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噴劑不能亂用❗❗
新聞:
「一名12歲國小女童日前因右下巴紅腫熱痛,且症狀持續2天仍未解,
因此赴醫院就醫,經醫師診察發現她滿口蛀牙,甚至已有膿液從紅腫牙齦縫滲出,研判是不潔的口腔環境,#造成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便以藥物局部處置搭配一周高效價抗生素治療,
回診時腫痛獲改善,醫師卻發現她 #鼻腔竟被兩坨粉色肉團塞住。
經瞭解得知,家長不捨孩子因過敏性鼻炎長期鼻塞,
便自行至藥局購買含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的噴劑,
女童使用後鼻內血管收縮,鼻塞獲緩解,但這一用持續好幾年,
#鼻黏膜血管彈性疲乏,還造成鼻甲持續腫脹,
鼻腔完全塞住,只能靠口呼吸。
#充足的唾液,
能和細菌分解食物時縮產生的酸性物質形成酸鹼中和,
藉此保護牙齒,
而 #長期鼻塞張口呼吸 導致唾液量不足,
而使酸性物質逐步侵蝕牙齒,
增加蛀牙的風險,
甚至形成齒源性的感染病症。」
看到這則新聞柳醫師覺得很感慨,
臨床上我們確實經常遇到病人自己在外面亂買鼻噴劑,
鼻子稍微不舒服就拿出來噴,
長年濫用的結果導致「反彈性鼻充血」的後遺症。
目前治療鼻炎的噴劑有4大類:
#血管收縮劑、#類固醇、#抗組織胺、以及新型 #類固醇合併抗組織胺
✅血管收縮劑鼻噴劑: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 「歐X鼻」就屬於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
其作用是藉由收縮鼻末梢血管以暢通鼻腔,來舒緩鼻塞症狀。
此類鼻噴劑作用快,約幾分鐘就能緩解鼻塞,使用的當下效果非常明顯,但長期使用的話,容易造成 #反彈性鼻充血,若不繼續使用則會一直反覆鼻塞,久而久之就會養成 #依賴性。
此類鼻噴劑偶爾拿來救急使用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 #建議不要連續使用超過7天。
✅類固醇鼻噴劑:
很多人聽到「類固醇」三個字就退避三舍,其實是因為誤解而產生的恐懼。
類固醇鼻噴劑只需極低劑量,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副作用小,長期使用並不會引起鼻黏膜萎縮或是嗅覺失常。
但因為 #作用時間較緩慢,對於鼻炎症狀無法立即改善,有的病人只噴一兩次覺得沒效,就把它束之高閣,實在很可惜。
一般而言要持續使用數天至一週後才會達到最佳效果。
因此應該依照醫師指示,不管有沒有症狀,都要每天規則使用,而不是等到有症狀時才想到要拿出來噴。
類固醇鼻噴劑導致 #全身性副作用的比率很低,但如果出現鼻出血、鼻潰瘍,鼻子有手術傷口或發現眼睛疾患(青光眼、白內障)有惡化控制不佳時,建議應先暫停使用,並且立即回診。
✅抗組織胺鼻噴劑:
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易穿透血腦障壁進入中樞神經,副作用少,且藥效作用時間較長,一天僅需口服1-2 次,較為方便。
相較於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作用較快速,但緩解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效果可能沒有比類固醇鼻噴劑好。
抗組織胺鼻噴劑安全性高,全身性副作用(如:嗜睡、口乾舌燥、視力模糊)會比口服抗組織胺來得少,但 #味道有點苦是其缺點。
➡️新聞連結在留言處
