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全台9條特色古道 踏上先民的歷史故事與生活脈絡|#邊吃早餐邊看編週報
《斯卡羅》大戲精彩完結,使不少人開始關注台灣的過往,更引起大家對歷史遺跡、景點的興趣。除了牡丹社事件後修築的 #琅嶠卑南道 外,各地也有許多具有歷史故事的古道,或者是具豐富生態、山海景觀,吸引人們持續走上先民的道路。精選特色路線,一起穿山入海→
整理:林君翰
「牡丹社事件翰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 五下社會.清末台灣(翰林) 》 牡丹社事件...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國中歷史牡丹社事件後的積極治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翰林社會歷史七上第4章清帝國統治政策的變遷(建議播放清單 的評價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牡丹社事件影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牡丹社事件影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4日
地點: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的?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的
歷史春秋網
罌粟是阿拉伯使者帶給大唐的禮物,在進入中國的最初幾百年裡,罌粟是悅目的觀賞植物和救命的治病良藥,而後卻演變為謀財害命的毒品。
阿拉伯使者帶來的禮物
罌粟原產於西亞阿拉伯半島、南亞印度等地。中國並不是罌粟的原產地,罌粟及其製品鴉片都是從國外傳入的。
罌粟及其製品的傳入始於唐代。《舊唐書》列傳載:「乾封二年(667)拂霖遣使獻底也伽。」經德國學者夏德(Friedrich)等的研究,「拂霖」就是大秦,即東羅馬帝國,其中心位置約在今敘利亞。唐時,由於阿拉伯人的大舉擴張,敘利亞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省。
「底也伽」,古音為te ya ka,是當時西方的珍貴藥品。據阿拉伯史家記載,上等的「底也伽」產自伊拉克的巴格達。西方自古就認為,「底也伽」是療效最佳的解毒藥,它由600種物質混制而成,這種丸狀藥的作用可解除一切毒素。「底也伽」的主要成分是:鴉片、龍涎香、縮砂、肉荳蔻、肉桂等,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鴉片。
從這些史料中基本可以推斷出,鴉片是古阿拉伯人傳入中國的。
唐代時,正在急速擴張中的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阿拉伯向中國派遣正式使者就達37次。古阿拉伯進入中國,主要有陸、海兩條路。陸路由著名的絲綢之路進入長安,海路則是經馬六甲海峽到達廣州、泉州、揚州等地。成書於10世紀上半葉的不朽名著《一千零一夜》,也反映了西亞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這種交流的規模即使在交通十分發達的今天看來,也令人歎為觀止。那時在長安、廣州、泉州等地經商的阿拉伯人不下萬人。阿拉伯人帶來了象牙、棉花、白糖、寶鐵等特產,也帶來了罌粟和鴉片。
從文獻記載考證,乾封二年阿拉伯使者貢獻「底也伽」,是鴉片進入中國之最早記錄。但中國人對鴉片的認識要早於這一文獻記載。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的《唐本草》有「底也伽」一條,載:底也伽,味辜苦平無毒,主治百病中惡客忤邪氣心腹積聚,出西戎。這本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藥典的成書,比史載的阿拉伯人獻「底也伽」還要早八年,而且明確地記載了它的藥用效果。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在公元7世紀的上半葉,唐朝初期,底也伽——也就是鴉片——已進入了中國。
阿拉伯人在貢獻「底也伽」的同時,也將罌粟帶到了中國。
美麗的藥物
不久,中國人就開始種植罌粟。由於罌粟花異常嬌豔,唐代人多將它作為觀賞植物。成書於唐開元時期的《本草拾遺》中記載:「罌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生活於唐文宗時期(826~840)的郭橐駝,也具有種植罌粟的經驗。他在《種樹書》裡寫道:「鶯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詩人雍陶在《西歸斜谷》中唱道:「行過險棧出褒斜,出盡平川似到家,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這裡的「鶯粟」「米囊」都是罌粟的別稱。
罌粟在傳入中國的最初數百年裡,並沒有造成大的危害。這是因為當初很少有人吸食,罌粟主要還是作為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
