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汽車科技動態】台灣自駕車應用越來越精彩
2020年9月台灣自駕車發展好精彩,除了能夠在台北市鬧區預約試乘自駕車,也看到台灣自駕車的新興應用!以下FINDIT為您9月份汽車科技重點新聞以及鉅額投資 🔍🔍🔍
▶️遠傳力拚5G自駕車 台北市信義路5G自駕巴士開放線上預約試乘
▶️行李好重、出國回台找不到車子讓自駕車自動載你到停車格
▶️自駕車來了/補助沒到位、法規相衝突 業者憂營運效益
▶️ Lucid Air 正式發表,每一拳都打中特斯拉要害
▶️電動車充電 vs. 汽油車加油,哪個成本比較低?
▶️9月份汽車科技鉅額投資
報導詳情傳送門👉 http://sc.piee.pw/39xvtg
「特斯拉試乘預約」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Findit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Chanton 洋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分享] tesla特斯拉model 3 試駕及訂車心得-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TESLA Taiwan Model 3/Y 特斯拉台灣車主群| 請問體驗試駕 ...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阿福要去特斯拉預約試駕體驗了!Tesla 特斯拉Model3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特斯拉試駕時間-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特斯拉試駕時間-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問題] 沒錢買特斯拉那可以預約試駕嗎? - 看板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Chanton 洋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洋洋買車記分享-終於交車了』
其實早在2016年時,就開始有換車的衝動,當時有試乘MINI,實在覺得車內有點小,再加上車價185萬左右,也是蠻驚人的,默默放棄....
時序拉回這兩年,由於長輩的18年老車狀況不斷,連修車廠老闆都開始三催四請,讓我們趕快去看新車,才又開啟我們的賞車之旅。從車展開始入門,我也從一個只知道車款品牌,漸漸了解到性能、操控、配備、甚至是引擎的差異等等;這驚人的蛻變,連我都驚奇(來賓請掌聲鼓勵)。
車展後,我們的第二個選項來到 VOLVO XC40;的確是因為黑白色系車款搭配實在好喜歡,但一坐上去,車內空間極小;可能是安全性考量,車內有2/3都給板金了吧;詢問業代,如果想要拼接色車頂,價格來到183萬,然後配備還不是最頂級的。車體小,價格高,配備少;想來想去,我們又放棄了;也有考慮LEXUS NX車型,但不是很合口味。
對於車子的需求,主要來自工作;因為拍攝,後座空間要大,能夠坐著換衣方便,甚至能擺下整桿衣架;加上出國,後車廂容量要放得下兩個30吋的行李箱;最後,預算是150萬以內。
有一句很有名的廣告台詞「你終究都要開歐洲車的,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開?」我內心的確深受這句話影響,而陳妞則是18歲就開到二叔買的BM,就內心很想買BMW。
在夫妻倆都有共識想買歐洲車系,以及陳妞的小夢想之下,開始瘋狂搜尋符合的車款,發現BMW X1是個很符合我們需求的選擇。
當老公做功課做得很勤時,我則打開非富即貴的LINE朋友們,聯繫家裡經營汎德原廠認證車商竹圍廠,好友Peggy .
中古車的世界非常深;然,在「汎德原廠認證車商竹圍廠」中, 最知名的車種就是擁有相當多的「新古車」全新業績領牌車、原廠試駕車、主管配車、展示車、客戶狀況好的舊車等等。很多車都是就是里程數相當少的車,從12里、到2000里、到7000里,甚至年份都還在原廠保固內的車。看車時,你會驚嘆幾乎就跟新車一樣,甚至都會聞到皮革全新的味道;幾乎符合我想要買「新車」的想法。
最重要的價格考量,很多人其實不知道,當新車一領完牌,隔天價格會直接掉20-30萬左右;所以,一台幾乎全新的車,雖然在定義上已經被開過試乘過,但價格卻差了40-50萬,是你會不會也很心動?!
