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Podcast #俏媽艾瑪MaMasTalk,錄了將近一年,終於篳路藍縷地走到 #第20集 了!🎉🎉🎉
第19集到20集這中間,為什麼隔了這麼久?一個主因是,換了新工作之後真的很忙,但其實我心中早就有很多主題可以分享。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潔癖原因是,EP.19錄完之後,剛好遇到疫情日趨嚴峻...我竟然在一個許多Podcaster 創作者的群組裡,看到有個人寫了一句話:『疫情越嚴峻,大家待在家對Podcast的聆聽越有利!』我看到真的不舒服到極致😤,就想說好啊那最嚴重的時候我就不要錄!(大賭氣)可以說自己有點道德觀的潔癖吧?為什麼凡事都想到自己的利益呢?😞大家不妨可以看看我前幾天的直播,或是聽聽我的EP20~~畢竟父母的教養方式,都會影響孩子未來對這世界的想像呢!
暑假到了(我們家要熬到七月底才暑假😵💫),但今年的暑假對家有小孩的父母親都是一大挑戰,用『困獸之鬥』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在這邊我也為大家分類我這20集的內容,歡迎沒聽過的朋友,跟家裡的小野獸在家的時候一起聽聽,也歡迎聽過的朋友,來溫習一下艾瑪的溫馨時刻唷!❤️
<教養篇👨👩👦>
1️⃣ 父母在讚美與責備孩子當中,如何拿捏? ▶️你可以選擇 『高自尊孩子養成術! EP.20 如何讚美與責備,才能讓孩子肯定自我?』https://bit.ly/366HXRm
2️⃣ 與物理治療師對談,拯救發育黃金期▶️『姿勢不良 孩子發育問題多? EP.17 俏媽艾瑪 feat. 物理治療師雷門』https://bit.ly/2UNJN74
3️⃣ 艾瑪告訴你,越早和孩子談性,越能保護孩子 ▶️『這世界很亂, 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EP.1 俏媽艾瑪導讀新書』https://bit.ly/3w9moKk
4️⃣ 學音樂的孩子愛比賽,該如何引導他們?➡️ 聽聽NA星人的小人小觀點 『小提琴小冠軍的學習分享 EP.7 NA星人專訪』https://bit.ly/3qG3sBG
5️⃣ 如何培養孩子寫作力?你可以聽聽▶️『遊戲創意寫作書 輕鬆練出寫作力 EP.2 俏媽艾瑪導讀新書』https://bit.ly/3w8Z13H
6️⃣ 今年萬聖節不苦惱!,你可以跟孩子這麼說▶️『萬聖節過不過?EP.9 聊聊東西方鬼節的差異』https://bit.ly/3jy2y9a
<病毒篇🦠>
1️⃣ 美國Covid-19鎖國將近一年,這段期間生活出現了什麼改變?覺得目前台灣的生活好苦,來聽聽這集『美國防疫生活大解密 EP.16 COVID19 一週年特輯』https://bit.ly/3h65V5k
2️⃣ 該如何讓孩子認識什麼是病毒?『如何擊敗病毒, 守護健康 EP.4 俏媽艾瑪導讀新書』https://bit.ly/3yfCKCu
<故事篇📚>
1️⃣ 平常都是媽媽說故事,覺得累了嗎?🔺讓孩子說說故事給你聽『寶貝說故事"刷牙公主與蛀牙王子" EP.6 NA星人說故事』https://bit.ly/3jxLDTW
2️⃣ 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從親子共讀開始 🔺親子共讀『不管怎麼樣你都會愛我嗎?』 EP.5 俏媽艾瑪xNA星人共讀 https://bit.ly/2USfb4p
<教育篇👩🎓🧑🎓> 這幾集讓你了解實驗教育教些什麼?
