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這個節氣名稱中的「小」就是微,而「暑」就是炎熱,意思是說雖然天氣已經很炎熱,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俗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意指小暑過後天氣才開始熱。
而小暑節氣養生,我們依生活型態來看吧!
1 起居養生 宜少動多靜
小暑時人體陽氣旺盛,陽氣具有護衛體表、抵禦外邪的功能。只有保護好自身的陽氣,人體才得以健康無恙。小暑時氣候炎熱,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以免陽氣外泄太過。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運動時一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
勿久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節氣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區或公園裡的木椅木凳,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病,因此小暑節氣時不宜在木質凳椅上久坐。
2 飲食養生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節氣恰在初伏前後,因此在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宜多食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等材料煲成的湯或粥,多食西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也有人將小暑節氣的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在藥店裡有售,適合沖泡成茶,是消暑佳品;
“三葉”是指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此三葉也可在藥店裡買到,也適合沖泡;
“三豆”是指綠豆、赤小豆和黑豆,中醫稱之為“夏季滅火器”,能清熱降火;
“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我們重點來說說苦瓜,中醫理論認為:“苦能清熱”。 苦瓜性味苦、寒,歸脾、胃、心、肝經,具有清熱消暑、涼血解毒、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此外,苦瓜的維生素C 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同時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和促進突變細胞的復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苦瓜中高能清脂素,即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它的特效成分能使人體攝取的脂肪和多糖減少40%~60%左右,可用於減肥。
此季節氣侯炎熱,大家進出冷氣房、吃冰冷食物的機會增加,生冷食物會損傷肺氣和脾胃,脾胃是一個運化水濕的臟腑,脾胃受損,濕氣容易在身體積聚,肺脾兩虛,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因此建議可以於飲食中加入辛香料、午後喝杯黑糖薑茶等等來替身體化解寒氣。體內經絡陽熱氣於此時節也開始變得旺盛。別因熱而心火直冒,輕拍雙腿,促進血液循環,想像火熱掌心,將體內寒濕邪氣趕走,讓手腳不再冷冰冰。
煲湯可以選搭清熱降火、養胃生津、健脾化濕功能的食材來煲湯喔~
3、運動養生
小暑時節運動強度應避免過大,可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也可選擇游泳、瑜珈、旅遊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都應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
游泳可消暑健身
游泳可謂最適合盛夏的一種運動方式。小暑時節游泳不僅可健身,而且可消暑。因為水的導熱能力比空氣的導熱能力大很多倍,游泳時水可幫助身體更快散發熱量,因此人會感到涼快、舒適。游泳可防治頸椎、腰椎疾病,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游泳時由於水的浮力作用,身體的脊柱由原來的直立狀態可以變為水平狀態,大大減輕了脊柱的負擔,從而有效降低了頸、腰椎間盤內的壓力。同時,水流對脊柱、肌肉和皮膚還可起到“按摩”作用,對防治頸椎、腰椎疾病有一定作用。游泳時不僅能增大呼吸肌的力量,而且能擴大胸部活動的幅度,增大肺的容量,從而增強肺功能。游泳時人體各器官都參與其中,血液循環也隨之加快,以供給運動器官更多的營養物質。血液速度的加快,會增加心臟的負荷,使心跳頻率加快,收縮強而有力。因此,長期游泳可增強心肌功能。
練瑜伽可安神養性
小暑氣候炎熱,人容易變得煩躁不安。此時練瑜伽可起到安神養性的作用。瑜伽起源於印度,是一種古老的健身術和人體鍛鍊法,在古聖賢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經》中,瑜伽被準確地定義為“對心作用的控制”。有研究表明,長期堅持練習瑜伽功有助於發揮意念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與調節。在小暑時節練習瑜伽,可以使人保持心境平和,幫助舒緩煩躁情緒。
4、情志養生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人容易煩躁不安,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靜”。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氣平和,做到“心靜自然涼”。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暑」這個節氣名稱中的「小」就是微,而「暑」就是炎熱,意思是說雖然天氣已經很炎熱,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俗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意指小暑過後天氣才開始熱。
而小暑節氣養生,我們依生活型態來看吧!
