例如蘇利文一直跟別人傳紙條),就覺得,用武俠小說的寫法再適合不過了。
從昨天文章開始,就有很多的小細節可以觀察。
第一,楊潔篪從白面書生變成暴怒猛虎,這個轉變是為什麼?
第二,王毅收起過往的頤指氣使,退居楊潔篪身後,轉為輔助,這又是為什麼?
第三,楊潔篪的那句「還需要翻嗎」,什麼用意?
綜合上面來看,中國這次的脫稿演出,很大程度是演給中國人看的。
楊潔篪要演給習近平看,讓習近平知道,他盡力了,他是個忠心耿耿的奴僕。王毅配合演出,則是延續中國外交部一貫戲碼,就是在自家記者會上那一套說詞:「中方嚴正譴責」。
在這場會議後,中國央視新聞立刻作了兩張斗大標題的圖,上頭寫著
「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都覺不會接受美國的無端指責」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
這都是王毅和楊潔篪在會場上說過的話。
另外又一個細節。
會議過後,美國國務院將雙方的公開對談逐字稿鉅細靡遺的打出來,我這次的對話就是來自美國國務院。
但是中國這邊公布的,通通只有中方的發言,美國的發言一個字都沒出來。
你看懂中國在下一盤什麼樣的局嗎?
只要這場戲作的夠足,足以讓中國人信心膨脹,燃起義和團式的憤慨,國內的意見將會更一致,所有人同仇敵愾,便不會有人敢表達異議。如果有,你就是美國的打手。
#美國這邊當然也是演戲。
但他們不需要演給美國國民看,美國人根本不在意這些。
他們是演給同盟看的。
你有沒有發現,布林肯第一段開場白有一大段內容跟他在日本韓國講的是一樣的,都是同一套公式:新疆、香港和台灣。
他要在短時間內向全世界輸出一個新的「對中外交政策」,所以他不斷重複,到哪都講。
選擇在開場白上對中國講這三大敏感詞,就是要讓日韓知道,你看我連在中國面前都敢講,我美國還是全世界最大尾的。
只是他沒意料中國會爆走反擊
對於楊潔篪的一陣爆打,布林肯疏於準備,最後只能以一種自我反省的姿態和中國打太極。
這次對戰,#沒有人在談判桌上勝利。
但是如果把「#演戲目的」拿進來看,中國小贏。
中國成功激起國內仇美的心態,甚至也讓其他美國的敵人看見一種新的對話榜樣。
以後北韓、俄羅斯、伊朗是不是有可能也這樣和美國對話?
那你美國還要繼續溫良恭儉讓嗎?
美國雖然第一時間有演戲給同盟看,但後續被楊潔篪說教,同盟們作何感想?
現在的中共是個善於煽動民粹的政權,美國如果要繼續在擂台上站挺腰桿和中國換拳,就不能再繼續直拳來往。
美國要想的是,如何打破現在中國國內的「愛國心鐵網」。
資訊戰和心理戰,是新時代的戰場。
圖:王家衛東邪西毒,敏迪改
王家衛導演抱歉了,我這樣亂弄你的圖,希望你不會生氣
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我插科打渾的國際新聞
請下載敏迪選讀App
iOS:https://apple.co/2tgFKCu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我會每天早上8:13用怪奇文體轟炸你(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吧等等)
牙成語開頭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拝啓 坂元先生:
春寒料峭,久疏問候。我一直很喜歡這八個字,去年的信也是這麼開頭的,因為形容現在初春氣候的四字成語,總讓我覺得很符合這幾年在寒冬時觀賞老師的作品的氣候,也因為最後一集總在初春之際結束,承襲至老師作品裡的習慣「總在最後一集讓角色寫信」,於是這樣的一個詞,放在信裡放在現在,讀來特別對時。
不過轉念一想,當年在看《最高的離婚》特別篇時,光生寫給結夏的那封信的開頭,當時看的字幕其實也是用這句成語起頭,那時的我覺得這個翻譯用這個成語很高明,一直心念著能用上這個詞。當然,從你考慮過後決定放進劇本的對白,被人翻譯成中文,我將這中文譯詞,再轉回給你,這樣說起來,雖然這是在您不會讀到這封信的前提之下,卻是一種我刻意的注定吧。
