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專欄 #Ethereum倫敦的一小步 #人類經濟史上的一大步
台灣時間 8/5 這天,全球最多 Dapp 應用在其上運行的公鏈 Ethereum,完成了名為「倫敦」的作業系統升級,是它往所謂 2.0 架構演化過程中,關鍵的一步。
在區塊鏈業界,這樣的軟體升級稱為「硬分岔」,因為一條公鏈是由千千萬萬互不隸屬的節點 (也就是俗稱的礦工),所共同支持而運行。當新版軟體與舊版無法完全相容,在約定好升級的那一刻 (通常是某個區塊編號) 開始,有升級新版軟體的節點,只能跟其他新版軟體節點協作,而選擇不升級新版軟體、繼續使用舊版軟體的節點,則只能與其他使用舊版軟體的節點協作。
換言之,如果有相當比例的節點不升級,那麼從該區塊開始,這條公鏈就一分為二了,如同科幻電影常見的平行時空一樣,會出現兩組錢包擁有一樣的歷史,但不一樣的未來。
如果選擇不升級的節點夠多,那麼他們所組成的公鏈便還有一定價值,這時相關上下游生態系,包括晶片設計商、Dapp 開發者、錢包軟體、交易所等,會各自選擇單邊或雙邊支持,那麼公鏈生態系也會開始分岔。在以太坊短短 6 年歷史中,就曾經分出過 Ethereum Classic,這條目前市值排行第 18 的平行時空公鏈。
由於這次倫敦升級的幾個重大更新,會大大影響節點的長期權益,因此業界對它既期待又擔憂,所幸結果非常成功,絕大多數以太坊節點都依約換用新版軟體,沒有留下顯著的平行公鏈。
這次倫敦升級有三大更新類別:
第一是交易效率優化,把手續費從自由競價改為固定基礎費率加小費,讓有交易需求用戶,可以更容易預期費率,同時把區塊大小加倍,以應付突然的交易暴衝。
第二是改變貨幣與節點經濟,把大約三分之一的手續費回收並銷毀,讓節點開始減少對手續費的依賴,同時讓以太幣的供給年增量從約 3.3% 降到約 2%,減少通貨膨脹,並增加未來調整供給的彈性。
最後,是把工作證明 (Proof of Work) 的演算法定時炸彈,設定在今年底,換言之,將在該時間點後全面轉用持有量證明 (Proof of Stake),正式揮別年耗能 600 億度、約全球產電量 0.25% 的猜數字遊戲,以更綠色、文明的方式,繼續支持 DeFi、NFT 等 Dapp 生態的發展。
猜數字演算法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段時間沒接觸行為科學的書籍了。 天下文化 此次出版的《雜訊》,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與另外兩位學者共同撰寫。康納曼在台灣曾經出版過《快思慢想》,這本非常經典之作。雖然當初出版時有部分翻譯問題,但內容中討論的「快思」及「慢想」兩套系統,以及對人類諸多不理性行為的討論,依舊能帶來諸多啟發。
書名名為《雜訊》,聽來費解,但其實這是統計學上未能妥善解釋或改善的變因。本書開頭便以人類打靶時的不同結果,作為解釋「雜訊」的方式。若彈孔集中分布於靶心,則不存在偏誤或雜訊;若彈孔集中但偏離靶心,則產生了「偏誤」;彈孔集中與否的狀態,則取決於是否受到「雜訊」干擾。康納曼於書中明確的說,統計學長期發展皆致力於發現並解決「偏誤」,鮮少花費氣力於消除「雜訊」。
書中將雜訊分作水準雜訊、型態雜訊,而型態雜訊中又包含了場合雜訊。水準雜訊所指,便是不同個體因為性格和專業判斷不同,產生的不同結果。型態雜訊,則是因個體對不同事件好惡有差異之別,導致統計意義上的雜訊。而場合雜訊則屬於無法歸類的項目,諸如天氣、情緒等等。
舉本書中的法官故事為例。有些法官平均起來特別喜歡輕判,有些則喜愛重判,這是水準雜訊。而部分法官針對盜竊案特別重判,或針對單親家庭的罪犯特別寬容,這是型態雜訊。而宣判當天的天氣、法官的情緒、咖啡的好壞等則為場合雜訊,因太不可定義及討論,則被視為單純的隨機變數。本書《雜訊》,即為討論如何消除水準及型態雜訊而寫。