1 起居養生 宜少動多靜
小暑時人體陽氣旺盛,陽氣具有護衛體表、抵禦外邪的功能。只有保護好自身的陽氣,人體才得以健康無恙。小暑時氣候炎熱,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以免陽氣外泄太過。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運動時一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
勿久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節氣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區或公園裡的木椅木凳,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病,因此小暑節氣時不宜在木質凳椅上久坐。
2 飲食養生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節氣恰在初伏前後,因此在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宜多食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等材料煲成的湯或粥,多食西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也有人將小暑節氣的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在藥店裡有售,適合沖泡成茶,是消暑佳品;
“三葉”是指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此三葉也可在藥店裡買到,也適合沖泡;
“三豆”是指綠豆、赤小豆和黑豆,中醫稱之為“夏季滅火器”,能清熱降火;
“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我們重點來說說苦瓜,中醫理論認為:“苦能清熱”。 苦瓜性味苦、寒,歸脾、胃、心、肝經,具有清熱消暑、涼血解毒、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此外,苦瓜的維生素C 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同時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和促進突變細胞的復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苦瓜中高能清脂素,即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它的特效成分能使人體攝取的脂肪和多糖減少40%~60%左右,可用於減肥。
此季節氣侯炎熱,大家進出冷氣房、吃冰冷食物的機會增加,生冷食物會損傷肺氣和脾胃,脾胃是一個運化水濕的臟腑,脾胃受損,濕氣容易在身體積聚,肺脾兩虛,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因此建議可以於飲食中加入辛香料、午後喝杯黑糖薑茶等等來替身體化解寒氣。體內經絡陽熱氣於此時節也開始變得旺盛。別因熱而心火直冒,輕拍雙腿,促進血液循環,想像火熱掌心,將體內寒濕邪氣趕走,讓手腳不再冷冰冰。
煲湯可以選搭清熱降火、養胃生津、健脾化濕功能的食材來煲湯喔~
3、運動養生
小暑時節運動強度應避免過大,可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也可選擇游泳、瑜珈、旅遊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都應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
游泳可消暑健身
游泳可謂最適合盛夏的一種運動方式。小暑時節游泳不僅可健身,而且可消暑。因為水的導熱能力比空氣的導熱能力大很多倍,游泳時水可幫助身體更快散發熱量,因此人會感到涼快、舒適。游泳可防治頸椎、腰椎疾病,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游泳時由於水的浮力作用,身體的脊柱由原來的直立狀態可以變為水平狀態,大大減輕了脊柱的負擔,從而有效降低了頸、腰椎間盤內的壓力。同時,水流對脊柱、肌肉和皮膚還可起到“按摩”作用,對防治頸椎、腰椎疾病有一定作用。游泳時不僅能增大呼吸肌的力量,而且能擴大胸部活動的幅度,增大肺的容量,從而增強肺功能。游泳時人體各器官都參與其中,血液循環也隨之加快,以供給運動器官更多的營養物質。血液速度的加快,會增加心臟的負荷,使心跳頻率加快,收縮強而有力。因此,長期游泳可增強心肌功能。
練瑜伽可安神養性
小暑氣候炎熱,人容易變得煩躁不安。此時練瑜伽可起到安神養性的作用。瑜伽起源於印度,是一種古老的健身術和人體鍛鍊法,在古聖賢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經》中,瑜伽被準確地定義為“對心作用的控制”。有研究表明,長期堅持練習瑜伽功有助於發揮意念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與調節。在小暑時節練習瑜伽,可以使人保持心境平和,幫助舒緩煩躁情緒。
4、情志養生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人容易煩躁不安,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靜”。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氣平和,做到“心靜自然涼”。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著社會平均餘命增長,50歲以上慢性疼痛與退化似乎成國民病,台灣每七人就有一人受關節疼痛所苦,變天時關節常常「喀啦」作響,當復健及藥物治療無果時,難道只有換關節或開刀可以選擇嗎?近年來越來越紅的PRP、玻尿酸、葡萄糖增生療法,真的有效嗎?而哪些疾病適合?又要如何選擇呢?
慢性退化疾病
當我們關節長時間因過度負重而導致受力不均,常伴有肌力不足、韌帶鬆弛、肌腱問題,關節周邊軟組織就容易發炎、腫脹、僵硬,關節軟骨也會磨損,周邊硬骨形成骨刺。在膝關節稱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在肩關節容易產生五十肩或肩關節炎,肌腱問題如鈣化性肌腱炎、旋轉肌破裂;頸椎、腰椎中的小面關節退化、骨刺、椎間盤會壓到神經,產生神經痛、無力、手腳麻;手肘肌腱發炎多為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
醫師正確診斷疼痛原因後,早期對症下藥,保守治療如:藥物、復健物理治療、肌力運動,當治療成效不佳或無法自我修復時,可選擇打針注射、震波治療。
疼痛治療有哪些選擇?又該如何選擇?