我覺得汎德原廠認證中古車竹圍廠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們最多的主力車款,就是近兩年出廠,整個精彩到不行!當然,不是沒有出廠年代比較久,里程數比較高的車,但是對於我就是想買一台"新車"的想法,如果不是19年以後出產的車,我都不想要(很任性)。
其實看完車後,雖然很滿意,本來要簽一台19年式,里程數只有2000里的鋼琴白X1,但我當時看到一台20年式珍珠白X1,里程只有12里(根本就是全新車),完美的方向盤,剛剛好大小的車頭型狀;就很心動,一比較又想說是不是回家再等等21年式的車,而且之後21年式會標配全景天窗耶........哈哈哈哈哈,整個沒完沒了阿。
又經過了三個月,壓死陳洋夫妻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前陣子連日的高溫下,老車一直停在室外曬太陽,冷氣要讓整個車體變涼,幾乎要等上40分鐘以上,沒錯!你沒看錯又要修冷氣了!
陳妞:「我想我又要去修車廠了....」
給陳妞一個大白眼後,我立刻跟Peggy約看車;我對老車再修繕的耐性已失去,任何人再叫我付修車費,我都要賞他一丈紅,煩都煩死!
天時地利人和,剛好有一台19年式的珍珠白,里程數只有7千左右,也符合我們的預算,就是老天爺已經安排好的車款,我也一看就很喜歡;不瞞大家說,我覺得同樣都是19年式的車款,烤漆珍珠白跟鋼琴白,整個車型就是長不一樣,珍珠白就像化妝有修容的樣子,車比較立體,鋼琴白就比較扁平的感覺。
只不過,弟弟冷不防說:的確是比較美,可是珍珠白之後很難烤漆喔~~
可不可以走開。我不想聽(再度任性) XD
當然,我們買的雖然里程數低,年份19年,但也因為可能前身是試乘車的關係,輪胎皮的磨損也會比較嚴重一點,無傷大雅;比起我們去看其他車行賣的外匯車款或是車主的自售車,但汎德原廠認證中古車的車況還是讓我們滿意的更多,於是經過多次看車後,總算簽訂合約。
領車的第一天,說起來害羞,因為都是開老車的關係,一換到全新電腦按鈕超級多的車,整個手忙腳亂,又很怕陳妞亂按就按壞了。陳臭手的美名,你們又不是不知道。
喜歡嗎?弟弟問我....
我說:車門關上的聲音,都讓我掩飾不了嘴角的微笑....
曾經坐過的高級車不在少數,敞篷的跑車賓士、高科技的特斯拉;但坐在跟陳老公反反覆覆討論下,搞定車貸、保險、稅金等等繁雜的手續才買下的車,真的覺得無比的幸福啊(請容我大聲地說~~~)
去吧!想買媲美新車車況,卻沒有買同級新車的預算時,我想「汎德原廠認證車商竹圍廠」的「類新車們」一定能滿足大家的需求,我已經先介紹我朋友們去看BMW X3 X5系列,大家都滿意到不行!或是老公男友的夢想清單就是買一台BMW或MINI時,這裡絕對是你的第一選擇!
歡迎大家找Peggy 張小姐預約看車
BMW汽車-台北汎德中古車展示中心
淡水中正東路二段179號
02 2808 5666
祝福大家都買到心儀的好車囉!!
#汎德原廠認證中古車
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滴滴真的在上海推出無人車了,記者上車親測報告
2020-06-30
本文來源:燃財經
作者:金玙璠、周繼鳳
「兩個黃鸝鳴翠柳,自動駕駛也能走,閒敲棋子落燈花,自動駕駛送到家。」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開始在上海接受公眾體驗報名。
央視主播朱廣權在當天央視新聞的直播中,賣力地宣傳了一波自動駕駛。
前有百度,後有高德、滴滴,從4月下旬到現在的70天內,三家出行平台密集開放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均是僅在部分城市的固定區域內運營,運營車輛和時間有限,隨車配有安全員、測試員。
這在行業內是什麼水平?