20世紀初,統計學大師高爾頓參加一場鄉間活動,主持人將一頭牛牽至台上,請底下800餘位鄉民猜體重。這些鄉民中有畜牧專家,也有單純的路人。他們將手中的投注票丟到箱中進行活動。高爾頓不相信這麼多閒雜人等能正確猜出牛的體重,事後向主辦單位索取全部投注票,算得所有人猜測的平均體重為1197磅,而牛隻的實際體重為1198磅,平均數離真實數字相去不遠,就連中位數也與實際體重相差無幾。
當然這是群眾智慧的一個現象,但前提是群眾並未產生從眾或錨定等效應。換之,重要的是讓意見彼此獨立,就能發揮群眾智慧,降低雜訊。作者提及許多大型組織的決策,之所以會產生過大的雜訊,有相當程度的因素在於組織內部不願導致爭吵,避免有不團結的氣氛。事實上確實如此,許多企業的中高層幹部,都不願意與其他同級主觀產生紛爭導致雙方不睦,更別提下屬敢當面質疑上司決定了。
當然這些高層都並非是甚麼尋常人,他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只是作者認為這些專家學者們,都對自身過於自信,否定自己有「客觀性的無知」存在,導致許多判斷下得果斷,卻被過多雜訊所影響,進而影響了決策的效益。
如何減少雜訊就成了更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方式,便是保持對事物的開放心態,並衝分理解判斷的目標是準確,而並非是領導人個人特質的展現。決策不能以單一個案去審視當前狀況,而更應該以統計意義為出發點進行思考,並非陷入個案的故事及敘事結構,進而喪失客觀性。更重要的是不要對事情有「絕對」的判斷,更應該以「相對」的數字方式評斷事件。總而言之,這本書以長期被統計領域忽視的「雜訊」為題,寫了一本引人深思的著作。
每次閱讀行為科學或行為經濟學書籍時,我總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反人性傾向」。作者雖然於書中並非否定人類的直覺或第一反應,但本書有相當篇幅皆用於描寫演算法或統計模型優於人類,甚至部分內容還提出,人類針對不同事物的加權比重,遠遠不及於等比重的方式用於統計模型中。
閱讀時,我不斷想起曾火紅一時的電影《魔球》。指MLB奧克蘭運動家隊,曾於2000年以數學統計模型,建立一支低薪資但卻足夠強大的球隊。該部電影中,將所有球員的能力量化分析,並否定了過往球探覓才時的直覺和潛力。果不其然,本書也略帶提到《魔球》原作。魔球確實曾經影響大量運動領域,MLB曾有多支球隊皆引進魔球計量法,進而重新打造隊伍。近幾年就連NBA也出現部分球隊,將這套系統引進,並成功打造勁旅。不過魔球的成功,也僅能代表這套系統能有效打造勁旅,真正遇上統計意義上的「異數」時,統計數字是沒有能力發掘潛力巨星的,如Kawhi Leonard或Stephen Curry於選秀或生涯初期,都是黯淡無光的球員,若全採用魔球方式,這類球員恐將沒有今日之巨星地位。
書中因多次以演算法為主軸,強調人類應該將直覺至於判斷的最後階段,而非是一開始就有直覺先入為主。作者曾以法官判決及醫療診斷為部分篇章的主題,總無可避免地提及人工智慧於這些領域的發展。多少讓人想到,《關鍵報告》中的犯罪預判系統,以及《心靈判官》中的全能西比拉系統。每每讀這類行為經濟學的書籍,總讓人有種反人類和反人性的衝動。
本書相當有趣。若你是《快思慢想》的讀者,則齋主我相當推薦你一讀,畢竟書中大量引用前作的思維陷阱案例,並有大篇幅提及「系統一」的缺失。若齋友你不曾讀過《快思慢想》,那本書有相當篇幅用於介紹這本前作,甚至在幾位作者巧妙的敘述下,你會發現讀完《雜訊》時,你也有了相當《快思慢想》的思維基礎。
《雜訊》已經全台上市。 今天(7/1)博客來還有特殊優惠,《快思慢想》66折,同時還可以用75折的價格加購《雜訊》。有興趣的齋友們還不趕快下單購買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007
