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份,我接受了
High媽。心理師
的邀請,一起來討論跟家庭裡的「情緒勞動失衡」有關的議題。
在明天父親節當日,High媽會在板上延續他在這個月開啟的話題,裡面有包括這篇我一年前寫過的舊文。所以今天把這篇文章再重po一次,讓大家先對「情緒勞動」這個詞彙有個概念,明天可以到High媽的版上去讀讀他的思考。在這之後一兩天,也就是下週一或二的時候,我會再分享High媽明天的文章,以我被啟發的新想法做回應。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用這樣串聯的方式,深入討論一個我們都很有興趣的主題。很期待大家對這個新嘗試的反應!
以下文章開始:
【男人不是豬,只是沒有人相信他們不是,包括男人自己(上篇)】
今天是家庭旅遊日,你帶著三歲的孩子、先生還有公婆一起開車出去玩。
到了目的地,一下車,走不到五分鐘小孩就蹲下來開始撿石頭,拖都拖不走。你看到公婆站在附近一邊煽風一邊等,頭上的太陽很大很曬,趕緊走到先生旁邊低聲說:「你帶爸媽先去有樹蔭的地方,我等等再帶小孩過去。」先生盯著手機螢幕,頭也沒抬:「有什麼關係?就等一下就好了啊。」
什麼等一下就好了,你從鼻孔哼一聲,按耐住有點想嗆先生的衝動,自己走向公婆,堆著笑臉說:「媽,前面有個涼亭,你們先過去吧這邊好曬。」
「囝仔作伙帶去啊,遮熱曬傷欲安怎?」婆婆愛孫不肯移動,堅持要一起走。你大嘆一口氣,走回小孩身邊蹲下來,好聲好氣地勸:「寶貝,這邊好熱捏,大家都在等,我們走了吧?」小孩沒有理你。你用點心利誘,你提議要比賽,你假裝自己是石頭好痛好痛不要拿我了把我放下來,小孩還是沒有要走的意思,這時又聽到遠方的公公說:「熱尬按呢是袂等多久?我袂先行。」突然一股氣整個上來,你一把抓起小孩的手大喊:「這裡很熱會曬傷你是聽不懂嗎??」結果從頭到尾沒反應的先生在這時落一句:「幹嘛對小孩這麼兇啊?」
下一秒,先生已經身首異處。(大誤)
我想,就是這樣的例子,讓網路上「長男」、「豬隊友」之類的稱號大受歡迎。女性的生活中,有太多隨手可得的例子可以證明,男人就是搞不清楚狀況,男人就是只顧自己,男人就是沒有理解這些眉角跟壓力的慧根,逼得怨氣無處發的太太們聚集到網路上大吐苦水。
但是今天,我想要幫「豬隊友們」平反一下。其實,男人會這麼無法「進入狀況」, #極有可能是我們自己幫忙鞏固的。
等等!你是說,家裡那個長男——
連洗個碗都噴得滿地都是水最後還要我跟在後面擦是我造成的?
網購拆開來的紙箱堆在門口請他拿去丟兩三個禮拜都還放在那邊礙眼是我造成的?
提醒他一定要在母親節早上一起來就打電話給他媽媽祝賀他從來不記得最後還害我被說兒子結婚了就忘了娘也是我造成的?