滴滴號稱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但是在直播中駕駛員多次接管方向盤,遇到復雜場景需要遠程求助,這所謂的L4,是真落地還是搞噱頭?
事實上,不少企業給自家自動駕駛技術的定位都是L4級別,與全自動只差一個級別。
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現在要想達到L4非常困難,短期來看,至少還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亦有觀點認為,最多只能理解為是L4級技術、但並非可商業化的產品。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滴滴這次試乘流程是目前Robotaxi裏最全面的,可以說是一次很好的面向大眾的科普直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滴滴這次和其他兩家一樣,營銷意義大於實際。
談L4的商業化更是為時過早,而滴滴這場直播是單純地秀肌肉,吹響IPO的號角。
01.滴滴首秀翻車了嗎?
我們先來看滴滴自動駕駛的車輛和測試範圍。
車輛由沃爾沃XC60改造,據滴滴介紹,給它安裝了近20個感測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雷射雷達、2個16線雷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一輛車的造價在100萬以上。
現階段,滴滴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範圍僅限於上海開放測試道路,路線經過汽車會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酒店等核心區域,全長53.6公里。
在滴滴指定的接駁地點,央視記者通過App線上下單了一輛自動駕駛網約車,車輛按時到達後,記者打開車門後發現車內前排還坐著兩名工作人員。
滴滴自動駕駛首席運營官孟醒給出的解釋是,兩位工作人員是為了確保行程安全,其中一位是安全員,應對突發情況,另一位是測試員,實時記錄的同時,能夠提前了解路況與安全員進行溝通。
滴滴這次秀肌肉,不巧碰上了上海的梅雨天氣。
據滴滴介紹,遇上大雨,對自動駕駛車輛的雷射雷達和攝像頭這些感測器都是考驗,比如,對雷射雷達來說,雨點、地面上的積水以及濺起來的水花都可能引發噪點,這就相當於「駕駛員」視力變差,需要演算法有效地去除這些噪點,否則容易引發各種急剎。
但現場的記者和滴滴高管也在反復強調——自動駕駛不等於無人駕駛,如今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可以做到自動駕駛,配備安全員是為了乘客的安全兜底,以便在突發情況下隨時接管車輛。
記者上車前需要手簽一份知情責任書。
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陳卿表示,這是目前所有的自動駕駛的常規操作,也是讓用戶認識並對自動駕駛保持警惕的一個重要步驟。
第一次測試是從安拓路公交車站到上海汽車城地鐵站。
整體來看,自動駕駛車輛在剎車、避讓、減速超車、掉頭方面還算順暢,但可以發現,因為速度慢,加上都是右轉彎,車輛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最右側車道。
但是,還是出現了引發大家關注的「翻車」情況:
比如,第一次啟動時,大約等待了兩分多鐘車輛才出發。
記者略顯尷尬,在等待啟動過程中,多次詢問「可以出發了嗎」,介紹完整體情況後,又說起了當天的天氣狀況。
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多次接管方向盤。
直播到39分鐘時,當時車輛路上一個丁字路口,前方、旁邊沒有其他車輛,也無其他突發狀況的情況下,駕駛員開始接管方向盤。
測試員的解釋是,「雨量較大的時候,濺起的水花會對雷達和攝像頭造成影響,駕駛員就會接管方向盤」。
這位測試員稱,接管的另外一種考慮是,自動駕駛是遵守交通規則的,但不能保證行人或者電動車等完全按照交通規則行駛,因此面對幹擾的時候,駕駛員也需要接管方向盤。
當面對相對復雜的場景時,滴滴的自動駕駛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在第二次測試過程中,車前出現了一輛三輪車,三輪車司機蹲在地上疑似修車,如果是普通駕駛員就直接繞道走了,但這對於自動駕駛系統來說,算是一道超綱題。
滴滴解釋稱,這種情況屬於復雜場景,自動駕駛系統需要通過車內的感測器實時將數據發到遠程協助中心,由遠程協助中心給出協助指令。
「前方突遇障礙,自動駕駛汽車自動變道」,自動駕駛車收到指令後,默默地繞開了前方的三輪車。
「這(滴滴)和百度沒有太大區別,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水平之一。」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如此評價。
02.真假L4
滴滴號稱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
L4是什麼概念?