照片來源:南投醫院
#過敏性鼻炎
#鼻噴劑
文字授權: 柳雱邁小兒科
#未來親子
--
☺教養路上不孤單!快將<未來Family>加入"搶先看" ➡ 讓我們和您一起在教養路上並肩作戰!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照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限時動態,很多人看不懂,簡單來說,就是昨天南部發生某身心障礙的女性拔牙手術後,不幸離世。
昨天下午有三個不同電視台的記者,第一時間聯絡我,希望可以採訪牙醫師對於此事件的看法。有兩位記者,我以不清楚事情狀況為由,不便接受訪問回絕了。
其中一名記者剛好是之前就認識的,我也表明立場,我不評論是非對錯。但因為是朋友,也知道我只會針對專業知識作回答,於是就接受了簡短採訪。(卡在兩台刀中間,害我沒時間用餐😭)
該段訪問我只表達兩個重點:
1.拔牙並沒有顆數上限。
2.任何手術、麻醉都有風險存在,術前必須謹慎評估。
很多網友或非醫療人員一聽到一次拔20顆牙這個數量,都會覺得不合理。但其實很多身心障礙患者都會需要拔除全口多顆牙齒。或頭頸癌患者在做化療放療前也會需要全口殘根拔除。該名個案是身心障礙者,多次的麻醉是否風險更高?而且這些牙齒基本上都是爛掉的牙根(residual root)這些爛掉的牙根,傷口通常不會太深,如果放置不管,不拔出來反而更有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感染。
基本上就算有20個拔牙傷口,只要傷口縫合處理適當,風險絕對遠低於多次的全身麻醉。
最後死因是吸入性肺炎,跟術後居家照護關聯性較高⋯
這邊也要替很多在醫院或各單位為身心障礙患者、急重症病患努力的醫師、牙醫師、護理人員們打氣。
總而言之就是,拔牙顆數並沒有上限,所以不代表拔牙顆數多就是錯的。
術前要全面性評估個案的年紀、身心狀況,過往病史,是否有系統性疾病,有無服用任何藥物,凝血功能是否有問題,是否能承受多次手術麻醉?術後照顧當然也很重要。
該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所以我也不再發表任何評論,希望記者朋友們不要再打給我了,謝謝。(照片為拔牙示意圖,非該案例)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照片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提醒大家,備孕時就要把牙齒健康照顧好。其實任何人都應該照顧好牙齒健康。
懷孕四個月內的牙齒問題,因為很難與自然流產釐清關係,所以牙科醫師大部分都不敢接。在醫用關係緊張的現在,請大家不要為難牙科醫師。其實並非「生一個孩子,壞一顆牙」,而是牙齒健康一直被忽略,孕期因為荷爾蒙改變加重症狀才想到要處理,為難自己也為難牙科醫師。
提醒大家健保有提供懷孕中多洗一次牙(距離上次要隔3個月),就是針對懷孕期間很容易牙齦發炎而提供的服務,請多多利用。
陰道產、肌膚接觸與母乳哺育,對於寶寶的口腔正常菌種建立都是有幫助的,日後再整理與大家分享,先與大家分享舊文。
《懷孕時就幫寶寶預防蛀牙》
大兒子從一歲半長六顆牙時就蛀了兩顆,從此開始補牙。一歲半的孩子,全身被約束,邊補邊哭,回家後一整個星期半夜都還會驚醒,當媽的實在也不好受。慘的是後來牙齒還是邊長邊蛀,就成了大工程,費時費力費錢。長輩們說:「ㄟ?乳齒不是掉了再長就好了嗎?何需如此折騰孩子呢!」唉!我也不願意啊!可是乳齒蛀了,孩子也是會痛啊!還會影響咀嚼進食,日後恆齒的排列也會受影響啊!想想形成蛀牙的四個條件,細菌、可供發酵的醣類、牙齒、時間,全都俱備,怪不得會兵敗如山倒,慘兮兮!
