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親子騎行日記(上)
若說以騎自行車做為旅行移動方式,個人覺得算是比較偏獨行(跟徒步或是搭火車比起來),如果整日騎乘時間偏長,並不太會有機會接觸到其他人及互動。過程中只有自己跟風景對話,然後目前花東很多城鎮大部分店家都還是沒有開放內用。
本來不在計畫中的花東騎行,一切都要從我們在知本民宿收到熱血大學生的字條開始…
考慮老二的16吋小車沒有變速,關山-玉里-光復-吉安,預計是每天平均大概騎40多公里。但我看我腳踏車踩一圈老二就得要踩2-3下,想想這樣他得騎多少啊,把他的腳程換算成大人相當於他每天要騎一百多公里了吧 (還沒有估算遇到上下坡的速度影響),他真的有辦法嗎。
第一天馬上就受到震撼教育,前進鹿野的連續長程緩坡+雨中黑暗中騎行,因為晚上雨勢太大,最後十公里只能放棄,只好回鹿野趕搭七點半最後一班火車去關山,沒想到後來幾日竟然都沒有再搭火車了。第二天則全程順利得不得了,當我們以為要倒吃甘蔗時,第三天又來個陡坡+逆風,讓我們騎得不要不要的,大姨媽又來報到,只好在風雨中提前停在瑞穗了(本來預計是騎到光復),但這樣一延後,就會遇到中秋連假。
我預估附近住宿肯定爆滿,事先把帳篷寄到7-11打算找露營區,但是炎熱的天氣加上月經來時的悶濕熱感,先撇開騎車的身體疲累不說,要在”平地”露營(還要對抗花蓮小黑蚊)這檔事還真令人猶豫。
#花蓮光復鄉奇遇記
這天剛好是連假第一天,一早離開瑞穗民宿前,我不死心還在查找,但訂房網上全訂滿,只好先找露營地做備案。之前本來原訂第四天要到吉安,我心念一動想說附近不知有沒有香客大樓,沒想到號稱王母娘娘總部的勝安宮還真的有香客房,打去廟方說連假第一天已客滿,如果再隔一天,就還有房,剛好我們也要延後一天。
但其實我那時心想的是,我們連今晚住宿都還沒著落,隔天最後能否去到勝安宮都還是問題,不禁懷疑能順利抵達嗎,不管了,先出發路上再邊看吧。
從瑞穗出發沒多久,我們到一家小七休息買咖啡,突然有人走來問我..
「妳是不是布蘭西?」「因為有看你的粉專知道你們去台東,又看到三個小孩,想說是不是妳...」
我包得像瘋婆一樣的狀態還能被認出🤣,真是太不好意思惹~~但就這樣開啟我跟小菁一家人的奇妙緣分~~
小菁夫妻帶2個女兒回花蓮光復鄉看母親,菁媽非常非常熱心,問我晚上要不要去她的三合院烤肉,但是光復距離我預計的鳳林鎮還有一段距離(如果停留這裡,代表隔天得要多騎一二十公里,而且還要繞進去193縣道),
小菁媽媽問,「妳晚上住哪裡? 我住的那附近有個一貫道的,他們有禪房可以給人住,一晚一千,這樣你晚上還可以來跟我們烤肉,大家一起熱鬧。」
“一晚一千元、乾淨舒適的禪房,是不是比濕熱的露營地好太多??” 我有些心動,留下小菁的line,請菁媽幫我問問看,然後我們就告別繼續上路了。
一路上又遇到雷陣雨,然後我前輪內胎竟然在這時候破了,撐著騎到光復,先找看看店家修理。老二看到一家門口擺了好幾台腳踏車的房子衝進去問,剛好主人就在門口,他說這裡目前還沒有營業,但是他可以先幫我看看。
果然是高手在民間,隨便都遇到大神。邱哥是自行車愛好者,已經在當地住了20年,年輕時也參加過不少自行車賽事,也騎過川藏、新疆、歐洲等地,因為人生規劃,從熱血教師退役,把隔壁建於大正13年、將近百年屋齡的老房子承租下來,打算明年開始經營自行車出租+民宿。
#人生有夢有理想,只要有勇氣踏出永遠不嫌晚,這次台東行看到好多例子啊~
一邊聽邱哥的豐富經歷,一邊還教我們路上修補內胎的方式,最後還分享他用老屋改造民宿規劃,聊了很多。如果不是破胎,我們按照計畫早該繼續騎到下一站,但是突發的狀況停留下來,然後又看到小菁傳來說晚上可以住她表姊家的訊息,突然覺得一切都是上天安排,決定今晚就住光復這吧,明天如果騎不完再說吧。小菁夫妻擔心天黑還特地來車站附近接我們。
小菁的表姐也是因為早有退休後搬來花蓮住的計畫,三個姊妹多年前一起到這裡租地自蓋房子,她們夫妻偶爾假日才會從台北回來這裡打掃住幾天,也就這麼剛好能提供我們住宿。(也是大家都是台北來的才比較願意接納我們吧我想…)
然後我們就受到熱情款待了!!!好感人….