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定義,無人駕駛分為從0級(完全手動)到5級(完全自動)6個等級。
最高級別L5可以做到全場景全自動,但目前科技水平有限,只能算是一個理想化目標,而在走向L5的路上,每提高一個等級,自動化的程度就會晉升一級台階。
其中,L3級別屬於條件自動化,車輛在特定環境中可以實現自動加減速和轉向,不需要駕駛者的操作。
L4的自動化程度更上一層樓,全程不需要駕駛員,但有限制條件,例如限制車輛車速不能超過一定值,且駕駛區域相對固定,並且一旦發生特殊情況,駕駛員可以切換到手動駕駛。
前不久,工信部也出台了中國版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L3為有條件自動駕駛,L4為高度自動駕駛。
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外的標準。
那麽滴滴和國內同行處於什麼技術水平呢?
米磊給出的側面答案是,現在要想達到L4是非常困難的,短期來看,至少還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現在我們看到的,要麽是低速,要麽是在簡單場景,而且短期內不可能去掉安全員去測試。」他表示。
「目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水平,L3都沒到,主要靠產業吹。」一位長期研究造車新勢力的分析師告訴燃財經,所謂的L3,其實都是一些結構化道路的L3功能,也稱為特定場景的L3自動駕駛,均是一些非常有限的場景,而自動召喚是L4的一個很小的應用場景。
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則透露,目前滴滴給自己的定位是L4級,但很難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只能理解為是L4級技術、但並非可商業化的產品。
另一位研究自動駕駛的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由兩大類公司研發推廣。
一類是傳統的汽車製造生產商。
這些公司面向的是C端消費者,「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不太敢宣稱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了L4級別。」
另一類便是汽車新勢力。
這些公司短期內並不會向消費者出售自動駕駛車,而是為了給投資人講好故事,拿到下一輪融資。
「他們本身也不會自主造車,更多的是委托一家代理公司幫忙改造。」
如今,自動駕駛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帶來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比如,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將白色卡車誤識別為天空,致使車輛駕駛員死亡;Uber自動駕駛系統對夜晚橫穿馬路的行人識別分類不準而發生事故,致使對方死亡。
再加上L4是高度自動化,不需要駕駛員,在安全保障方面也就對研發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經常會有人跳出來說自己達到了L4水平。」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L4級別,絕不只是車的問題,配套的基礎設施也要有對應級別的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級別越高,越需要依靠基礎設施的支持來確保安全性。
在他看來,如果基礎設施方面有了足夠的支持,L4技術的應用是沒問題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只能在有限的幾個地方測試應用L4級別技術。
如今,國內只有六城開放自動駕駛載人道路測試和試運營,且對車輛數量測試裏程等都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取消安全員。
滴滴此次的試運營也僅限於上海嘉興的固定路線。
03.真落地還是搞噱頭?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這次滴滴的試乘流程是目前Robotaxi裏最全面的,是一次不錯的面向大眾的科普直播。
在直播一開始,滴滴展示了指揮中心的交通大數據的分析界面、自動駕駛車隊的管控界面,技術講解也更加全面細致,紅綠燈計時時間的實時調整概念、車路協同、安全員培訓都有所提及。
