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骨子裡不過係另一個梁振英。
重建香港價值 挽回市民信心
公民黨議員與行政長官就《施政報告》會面重點
公民黨全體立法會議員今早就2018年《施政報告》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席間五位議員向行政長官提交了公民黨題為「重建香港價值 挽回市民信心」的建議書。
過去一年,行政與立法關係無疑有改善,但不時出現暗湧。民主尚未落實,核心價值遭蠶食,管治質素漸差,一方面令部份市民萌生去意,選擇移民,另一方面令留守香港的市民對未來失去願景。為穩定港人信心,政府必須落實真正符合民主原則的雙普選,並時刻維護港人利益,勿因中央施壓而妥協。
另外,近年經常有內地官員語出驚人,妄言中國司法管轄權可全面延伸至香港,或聲稱中國憲法適用於香港。公民黨促請特區政府主動就此等嚴重破壞「一國兩制」的言論作出澄清,釋除公眾疑慮。此外,公民黨在席間亦提醒特首,切勿因有市民提出司法覆核挑戰「一地兩檢」,而主動提請人大釋法,衝擊香港法治。
以下是公民黨各位議員就其政策範圍提供的意見:
楊岳橋議員提到,當下中美爆發貿易戰,香港尤其需要維護其獨特性,才能免於殃及池魚。他鼓勵行政長官積極遊說國際社會繼續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稅區,與此同時對外推廣香港獨特性,協助香港工商界重整部署,在外地拓展商機。
楊岳橋亦提到即將推出的5G服務未能覆蓋科學園以及新界東大部份地區,希望政府盡快解決頻譜問題,讓5G全面普及化。另外,他促請政府開放數據,便利市民與行業發展之用,並特別關注開放車輛實時數據,認為開放公共交通實時數據理應是社會責任,政府於未來與公共交通營運商簽訂經營權時,須訂下開放數據作為條件。
郭家麒議員關注今年的立法會補選及明年的區議會選舉,政府會否重施故技,以各種理由取消市民的參選資格。他指出上屆政府禠奪參選人資格,對於香港年輕參政者做成極大的阻礙,要求林鄭政府「三思而後行」。
在醫療方面,郭家麒要求政府成立職業傷病復康基金,並設立基金委員會,支援因工受傷或患病的工友,提供一站式服務與轉介,協助工友復康及復工。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成立300億元的藥物基金,資助長期病患及罕有病人士及家庭,分擔購買昂貴藥物的沉重負擔。
譚文豪議員認為丁權無限,而香港土地有限,政府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原居民的丁屋需求。他要求政府儘快檢討小型屋宇政策,為丁屋截龍。他倡議政府可停止「私人協約批地」(即向原居民批出政府土地以建丁屋)的做法,並重新改劃目前「鄉村式發展」地帶的涵蓋範圍,將現時932.9公頃閒置官地剔出「鄉村式發展」地帶,以便政府作全面規劃發展。
此外,譚文豪指出香港法例沒有把 24周以下流產胎兒遺骸納入「人體遺骸」的定義。失去至親骨肉的父母,不但難以領回自己的孩子,領回後亦因法例所限,待遇不能與24周以上的流產嬰看齊,如不能火化或在政府墳場下葬。同時,《僱傭條例》與醫學界對流產的定義有落差,令24周至28周流產婦女,得不到應有的產假休養。他要求局方儘快修訂《火葬及紀念花園規例》,將合法流產胎兒與醫療廢物分開處理;以及修正《僱傭條例》,令24周至28周流產婦女能得到應有的產假休養。
飛行服務隊工作對保障市民的安全尤為重要,然而現時的部隊架構問題處處,未能有效發揮部隊效能及留住人才,譚文豪促政府盡快進行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升格部隊,並改善職系架構,特別是機師職系及空勤主任職系。
譚文豪亦促請政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空運中心的地位,儘快重建機場空郵中心,並提升機場處理溫控貨物的能力。
郭榮鏗議員一直十分關心有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長、教師和專職同工的需要。今天會見行政長官主要亦是表達有關改善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政策的意見。
郭榮鏗認為,鑑於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人數不斷上升,政府應增加資助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及為就讀於主流中小學的SEN學童提供至少每年12節的康復服務,讓他們盡快得到適切的康服支援;為主流學校提供校本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服務,使學童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康復服務得到更好銜接。