而且小菁的老公竟然跟我是老鄉(還念同一間國小),也實在太巧了吧,竟然在遙遠的花蓮相識,真是難得的緣分,實在太感謝她們一家!
#簡直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啊~
就在我以為一切會如此順利發展下去而欣喜時,沒想到,隔天才是本趟最考驗的一日….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慈濟醫院花蓮玉里分院最近正在清洗大樓外牆,不過卻遭民眾檢舉清潔人員竟沒穿著任何安全設施,就在吊車上高空作業,不少民眾看了捏一把冷汗,質疑清潔公司怎可不顧勞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548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
玉里大樓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選手跟體育界人士,連一句感謝民進黨政府都說不出來的話,我祝你們的體育班小孩跟黨國協會和中華奧會,白頭偕老地久天長。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56611102597203&id=100047449492980
先說個笑話:「奧運選手待遇比官差」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58709427602459&id=584986081641475
我們來看中國國民黨八年執政以前怎麼對待我們的國手的,國訓中心都修不好!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8334
再看看蔡英文怎麼讓國訓中心更進步。
https://youtube.com/watch?v=KGZwdPzcmEs&feature=share
其他改善真的不用多說,只有更好!
這次商務艙是蔡英文的承諾沒錯,這次沒有做到,他會檢討。
但是你們中國國民黨連承諾都不敢!
要先對國手道歉的,是你們才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54019348201526&id=1598116423791832
身為一個熱愛台灣的1450
有兩件事是這幾年我的觀察中
蔡英文總統很努力在做的
而這兩件事的領域本質很類似
就是要馬上從根本改變問題的癥結很難
所以要透過文化的慢慢改變扭轉困境
第一個是軍隊國家化的持續深化
小英改善軍隊住宿環境
持續更新軍隊的個人裝備
並積極讓軍隊投入各項救災防疫工作
提升民眾對軍人的認同度
也提高軍人的榮譽感
其實這幾年已經慢慢扭轉了
許多人心中對軍人負面的形象
雖然黑鷹直升機墜機讓人太過傷痛
但在無數致意的人潮中也能感受得到
台灣人現在對軍隊與軍人的認同
絕對是逐漸提升的
第二個就是關於台灣的體育發展
鼓勵全民投入不同的運動項目
前瞻計畫投入百億改善各地的運動場館與環境
如果大家覺得這幾年多了很多球場
其實那就都是前瞻計畫的功勞
花蓮大本運動公園.鳳林射箭場.玉里棒壘場
這幾個案子就都是前瞻計畫的預算
當然也持續改善運動員的訓練環境
像是新建的國訓中心就讓人耳目一新
而像是在亞運之後
請文化組會舉辦的英雄大遊行!!