進入宋代後,罌粟花又稱「鼓子花」,被當作妓女的別稱。原來宋人之美學觀念尚淡雅而不喜濃豔,故將豔麗的罌粟花用來形容姿容不佳的妓女。詞人張先,晚年在杭州時「多為官妓作詞」,所以有詩曰:「天興群材十樣花,獨分顏色不堪誇。牡丹芍藥人題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官員王元之被謫齊安郡,見當地「民物荒涼,菅妓(宦妓)有不佳者」,便感嘆:「憶昔西都看牡丹,稍無顏色便心闌。而今寂寞山城裡,鼓子花開亦喜歡。」
這時,中國人對罌粟的認識更加深入,其種植也日益普遍。如北宋蘇頌在《圖經本草》裡寫道:「罌粟花處處有之,人多蒔以為飾,花有紅白二種,微腥氣,其實形如瓶子,有米粒極細。圃人隔年糞地,九月布子,涉冬至春始生,苗極繁茂,不爾則不生,生亦不茂,俟瓶焦黃乃採之。」可見宋人對罌粟的植物特徵、種植及採摘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宋代的醫家已用罌粟來治病消災。在楊士瀛的《直指方》、王璆的《百一選方》、王碩的《易簡方》、林洪的《山家清供》等醫書裡,均以罌粟的殼蒴為治病妙劑。著名詞人辛棄疾曾患有疾,後遇一異僧,以陳年罌粟加人參等製成敗毒散,吞下威通丸十餘粒,此後即愈。
金元的醫家承宋朝之傳統,已普遍用罌粟主治咳嗽和瀉痢。到元初,忽必烈於1270年設廣惠司,專門製造阿拉伯藥劑。1292年,元人又設「回回藥物局」,所用之藥當然也包括罌粟。
罌粟不僅被醫家所重視,還得到了民間百姓的歡迎。人們普遍視罌粟子煮粥為大補之物。劉翰在《開寶本草》中記錄了這種習慣:「罌粟子一名米囊子,一名御米,其米主治丹石發動,不下飲食,和竹瀝煮作粥,食極美。」將罌粟子稱作「御米」,一方面我們可推斷出它已進入了皇宮,另一方面也可見其珍貴。實際上,民間使用罌粟已越來越廣泛了。蘇軾有詩道:「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蘇轍在《種藥苗詩》中指出罌粟粥還可治消化不良:「……研為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飲食無幾,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槌石缽,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調肺養胃……」所以,罌粟在宋代,竟成了醫療與食補兼而有之的物品。
但宋代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罌粟的副作用。《易簡方》記載:「粟殼制痢如神,但性緊澀,多令嘔逆,故人畏而不敢服。」王碩提出抵消罌粟副作用的良方:「令醋制加以烏梅則用得其法矣。」還可與四君子藥合用,「不致閉胃妨食而獲奇功也」。元代名醫朱震亨對罌粟認識最深,他指出:「其止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宜深戒之。」 可見元代人對罌粟的毒性已有深入的瞭解。而且我們可以從「殺人如劍」這四個字裡,推測出那時社會上應已有不少因食罌粟中毒而死亡的事例了。
儘管宋、元時期,人們對罌粟的醫學功用已相當瞭解,但那時尚無「鴉片」之稱,也還不懂得鴉片的製法。直到明代成化年間,才有了製作鴉片的記載。
明代醫家王璽在《醫林集要》中記載:「鴉片治久痢不止,罌粟花花謝結殼後三五日,午後於殼上,用大針刺開外面青皮十餘處,次日早津出,以竹刀刮在瓷器內,陰乾,每用小豆大一粒,空心溫水化下,忌蔥蒜姜水,如熱渴以蜜水解之。」 他採集生鴉片的記錄相當詳細,是中國有關鴉片製作的最早記載。王璽曾任甘肅總督達二十餘年,在那裡,他有可能長期與穆斯林接觸,從他們那裡瞭解到了阿拉伯的物產、醫術、習俗等。其後有名醫李梴的《醫學入門》,書中寫道:「鴉片一名阿芙蓉,即罌粟花未開時,用針刺十數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瓷器內,待積取多了,以紙封固,曬二至七日,即成鴉片矣,薴急可多用。」從這兩則記錄可以判斷,那時的醫家已懂得熟練採取罌粟之液,製成鴉片,配作藥劑了。
阿芙蓉一詞是從阿拉伯語Afyun音譯而來的,而鴉片一詞的直接來源,則是英語Opium,其同義詞還有雅片、阿片、阿扁等別稱。最常用的是鴉片一詞。另外,罌粟的別稱還有藕賓和蒼玉粟等。
明代人對鴉片醫學作用的認識,已達到相當的高度。根據醫學大師李時珍的調查和實踐,鴉片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瀉痢、風癱、百節病、正頭風、痰喘、久咳、勞咳、吐瀉、禁口痢、熱痛、臍下痛、小腸氣、膀胱氣、血氣痛、脅痛、噎食、女人血崩、血不止、小兒慢脾風等二十餘種病痛。另外,李時珍已記載了鴉片對性功能的作用,他指出,鴉片「能澀丈夫精氣」,因此「俗人房中術用之」。
綜上所述,中國人知道罌粟至少已有1300年的歷史,懂得罌粟的藥用價值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而製作鴉片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請您暢所欲言,歡迎加入#知史討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知史討論
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算早知道了是happy ending,這篇搜救日誌還是相當引人入勝,頗有跟著文字一起鍵盤搜救的感覺。低調的真英雄,辛苦了,佩服!