憑藉老師筆下的醍醐,這幾年我承蒙您的影響甚鉅,兩年前不知為何突然動起模仿您寫信的念頭,以寫信給您的形式寫被多人評為敗筆之作的《追憶潸然》的一些心得,現在的我回頭重讀只覺得寫的很差(但我始終感謝當時肯對那些文字產生反應的人們)。唯一讓我覺得有點欣慰的是,那些文字裡的確存下了當時的我的某一部份。
看著那些文章,慢慢的能感覺到當時的我是抱著什麼心情在排列這些文字。
有時我總會想,自己為什麼要一直用文字將自己的想法整理出來,構成文章,這是一件笨拙又傷神傷力的作業,說到底,現實生活裡我無法精準控制任何事物,唯有透過用文字堆起來的易碎城堡裡,勢必要精確控制,決定想說出的概念。
因為在這樣的自溺世界裡,我才能精確地完成我想決定表現出來的意義,在這幾年,這是我在您的作品裡領悟到最深的道理,讓我深感佩服,因為道理很簡單,但執行起來真的是難以想像的困難,而老師在每一齣叫好不叫座的作品裡,投放了無數次這樣的概念,包括今年的《anone》。
「敗筆之作」這樣的詞,我相信您也已經看過好幾次,當年寫完大受歡迎的《東京愛情故事》的隔年,你充滿野心的寫了一齣原創作品,結果收視與評價皆敗,從高處跌落的滋味,我想當時年輕的你一定比誰都還要感到挫折,以為自己現在能得到一切,但終歸到底,時代的潮流與沖的比什麼都要快,最終,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失敗(我想什麼設定都沒解釋也幾乎極少開口的「中世古」也是老師您的一部份吧)。
老實說,《anone》跟您前幾部的作品很類似,我覺得都擁有大同小異的模式與缺點,在開頭的前四集,先一集一位的舖陳角色(這幾集可能是老師最想寫也最喜歡寫的部份吧),寫進你想寫的象徵,後四集再開始敘說衝突,有時節奏輕快,有時情節推進緩慢,但大多數終兩集的收尾總會直接略去沓雜的劇情,那樣的落差感,我想這應該是您作品總被說「虎頭蛇尾」評論的主因,但看著您是怎麼扣住這齣戲的主軸,對我來說,這是我喜歡您劇本的主因。
《問題餐廳》是女性與歧視,《四重奏》是失敗與謊言,這次的《anone》,我想就是真實與虛假吧。
第一集就以兩個住在網咖的少女點出題旨,先是感情交好後因「偽鈔」而決裂,這是多麼簡單又能引出後面主題的象徵啊,整齣戲扣住「努力讓虛假的事物變成極真實」情節,推至到尾,那麼,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不是親生的母愛是真,喜歡上未曾見面的男孩是真(但從髮型看來,他們是同一種人,會受到吸引是必然的),沒有血緣關係的四人在早晨一起刷牙的感情是真,誘騙朋友開咖哩店的好意是假,喜歡的女人犯了罪、站在正義方的律師總是說要報警是假,痛哭的少女在門後告訴男孩的謊言,也是假的。
我想在這些真與假之間,最終凝成「偽鈔」這個物件,是老師這次在故事裡想表達的想法吧。
只是一如您之前的作品,那些被你刻意藏著不說出口的情感,其實才是最重要的,而這世上的秘密與道理太多,那些需要費盡心思才能讀出理的故事,我想往往都不會受到極高的注目吧,我總是這麼想。
在我小時候,父親做過一份很辛苦的兼職,那是每天清晨在昏暗之中騎著打檔車,載著沉重的羊奶上山,一間一間送,有時在假日父親也忙於跟那些客戶一間一間收錢,範圍很廣,現在的我,只記得在那些矗立在荒涼之中的工廠的煙囪,一陣一陣排出白煙的樣貌,雖然沒有人會仔細理睬,但有時看起來,其實很美。
看《anone》時,我一直想到這些風景。
因為這仍是我現在居住在台灣、這個「新北市」的真正風景,沒有漂亮的建築,只有鐵皮屋,只有鐵工廠,隆隆作響的機器運轉碰撞聲,螺絲滾動的鐵磨擦聲,總是收不乾淨的電線,印刷機運轉的吵雜聲(老實說我目前的工作跟這個有些相關,而中世古講解的某些印刷原理,在台灣的工作環境是太過煩雜的),總是有些灰暗的天氣,雖然場景是在日本橫濱,但我覺得這齣日劇一直拍出了我的日常風景。
這應該就是我對您這八年來的戲劇收筆作,帶著點私人情感,最喜歡的部份吧。
但這才是「故事」這項事物最有趣的部份,因為就算能控制全部的細節,接收這個故事的讀者觀眾,透過微妙的記憶或思考,會得到的情感與解答,多半也都會超乎您的原意您的想像吧,我是這麼認為的。