「但和其他家一樣,宣傳、營銷的意義大於實際(應用)。」其中一位業內人士說。
就在滴滴推出Robotaxi服務的前五天,高德打車和自動駕駛出行企業文遠知行WeRide達成合作,在廣州正式上線Robotaxi服務。
更早上線的還有高德與自動駕駛公司AutoX(4月28日)在上海接入的Robotaxi體驗活動、百度Apollo在長沙開啟的Robotaxi打車服務(4月19日)。
前有百度,後有高德、滴滴,從4月下旬到現在的70天內,三家出行平台密集開放Robotaxi服務。
「今年的疫情利好無人駕駛,行業關注度開始上升,各家應該都在根據環境的變化去推動測試。」
在米磊看來,有滴滴這樣的公司進入,說明這個方向是對的,但Robotaxi的商業化的難度係數也是最大的,比其他場景都要難。
一位汽車領域創業者表示,從各家通用的免費策略來看也是如此,商業化成績並不是他們的關注點。
陳卿告訴燃財經,現階段固定路線的載人運行計程車服務意義不大,離真正的商用距離還很遠。
三家開放Robotaxi服務的平台均是:目前僅在部分城市的固定區域內運營,運營車輛和時間有限,隨車配有安全員、測試員。
除滴滴只能預約體驗試乘外,另外兩家對外的宣傳口徑是「呼叫不需要提交申請或審核,流程與一般網約車無異」。
其中的滴滴,雖然從2016年就開始組建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次年在美國加州設立首家海外AI實驗室,但其實前些年的動靜並不大。
直到去年,滴滴開始加強布局,8月份將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沃芽科技,天眼查顯示,今年5月底獲得軟銀超過5億美元融資,成為國內這一領域的最大單筆融資。
可能是有了五億美金的底氣,孟醒在直播當天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平台將擁有100萬輛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汽車。
滴滴CEO程維已經考慮清楚了,「至少還需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
滴滴方面此次在直播中除了自報單輛車成本百萬左右外,還透露,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現階段需要配備一名安全員、一名測試員,其中安全員的培養成本也很高,需要經過1-2個月的培訓,錄取率僅為1%。
按照文遠知行工程資深副總裁鐘華此前的表述,無人駕駛公司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第4階段,即限定區域、限定時間的全無人駕駛測試和試運營,進入第5階段(實現大範圍大規模的全無人駕駛運營)方能實現盈利。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今年4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Robo-taxi商業化現狀、挑戰及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指出,如今計程車司機人力成本與自動駕駛改造成本基本持平,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以傳統燃油車的計程車為例,自動駕駛計程車成本依舊略低;與電動計程車相比,自動駕駛計程車改造成本需控制在50萬左右,二者基本持平。
未來5-10年人力成本將會進一步升高,而自動駕駛系統改造成本會逐漸降低。
預計2025年左右,Robotaxi取消安全員並規模化部署後,其成本優勢凸顯,帶來出行服務的顛覆。
麥肯錫的預測是,Robotaxi每公里成本不斷下降,與傳統計程車成本相比將在2025至2027年之間達到拐點。
但與此同時,Robotaxi的實際落地應用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建議》中寫道,如今的技術雖可處理交通路況90%常規問題,但剩下的10%影響巨大,需要花費90%的時間解決,長尾效應明顯,且示範場景與真實商用場景存在差距。
而消費者對於自動駕駛尚處於陌生認知階段。
「L3自動駕駛量產難以落地,L4遙遙無期,所以能講故事的Robotaxi成了這幾年的熱門」。一位知乎網友如是寫道。
陳卿亦告訴燃財經,「滴滴自動駕駛體驗車,離宣稱的L4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計程車領域的無人駕駛,五年之內都是難以落地的,談L4的商業化更是為時過早,而滴滴這場直播是單純地秀肌肉,吹響IPO的號角。
附圖:▲來源 / 直播截圖 記者正在簽署知情責任書