更是讓運動員的社會認同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
所以看到還有人在討論
為何非要讓運動員坐商務艙
其他國家也不一定有
其實這樣的討論就不夠理解總統的用意了
先從國家隊成員的待遇整體提升
從而讓社會對運動員的價值與認同提升
這是扭轉台灣體育與與運動文化的重要一環
這也是為何我會非常難過的原因
即使有防疫的因素與困難
但承辦的體育署沒做足夠有效的溝通
明明總統承諾過的安排
因防疫沒能做到也沒有讓總統府知道
選手總共也就六十幾位而已
7/12說明會沒有全員到場但再個別通知不難吧
一個溝通與執行的問題
讓一個好好的美意與凝聚國人向心力的賽事
變成在網路上風向與認知攻擊的戰爭.................
這才是讓人最生氣的!!
至於有人延伸討論體育改革
哪就請去搜尋國體法修法過後
所有體協改選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
然後如果真的有心想幫忙
就去找還沒放棄的體育人一起努力
從進入協會開始一步一步的改變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04005009620826&id=100000341081020
玉里大樓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方設計,別重蹈「穀倉」覆轍!
蔡志鏗/退休教育人員(台北市)
(圖/北市天玉里長潘錦雄將巡守隊崗哨亭做成客家米缸裝置藝術,被社區居民拒絕後,被送回工廠。潘錦雄提供)
報載台北市天母地區的天玉里有一處大樓,旁邊有塊畸零地,經常被堆放垃圾,變成髒亂源頭,為解決此問題,里長設計了一個「客家穀倉」,預計擺著當裝置藝術,並做為巡守隊據點,不料卻遭居民群起反對,理由是客家穀倉不美觀,跟周圍環境並不搭,雙方爭辯不休。
我老家彰化縣福興鄉番社村也設有一處穀倉,古色古香的穀倉,不但成為村民的精神堡壘,更是外來遊客拍照的熱門景點。
同樣是穀倉,兩者結局卻大不相同,其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溝通」與「在地連結」,設置前與居民多溝通,且選擇與地方連結性強的物品,才不會遭居民反對。
近日讀蔡奕屏「地方設計」一書,書中介紹了日本在地設計表現優異的十四個團隊,所有的日本設計師都強調一個焦點,任何設計都要彰顯地方特色,必須跟地方有所連結,連結越強成功機率越高,產品的銷售也會越理想。
就以日本地方設計鼻祖梅園真為例,他的設計理念是「負負得正」,所以當他受託替高知縣的鰹魚做設計,他不但堅持傳統的「手釣」捕魚方式,並要求務必要採用稻草煙燻,梅園真認為「負負得正,新價值應然而生」,他自許要為那些地域性、絕命絕體又絕不願意消失的傳統老東西找到出路。日本的設計師認為,設計必須保留產品出自山裡來的最初表情,必須要能為地方發聲,缺乏地方參與或與在地連結的設計,就像是沒有生命的花朵,好看卻不能感動人,更不會受到歡迎和重視。
天玉里的穀倉不受居民歡迎,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缺少溝通。日本東京設計師長岡賢明認為:「設計是一種意識」,彼此要有充分的溝通與討論。福島的佐藤哲也公開他的十大心法:1.先喝杯茶,2.一起吃頓飯,3.到現場去,4.小酌一下,5.動手幫忙,6.試著找到地方的脈絡,7.吆喝大家一起喝點小酒,8.試著想想設計,9.舉辦大宴會,10.跟去販售現場看看。
綜觀十個設計流程,超過半數都是在與地方溝通、搏感情,可見溝通和討論在設計過程占有很大的比重,才不會以失敗收場。
日本推動地方設計累積數年經驗,值得學習;台灣也以二○一九年做為地方設計元年,目前也正要開始推動地方設計2.0。看看日本成功的案例,再想想台灣的地方設計應該何去何從,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玉里大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慈濟醫院花蓮玉里分院最近正在清洗大樓外牆,不過卻遭民眾檢舉清潔人員竟沒穿著任何安全設施,就在吊車上高空作業,不少民眾看了捏一把冷汗,質疑清潔公司怎可不顧勞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548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玉里大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慈濟醫院花蓮玉里分院最近正在清洗大樓外牆,不過卻遭民眾檢舉清潔人員竟沒穿著任何安全設施,就在吊車上高空作業,不少民眾看了捏一把冷汗,質疑清潔公司怎可不顧勞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548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玉里大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