類固醇注射
當急性發炎疼痛時,可施打類固醇,快速止痛、消炎,關節過多積水時,醫師將體液抽出可迅速消腫。然而類固醇無幫助組織再生能力,也不宜頻繁施打,某些部位也不建議使用類固醇注射,最新研究指出:網球肘、足底筋膜炎,旋轉肌破裂等,頻繁施打類固醇易增加組織脆化,長期可能產生肌腱、筋膜斷裂,並易再次復發。
玻尿酸注射
我們人體關節液本身就有玻尿酸物質,研究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關節內玻尿酸濃度會減少,大幅降低軟骨的保護力及抗發炎能力。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可潤滑受損軟骨,減少關節軟骨和組織磨損,副作用較少,目前有分長效或短效劑型,玻尿酸可視為保養,止痛效果較慢。健保給付膝關節玻尿酸注射標準為:針對60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未達開刀標準,在同一家醫院使用口服藥物與復健治療半年以上都無效時,健保給付施打玻尿酸,連續施打三次,效果可維持半年。自費長效高分子玻尿酸,因分子大吸收慢,效果長達一年。市面上有不同廠牌玻尿酸,而未有研究證實熟優熟劣。玻尿酸不止侷限膝關節,退化性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肘關節也都適用,但除膝關節以外其他非健保給付範疇。
增生注射治療 (再生注射治療)
當慢性發炎或退化時,建議選擇增生療法或PRP血小板血漿注射。增生療法是將5~25%葡萄糖溶液注射至關節、韌帶、肌腱、神經、肌肉軟組織,刺激組織重新修復、再生,研究顯示大於八成患者明顯有效。增生療法一個部位一般注射1至10針以上,施打3至6次,每次施打間隔為一週至一個月, 年紀大或嚴重損傷患者治療次數會增加,增生治療可強化關節內軟骨及關節外組織功能及穩定度,重建軟組織之張力網,改變發炎環境,減緩疼痛。相較PRP,葡萄糖增生療法為多點治療,價格不像PRP昂貴,而增生治療需更高的醫師注射技術、超音波診斷、生物力學、功能評估能力,治療時間也較長。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可合併玻尿酸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治療,更有效改善疼痛及修復受損組織。增生注射治療後多會有數天發炎疼痛感,病患注射後一週內不建議吃消炎藥物或貼布,以免減低增生療效。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platelet-rich plasma)是將患者血液離心,抽10cc以上血液,去除紅血球後剩餘4~5cc,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的血小板血漿,施打患部促進損傷組織生長,幫助組織跟關節軟骨修復。PRP可治療範圍很廣,適應症同上述葡萄糖增生治療,甚至對骨折癒合不良也有效,許多運動員也選用PRP,助於長期運動傷害的韌帶、肌腱、關節再生修復。而臨床上,PRP幫助組織再生及改善疼痛比葡萄糖增生療法、玻尿酸及震波效果好,但價格也高得多,一次要一至兩萬,注射後幾天內的疼痛感也較強。不同年紀患者PRP內含生長因子及本身修復能力不同,年紀越大生長因子減少,性別跟體質也使得效果不同。雖PRP對疼痛有更好的療效,但非萬靈丹,文獻上仍有一成至兩成之病人無改善。
體外震波治療
廣義來說,體外震波也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增生治療,將高強度能量脈衝施予患部,促進可控制的發炎反應,破壞軟組織的病理鈣化,刺激體內生長母細胞、纖維母細胞,使受傷組織骨質新生、結締組織如肌腱韌帶及筋膜之癒合,降低疼痛發炎。現今美國FDA認可的震波適應症有鈣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網球肘,其他疾病仍在研究中,臨床上慢性肌腱炎、筋膜炎,震波比一般物理治療更有療效,治療需四次以上,儀器有分擴散式和聚焦式的,每次依照部位打兩千到三千發,打完可能輕微紅腫瘀青數日。大多數患者感受到症狀好轉為治療兩週後。文獻顯示體外震波對疼痛治療成功率為65%至95%,平均80%。
針灸、乾針、激痛點
疼痛常伴隨肌肉緊繃,產生所謂的『激痛點』,又是中醫所稱的『氣結』,西醫對於肌肉緊繃處可用針灸、乾針、激痛點治療,用針灸針或針筒細針快速在肌肉上進出,放鬆緊張的肌肉筋膜。
何時需要開刀?
當嚴重疼痛,非手術治療皆無任何成效甚而每況愈下,或頸椎、腰椎疾病併發大小便失禁、關節嚴重變形,建議開刀治療。若無以上情形,開刀的時機點並非絕對,開完刀也不代表一勞永逸,且手術後對軟組織破壞,會使肌力穩定度下降,未來可能增加其他病發症。需不需要開刀,是否一定得開,建議民眾尋求第二醫師意見,或先嘗試非手術之治療方法。
結語
隨著醫學進步,非手術的治療跟技術也推層出新,選擇也越來越多,以經濟考量,慢性疼痛通常會先選擇玻尿酸、震波或增生療法,若無成效再選擇PRP。無論接受何項注射治療,都不是治療的終點,也不表示注射完可以不用復健、不用運動訓練。注射後建議休息兩週至一個月,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可從事非衝擊類型運動;而復健、肌耐力訓練及體重控制,更可自我增生及修復傷處,且有效維持關節軟組織穩定。對於疼痛如何選擇,目前越來越多坊間診所甚至醫美都推行PRP或玻尿酸注射,施打醫師技術及方式不一,施打次數也根據不同部位及損傷程度而有所不同,患者建議諮詢專業復健科、骨科、疼痛科、神經內外科醫師,找出關鍵問題點,實行正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