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像一早醒來,你按照平常的自動化盥洗模式,睡眼惺忪的進了浴室,閉著眼睛正打算扭開水龍頭,但發現在手掌和水龍頭之間發生了一些不對勁的事情。
-
於是你睜開眼睛看向水龍頭,但沒看見手,抬頭看鏡子也看不到自己,你看到了身後的浴簾,它平常應該被你的身體擋住的。現在你開始緊張了,想要去觸碰你的頭應該要在的位置,但碰不到任何東西。接著你往自己的手看,也看不到任何東西。
-
在這個故事裡,「你只剩下心智,但沒有肉體。」
-
這是一個很輕易可以想像到的畫面。這個畫面是可以用合乎邏輯的方式被想像出來的,但不代表它是真實的,不代表它在實證上是會真實發生的。
-
這點我們都同意吧?例如,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有獨角獸的世界,但不代表實證上真的有獨角獸。也就是說,一個有獨角獸的世界是可以「用合乎邏輯的方式被想像出來」。
-
那什麼是無法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被想像出來呢?例如,我桌前有一杯咖啡(我永遠都有咖啡),現在請你講出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這杯咖啡一方面存在,同時卻又不存在。
-
無法想像,因為一杯咖啡就是「單一的一個東西」,我們無法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說一個它「同時存在又不存在」的故事。
-
但是今天如果換一個故事,要你想像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你左手存在,但右手不存在,那就容易多了。為什麼會比較容易呢?因為我們是想著「兩件不同的東西」。
-
重點來了,「由於我們能夠想像自己的心智在沒有肉體的情況下獨自存在,進而推論出,心智和肉體是不同的兩件東西。」
-
這個思想實驗非常高明,正是十七世紀的笛卡兒用來證明人類擁有靈魂的方式。
-
簡而言之,如果能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講述一個故事,在故事中A存在而B不存在,那麼A和B必然在實際上不是同一個東西。因為B如果只是A的另一個名稱或另一種談論方式,那麼「想像A存在而B不存在」,就等於「想像A存在而A不存在」(因為B就是A)。當然,你無法想像一個A存在卻又不存在的世界。
-
反過來看,如果我可以想像A存在而B不存在,那麼A和B必然就是邏輯上互不相通的兩個東西。回到第一個故事,由於我能夠想像心智脫離肉體而存在,所以心智和肉體必然是邏輯上互不相同的兩個東西。
-
笛卡兒用這個方式推論出心智終究不是肉體的延伸功能,而是另一種不同的東西,靈魂。
-
當然,這個論證不能被誤解成「只要一個事物在邏輯上想像得到,那麼它就一定是真實的。」不是。畢竟我們可以想像出一個獨角獸存在的世界,但不代表獨角獸實際存在。而且我們也很清楚,在實證上,心智無法脫離肉體而存在。這裡也沒有要證明人死後靈魂會繼續存在,或是輪迴轉世,完全都沒有。
-
這個論證只提出了:如果我能想像一件東西存在而另一件東西不存在,那麼這兩者必然是不同的東西。畢竟如果你心中只有同一件東西,那麼你根本無法想像它存在卻又不存在。
-
最後,再想像一個世界,那個世界有微笑,但肉體不存在。有辦法嗎?沒辦法。因為微笑其實不是某種與肉體分離的東西,微笑只是肉體能做的事情。
-
無論我再怎麼努力想,也只能想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貓,牠消失後只留下咧嘴笑,但是那個畫面裡也有嘴唇、牙齒甚至舌頭。
-
這個論證了不起的地方在於,直到數百年後的今日,心智不斷被實證為肉體的運作功能之一、人類即是靈肉一體的存在的今日,它仍舊難以被攻破。
-
***最後,避免誤解導致的留言風向偏移(總是容易發生這種事),一定要再次提醒,並不是說,不同意笛卡兒的二元論說法的人就是否定靈魂的存在,把人類比擬成一坨物理肉體或是機器人般的冷血存在,好像失去人性或貶低靈性一樣,不是這樣。
-
物理論的人(我就是),僅僅只是不認為靈魂和肉體是分開的,但心智確實存在,所以人性與靈性都在。所以物理論者依然會把心智稱作靈魂,一樣自在的談論靈魂,我也會說「他擁有善良的靈魂」,在看了好的電影之後,我也認為「自己的靈魂掀起了波瀾」。
物理論二元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思考的框架》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你有這樣的困擾嗎?每天都有新的問題冒出來,陷入被時間追趕的惡性循環?明明處理過一樣的問題了,卻還是重複一樣的錯誤、無法看見自己的盲點?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如何做出最佳決策?如果我們能活用「思維模型」拆解問題,再透過「思考框架」進行決策,就能把經驗提煉成智慧。
部落格原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at-mental-models/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思考的框架》的作者是 Farnam Street 部落格創辦人夏恩.派瑞許(Shane Parrish),他時常分享提升決策力、生活與工作效率的方法,尤其是他發表「思維模型」(Mental Model)這個熱門題目廣受讀者歡迎,因此這本書便順勢而生,據說續作也已經在撰寫當中。
說到思維模型,就必須提到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他的經典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開啟了人們對於思維模型的重視。蒙格先生說過:「我相信,把別人發現的事鑽研到極致,才是王道。」這句話讓作者深受啟發,決定以這本書致敬蒙格先生的「多元思維模型框架」。
作者認為成功的人,就是把大量有限的、基礎的、已建立的、本質上不會改變的知識建檔,然後取用這些知識,來應對真實世界中無數的特定問題。所以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九種最實用的思維模型,搭配許多淺顯易懂的實際案例,幫我們避開思考盲區、看清楚事情背後的脈絡和連結,提升對問題的解讀力和決策的成功率。
.