#李明翰救援事件
#能高哈崙橫斷
李明翰救援事件歷程
6月1-3日 我在嘉明湖的向陽山屋值班。連日大雨,勸退所有上山的山友。4日稍晴,走去3K+400m收訊。鴻昆在找我。轉身回去4k+200m的山屋。
6月07日 南橫路坍,遊樂區封閉至月底從便道下山返回台北。
6月08日 晚上10:45左右,正式介入搜救作業。 請阿弄(張嘉榮)幫我羅列去過哈崙工作站人手(含原住民協作)資料和聯絡方式。他們至少熟悉工作站以東的路徑和營地! 要開始建立曾去哈崙做過調查的協作和人員的聯絡方式和能力屬性!政府部門結束後,就是ob的事情了。
6月09日 成立資料庫平台:搜救事務所。收到三份資料:消防局搜救簡報,雨量監測以及明翰失聯記錄。
最新消息:在山上搜救的人有人受傷,又因為下周二又會有梅雨鋒面來襲,預計明天會有一架次上去把搜救人員撤下山。至於放晴後還會不會繼續搜救,就要看消防局後續的決定了。山友傳來黃秋豪墜落!
6月10日 請學弟妹將所需裝備理出來。特別是衛星電話。糧食就讓他們在花蓮買吧!記得輕、熱量、飽足感對原住民是有意義的。衛星電話已經跟學校租借了,已經開通。等要上山再儲值。消防隊也願意租借衛星電話給我們,費用他們會吸收,直升機部分免費。
6月11日 中午請雪羊、元植吃飯。晚上七點最新進度 1.西線搜救已經回到牡丹池,因為訊號太差,無法取得任何訊息,必須等6/12才能知道資訊。 2.西線搜救活動,6/12中午以後全部暫停,人員全數下撤。
6月12日 中午12點半,鴻崑與王指揮官電話確認進度如下: 1.西線,因路況非常不好,沒有下去勘查石洞獵寮! 2.基於上述原因,自搜路線6/12下午將會重新規劃。 3.消防隊已經請求國搜協助,空降武稜工寮,尚未回覆。 4.搜救航跡圖下午會拿到,請哲安協助整理,放置於google文件。 最後,祈求鋒面加速通過!與阿花連袂拜訪李家。我們想瞭解他們對搜救期望值;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6月13日 無事,上興大法商山社OB會(雁聲園)瀏覽。看到與學弟素昧平生的夥伴紛紛捐輸,內心頗受感動!
6月14日 明翰打電話求救。小葉1130到玉里跟魏、高會合,預計12-30~1300到壽豐。小高和魏大哥是從山上田地被緊急通知前來。魏大哥沿路抱怨來不及磨山刀。山刀不利,獵人之恥! 小葉也是被我發通緝才從池上找來。耀禾原本要跟同居女友在她生日時登記結婚。現在要再等一陣子。他連夜開車從美濃前來,凌晨五點半到壽豐,接著就上山救援。搭02:34分到壽豐05:08哪班。跟兒子、女兒答應參加畢業典禮,全部爽約。哈哈!剛搭計程車到松山車站,司機名叫林長壽。真是好兆頭!
6月15日 七個人上山。從池南進入木瓜山區。大約0840徒步起登。林務局跟警消留在登山口附近架設中繼站的。接近中午一時的位置。接二號索道頭,遇到鐵軌 ,往三號繼續前進,三號索道上方,有火車頭和客車車廂。約四時住宿鐵道工寮。三號索道發送站工寮約於海拔1815M。索道上叫作發送站 下叫作著點站 考量有:前晚搜救人員睡眠品質不佳。重裝和食物尚未減少。已上升1000米。我要讓所有人員有所保留力量。
6月16日 這是第二天。此日接近中午陡上木瓜山。在四時半於圓山前紮營。無水,晚上蒐集雨水。
6月17日 越圓山 在平頂山頭轉北下新木瓜(11時)午餐。下午陡下200-300米到溪底營地。同樣約四時許。
6月18日 同樣約8點出發,陡上(號稱早上賺好幾百高度,到了下午又還給它)。中午過後上到大檜山下哈崙的稜線。12:45,搜救隊人員打無線電下來,人員均安,要從哈崙工作站的稜線切過去搜救熱區了。2361峰轉西北稜線抵達鐵道溪谷。約四時許。
6月19日 魏大哥早上說他扭到腳,腫脹疼痛。給予消炎藥和止痛藥。他把雨鞋割除部分,才能穿上。08:00出發,將魏大哥背包拆分成四人份-。減輕他的壓力。鐵道附近都是人造林,但仍然是很陡峭。接上2457峰北側。聽見直昇機盤旋空中偵察。有時從身邊飛過。但不知道駕駛員有無看見我們。想幫魏大哥叫直昇機吊掛。他卻說:我下去做什麼?人又還沒找到?