▲來源 / 直播截圖,圖中安全員已接管方向盤
▲來源 / 直播截圖,自動駕駛網約車前方遇到三輪車障礙
資料來源:https://chinaqna.com/a/112696?fbclid=IwAR0DFhoJ-qcw2TNX68nRy7inB7Xvpe5c6F8yxaPTv6r1aWaLhv-OPS9uLOE
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TESLA Taiwan Model 3/Y 特斯拉台灣車主群| 請問體驗試駕 ...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體驗試駕可以直接到內湖找業務嗎? 還是一定要提前打電話預約呢? ... <看更多>
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阿福要去特斯拉預約試駕體驗了!Tesla 特斯拉Model3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姐去 特斯拉預約 試駕體驗了! · 【隔熱紙全記錄】 特斯拉 裸車一個月終於貼隔熱紙了! · 開箱全台第一台交車的Model Y! · 【漂漂姨分享】10分鐘學會! · Tesla ... ... <看更多>
特斯拉試乘預約 在 [分享] tesla特斯拉model 3 試駕及訂車心得-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還是得秀一下推薦碼:https://ts.la/laurenwu17037
還勞煩各位有意訂車的朋友們多加利用,大家一起來賺1500km超充優惠吧。
看了那麼久的車,終於還是選了tesla,重點摘要一下:
1. 選擇SR+,原因:預算、車重(機械車位)以及配備可接受度
2. 承上,雖然仍然爆預算,但考量後續保養及行駛費用,平攤後落入預算範圍
3. 還是會擔心品質問題,也上網看了許多資訊,但還是禁不住買一台帥車屌車的誘惑
4. 最重要也是思考最久的是充電問題,「我們並無法使用家充」,所以勢必要利用
超充及停車場充電,這真的考慮了很久,因為用車習慣必須要做很大的改變...
最後是考量到家裡及公司附近都有超充點及可充電的平面停車場,還是咬了牙下訂,
車到後利用賞車期間,會試試這樣的充電動線到底能否順利,屆期再分享給各位。
以下則是老婆不負責任的特斯拉TESLA賞車訂車心得:
生日前夕訂了人生第一台特斯拉,也是人生第一台車。
從年初看車看到年尾,走遍各大車廠,最後基於對地球的愛,決定選擇特斯拉。
第一次踏入特斯拉台中試乘體驗站是滿滿的人潮,建議要來試乘一定要先預約,
並且預約時間只保留15分鐘。
接待我們的業務Jason非常Nice,他自己也是特斯拉車主,
所以更可從車主的角度給我們更多的建議跟經驗分享。
基於停車空間以及預算考量,鎖定試乘Model 3,
小朋友一進入Model 3看到全景式車頂就興奮的不得了,
又看到車子行進間大螢幕上呈現周邊眾多車子的移動軌跡,
更是整個ㄉ一ㄠˊㄟ,苦苦哀求我們一定要買這台車…。
身為一位會開車但不懂車的人,關於Model 3本身性能就不贅述,
只單純就試乘感覺分享。
首先,預約試乘後會接到特斯拉寄來的行前通知信跟一些教學影片,
我對這次試乘非常期待,因此在試乘之前很認真的全部拜讀完了。
但準備進入Model 3的那一剎那所遭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車門怎麼開?!
幸好Jason解救了我。進入後座之後先安撫過於興奮的二子,
起步前想說開窗感受看看,結果窗戶怎麼按都按不開,
Jason說我按到開門鈕,所以現在門沒關好要重關一次…=.=。
在特斯拉面前我顯得很蠢。
終於輪我上路試駕往回程,在路邊很認真地聽Jason行前教學,
因為打檔方式、方向燈等等都跟一般油車不同。
正式起步,起步加速超順不用說,不用大腳踩也是輕鬆破百。
方向盤轉動也流暢,也試了一下Auto Pilot,還蠻準的,
但因為只有一小段,而且有點緊張所以沒辦法有太多心得。
感受特別深的是油門一放會有剎車感的這件事,跟油車特不同,
需要多練習抓感覺,不然會把乘客搞死。
討論後決定訂車,但覺得自己在家上網訂太可怕,還是有Jason相陪安心點,
於是相約第二次來到體驗站,慎重地拿起手機,就像訂台鐵火車票一樣,
完成這次特斯拉無感訂車體驗,坐等明年第一季交車。
感謝Jason在過程中對於我的蠢問題都是不厭其煩的解答,令人感到安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54.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72670305.A.CE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