對。
對。
對。
全部都對。
其實更精確地來說,不是「你這個人」造成的,是我們所有的女性一起,在沒有意識的狀況下,合力形塑出這樣的狀況。因為長久以來,大部分的女性一直在家中擔任主要照顧者的角色,而我們傳統上對男孩女孩的不同期待和教養方式,在我看來,直接造成了世世代代,「媽媽忙到死,爸爸在裝死」的常見困境。
聽不懂。
好,我會很仔細的講。
簡單來說,其實我們女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母親當作「 #持家育兒預備軍」在培育了。我們個人受不受教是一回事,但是這個期待一開始就落在我們身上,也「只有」落在我們身上。而男孩從來沒有進入預備軍的資格,因為根本沒有母親期待他們有能力精通。
哪有,我都有叫先生跟兒子做家事啊,可是他們那麼粗手粗腳又懶散賴皮的樣子,我看還是算了。
對,問題就在這個「算了」。
如果是女兒,我們會「算了」嗎?想想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吧。如果我們不會做家事,或者不關心家事,我們的媽媽曾經對我們「算了」嗎?還是會一路盯一路教一路碎念一直到我們都學會還是持續被批評達不到媽媽的標準?或是我們的孩子都已經不知道幾歲了媽媽還在跟我們說「你還是要會下廚,小孩才會比較健康」?
誰跟兒子說過這樣的話?
「一個家庭的氣氛是爸爸在維持的。」
「兒子比較好,兒子比較貼心。」
「兒子比較好,最後會守在床邊的都是兒子。」
「喂?媽媽今天會比較晚到家,你先去廚房幫我切好紅蘿蔔、蕃茄跟雞肉。」
「洗個碗洗成這樣以後結婚被人嫌。」
沒有,沒有男生是這樣長大的。男生聽到的話是
「沒辦法啊,啊男生就這樣。」
「沒關係啦,以後他老婆會就好了。」
「反正以後是他老婆要忍受他。」
「男生會這樣很不錯了啦,我老公連煮個麵都會弄到鍋子燒起來耶!」
簡單來說「 #男生可以學不會, #但是女生不可以不會」,就是我們在「持家育兒」這件事上對男生女生不同的期待。於是女孩因為從小就被叮嚀,加上時常聽見母親第一手的抱怨,我們很早就相信「男生靠不住。持家跟育兒交給他們的話一定會完蛋。」而他們的表現也真是符合期待,不主動不積極,叫一下才動一下,越幫越亂越幫越忙,全部都我自己來還比較快。
對,真的是全部都你來比較快,可是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我想要讓大家理解的是,男性的「靠不住」不是因為他先天的能力有什麼缺陷,而是 #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整整落後女性至少三十年。我們必須先明白這一點,才能找得到解方。
在「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這本書裡,作者把這個現象寫得很清楚:「女性持續傳遞著一種錯誤的訊息:男人就是搞不清楚狀況;他們永遠不會做女人做的事情;他們缺乏承接情緒勞動所需要的先天技能。這種錯誤的訊息也束縛了男性。 #當你經常聽到別人說你無能時 , #聽久了就變成真的了) 。多數男人從來不會質疑伴侶的方法不是最好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在自找麻煩。他們知道他們正踏入女性的地盤,女性很少騰出任何空間讓他們自己探索情緒勞動,所以很多男人因此產生『 #他們先天就不擅長做這些事情 』的心態。」
什麼是「 #情緒勞動 」?作者用「情緒勞動」這四個字,來說明「讓一件事進行順利,同時確保所有參與的人都滿意愉快,從頭倒尾必須要付出的無形心力。」
我喜歡用「天線」來比喻這個狀況。女性因為從小就被期待比較貼心,比較會幫媽媽的忙,比較懂事,也會被媽媽積極的當作小幫手,所以頭上能夠感應他人情緒、顧全大局、留意人物互動細節的那條天線,早早就被磨得閃亮又敏銳,有些人甚至是沒有自覺地全天候都開著。
但是男生因為一開始就被排除,他的天線幾乎沒有發育。以開頭的那個故事而言,在先生眼中,我們做的事情就只是「跟我講講話,跟我爸媽講講話,跟小孩講講話,然後你突然就爆炸了,怎麼這麼情緒化脾氣好差。」那些情緒的起伏,溝通的口氣,對話背後的壓力他全部接收不到。
