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醫學】~ 造船業可能的風險
週末騎騎ubike,沒想到還可以經過造船廠!印象中,只覺得高雄是造船、拆船的重鎮,原來北部也有造船廠⋯⋯真是長了見識⋯⋯
在光鮮亮麗的船舶後面,從業人員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健康風險呢?
我們就來看看吧⋯⋯
因為造船包含了很多的工序及接觸到的材料,所以好像什麼都會沾到一些,下面的說明都用概要簡述,以免版面太雜亂,對其中的議題有興趣的,可以再點進相關的延伸閱讀中。
1. 重金屬:主要都是作為防鏽的塗層或焊接的材料
* 鎘(Cadmium):常出現在鍍鎘的鋼材,或一些焊接的材料中。
急性:吸入高劑量的鎘會造成嚴重的「肺臟損害」。
慢性:長時間地暴露於含低劑量鎘的空氣、食物或水,會造成鎘累積於腎臟並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其他的長期影響,則是「肺」的損傷和「骨骼脆弱」(痛痛病)。
* 鋅(Zinc):主要在鍍鋅的鋼材,和含鋅的塗料中。
急性:吸入大量的鋅(如:粉塵或煙霧)可能會導致一個特殊的疾病,稱為「金屬煙燻熱」。
* 鉻(Chromium):主要用在顏料之中
急性:吸入高濃度的六價鉻會造成鼻粘膜疼痛、鼻塞、流鼻水及呼吸問題,如氣喘、咳嗽、呼吸急促。(黏膜刺激性)
慢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為人類的致癌物。
* 錳(Manganese):常在焊條中出現
慢性:最可怕的就是會產生「巴金森氏症」
* 鐵(Iron):船身的鋼材中就會有鐵
慢性:在吸入船身拋光或研磨的粉塵或是焊接時的金屬燻煙後,長期會產生鐵質沈積症(siderosis)。
想了解更多有關焊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電焊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blog-post_26.html
2.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現在為求材質的堅固及輕量化,在遊艇常會使用的就是FRP,在使用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接觸性皮膚炎」及「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特別是遊艇製造時,常使用的工法是「手積層製造」,然而因為這樣作業的方法是「開模式」,顧名思義,作業沒有密閉,所以局部的排氣以及個人防護具要更加注意,以免造成長期暴露的職業傷害。
想了解更多有關FRP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接觸「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FRP.html
3. 石棉(Asbestos)
以前用在管路的隔熱,是很普遍的材質,現在因為知道其健康的危害,已經用的很少了,然而在拆船業,還是可能會碰到石棉,要注意呼吸道的防護;否則,在數十年之後,可能會出現「石棉肺」、「惡性間皮瘤」等疾病,這時候再去反省幾十年前沒戴呼吸防護具就來不及了!
更多有關台灣石棉使用的歷史及資料,可以參考這篇:
〖工業發展史中的致命粉塵:台灣石綿職業病〗
http://bit.ly/2V22VwH
4. 油漆顏料(Paints)
為了船身的美觀、保護漆面下的材質,「油漆」在造船業一定不能少,甚至就如前面提到的,會加一些重金屬,來達到特定的目的,如:防鏽。
在油漆施作時,主要會影響到健康的有以下三個:
A. 揮發性有機溶劑
B. 顏料中的重金屬
C. 粉塵
而這些健康風險,又可能因為後面提到的「局限空間」,造成通風不良、濃度累積,造成更嚴重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有關油漆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油漆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paint.html
5. 局限空間(Confined Spaces)
在船艙內施作相關的工程時,其實就算是一種「局限空間」;法規中的定義如下: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19-1 條:
局限空間,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
可能產生的風險有:
物理性危害:
如:墜落、感電、掩埋/溺水、夾/捲、熱傷害/冷傷害。
化學性危害:
如:缺氧、急性化學中毒、火災、爆炸。
想了解更多有關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06/confined-space.html
※ 最後補充一下,在美國OSHA的統計資料,造船及修船業中,造成最多死傷的,其實是船塢的污水處理系統 ~ 硫化氫中毒。(因為其他即便產生職業病,也不會一下子就死亡!)