至於長遠的資源及人手規劃方面,郭榮鏗認為有必要增加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學科的資助學士學位名額、恢復兩年制特殊教育教師培訓課程,並將中小學班師比增加0.3,減低教師每周教學節數,讓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中的持份者都得到更好支援,以助更有效照顧SEN學童。
陳淑莊議員表示會繼續爭取訂立《樹木法》,並指出近年多次發生塌樹和珍貴樹木遭政府不當移除的事件,已經反映政府部門在樹木管理及保育缺乏指引,有必要立即訂立《樹木法》,賦權單一部門負責樹木管理工作,以便監測及統籌政府各部門日常護養樹木的工作。
陳淑莊亦向行政長官提出,近日港鐵沙中綫及高鐵工程接二連三爆出醜聞,反映現時政府與港鐵所簽訂的沙中綫及高鐵「服務經營權協議」合約,未能保障港人利益,未來的鐵路工程不應繼續使用這個合作模式。陳淑莊亦會繼續緊密監察政府及港鐵所簽訂的高鐵營運合作安排內容。
公民黨施政報告建議:https://goo.gl/g99rm4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青少年的情緒風暴:孩子,你的情緒我讀懂了」介紹 訪問作者:莫茲婷 內容簡介: 當孩子成為青少年,你是否發現……性情變得冷漠、不願意溝通? 原本成績優異的孩子,突然變了樣?親子之間,只要一開口就是吵架…… 其實,孩子變得暴躁,可能是心裡充滿悲傷或恐懼。 孩子心...
特殊教育教師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少年的情緒風暴:孩子,你的情緒我讀懂了」介紹
訪問作者:莫茲婷
內容簡介:
當孩子成為青少年,你是否發現……性情變得冷漠、不願意溝通?
原本成績優異的孩子,突然變了樣?親子之間,只要一開口就是吵架……
其實,孩子變得暴躁,可能是心裡充滿悲傷或恐懼。
孩子心理期盼的是……有人可以來拯救他,為他梳理心裡的糾結。
面對青少年,爸爸媽媽也該開始學習,如何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真正想說的話。
這本書能獻給所有父母,讓你帶著愛與方法,
作者簡介:莫茲婷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經歷:
「愛+好醫生」顧問團、Stars RADIO 星蹤之愛廣播網《新獵人本色》主持人、社團法人陪伴者兒少生涯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聯合報好讀周報「同理力」專欄作家
著作:《小心青春禁區:31則諮商室裡的故事》
專長:
1.兒童:情緒暴怒、對立反抗、強迫症、自信心低落、某特定事物恐懼症、分離焦慮、父母離婚後創傷、手足衝突、人際問題、特殊族群之適應問題諮商:亞斯伯格、過動症。
2.青少年:人際困擾、霸凌問題、情緒低落、焦慮症、親子衝突、生涯迷惘、情感議題、特殊族群之適應問題諮商:亞斯伯格、過動症。
3. 團體課程:兒童青少年人際&情緒技能團體、父母親職訓練、成人自我成長、輔導志工培訓、教師輔導課程進修、機構心理衛生教育推廣及演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S7FM1IphhE/hqdefault.jpg)
特殊教育教師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宛婷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部以動人的真實故事,深刻探討善終的生命之書。
最盪氣迴腸、最令人眩然欲泣的醫療現場第一手報導。
善終不是最艱難的,
最艱難的是同理與陪伴病人及家屬那擺盪、紛亂、擔心後悔又疼痛的心緒。
一位陪你一起痛、一起哭、一起為所愛的人下最後決定的醫師。
●謝宛婷醫師為衛福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專家顧問與核心講師
●榮獲奇美醫學中心「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終身獎
●特別企劃:54個安心錦囊,讓病人及家屬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充滿勇氣,不惶恐、不痛苦。
當病人及家屬面對生命終點,他們的煎熬與困境:
●「醫師,我的家人雖然最後選擇不急救,但你一定要『救到最後一刻』。」
●末期病人渴望在家過世,但家屬卻因害怕而逃避……
●病人:「醫師,我不想用嗎啡止痛,這會上癮吧?!」