他沒有辦法理解那種要一次在懷裡抱著七八個氣球,不能讓任何一個跑掉或破掉需要耗費的心思。他不知道我們的天線隨時開著,留意周遭人講的話,臉上的表情,甚至得去猜測背後的心思。因為他的世界不是長這個樣子。在他的世界裡,只要他不懂,就可以不用懂。只要不想懂,也可以不用懂。但是我們的世界不是,我們的世界是如果我不懂,就會有家長長輩要我們懂,或是我們壓力,說你怎麼不懂,一直到我們懂為止。
所以為什麼衝突會這麼大,是因為 #男性看不見我們的世界。
當一個男性的「天線」完全處於未發育的狀態時,他就無法理解女性「到底在累什麼?」為什麼「一直要把事情想得那麼複雜」。我們跟他們也就會一直呈現「有溝沒有通」的狀態。而當我們把事情抓得越緊,越是把任務弄得「輕鬆簡單」,讓先生只需要配合指令動作時,我們以為這樣總可以配合了吧?但是這樣反而是讓先生的「天線」更無法發展,他對家裡的運作更是持續「狀況外」。
先生一直覺得他有做了,有幫忙了,已經比他自己的爸爸好太多了,可是你為什麼還是不滿意,為什麼還是覺得做得不好,要求那麼多,怎麼做都會踩到雷。明明你只要標準放低一點,要求少一點,讓自己不要那麼緊張,不要一直假設別人會想什麼,就可以跟他一樣自在了。
跟他一樣自在的話這個家就毀了啦!!!
我知道啦,我知道。先深呼吸一下,想想我剛剛說的事情。真心不想幫忙太太分擔的先生真的是少數,家裡的「豬隊友」並不是真的「教不會」,而是他們長年接受到的性別教育讓他們認為自己「做不到」,或者是「做這樣就夠了」。另一方面,我們內心覺得「男生就是會搞砸」,還有「如果我不做就不會有人做了」的想法,其實變成一種阻礙,讓我們沒有機會讓家裡的男性長出重要的「天線」。
之後的「中篇」和「下篇」我們再來談談,男性和女性各自可以怎麼著手,來改變目前這個大家都卡住的現況。
—
歡迎繼續閱讀「中篇」男性值得主動爭取承擔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106641774314266/posts/172970017681441/?d=n
歡迎繼續閱讀「下篇」女性避免簡化任務,要相信對方學得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73843544260755&set=a.18878571276653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銀河舍《偽婚世代》傳送門~ ★博客來:https://is.gd/sjsnvu ★誠品:https://is.gd/lwnNz2 ★金石堂:https://is.gd/Rcst5k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G5XZS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
猜 性別 點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_#天橋上的魔術師(內含部份劇情)
_別把脆弱到需要賴著你的孩子,無情地向外推
.
《 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第七集裡的美枝子(孫淑媚飾)最後一幕勇敢向騷擾變裝藝人的流氓嗆聲,邊罵邊回頭,情緒激動中帶著些許不安,最後凝望著廟會舞台上的變裝藝人,投射自己大兒子 Nori(初孟軒飾,著黑色球衣者)的笑容。
.
我猜測她心裡或許擔心著有一天,因為性別不安而失落逃家,流落在外的大兒子也會造成同樣的惡意欺凌。是的,她的擔憂是對的。不過,成長過程一直都很優秀,擁有橄欖球隊長身份,被陽剛形象保護的Nori,其實算幸運兒。
.
但有很多相似狀況的孩子卻有不同際遇,像第六集隔壁點心世界的小八(鄭豐毅飾,畫面著絲巾者),陰柔特質向著陽光,聽到喜歡的日文歌會開心跳舞,穿著洋裝帶著小朋友們在長廊上輕盈奔跑,最終被一群惡意騷擾的青少年誤殺,躺在冰冷的公廁角落。
.
編導在這集將同志光譜裡兩種極端的形象,做成對比,很遺憾地兩個人都消失了,離開熟悉的生長環境前,都沒有找到最想要的「包容」跟「認同」。
.