懷老二時,帶老大去看牙,兒童牙科蔡宗平醫師告訴我說,你現在就可以幫老二預防蛀牙喔!當了那麼多年婦產科醫師,還是頭一次聽到咧!真是才疏學淺。原來是寶寶蛀牙四個要件當中的細菌—鏈球菌,是從父母來的,大部份是口水。媽媽在懷孕時開始嚼含木醣醇的口香糖,可以降低口中的蛀牙菌數。這種習慣應延續到寶寶二歲左右,因為研究顯示寶寶出生到二歲左右是感染蛀牙菌的關鍵期,藉由降低媽媽(或是照顧者)口中的蛀牙菌數,寶寶口中會出現這種蛀牙菌的機會會大大地減少或是延後,在後繼的追蹤報告發現孩子的蛀牙率也確實比對照組低。
在門診時,常有會孕吐的媽媽告訴我說,嚼口香糖會降低想吐的感覺。既然這樣,來嚼嚼木醣醇口香糖,既可幫寶寶預防蛀牙,又可以減低孕吐的不適,真是一舉兩得。〈我沒有收口香糖廠商的廣告費喔!〉當然清潔牙齒還是最重要的。孩子長牙就可以開始看兒童牙醫囉!讓孩子跟牙醫師熟識,不要視看牙醫為畏途!
懷孕媽媽們的口腔衛生健康是很重要,卻常被忽視的一環。在門診時,常可遇到無助的媽媽。牙痛,可是牙醫師因為懷孕的關係不敢治療,要媽媽回婦產科開止痛消炎藥。俗話說:生一個孩子要壞三顆牙,也讓很多媽媽把懷孕時牙齒的問題視為理所當然,其實無論是媽媽們或醫師們,都可以積極些!
正在準備懷孕的媽媽們,最好先把牙齒疾病處理好。懷孕時,因為孕吐及胃酸逆流的關係,容易造成牙齒琺瑯質的酸蝕。在孕吐之後,用一茶匙食用小蘇打粉泡一茶杯水漱口,可以中和這樣的酸性。避免在吐完後馬上刷牙,減低對牙齒琺瑯質的傷害。
孕婦因為口腔酸性增加,含糖飲料攝取增加,跟容易忽視牙齒健康,成為蛀牙的高危險群。放著嚴重蛀牙不治療,是有可能會造成口腔膿瘍甚至臉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媽媽們不可不慎!而且嚴重蛀牙的媽媽,孩子也容易蛀牙喔!
懷孕時,因為荷爾蒙濃度改變,影響牙周韌帶及骨頭,造成牙齒鬆動,這是暫時的現象,不用擔心。而大約有60-75%的媽媽,在懷孕時會遇到牙齦炎的問題,這也是荷爾蒙濃度改變,免疫反應下降,跟口腔菌種改變的關係,保持口腔衛生,如果很嚴重,要就醫喔!
最麻煩的是牙周病,如果發炎嚴重,導致菌血症,有可能造成早產及胎兒過小。所以懷孕期間,如果有牙周病還是要積極的治療。牙齒的X光照射,如果治療上有需要,可以在懷孕中期,也就是滿三個月後執行。在鉛衣保護下,其風險是比自然受孕流產及先天畸形的風險小1000倍。而一般牙科使用的局部麻醉藥,只要是合理的劑量,都是安全的。因為懷孕而延後治療牙齒疾病反而是讓寶寶曝露於早產跟生長遲滯的風險中喔!
以自身當媽媽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希望每個寶寶都有健康的牙齒!
參考資料
1. Oral health during pregnancy.
Am Fam Physician. 2008 Apr 15;77(8):1139-44.
2. 臻品兒童牙科蔡宗平醫師
(猜猜這是幾年前的照片,呵呵😄)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照片 在 蜂窩性組織炎 的推薦與評價
·#Q28根管治療後的牙齒_為什麼還會長細菌啊? ·#牙醫叔叔_為什麼牙齒裡面會長 ... 牙齒4疾病都可能致蜂窩性組織炎「醫生,我的臉腫起來了,又腫又痛,怎麼會這樣 ? ... <看更多>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照片 在 蛀牙誤敏感臉腫蜂窩性組織炎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病不醫成大患,嘉義一位小姐長期有 牙齒 酸軟的困擾,她一直以為是 牙齒 敏感,自行使用抗敏性牙膏來減輕症狀,但過沒多久她的左臉頰居然腫得像豬頭還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