【最實用的九種思維模型】
.
前陣子我分享過另一本同樣在談思維模型的好書《超級思維》,在那本書中羅列了超過三百種的思維模型,有點像是一本思維模型的百科全書。而在這本《思考的框架》裡,作者只列出九種最實用的思維模型,搭配其他補充說明的思維模型大概在三十個左右。
《超級思維》的內容「廣泛且多元」,《思考的框架》的內容「較窄但淺顯易懂」,因此兩本書分別適合不同程度的讀者,對於思維模型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互補資訊。以下我簡單整理《思考的框架》這本書提到的九種思維模型:
.
1.地圖不等於疆界
.
地圖是傳遞知識的寶貴工具,但是在使用任何地圖、簡化版本、套用模型時,一定要留意其侷限性。地圖本質上是透過人為「主觀」創造出來的,要留意是由什麼人、在什麼時間點、為了什麼意圖而創造出來。我們需要地圖來簡化複雜的事物,同時要留意它們跟真實世界的連結。
.
2.能力圈
.
能力圈是有邊界的,我們可以在某些熟悉的領域做出精準的判斷和決策,但是這些領域不會無限制延伸,因為沒有人的能力圈可以包含所有領域。因此,知道我們自己「不知道什麼」是很重要的。如何在既有的能力圈外發揮思考力、決策力?從高手身上學習,或者從別人的錯誤學習,都是很重要的技能。
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生命有限,你無法實際經歷所有的錯誤。
.
3.第一原理思考
.
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學會拆解問題,並且測試自己假設的正確性,那麼我們的知識就會來自於「別人說了什麼」,我們會將自己困在一個老舊的框架裡面。第一原理則強調回歸基本面的思考方式,對複雜問題進行逆向工程,針對問題要了解最基本的原理,才有可能跳脫傳統的包袱、打破成規。
.
4.假想實驗
.
假想實驗常常被用來研究事物的本質,方法是對於你想要探討的事物提問:「如果……會如何?」。這個方法可以告訴我們自己「已知」的範圍在哪,還有應該嘗試的「極限」在哪。假想實驗不是單純做白日夢,而是需要嚴謹的思考和練習,透過提問、假設、推演、驗證,你會對事情的理解更深入。
.
5.二階思考
.
我們做出的任何決定和採取的任何行為,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後果,當我們只看到眼前直接的因果關係,那只是常見的「一階思考」。當我們連同造成的結果一起思考,並且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就稱為「二階思考」。盡可能用擁有的全部資訊來思考問題可能引發的結果,可能會為往後節省大量彌補錯誤的時間。
.
6.機率思考
.
這個章節讓我聯想到 Podcast 股癌主持人最近推出的新書《灰階思考》,人們思考問題常流於「黑」或「白」的對錯二元論,卻忽略了黑白之間的無限可能性。透過機率的角度思考事情,就是先確認重要的因素,然後評估發生的機率,接著驗證我們的假設,然後做出決定。我們無法透過機率去預測未來,但是可以擬定出更好策略,從機率的不確定性裡面受益。
.
7.反演法
.
查理.蒙格的名言之一:「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與其想著如何變聰明,不如思考如何避免愚蠢。有時候這種逆向思考的方式,反而更容易協助我們達成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當你被問題卡住的時候,試著往回推導,轉換視角之後常常會發現更創新、更有突破性的想法。
.
8.奧坎剃刀
.
奧坎剃刀原理講的是簡單至上,即所謂「大道至簡」。比起複雜的解釋,越簡單的解釋往往越接近真理。當其他人都在拼命追求複雜的時候,聰明的人卻會追求簡化問題,這往往會帶來節省時間和精力的好處。
.
9.漢隆剃刀
.