1️⃣『實驗小學分成四學季?EP.10 實驗教育一探究竟 part 1』https://bit.ly/3Adm0hn
2️⃣『沒有考試的實驗小學,家長超輕鬆?EP.11 實驗教育一探究竟 part 2』https://bit.ly/3AjZWBu
3️⃣『蒙特梭利的實驗小學怎麼教?(上集) EP.12 實驗教育一探究竟 part 3』https://bit.ly/3xmUhso
4️⃣『蒙特梭利的實驗小學怎麼教?(下集) EP.13 實驗教育一探究竟 part 3』https://bit.ly/3Aipb7h
5️⃣『進入實驗小學前的考量 EP.18 媽媽經feat.俏媽艾瑪 實驗教育一探究竟 part4』 https://bit.ly/3dA8Y3B
6️⃣揭開蒙特梭利幼兒園的面紗 EP.19 媽媽經feat.俏媽艾瑪 蒙特梭利怎麼教?https://bit.ly/2SKJ9Xy
<夫妻篇👩❤️👨> 與專業律師對談
1️⃣『該離婚嗎』之過年不要聽(上集) EP.14 夫妻感情系列 part 1 https://bit.ly/3xcHFUG
2️⃣『該離婚嗎』之過年不要聽(下集) EP.15 夫妻感情系列 part 1 https://bit.ly/3ArtEF1
<職場篇👨💻👩💻>
『職場Amazing奇人異事 EP.8 俏媽艾瑪職場會客室』https://bit.ly/3hmM4xH
<廚房篇👩🍳🧑🍳>
『聊聊廚房的疑難雜症 EP.3 艾瑪小廚房』https://bit.ly/3qCnUnj
【俏媽艾瑪MaMa’s Talk Podcast頻道在各大頻道都可以聽得到】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CnKb8lbMSx8Z2DsZQ4
💡Spotify:https://spoti.fi/3gZCOOv
💡Apple:https://apple.co/38LxKKp
#俏媽艾瑪xNA星人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腦癒力:最強大的大腦神經功能鍛鍊術 」介紹 訪問作者:李政家 內容簡介: 重啟弱化老化的腦神經功能, 消除疾病與焦慮,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脖子一碰到衣服標籤就靜不下來、坐不住,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手腳冰冷、整天昏昏沉沉、爬沒幾階樓梯就...
「物理探究主題」的推薦目錄:
物理探究主題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本讀沒幾頁,就覺得作者對社會學的理解之通透跟深厚,讓人佩服!
作者先將知識系統分成不需要理解學科史以及知識本身就內建於學科史兩大類,前者如物理或生物,後者如哲學。
前者是線性,後者是螺旋。
然而,社會學兩者皆是。
研究社會學史本身就是社會學研究的一部份。
社會學則是誕生於現代社會萌生自我意識的瞬間(這是我的理解不是作者原話)。
現代社會跟前現代社會很大的不同是,現代社會具備自我意識,現代社會能夠推動自己前進(各理論學派有不同的概念闡述之)...
短短一兩頁的破題,就將整部書的核心軸線拉出來了!
其實,我覺得社會學應該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思考工具,社會學致力於探究社會秩序如何可能?社會真實如何可能?
社會學不認同理所當然,會去認真思考被他人任視為理所當然之存在中好像有哪裡怪怪的地方?
也就是,質疑既有秩序,並將他人以為的理所當然視為偶然構成,試圖去找出背後的原因?
比起必然與確定,社會學更重視偶然與不確定。
社會學的研究,全部都能夠應用於改善個人生活或社會制度之不足,讓人看見自己的思考決策盲點,少犯錯。
社會學可以幫助人從宏觀系統看世界運作規則,找出自己安身立命乃至瓦解既有規則的切入點,消極能夠保命,積極可以開拓未來。
光是搞懂同儕壓力,社會壓力,從眾性,社會衝突的功能,社會化,社會角色,人口學統計,犯罪分析等概念,對改善生活中貌似無解難題就有很大幫助。
之前辦過社會學概論主題讀書會(線上版),有興趣也可以參考
https://zen1976.com/post-1372127402/
物理探究主題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圖像裡的時空旅行和周末的活動】
前天我的貼文把時間說錯,是3月13日星期六下午2點,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為大家導覽3月份的主題:「圖像裡的時空旅行」。
《萬物宇宙史 :創世》Alpha 是首要重點。這是漫畫界最高榮譽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大膽創新獎」得主延斯・哈德如同電影般的宇宙進化啟示錄。
《樹之書》作者的新書《圓之書》,是圓圈的百科全書,用圓圈貫穿建築、都市規劃、設計、時尚、科技、宗教、天文、物理,探究「圖像和資訊傳達」的人必讀!