猜數字演算法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第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如大家所猜想得到的,繼續上演著延長這戲碼了~
該碎碎念的我都已經在前兩篇念完了
https://www.facebook.com/kakakuksk/posts/2850864951803168
https://www.facebook.com/kakakuksk/posts/2854617598094570
日本真正的考驗將會從黃金週過後才開始!怎麼可能前幾天才四千多,因為前幾天都還在休假啦,今天果然就開始跳上去六千多了!也如所預期的,「N501Y」変異株從關西圈跑到東京了,更是成為感染主流,導致重症者、死亡人數持續急速增加,20多歲到50多歲的年齡層占了很高的比例,昨天東京都甚至傳出確認5例是來自印度變異病毒。雙重突變跟三突變病毒是否會大量傳入日本社區?接種率能否快速提升? 將是接下來影響日本疫情最重要的關鍵。(這種時刻根本就沒人有心力關心奧運這件事了吧?)
菅首相也在晚間宣布「1日100万回の接種目標」,希望這次日本政府說到可以做到啊!依照日本官員這種一直在呼口號的形式,加上日本多數年輕人這樣無知地面對新冠病毒,就真的唯有疫苗可以救日本了!時間再拉更久,無法防止更多不同突變病毒進入日本社區的話,那感染數字恐怕就是以萬去計算的了。
其實我並不是那麼擔心日本了。就算現階段大阪的醫療已經進入沒有餘力的狀態,即使每10位感染的病人只有1位能住進醫院,很多日本人照樣在黃金週假期開心地跑出去玩,大家應該有看到鎌倉江之島擠滿了遊客的畫面,透過野球比賽轉播也可以看到進場看球的觀眾那麼多,甚至媽媽還讓小孩脫掉口罩、現場吃起食物來了。最誇張的是還有團體直接在渋谷車站前面舉旗搞怪,如果是反彈政府防疫做得不好就算了,但他們竟然是"反對PCR、反對疫苗、說COVID-19是個謊言、馬上解除緊急宣言".....日本是自由到無法管這些人了嗎?既然他們都不願意團結起來、相救自己民族了,那我們歪國人還在替他們擔心什麼呢?
至少日本是先進國家,倘若之後變成每天破萬的日子,大家可能就會多少開始怕了吧,疫苗全力打下去,疫情終會有中止的那一天。只是這時間不知道還要拖多久?我們所要擔心的,應該就是落後國家這些無辜的生命吧!
前幾天看到一段影片非常難過,在印度的一個女孩看到父親只剩下最後幾口氣,躺在農田裡面痛苦掙扎著,母親拉著她、叫她別過去,女孩只是想幫父親倒口水喝,看父親是否能多喘一口氣而活過來。當然我們知道感染已達重症程度,喝口水也不能幫助什麼,但這只是女孩對父親的愛。因為知道這是一個奇怪的傳染病,家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躺在地上痛苦地死亡,太靠近也深怕自己被感染,最後女孩還是奮力衝過去就是想給父親多喝一口水。
現今印度每天有幾十萬個人確診,醫療崩潰到整個醫院一團混亂,醫護人力不足還要被病患家屬攻擊,醫院滿到只能把點滴掛在樹上。為了讓家人多喘一口氣的孝順孩子,必須到黑市搬一大罐氧氣瓶,病患就這樣躺在街頭上,連呼吸都是相當奢侈的一件事。新聞畫面可以看到印度每天都在這片土地上面燒著無數條屍體,空氣中夾雜瀰漫著盡是燒屍體與病毒的氣味。
多麼地令人難過,這場瘟疫如此無情殘忍地帶走不少生命,他們可能都是他人的家人,但在醫療資源不足、公衛經費又有限、甚至還有政治勢力介入、宗教活動群聚的種種原因之下,似乎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樣「物競天擇」的模式。
我跟孩子說,如果是換作是我們生在這樣比較落後的國家,那怎麼辦?如果躺在地上痛苦掙扎的是您的父親,那您的心情是怎樣呢?