參考資料:
https://www.osha.gov/SLTC/shipbuildingrepair/hazards.html
如果想看中文的,我之前也有整理一篇: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07/H2S.html
※ 結語:
看起來好像很可怕,怎麼那麼多危害物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通風」&「個人防護具」
通風能做好,危害物質的濃度低;再配合適當的防護具,就可以讓風險降到合理的範圍。
所以大家應該多去了解工作中可能的風險,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知則無懼」,多了解以後,自然就會去找出趨吉避兇的方法,而不是在現場傻傻地吸好吸滿。
(有人看到最後嗎?可以猜猜看這是ubike騎到哪兒可以看到的風景唷)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Safety and health in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 (2019 revised)"
https://www.ilo.org/…/d…/normativeinstrument/wcms_618575.pdf
物理性爆炸化學性爆炸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職業醫學】~ 造船業可能的風險
週末騎騎ubike,沒想到還可以經過造船廠!印象中,只覺得高雄是造船、拆船的重鎮,原來北部也有造船廠⋯⋯真是長了見識⋯⋯
在光鮮亮麗的船舶後面,從業人員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健康風險呢?
我們就來看看吧⋯⋯
因為造船包含了很多的工序及接觸到的材料,所以好像什麼都會沾到一些,下面的說明都用概要簡述,以免版面太雜亂,對其中的議題有興趣的,可以再點進相關的延伸閱讀中。
1. 重金屬:主要都是作為防鏽的塗層或焊接的材料
* 鎘(Cadmium):常出現在鍍鎘的鋼材,或一些焊接的材料中。
急性:吸入高劑量的鎘會造成嚴重的「肺臟損害」。
慢性:長時間地暴露於含低劑量鎘的空氣、食物或水,會造成鎘累積於腎臟並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其他的長期影響,則是「肺」的損傷和「骨骼脆弱」(痛痛病)。
* 鋅(Zinc):主要在鍍鋅的鋼材,和含鋅的塗料中。
急性:吸入大量的鋅(如:粉塵或煙霧)可能會導致一個特殊的疾病,稱為「金屬煙燻熱」。
* 鉻(Chromium):主要用在顏料之中
急性:吸入高濃度的六價鉻會造成鼻粘膜疼痛、鼻塞、流鼻水及呼吸問題,如氣喘、咳嗽、呼吸急促。(黏膜刺激性)
慢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為人類的致癌物。
* 錳(Manganese):常在焊條中出現
慢性:最可怕的就是會產生「巴金森氏症」
* 鐵(Iron):船身的鋼材中就會有鐵
慢性:在吸入船身拋光或研磨的粉塵或是焊接時的金屬燻煙後,長期會產生鐵質沈積症(siderosis)。
想了解更多有關焊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電焊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blog-post_26.html
2.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現在為求材質的堅固及輕量化,在遊艇常會使用的就是FRP,在使用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接觸性皮膚炎」及「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特別是遊艇製造時,常使用的工法是「手積層製造」,然而因為這樣作業的方法是「開模式」,顧名思義,作業沒有密閉,所以局部的排氣以及個人防護具要更加注意,以免造成長期暴露的職業傷害。
想了解更多有關FRP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接觸「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FRP.html
3. 石棉(Asbestos)
以前用在管路的隔熱,是很普遍的材質,現在因為知道其健康的危害,已經用的很少了,然而在拆船業,還是可能會碰到石棉,要注意呼吸道的防護;否則,在數十年之後,可能會出現「石棉肺」、「惡性間皮瘤」等疾病,這時候再去反省幾十年前沒戴呼吸防護具就來不及了!
更多有關台灣石棉使用的歷史及資料,可以參考這篇:
〖工業發展史中的致命粉塵:台灣石綿職業病〗
http://bit.ly/2V22VwH
4. 油漆顏料(Paints)
為了船身的美觀、保護漆面下的材質,「油漆」在造船業一定不能少,甚至就如前面提到的,會加一些重金屬,來達到特定的目的,如:防鏽。
在油漆施作時,主要會影響到健康的有以下三個:
A. 揮發性有機溶劑
B. 顏料中的重金屬
C. 粉塵
而這些健康風險,又可能因為後面提到的「局限空間」,造成通風不良、濃度累積,造成更嚴重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有關油漆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油漆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paint.html
5. 局限空間(Confined Spaces)
在船艙內施作相關的工程時,其實就算是一種「局限空間」;法規中的定義如下: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19-1 條:
局限空間,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
可能產生的風險有:
物理性危害:
如:墜落、感電、掩埋/溺水、夾/捲、熱傷害/冷傷害。
化學性危害:
如:缺氧、急性化學中毒、火災、爆炸。
想了解更多有關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06/confined-space.html
※ 最後補充一下,在美國OSHA的統計資料,造船及修船業中,造成最多死傷的,其實是船塢的污水處理系統 ~ 硫化氫中毒。(因為其他即便產生職業病,也不會一下子就死亡!)