奈良美智的特展在台北開展,同時我們重新出版這位藝術家唯一的自傳性質,對世界深情告白的書——《小星星通信》。
《動物腥球頻道》,是鎖定動物啪啪啪的主題。
這是「 小高潮色計事務所」主理人色長,在疫情時代,化身成為人類腦袋的「按摩濕」。
有漢寶德教授留傳下來的翻譯名作《文明的躍昇》The Ascent of Man,是詩意的博學者布羅諾斯基的巨著,我們重新排版校訂後出版。如果搭配著《萬物宇宙史 :創世》一起讀,是絕配。
此外,有《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瑞典探險家厄凌‧卡格,再度反思現代生活的死角,在冒險與日常之間進行再校正。
順便把周六和周日兩天的三場活動資訊一起貼:
▋ 圖像裡的時空旅行
時 間|2021年3月13日(六)14:00
地 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
講 者|郝明義
報名連結|https://bit.ly/2Nx0QXK
▋ 漫畫大叔歸來!鐵男孩強勢出擊
時 間|2021年3月13日(六)15:00
地 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
講 者|麥人杰 X 黃健和
報名連結|https://bit.ly/3rIlumF
▋ 色色出擊!《動物腥球圖鑑》新書分享會
時間|2021/3/14(日)15:00-16:30
地點|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5樓)
講者|小高潮事務所主理人-色長(本書作者)
費用|199元/人
報名| http://bit.ly/3c95W4Z
✵ 此活動為付費活動,敬請預先網路報名,線上付款,
物理探究主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腦癒力:最強大的大腦神經功能鍛鍊術
」介紹
訪問作者:李政家
內容簡介:
重啟弱化老化的腦神經功能,
消除疾病與焦慮,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脖子一碰到衣服標籤就靜不下來、坐不住,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手腳冰冷、整天昏昏沉沉、爬沒幾階樓梯就氣喘吁吁,是大腦缺氧缺糖警訊!
•眼睛發癢、容易有痰、鼻塞、有慢性過敏,是大腦發炎的反應!
•消化不良、坐不住或成人背部怕癢,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
☉「功能神經學」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治療
在台灣,「功能神經學」對許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生病了,只能求助傳統西醫的治療,但許多慢性病及文明病,實際上是科技進步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例如電磁波、藍光、加工食品、環境荷爾蒙等,使大腦無法獲得有效率休息及深層修復,導致大腦失衡進而弱化人體的自癒能力。
其實在國外,「功能神經學」已經有一套全人理論與實際作法,是融會大腦神經科學的獨特醫學,有助於避免大腦退化,同時活化大腦。換句話說,當大腦平衡了,疾病就會遠離你。
「功能神經學」主要是透過各種外在的刺激方式或特定的功能性復健運動,活化病人的大腦神經迴路,因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也因為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因此著重在早期預防找出問題的根源。除了刺激活化、復健運動,還須配合改善日常生活環境和各種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飲食、污染源、電磁波、光照、日常用品中的有毒物質等等。
☉大腦第一怕缺氧、第二怕缺糖
李政家博士指出,「氧氣」和「葡萄糖」是腦細胞所需要的基本養分,但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常見的手腳冰冷、正餐前感到焦慮恐慌、飢餓時會身體發抖,甚至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氣喘等,都是大腦缺氧缺糖的警訊。
由於大腦和身體四肢都屬於身體的末稍,如果你有手腳冰冷的現象,將導致血管內血糖和胰島素過高,表示此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身體的末端,包括你的大腦。
一旦葡萄糖供應不足,便會分解釋放出大量蛋白質,並且堆積在附近的大腦神經元,更多的腦細胞因此相繼死亡,於是造成大腦退化。同樣的,末稍循環不良會導致細胞氧氣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腦的功能,加速細胞退化。
☉隨時給大腦新刺激、攝取好油、排除干擾因子