●病人苦苦哀求:「醫師,打一針讓我走了吧!」
●病人家屬:「醫師,你絕對不能告訴他病情!」
善終不只是提供身心靈的舒適照護,更不僅是撤除維生醫療設備,而是在每一個困難的決定之前,去傾聽、同理、尊重,並深入陪伴病人及其家屬的同在歷程,以及病人離世後,去陪伴傷痛的家屬,讓他們重新面對生命中的愛與連結,並且從中轉化蛻變。
善終沒有SOP,沒有公式,也不是只有選擇「放手」或「不放手」那般簡單。
奇美醫學中心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的謝宛婷醫師,讓我們看到善終過程的擺盪與揪心,以及每一個決策的艱難與掙扎。
那些不忍自己離世而讓家人心碎的愛與拉扯,那些盤根錯結、撕心裂肺的家族糾葛,那些一心以尋死作為解脫的孤獨靈魂,都在謝醫師專業又溫柔,如同大海般包容的梳理及接納中,有了往前走的力量。
她以無比的勇氣徹底地實踐「幽谷伴行」的真諦,她堅定地接下醫病關係交付到她手裡的重量,她更堅毅地扛負起與病人共同分擔做決定的責任。
她教會我們死亡永遠都不是最壞的,以及如何因為死亡而更加活出生命的精采。她說傷痛的母親叫做愛,她把無懼而真誠的心意留在每一個她所照護的家庭內,讓我們看見,風雨過後,終有彩虹。
作者簡介:謝宛婷 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
一九八三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
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
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
以演說、影視、各式文章寫作以及社會參與,傳遞醫療自主、醫病溝通、關懷倫理、生死哲學的理念與醫療實務經驗,本人與其服務的團隊多次受公視節目以及《康健》、《天下》、《財訊》等多家媒體雜誌採訪。學術研究以預立醫療決定、行為能力與心智能力、醫療自主權為主。論文散見國內外醫療與法律相關雜誌,也多次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發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8ic93ert0/hqdefault.jpg)
特殊教育教師培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喜悅,是一種選擇:陽光催眠師Sunny的靜心時間」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蔡文瑜 (Sunny Tsai)
內容簡介:
◆加拿大Sage Hypno催眠診所負責人,多倫多醫務所專業催眠諮商執業
◆賽斯讀書會帶領人,超過10年資歷,成員累積13,000人次以上
◆美國國家催眠協會NGH(National Guild of Hypnotists)認證催眠培訓教師,訓練超過1,500名學員
──擁有哪些特質的人容易被催眠?
──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
──你相信透過催眠可以醫治陳年宿疾嗎?
──你相信透過催眠可以讓半身癱瘓的患者起身跳舞嗎?
旅居加拿大二十多年的全職催眠師蔡文瑜(Sunny Tsai),以10篇主題故事,講述催眠改變人生的實際案例。每篇故事都有催眠師自身特殊的生命歷程,透過實際催眠個案的分享,讀者也可從中對照自己的人生課題。配合有聲App,跟著Sunny老師的「靜心」引導,現在就一步步練習,追尋屬於你的心靈痕跡!
──尋找因病過世的母親
──讓癌症腫瘤消失不見
──修復破碎的婚姻關係
──從吸毒的癮頭中釋放
催眠,是變魔術?還是製造奇蹟?
催眠不是神祕的幾句咒語,催眠師也不是魔術師。
催眠只是一個加速器,加速事件的改變,而催眠師則是能量的引導者,讓被催眠者進入自己的潛意識,找到情緒困擾的根源、重新審視困擾已久的事件,進一步放下執念,改變人生!
作者簡介:蔡文瑜Sunny Tsai
生於台灣。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後,回台任職於大學為講師。1993年婚後旅居加拿大。現任Sage Hypno Centre 催眠諮商診所的負責人,並且擔任美國Naiontal Guild of Hypnotists國際催眠師協會講師,專門負責催眠師的訓練工作和帶領組織內部訓練課程。近年來在美加和亞洲地區定期接受個案諮商和舉辦相關講座及課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3TGcXas3Y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