漢隆剃刀原理講的是不要預設最糟狀況,也就是「更容易用愚蠢來解釋的事情,就不該歸咎於惡意。」當我們不再假定壞的結果都是出於惡意的人,我們就更可能去尋找選項,而不是拒絕了機會。真正的反派比你想像的還少,認識這一點之後,你的生活會更輕鬆美好,也會更有效率。
.
【後記:不知道,也能過日子?】
.
前面我有提到《思考的框架》這本書的內容「較窄但淺顯易懂」,是因為作者舉了許多實際案例和故事來輔助說明。作者除了介紹各種思維模型之外,也附上了許多有意思的插圖加深讀者的印象,更多的實際案例和故事分享,我就留在 Podcast 節目「下一本讀什麼」中跟大家暢談。
但是這本書的缺點也很明顯,書中雖然充滿原理、案例、故事,但是缺少「實踐」方面的論述,例如該怎麼把某些思維模型套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少了實踐和行動建議,使得這本書的實用性、實戰性降低了許多。
總結來說,如果你還沒有接觸過任何思維模型方面的書籍,這本書扮演了很好的入門磚角色。我們可以透過淺顯易懂的故事來學習,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掌握這些「不會輕易改變、不會過時淘汰」的思維模型,有助於提升我們對問題的理解,穩定我們做出決策時的心情。
物理學家理查.費曼曾經說過:「事實上,你只是以為自己知道,你多數的行動都是根據不完整的知識,不知道事情的全貌,或世界如何運作,你不知道的事很多。不知道,也能過日子。」我想信,知道或不知道,都是同樣度過今天,但是擁有各種思維模型和框架的人,不會害怕充滿未知數和不確定性的明天。
.
這次《思考的框架》抽獎贈書感謝 天下雜誌 提供
曾經參加抽獎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我要改成在部落格文章抽?因為臉書最近的演算法,非常排斥在貼文呼籲任何行動,所以之前的抽獎文和抽獎名單,時常被屏蔽或者刪除。這次換一個替代方案來試試看,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新的抽獎方式,你還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參加提高中獎機率唷!有任何想法和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 😀
> 參加抽獎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at-mental-models/
物理論二元論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人之初善本性」— 東方文明欠缺權力制衡的濫觴】
出身中國的導演趙婷新片奧斯卡豐收,自己亦得最佳導演。在台上,趙似乎回應自己舊訪問提到「中國遍地謊言」而引起中國網絡狂轟濫炸的事件,說道:
「這是最瘋狂的一次,事情有變得困難的時候,想講出中國發生甚麼事。我小時候跟哥哥一起鬥背唐詩,當中《三字經》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令我畢生受用的一句說話,在我的生涯中遇見很多人都是善良的,這是個信念,感謝啟發我繼續下去。」
大致被儒家推崇的「善本性」,其實是使中國文明圈持續付出代價的國學思想。我們不自覺相信,也不自覺付出代價。孔子經常談「仁」,孟子則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附合東方人常見的「關聯思考」,用物理現象來說明主張,其實物理是形而下,人性則是形而上,兩者拉在一起,是否屬於論辯家的取巧就見仁見智。荀子的體系較為龐雜,也更現實,擁孔批孟,尤如江戶日儒的前奏,他直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做好事其實是後天的「偽」,而人「虛偽」是好的,而教人虛偽的方法就是教育,即用禮樂來將人們引導到虛偽,世界就會有道德,就會和平。
後來義理精深的佛教傳入,儒家理論也要「完善」來競爭。例如中國文明討論「佛性」,一般講法相信,眾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解脫成佛,正如一般講法相信,人皆性善,都有可能成為聖人。佛教傳入之後,中國似乎越來越多討論形上世界的傳統。根據人皆有佛性的講法,儒家的善性論也被改進為二元。道學家這樣設定:人性本身是善的,而人類具體的惡行,是慾望掩蓋,本性不出的結果。只要壓抑慾望 (即個人),本性 — 即人的善良 — 就會回復。