身為青壯年的大腦,退化速度比起上一代情況更嚴重;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兒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造成情緒障礙、過動的孩子比率變得很高,這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代價。想要讓大腦回春、活化,務必將維持大腦系統健康的三大要素牢記在心。
●要素1:持續的外界刺激活化→例如減少依賴衞星導航和通訊軟體,練習使用地圖促進方向感,增加實際人際溝通互動的頻率,甚至要營造特定的環境,像是多去大自然走走。
●要素2:攝取好油,提供大腦神經細胞所需要的養分→像是夏威夷豆、胡桃等堅果,以及富含Omega-3的魚油,能抑制發炎反應,對於促進大腦的成長和修復受損的大腦具有關鍵效果。
●要素3:排除生活中干擾大腦細胞的各種因子→包括食物中的人工色素、阿斯巴甜、味精、裝潢或家具常見的甲醛,以及生活中不知不覺接觸到的重金屬等,都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分分秒秒影響大腦。
☉對衣服標籤敏感、怕癢,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大腦分為左右兩邊,左腦屬於邏輯、細節、理性、智商;右邊屬於藝術、創造力、感性、人際關係,雖然右腦具有控制身體兩側的能力,但左腦只具備右側身體的能力。
左右腦各自有發展的關鍵時期,例如0~3歲是右腦發展時期,大肌肉的運動、非語言的人際互動,都是強化右腦發展的活動;3~7歲是左腦發展時期,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語言學習、邏輯的訓練等。左右腦的發展有如爬樓梯般,必須一階一階、循序漸進。當大腦出現問題時,將導致身體肌肉張力異常,並且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影響內臟正常功能的運作
「功能神經學」提供幾個簡單的原始反射,來測試身體肌肉張力變化的形態,就能得知大腦發展時程是否完整,例如:戴手環或手錶時會坐立難安、對衣服標籤敏感坐不住、背部怕癢……等,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等脊椎問題。
作者簡介:李政家
旅美行醫20年,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還領有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執業期間,融會脊骨神經學、功能神經學、免疫預防醫學和量子自然醫學,以及多年臨床經驗,不間斷地探索生活中的過敏原、干擾因子和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同時並且從細胞粒線體產生能量的角度切入,探究如何透過充分的細胞能量供給達到活化細胞的目的,以期能不開刀、不吃藥,靠著一些非侵入性的復健治療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幫助提高人體自癒力,並推廣正確的健康新思維。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
• 美國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 脊骨神經醫學博士(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Doctor of Chiropractic)
• 運用量子醫學(Applied Kinesiology應用肌肉動力學)300小時訓練,開課單位:ICAK-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Kinesiology
• 臨床量子心理學(Neuro Emotional Technique-NET)80小時,開課單位:AHHA-American Holistic Health Association
• 食物酵素療法(Loomis Enzyme Therapy)150小時,授課單位:Food Enzyme Institute
• 人體反射點療法(Total Body Modification-TBM)100小時,開課單位:courses by Dr. Victor Frank
• 南氏去過敏療法(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NAET)300小時訓練,授課單位:NAET Training Institute
• 功能醫學課程(Functional Medicine) 2010-至今,授課單位:Funct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
執照
• 美國加州脊骨神經科醫生、加州物理治療師(Karl C. Li, DC, PT)
• 台灣物理治療師
作者粉絲頁: 李政家 醫學博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物理探究主題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身為臺灣人,你怎麼能不瞭解地震?