這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卻把兩個很特別、很美麗的靈魂給碾碎,不敢做夢,不敢開口說真話,不敢讓別人知道「我是誰。」,Nori 半燒毀的日記裡最後一頁,寫著他離開的原因。
.
家,是心的庇護所,我猜不到 Nori 究竟去了哪裡,也不曉得那個日本人有沒有見過他。但我在想,也在祈禱,Nori 能到得了神祇之地,一個能真正保護他、無條件接受所有特質的地方。
.
那是所有提心吊膽長大的孩子,最想也是最後的依歸。
.
這些話不僅想對為人父母者講,如果你深愛著他/她,不管是男是女,或忽男忽女,行為、樣貌、特質雖然不符合期待,但只要有愛,就會想永遠在一起,作他的依歸。別把喜歡溫柔賴在身旁,纖細又易碎的靈魂一直往外推。
.
缺角,是缺掉的那一角勇敢,它不是不存在,而是要靠另一個人來引動,靈魂才因此完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明白。但願天橋上的小八跟Nori,最終能在99樓相遇,一起唱著那首喜歡的日文歌,自在地舞動。
.
👉 追蹤威廉的IG:https://goo.gl/UtrmBS
.
🔥《#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
博客來:https://bit.ly/3dxY9Ne
誠 品:https://bit.ly/3l5LMeP
金石堂:https://bit.ly/2W51Un6
MOMO:https://bit.ly/2YzL6X2
.
#性別平權 #不一樣都一樣 #玫瑰少年 #性別平等教育
猜 性別 點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二寶性別揭曉趴👶🏻
這幾年性別揭曉趴真的好夯☺️
真心覺得孕期時刻這麼珍貴,
來點不一樣的小派對與親友們在一起慶祝的感覺真的很棒 !
尤其性別揭曉的時刻太刺激了!😌
好喜歡這個場地真的大推,整個場地太美太夢幻了😍
現場還有陪玩哥哥姐姐,大人們可以安心的喝下午茶聊天☕️
這次我是直接請「 Stay樂待親子共融空間 」一手包辦Party的場地佈置、邀請卡、Gender Reveal 活動規劃、平面攝影與 20 份杯子蛋糕!
下午茶點心STAY也有配合的派對專案可以另外訂,就會一起幫我們佈置好!
整個活動還會有主持人帶動氣氛,賓客一到現場先
在猜測版寫下預測小卡片投票,主持人也會在活動前訪問我們夫妻倆的自我預測問題😂 我的直覺是男生,包子的直覺是女生!最後開獎戳破氣球的那一刻灑出粉色氣球好驚喜啊!看看包子超得意的表情!因為這男人又多了一個前世情人超爽的他!哈哈~
真的太好玩了🥰
有興趣辦性別揭曉趴的爸比媽咪們可以考慮STAY喔!場地真的超美的☺️☺️☺️
🎀GENDER REVEAL 性別揭曉PARTY專案報名表
👉 https://reurl.cc/ld8Qnl
#一起來STAY看看你或是妳 #GenderRevealINStay
CJ PAPA 西街阿爸
@美好時光派對佈置設計
@沂萱Amy婚禮室
#ootd
媽媽白色洋裝 HARU's fashion
小栗子洋裝包屁紗裙 I My Baby Shop愛買親子童裝小舖
猜 性別 點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銀河舍《偽婚世代》傳送門~
★博客來:https://is.gd/sjsnvu
★誠品:https://is.gd/lwnNz2
★金石堂:https://is.gd/Rcst5k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G5XZS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捉弄班上的同學,如果有男生或女生,走得比較近一點,我們就會用一種很奇怪的聲調說:「齁!男生愛女生」,然後被影射的當事人就會自動彈開,好像再靠近一點就會懷孕出事。