孟子說人的惡行 (不仁) 是由於「陷溺其心」,到唐朝的李翱,再到《三字經》,大概都是這條理路。到佛道思想席捲之後的中世,宋明理學就更加沒有走出那條路,只是更加複雜,並總結為理氣之辯。朱熹仍然如此,將人性分為「天地之性」及「氣質之性」,即美好的形而上世界,和不美好的現實世界,人順從天地之性,就會表現出本來全善的人性,氣質之性則是人人不同,滲雜個人利害和慾望之後,可能不善。從孔子到宋明理學,變化就十分明顯。孔子主要講現實世界,更說未知生,焉知死,而後來的人則為其後設了一個超越的世界,以補充孔學開始時的「仁」只是倫理關係而不具超越性、宗教性的結構問題。
為甚麼中國人對「性本善」有如此強迫症的認同?大概並不是各門各派思想自由競爭下的結果,而是隨著帝國建設路徑的配合行為。儒教作為帝國官方的意識形態,自然不具備太多思想自由,而是功利多於思辯。例如主張性惡的荀子就有很長時間被打為異端,日本人為了高舉作為形而上依歸的天皇,亦長期批判談過人民革命權的孟子。朱元彰亦刪去孟子的激烈發言。多年來中國歷代官方和教育推廣「性本善」,是因為現實中有皇權的全面管治權,就算秦政以來有很多地方仍然「帝力於我何有哉」,大一統主義混一天下的理想,官方仍然是要求的。大一統就是所有的權力要收歸國有、收歸君主,「王治」不斷向外嘗試擴張。善性論的社會,傾向一切由權力的寡頭「主持公道」。
性惡論的社會,則傾向分權、立法規、以合約行事。如果要建立一個人與人之間,甚至官與民之間互相制衡的社會,就要談性惡論。如果談性善,出問題時就不會是權力制衡不足,而是涉事者「陷溺其心」,不夠發揮性善的天性罷了。即使是暴君,也只是一時陷溺,並不是皇帝制度有問題。中國人解釋「偏差行為」和罪惡來源,是「個人化」的,與社會多數無關。
基督教以來的歐洲則不自覺走向另一條路。人的性惡被標榜出來,從神話故事人類吃魔鬼禁果,背叛上帝開始,到教庭經常強調的可怕地獄,以及課金贖罪制度,都充份說明基督教世界觀曾經過份、病態而自虐地強調人類本身的罪惡。由於人本身是罪惡的,所以人不會相信人,只會相信無形的神,而社會和國家制度亦漸傾向分權。為甚麼漸漸發展到 N 權分立,有些國家判案要由素人陪審團會審,都是出於這種互相提防的思維。
法國大革命之後,也興起了「反啟蒙主義」,裡面的思想家考察革命期間革命派各種可怕行為,就進一步論定罪惡的人類如果沒有管制,就必然爆發出來。17世紀的霍布斯認為人為了避免率獸食人的自然狀態,只能立一個群體的合約,將權力交給 lesser evil,即公權力,也就是《聖經》中的海妖「利維坦」。當然後來很多國家的發展,都沒有完全遵從霍布斯血淋淋的主張,政府內部也有分權,但一般而言民選領袖會下台,都是因為人們不相信人,不相信權力久在一人手中,可以避免腐化。政府分權還不夠,還要有法院、傳媒去制衡。同樣是英國人留下的「絕對權力帶來絕對腐化」之語,就充滿性惡論的氣味。
黃仁宇評論明朝社會的意識形態,經常談主流思想不處理「私」的問題,導致社會特別是社會賢達極為虛偽,而且只能用道德口號鼓舞和推動政策,卻不能在「數字上」管理社會。不承認人性之私,而只談人性本善,可能妨礙了市場經濟的萌芽,也下開蘇聯思想在中國成為主流的結構。宋儒以道德殺人,進展到後面以「政治道德」殺人,其實是一脈相承。極為相信性本善的傳統,開出現實中的滿地謊言,大概有一種因果關係。
武斷地說,充滿病態和自虐觀念的中世紀,開出了民主自由可以生根的現代西方。不相信人的意識形態,開出了制衡權力,因而最終令個人人權受保障的結果,而性善論則沒有。性善論在藝術家的世界似乎順理成章,亦是做人有期盼的根基。哪一種觀念其實都不會具體改變人類社會中罪惡的數量,不過性善論的傳統則無疑構成制衡機制的嬴弱。
性本善其實是一種美學,一種山水畫一樣的境界。在更好的社會,藝術光景和冷酷的社會建構,其實是分開來的。人們有自由以美好柔軟的靈魂擁抱世界,但社會體制仍然是充滿防人之術,權力永遠被質疑和分散。而東方社會往往將個人和社會混一而治,個人精神境界與社會制度混在一起,呈現「道德化的政治」,是皇帝有權全面管治的理論依據,防衛和自我武裝則是性善論的異端。因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不需要制衡人或者皇帝的權力,只要「教化」就好,或者用自由主義者心儀的「小組討論」就可解決問題。
性善論也經常被設定為「成為聖人」的初階路徑,一個永遠只能依靠好人好事的社會,最後就只能請求最大的聖人,即皇帝,去主持公道,那肯定不會太公道。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依靠聖人主持公道的社會,善的口號和權位一定會被竊據,就一定會產生很多竊鈎者誅的惡人。一個人相信善本性,可以令人良善,一個社會相信善本性,卻會輔就走向奴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