第一本融合臺灣觀點、扣連新課綱與防災教育的地震百科
從100個有趣的地震問題
學習基礎地球科學、物理、化學及防災知識
了解更多關於【地震100問】: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600
親子天下: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8976057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3500045554
momo https://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7619139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3276712839821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905761.html
地震專家馬國鳳 X 科普作家潘昌志 X「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
聯手為青少年與兒童量身打造臺灣本位地震知識書!
從人們常見的地震與地質現象出發,透過提問、解惑、思辨、討論及實驗動手做,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臺灣這個地球科學的天然實驗室,進而認識影響全球的重大地殼變動事件。
★為什麼地球上的陸地會移動呢?
★「斷層」究竟是什麼?
★下一次大地震最有可能在哪裡發生呢?
★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也有地震嗎?
★為什麼火山有分「活的」和「死的」?
★為什麼臺灣地震很多,卻很少發生海嘯呢?
★臺灣一年會發生幾次地震、通常發生在哪裡?
★要怎麼找出地震發生地點?
★發生地震時我該怎麼應變呢?
★我們有辦法提前預測地震發生嗎?
身處在地震頻繁的臺灣,你是不是也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你是否也曾這麼想──如果能了解多一點,地震來臨時就不用那麼害怕了?
市面上雖然有許多關於地震知識的書籍,但大多若不是闡述深奧的地科理論而讓人卻步,就是偏重防災步驟,較少提及地震成因與測量原理。然而,地震總是突如其來擾動大家的生活,如果不能從成因到預防災害──各方面真正「有感」了解地震及自己能做到的應對,對孩子而言,地震仍然會是不可掌握的怪獸。
又恰恰是因為地震常常降臨、影響我們的日常,從感受現象、探究背景因素到充實防災知識,地震正是能讓孩子利用經驗、跨領域學習的一個關鍵主題。本書匯整一百個融入日常生活、扣合學習內容的地震問題,由專業地震團隊執筆,配合文字簡答、豐富圖照、幽默具設計感的插畫與圖表,以及趣味實驗和小故事,引導孩子學習融會不同領域的資訊,輕鬆破解關於地震與地球科學的疑難雜症。這些深入淺出的帶領,能具體化孩子對地震的印象、了解可能的損害以及控制程度,以及越來越進步的地震觀測技術。破除孩子因為不了解地震而產生的迷思與懼怕,同時收穫滿滿的閱讀與探究樂趣!
本書特色
特色1 地震專家馬國鳳與科普作家潘昌志聯手打造最實用也最具代表性的地震百科
特色2 由淺入深,涵括地球科學與臺灣地震最有趣也最重要的六大主題。
特色3 真實照片+幽默插畫+化繁為簡資訊圖表,輕鬆破解抽象難懂的地科祕密。
特色4 書中設計能重建現場的地科小實驗與有趣小故事,讓知識應用更生活化。
特色5 內容扣合十二年國教自然課綱,是課本知識之外的最佳閱讀補給品。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物理探究主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科學的考古學
連續三集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廳,再來就是進入科學的考古學,一樣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來為大家介紹。
展覽說明:
本展示廳是考古學的探索之旅,也是關於考古學學科本身的故事。主要在向觀眾介紹考古學的內涵與精神,認識考古學如何逐步發現、探索、分析現象、並利用科學精神與技術來解釋驗證考古發現的器物與現象。在這個展覽中,並非僅止於呈現特定的文化或遺址的文化史,而是考古學家如何發現、分析與還原事實的過程,以及在解釋或詮釋現象時的依據。
本展示廳利用不同的遺址造景,具體呈現考古現場的氣氛,使觀眾瞭解考古學家如何解讀考古遺址的各種現象。藉著不同的考古學案例與問題思考,逐步引導觀眾探索考古學家復原古代人類歷史的過程。透過現場情境的營造,藉著空間中視覺美感、觸覺、聽覺的運用,觸動觀眾的感覺神經,使之彷彿走入考古第一現場。藉著運用不同形式的高科技互動、多媒體媒材,讓觀眾親手操作、觀察、親身體驗與參與考古工作的流程。