大人為了保護孩子,避免小孩太早談戀愛,也會一直耳提面命,男女授受不親,不可以隨便牽別人的手,然後問大人為什麼?他們只會說,「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問太多」(台語),彷彿牽手就跟佛地魔一樣,做了就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真的有朋友,在還沒有升國中,上健康教育之前,他真的相信牽手會懷孕,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碰到自己,怕得要死,斷絕很多跟人互動的機會,變得超內向害羞。好險,現在的性別教育有比較早落實,相信這樣的狀況會比較少。
不過,我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冷知識,就是其實牽手,真的會懷孕,某些生物,真的不可以隨便跟別人牽手,牽下去很有可能是生死交關的問題。
你覺得太誇張?但這是真的。
其實大多數雄性章魚的精囊,都放在八隻腕足的其中一隻上,而這隻特別的腕足,就叫做交接腕。
交接腕的功能就跟陰莖一樣,都是為了把精子輸送給雌章魚,以完成交配和繁殖的生存大事。
之所以會有這種奇怪的交配模式,普遍猜測是因為雌章魚常在交配完,順便就把雄章魚給吃了。為了保命,也害怕受到傷害,雄章魚只好盡可能跟雌章魚保持距離,只能遠遠的看著心愛的人,卻不敢不顧一切勇敢去愛。於是只好選擇牽牽手,做朋友,至少小命還在。
知道這個冷知識後,我就跟我身邊的朋友分享,然後發現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的反應很不一樣,十分值得玩味。
女生朋友覺得雌章魚把雄章魚吃掉,很實際,因為男人捐精完,通常就沒有功能,也不會帶小孩、也不會做家事,在那裡礙眼,不如就吃掉,還能補充養份,對下一代有具體實質的幫助。
但男生朋友聽到後,覺得很可怕,真的很怕老婆生完小孩,有小孩就不要老公了。因為除了精子,他老婆什麼都可以自己來,沒他真的沒差。
我自己就是男性,很能體會現在男人的苦悶。以前爸爸只要把錢帶回家,回家後可以什麼都不做,喝茶看報紙,媽媽就會自動忙進忙出,把一切打理好,讓爸爸有足夠的休息,隔天可以繼續去打獵、賺錢。
可是現在,女人有自己的事業、夢想、獨立思考,她也會帶錢回家了,而且帶的錢不見得比男人少,這時候你要她回家還要伺候一個老爺,她鐵定是不甘心的。所以球就落到我們男人身上,可偏偏我們男人因為從小有一個強大的媽媽,很多家事都不會,想幫忙老婆,還笨手笨腳,什麼都做不好,你說,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真的很怕被吃掉,或是休掉。
這該怎麼辦?我建議廣大的男性,認清自己的處境,不要再幻想找一個年紀小、聽話的女人回家,就可以繼續當大爺。實際一點,該學會的能力,就趕快學,掃地不會,買台好一點的掃地機器人,要捨得。廚房太小,沒地方裝洗碗機,就挽起袖子,吃完飯就趕快把碗洗好,不要等球賽看完才來洗,Curry打得再好,獎金也不會分你,但你老婆心情好,你有可能就能換好一點的車。
但除了具體的家務功能,不要忘了女人是聽覺的動物,別一回到家就開啟省電模式,跟你說話就只有:「喔、嘿、哈」,你覺得你只是「放空」,但你老婆卻已經想「放生」你。
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我老婆最近寫了一本小說叫【僞婚世代】,裡面就有四條雌章魚,啊不是,是四個女主角,用非常精彩寫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廣大的男性,女人要的是什麼,然後你也不用自己當白老鼠,小說裡面有六條可憐的雄章魚,啊,又說錯,是六個男主角,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維持關係,當然他們的下場有好有壞,但放心他們都沒有被吃掉,這是一本都會寫實小說,不是驚悚推理小說。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自己選那個下場比較好的來模仿。
我就提醒到這裡,聽得懂的人,趕快去買小說回來看,保你婚姻或愛情關係風平浪靜。遲了,就真的只能握握手,當朋友囉!