這場疫情到底帶給人類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或許我們的物質都太豐富了,科技日新月異,半導體都已經做到5奈米製程了,還要繼續持續突破著摩爾定律,我們每隔幾年可能就又換了一隻新iPhone,我們真的需要到這麼多的「物質」嗎?
或許我們可以把更多的心力放在關心這個世界。
剛剛贏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電影「游牧人生」(Nomadland) 正啟示著我們生命到一個階段,很多東西都會慢慢地一項一項被丟去,再多的財富您也無法帶離這個世界。就像您的房間可能留著一堆長久都沒在用的東西一樣,有些東西該丟棄的就該學會捨得、放下。或許很多人到了這樣的階段也會開始減少對於某些物質上的慾望,而去追尋探討"那個"可能是自己生命較為重要的東西。
對我來說是什麼呢?我覺得就是「價值觀」的傳承吧!人類的生命是要往進步的方向前進的,但有了手機與網路之後,大家可以看到網路世代對於年輕人價值觀的崩壞,網紅為了點閱率為了收入就必須製造許多誇大且負面的行為來吸引觀眾的目光,但當您有了小孩之後,就知道很多東西並不適合給小孩學習當榜樣的。網路媒體總是擅於挑起您的喜怒哀樂,臉書的觸擊率演算法也在這背後當起了大罪人。就在現今這種人人都可以當網紅的世代,很多人受到情緒的誘惑之下就會被牽著走,因而喪失了人生正確的價值觀,導致人類的思想是在退步的。事實上,我們的情緒是應該要學習穩定的,是不該被這樣負面媒體操控影響著,只要問您一句話:「您希望您生的小孩也是這種行為嗎?」。
就舉東京年輕人的民調來說好了,"戴口罩出門就沒關係啦"、"大家也都出來啊",這種自以為是、卻是真愚昧的行為,在這樣的疫情數字之下,看起來是多麼地可笑且諷刺呀!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想挑戰上天,政府都在宣導說變種病毒已經會讓年輕人重症化了,等到進醫院的時候才感到欲哭無淚時,或許已經是來不及了。這些可以讓我們引以為鑒的真實案例,也正是可以好好警惕與審視我們自己內心的。別人在亂、價值觀在崩壞的時代,我們並不一定要被這些混亂的媒體牽著走。最近的很多事情,才真的讓我深深體會到基督徒常說的「順服」兩個字之重要性。
這幾天諾富特的事件,相信都讓台灣人民嚇到而再度拉起警覺性了,連台灣的股市都終結周線連六紅受到了影響。這也讓全世界疫情最安全的"台灣"感受到變種病毒高傳染力的恐怖,尼泊爾的確診數因為印度影響而急速暴增當中,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國家輪番走上這條大災難之路。
或許這也正是警惕我們對於人生有更多的思考,物質再豐富、一旦感染變成重症、可能這樣就一條性命沒了,我們應當把握自己短暫的生命,對自己的家人、對這片土地有更多的關懷與笑容。
不管過去是好是壞,母親節到了,回家見見媽媽、奶奶、老婆,給她們一個開心的微笑與祝福吧!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只要學會放下很多的東西,轉變自己的眼光、融化自己的內心,只要轉換一個角度,很多事情就會跟著變得不一樣了。跟家人之間沒有什麼好爭的,至少我們都還算是很安全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沒有像那些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正面臨著各種苦難,疫情帶給我們最大的意義不就正是對生命更多的認知,以及恢復跟親人之間那份該有的溫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