在這幾年間,我觀賞您的作品得到的報酬與心得,其實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不論是實體部份或是我自己的思考,在此一路途,我在您的故事看見一部份的自己,用感謝可能也未必能確實表達謝意(特別是我這樣語彙貧乏的人),但我想就算沒說出口也沒有關係吧,因為真正重要的事物,重點在於就算不化作語言也不是重點,只要自己能確定自己的心意,哪怕很少人能理解,但,那才是最重要的。
在最後的最後,也請讓我擅自想像,您應該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願您會懂。
祝 一切順心
P.S. 期待您為滿島光及瑛太而創作的新作品,我深信,您下定決心的新方式,一定會為您帶來新的變化與成長,衷心等候。
牙成語開頭 在 劉傑中 Ethan Li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幾天去 輔大暨政大聯合主播大賽擔任評審,時間跟場合的關係,講評似乎不宜說太深,當我說「你們每個人都很棒」的時候,怕你們覺得我在講場面話,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寫在這裡好了。
我知道如果我說「志在參加」這種老掉牙的勵志成語,你們大概白眼不知道翻到哪去了。但我看到你們每一個報名的人,沒有臨陣脫逃真的都來了,上台把你們努力練習的成果表現出來,光是把這件事做完就已經很值得驕傲。
更何況,有些人感覺得出來是本身口條就不錯,表現頗有大將之風,但有些感覺得出來,公開演說大概不是你們最擅長的事,但想要趁這個機會練練膽識,有的講話怯生生的,或者聽得出來有點抖,也有一個同學大概太緊張了,開頭講沒兩句就陷入一陣停頓,說了聲「謝謝大家」就三步併兩步跑下台了。
讓我想到以前的自己。
有些元老臉友可能知道,我最早是參加台視的百萬主播徵選。已經到了最後十強,只剩我一個男性入圍者,所有人都說你「妥當了啦」,比賽過程還剪成節目在電視上播,一播完我手機開始狂響,什麼遠房親戚失聯的同學都打來了,連我當時的老闆都打電話給我,一副我準備叛逃選上主播要就離他而去的語氣,我還認真開始規劃,拿到獎金該怎麼花,打起算盤來了。
但最後我落選了,還是看到報紙才知道。心裡開始有個聲音出現,「拜託你以為你是誰啊?還真的以為你選得上」「也未免太不自量力了吧,怎麼可能有人要你」而且電視台在未經知會的狀況下把比賽畫面播出去,讓我們原本有正職工作但沒選上的參賽者有些尷尬。最後我沒選上所謂的「百萬主播」,連原本的工作都沒辦法做了。我開始怨嘆,如果早知道選不上,不如在海選的時候就被刷掉,不會搞到現在人盡皆知,騎虎難下。不!我甚至不應該自不量力,一開始就不要參加才對。
但我失業在家的那陣子,冷靜下來想想,在評選的過程當中才確立我對新聞工作是有熱忱的,雖然一開始表現不那麼好,但假以時日我應該會越來越進步吧!更何況他們說我不好,不代表我真的不好,無論如何還想再試試看,後來剛成立的壹電視找我就進去了,而事後證明在壹電視發生的事,不論好的壞的,包括認識你們,都是我這輩子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你們也是喔!不論那一天有沒有選上,千萬不要讓我們坐在底下的四個「評審」決定你好還是不好。充其量我們只是早生幾年(好啦,十幾年),比你們早進業界而已,在短短60秒,我們要用自己的標準,客觀加主觀的打出一個數字,但那只是當下那個時空,在我們設下的框架底下,給妳/你的一次參考值而已。不論結果如何,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本質。
底下是我2009年的自拍,當時剛上台北討生活,窩在西門町一個小套房裡頭,懷抱著主播夢的我,錄了段想要給電視台評審的話。謝了電視台謝了評審謝了主辦單位還順便謝謝上天,謝東謝西,唯獨缺了一個:有一天你會像我一樣,開始感激當年那個不計毀譽成敗,冒著當眾丟臉出糗風險,無論如何都要奮力嘗試一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