讓耀禾和小高先搜偏東北的A稜。我 小葉和魏大哥搜北向的B稜。越過2418後稜線寬平,植被茂密,不久魏大哥發現淺淡腳印。往前呼喊,有回應。一時興奮起來。打開無線電通聯,才發現先行二人切錯稜,走到我們這邊。
只好讓二人儘速下鐵道,往A稜方向回搜。二人走了約一公里的廢棄鐵道,還穿過一個隧道。在稜尾仍一無所獲。走回會合紮營。
研判地圖,紮營地正好在四號索道下方工寮。
6月20日 魏大哥病況仍無好轉。我決定讓他留守。四人沿鐵道往前搜索至2309峰南北向的C稜。走約400米,小高發現有人試圖生火未果!-燃燒不完全的包裝紙和四號廢電池。旁邊有長期以來躺臥的形狀!嫩草微黃枯萎。
決定往主要稜線旁大溪溝,尋找更多跡證。果然發現2小堆人為疊石。泥巴地面有被雨水沖刷的模糊鞋印。大石頭上青苔完全磨掉,彷彿有人坐在上面想了很久的事情!
大溪溝,讓耀禾下切,看能否發現大背包。小高和小葉往上方找墜落痕跡。我仍在鐵道上搜索,尋獲藍色一人用小牙線盒。喚回三人,決定從火堆處往上搜索。發現上方寬稜為南北向,但地圖上並非明顯。讓其他三人呈扇形搜索,邊走邊呼喚名字。往上約200米落差處得到回應,隨即發現明翰。位置為2309峰東側南北向寬緩短稜,開始轉陡的高度,下方密密麻麻等高線應該是他跌落的大溪溝。
讓耀禾、小高、小葉到上方約30米處闢吊掛場,並通知消防單位。給予明翰兩瓶黑糖水(早上煮好並放在保溫瓶),煮泡麵,給予蘋果,糖果,餅乾,其他零食。聽他說了一些話。然後到上面岩石坡看吊掛作業場。
小葉試圖背負明翰,但身高不對等,加上重傷;稍微移動,即慘叫喊痛。決定耀禾和小葉做簡易擔架。小高負責狼煙和擴大吊掛場。我帶刀去開闢之字形搬運路線。傷患意外地輕,應該少了10公斤以上的體重。輕鬆將其移置上來。由於雲層介於地面和我們之間,直升機似乎有點晚才能起飛。約九時許發現,吊掛作業完成約下午二時許。
6月21日 黑鷹直升機載搜救小隊下山。魏大哥送慈濟醫院,至今仍未康復。
我只有一些基本信念啦!人命無價。自己的學弟自己救。如此而已。我把明翰救下來,都沒去看他。有跟他父親和二舅解釋。希望他未來能在登山界發揮專長。幫助他人。幕後英雄是協助我上山的朋友。他有蠻多自己人生的功課要處理。
搜救人員有很多外界不知道的犧牲奉獻
葉兆擁(小葉,東海山社ob)
高瑩山(小高,花蓮卓溪布農獵人)
魏友仁(魏大哥,花蓮卓溪布農老獵人)
黃耀禾(耀禾,文藻山社指導老師)
伍元和(五元,曾擔任興大法商山社和國北師山社指導老師)
隊伍內4-6人(含原住民嚮導,中級山經驗豐富,體能優異,去過該地區,擅長溯溪架繩)。這些人是我熟悉和信任的人選。全部。我在山上不想跟陌生人合作。會按我指揮行動的團體。小型,快速,默契十足。報導說速度奇快。其實沒有,按部就班而已。魏大哥是資深獵人請來幫忙追蹤的,相當銳利的獵人眼光。很淺的足痕都能告訴我。
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國中歷史牡丹社事件後的積極治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牡丹社事件 與三菱集團崛起(上)【民視台灣學堂】民視政經2019.06.01-許忠信. 民視台灣學堂Formosa TV Taiwan Lecture Hall. ... <看更多>
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翰林社會歷史七上第4章清帝國統治政策的變遷(建議播放清單 的推薦與評價
神祕力量? 牡丹社事件重挫日軍-民視新聞 ... 牡丹社事件建紀念公園還真相2014-05-27 TITV 原視新聞 ... 翰林國中歷史7上ch4臺灣關鍵歷史人物-朱一貴. ... <看更多>
牡丹社事件翰林 在 《 五下社會.清末台灣(翰林) 》 牡丹社事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清末台灣(翰林) 》 牡丹社事件(1871年)後,1874年清朝政府派沈葆楨來台,他開闢了聯絡東部的道路,分別為北、中、南三條。這三條分別是哪三條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