一、探索古代: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是一藉由對物質遺留研究建立過去人類行為活動的系統性知識學科,以建立史前的文化史、瞭解過去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發展與變遷,與進一步對文化意義的解釋等。本單元以文化層的概念,提供訪客初步了解考古學是必須藉由地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及化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來搜集、記錄與分析考古材料,從地表的探測到實驗室的分析,來解釋與重建過去的歷史。在這單元我們利用了測地雷達與土芯鑽探的互動展示,開啟了考古中科學知識的應用。
二、神機妙算:如何測定年代
考古學家確定年代的方法,可以分為相對年代及絕對年代。「相對年代」是指運用層位學及類型學比較物質遺留的年代早晚。而「絕對年代」則是運用各種物理學、化學及植物學等方法,計算出遺物可能的時間範圍,或是運用歷史文獻與曆法定年。
三、天工開物:如何復原工藝技術
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工具的制作,以克服、改造所面對的自然環境,在考古遺留中,所發現各式的工具如石斧、石錛或是陶製的容器,這些工具的材質、器型風格、使用痕跡,都與製作者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息息相關。考古任務便是從這些器物尋找蛛絲馬姬,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
四、朽骨玄機:如何瞭解古代的人類
人骨在考古遺留中是我們研究古代人類大量訊息的直接證據。考古學家透過對人骨的形態測量與化學分析,以了解人類的死亡年齡、性別、飲時與建康狀況,重建過去人類的容貌與體質,以進一步瞭解古代人類的社會結構、性別分工、飲食習慣及遷移過程等議題。
五、以食為天:如何瞭解史前人類的食物
人類的飲食可以透露出人如何去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因此考古學家不但想知道古代人類吃了什麼,更進一步想探究古代人類如何獲得與處理食物,以及因文化而形成的特殊飲食偏好。
六、山川水土:如何重建生態環境
人類社會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因此,環境考古學家對史前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進行對古代環境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經常藉由生態學的角度,透過生物物理的環境來觀察古代社群的文化,因此強調社群與其環境間的關係。
七、棲身之所:如何重建和認識聚落型態
考古學中所謂的聚落形態指的是人類存在的物質跡象在地面上的分布,包括房屋、各種設施和村落,以及這些遺留的空間關系。研究聚落形態時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層次,小自單一房屋結構,大至區域中各聚落及環境間的互動關係。都是考古學家想要探索的問題。
八、尊天敬地:如何瞭解古代人類的心靈
從遺址現象推論古人的心靈及思想,是考古學家最感興趣,卻也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在無文字的社會裡,只能透過遺物、墓葬形式及壁畫作為輔助研究。有文字的社會,考古學家可透過文字推測其宗教信仰。因此舊石器時代的維納斯雕象、中國古代的青銅工藝都是探討古人心靈的重要橋樑。
九、日久天長:文化的變遷過程
由於物質遺留可承載人類長期活動的過程與變化,因此,考古學可探究長期的文化現象或人類行為,而針對如早期國家的形成或古文明的衰弱。這類文化變遷的研究,考古學家要設想出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及環境等各種變數,並運用各種科技方法來評估這些變數對於文化的影響。
十、鑑往知來:為什麼要保存文化資產
考古遺址保存有許多珍貴的資訊,是破解過去的重要關鍵,使人們得以瞭解過去的歷史。由於遺址一但遭受破壞就不能復原,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保護文化資產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土地的人應該要關心的課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物理探究主題 在 2-1_P.26_主題探究第5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1_P.26_ 主題探究 第5題. 龍騰普高 物理. 龍騰普高 物理. 1.02K subscribers. Subscribe. 1.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物理探究主題 在 物理學科中心 的推薦與評價
研習主題:傳統與數位科技實驗技術的交會✓授課講師:戴明鳳/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 ... 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本次物理學科中心與臺北市物理學科平台邀請廖建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