參考資料:
https://www.osha.gov/SLTC/shipbuildingrepair/hazards.html
如果想看中文的,我之前也有整理一篇: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07/H2S.html
※ 結語:
看起來好像很可怕,怎麼那麼多危害物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通風」&「個人防護具」
通風能做好,危害物質的濃度低;再配合適當的防護具,就可以讓風險降到合理的範圍。
所以大家應該多去了解工作中可能的風險,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知則無懼」,多了解以後,自然就會去找出趨吉避兇的方法,而不是在現場傻傻地吸好吸滿。
(有人看到最後嗎?可以猜猜看這是ubike騎到哪兒可以看到的風景唷)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Safety and health in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 (2019 revised)"
https://www.ilo.org/…/d…/normativeinstrument/wcms_618575.pdf
物理性爆炸化學性爆炸 在 小安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標準檢驗局呼籲注意「波波球」商品之安全性,業者不得使用易燃氣體(如氫氣等)充填
耶誕、新年佳節即將來到,近來市面出現許多發光「波波球」商品,發現有少數業者使用氫氣充填,經遇熱發生爆炸,並致人員受傷情形。「波波球」為應施檢驗商品,業者不得使用易燃氣體(如:氫氣等)充填,以符合規定。
標準檢驗局表示,「波波球」為含LED燈或可充填裝飾物(如:花瓣、氣球、玩偶等物件)之透明氣球,又名「波波氣球」、「告白氣球」等,設計有飄浮型及手持型,通常印有卡通造型外觀,可吸引兒童遊戲玩耍使用之玩具產品,為該局公告應施檢驗玩具商品範圍。
標準檢驗局說明,應施檢驗玩具商品依據國家標準CNS 4797-1「玩具安全-第1部:可燃性」第4.1節規定,「不得含有易燃氣體、極度易燃液體、高度易燃液體、易燃液體及易燃膠體」。另外,須依據CNS 4797「玩具安全(一般要求)」檢驗,檢驗項目包括:「物理性(包括如危害尖端、危害邊緣、銳邊及突出物等)」、「化學性(包含8種重金屬含量及8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及其混和物含量總和)」,並須依據前述標準及商品檢驗法查核「商品檢驗標識」與「中文標示」。進口或產製是類「波波球」商品須符合檢驗標準,完成檢驗程序,並貼附商品檢驗標識及中文標示,才能於市場銷售。
標準檢驗局強調,若該類商品經查證屬逃避檢驗者,將依「商品檢驗法」第60條第1項規定處以新臺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若品質檢測不符合者,則依「商品檢驗法」第60條第2項規定處以新臺幣25萬元以上250萬元以下罰鍰;倘於市場發現違反使用易燃氣體規定者,將依「商品檢驗法」第60條之2,通知業者不得陳列或銷售,違者將處以新臺幣1萬至10萬元之罰鍰。
標準檢驗局呼籲,廠商應製造及進口符合相關標準之商品;為保護兒童玩耍時的健康安全,一般民眾請於選購兒童「波波球」玩具商品時注意下列事項:
一、認明有貼附「商品檢驗標識」之商品再行購買(圖例如附檔;商品檢驗標識查詢網址:http://civil.bsmi.gov.tw/bsmi_pqn/do/pqn5860/form)。
二、選購時應確認所充填的氣體成分,注意是否有詳細清楚的中文標示,包括廠商資訊、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項、適用年齡,勿貪圖便宜選購品質低劣、標示不清之商品。
三、瞭解並遵守商品的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項,避免不當使用而造成傷害。
四、選擇適合兒童年齡之玩具,勿將非適用年齡玩具給幼童玩耍,以避免不必要之傷害。
五、兒童在手持玩耍「波波球」時,家長最好能陪同在旁看護,並教導兒童切勿靠近火源或尖端物件,以免發生危害。
標準檢驗局提醒,消費者對於所購買之商品多一些瞭解,商品使用時就有多一分安全保障,消費者可至該局網站「商品安全資訊網(http://safety.bsmi.gov.tw)」項下查閱或撥打免付費電話0800-007123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