相關的購買連結都在Youtube下方,我自己讀過,非常好看,而且也從中學會好幾個絕招,以及千萬不可以犯的錯,不論是已婚未婚,都一定要讀過,從此人生會海闊天空。簽名版是限量的,再晚就沒有囉!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猜 性別 點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來假設一個情境,假設你跟朋友相約,你早到了半個小時,這個時候呢為了打發時間,你要找一個咖啡廳看看書,那眼前有兩家咖啡廳,都普通、都沒有明顯的特色。
在這兩家店裡面有一家是Starbucks是連鎖咖啡店,其他的分店你都去過,而另外一家是你從來沒聽過的咖啡廳,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猜猜看換成是你我,或者是多數我們認識的人,會選擇進入哪一家店呢?
我想這個答案很明顯哦,可能多數人還是去Starbucks,因為我們最熟悉、因為我們最習慣,這樣的心理現象,我們會依照我過去的慣性,去做我們接下來可能的決定,叫做「自我因循」。
其實這在我們大腦運作裡面,我們通常是一旦做出了某個決定之後,這個決定就會限制我們將來的行為。其實大腦在適應演化的過程當中,它最主要的任務不在於精准跟正確,它最主要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幫助個體生存下來。
然而要夠幫助個體生存下來,如果過去不會遭遇什麼危險,沒什麼不確定性這樣的一個決定,它在之後就會繼續的照做。
而且關於生存的第二個考量,就是我們怎麼樣讓大腦消耗最少的能量,一樣能夠繼續運作;所以呢你先前已經做過類似的決定之後,接下你就不用在花腦力跟資源,再去做重新的決定。
所以這在演化的長河當中,帶給我們很大的好處,叫做我們都能夠生存跟適應下來。可是它也會在不知不覺之間,限制住我們的想象力。
我們會模仿自己過去的行為,然這樣的傾向可能對店家來說,就是熟客帶來源源不絕的生意,但是對我們每個個人來說,這樣的現象就會造成我們每天有一些「例行公事」。
然而這些「例行公事」或者是下意識的直覺反應,我們可能從來沒有去靜下心來想過,這樣的行為合適嗎?這樣的決定是對我當下想的結果,最好的決定嗎?
所以呢回想我剛剛所提到的,演化給我們的任務,是讓我們能夠生存跟適應,並不是「正確」。
然而我們在面對多變的現代社會,可能「生存」這個議題,對我們多數人來說已經不是個威脅。所以呢這個時候我們真的需要讓自己好好的把心安靜下來,問自己哪一個決定才是相對適當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習慣,不自覺的朝慣性方向前進。
如果我們進一步再把眼光放到別人身上的話,有時候你真的要弄懂一個人,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你要懂一個人,其實首先你就是要先弄懂他的習慣。
如果你沒有弄懂他的習慣,你對於他的每一個獨立的決定跟行為,都去做很多的分析跟歸因,這往往你分析出來的結果,跟你歸因出來的因素,這一切有可能都只是瞎猜而已。
其實「自我因循」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我們生活當中,多數時候的決策跟行為傾向,所以呢如果你能夠弄懂別人的慣性,別人在大腦當中的「自我因循」模式是如何,你要真的能夠懂他,甚至於去預測他的決定和行為模式,這才是一個有根據,和一個相對精準的出發點。
然而我每次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的教學當中,我都會帶著我的學生運用正確的觀察,跟傾聽的方法,真正的去建立一個人在行為跟表述他的慣性,一旦你能夠瞭解他的慣性,這個時候你才有辦法真正懂眼前的人,進一步的跟他做適當的互動,並且達成你想要的共識。
所以呢今天的分享,我們談到「自我因循」,你可以問問自己,你自己有什麼習慣呢?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在剛剛分享當中,提到的『高難度對話』課程,下一期在7月21號開課,這一期開課的時間是禮拜六,所以呢在時間上是比較好安排的,然而我們在6月份也有舉辦兩場相關的講座,無論是課程還是講座,凱宇都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