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博物館&橘園美術館改名「季斯卡Giscard」
不是愚人節笑話,大名鼎鼎的巴黎兩大美術聖地-奧賽博物館、橘園美術館這星期經法國國會通過,確定都要冠名「季斯卡」了!😅
因染疫正在醫院輸氧治療的文化部長表示,這是為了表彰去年底染疫去世的法國前總統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1926 年2月2號—2020年12月2號)所做的決定。
法國美術館以總統命名已不是鮮事,比如龐畢度、席哈克都有過先例,只是以這兩位前總統為名的美術館都是設館不久後即命、更名,ㄧ般民眾不會覺得太突兀,但像奧賽、橘園這兩家早已以印象派名作名揚全球的美術館,突然換招牌改成「奧賽季斯卡」、「橘園季斯卡」,不知道大家以後喊起來會不會習慣?😅
晚節不保,季斯卡性騷擾女記者疑雲
貴族出身卻親民的季斯卡於1974到1981年間擔任法國總統,他上任時年僅48歲相當年輕,政治立場屬右派,支持核能、發展高鐵、推廣歐元、促進歐洲統合,被譽為「歐洲憲法之父」,還是法國總統第一位入選法蘭西學士,去世後家族並擔心勞師動眾還推掉國葬典禮,只是去年三月陷入性騷擾疑雲,被37歲的德國女記者Ann kathrin stracke控訴,說2018年12月8日那天,92歲的季斯卡在巴黎接受有關德國前總理施密特( Helmut Schmidt 1918-2015)的專訪完後,趁大夥拍照時藉攬腰之際手滑過她的臀部兩三次...。
因為時值「咪兔事件」高峰期,法國德高望重的老總統晚節不保性騷擾德國年輕女記者事件爆發後立刻引起德法兩國爭議,但因為是單方面指控沒有明確證據,加上當時疫情擴散封城、季斯卡前總統事件爆發過幾個月後就病逝,真相如何已沒人知曉。
人性難測,年老退休後季斯卡曾浪漫的寫過《公主與總統》一書暗示自己曾與戴安娜王妃的忘年情而引發爭議,不過他任內其實相當尊重女權,他推動的政策改革包括允許人民合意離婚、保護女性墮胎合法化,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因此得罪了右派保守選民,還延攬優秀女性入閣,設立了法國第一個婦女部,引入法國著名女權活動人士、政論雜誌《L’Express 快訊》的老闆主編Françoise Giroud 當部長。只是這位跨新聞、影劇文藝、政治,集美貌與權勢為一身的首任婦女女部長在60年代時,曾被詬病指示自己旗下媒體新進女記者在必要時可以運用自身女性魅力拿到新聞資源。
過去的法國成功女性人生追求的不僅是只有在社會上擊敗男性以獲得權利與尊重地位,而是在某種程度的妥協裡,還能在功成名就時享受男女歡愛的調情歡愉,但隨著時代演進,全球化美風法進,現代新一代的法國女性觀念也有所變動,也就不難想像「咪兔」在去年法國凱薩獎上出現兩代女星對立的爭議了。
PS:奧賽博物館&橘園美術館在2010年後管理機構合併,冠名「季斯卡」後的法文正式名字為:
« L’Éviter tablissement public du Musée d’Orsay et du Musée de l’Orangerie Valéry-Giscard-d’Estaing»
王ㄧ博去世 在 李正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文亮醫生的事件,突顯了當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兩大荒謬。第一,何時過世?不是閻羅王決定,是官方才能決定;第二,何時確診?不是醫生決定,還是官方才能決定。可以說,害死李文亮醫生的其實不是「冠狀病毒」,而是中國特有的「官狀病毒」!
2月6日晚上9點半,李文亮醫生的死訊在對岸網路中傳開,並且躍上微博熱搜第一名,光微博話題「李文亮醫生去世」就收穫了6.7億閱讀,包含《環球時報》的子報《生命時報》亦在微博發佈李文亮去世的消息。
晚上11點16分左右,微博上關於李文亮醫生去世的話題大量的「被消失」,而李文亮醫生也突然「起死回生」,對岸許多主流媒體更正報導指出李文亮醫生只是「生命垂危」,正在使用葉克膜搶救。
接下來的3、4個小時,武漢中心醫院為已經過世的李文亮醫生插管、裝上葉克膜,不間斷的進行電擊與CPR,直到2 月 7 日凌晨 2 點 58 分「官方」宣佈李文亮醫生死亡後才終止了搶救。當時李文亮醫生的胸骨因為長時間CPR的關係,每一根都是斷裂的。
閻王要你三更死,長官留你到五更。
此外,明明李文亮醫生在今年1月8日診治一位發燒的青光眼患者後就被感染武漢肺炎,根據他的自述:李文亮醫生1月10日就開始咳嗽、11號發熱,12號住院,為什麼直到2月1日李文亮醫生才被確診感染武漢肺炎?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1月20日習近平針對武漢肺炎做出指示前,中國境內是不被承認有武漢肺炎的;在1月28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在擁有1760位萬粉絲的官方微博賬號為包含李文亮在內的八名吹哨者「正名」前,李文亮只是一位在「訓誡書」上畫押、簽名,試圖散播武漢肺炎假消息的待罪之人,這樣的身份有什麼資格被確診為武漢肺炎,並且獲得武漢肺炎相對應的醫療行為?
也難怪前幾天與一位專業醫生同台時,該名醫生ㄧ看到李文亮醫生於1月31日曝光的自拍照時就皺起眉頭,因為照片中的李文亮僅配戴氧氣面罩,而非正常武漢肺炎該有的插管治療。在對岸的體制下,一個病人何時確診?不是醫生決定,是官方才能決定。
所以李文亮醫生的去世很大可能是延誤醫療下的悲劇,而害死李文亮醫生的其實不是「冠狀病毒」而是「官狀病毒」!
回顧整起李文亮醫生的事件,我認為他在生前受訪時說的一句話:「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就是對當前中國共產黨政權最沈重的抗議,而每一個戴上口罩,並且在口罩上寫上 #不能不明白 的中國網友,除了紀念李文亮醫生外,更是表達了對專制政權無聲的抗議與自由中國的渴望。
王ㄧ博去世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洲遺產日的第二天來到巴黎第五區的-「聖寵谷(Val-de-Grâce)」醫院,這裡參觀的人不多不用排隊,且聖寵谷平時很少開放大眾參觀拍照,機會難得,真的非常慶幸。
這裡是法國太陽王、凡爾賽宮的創建者路易十四的母后~奧地利的安妮(Anne d'Autriche 1601-1666,雖然名為奧地利的安妮,但其實是西班牙人),為了感謝聖母瑪麗亞讓她在跟路易十三婚後第23年出現奇蹟,生下兒子路易十四所下令修建。
(法國民間ㄧ直傳說路易十三其實是不近女色的同志,奧地利的安妮是後來跟相當於丞相地位義大利裔法國紅衣大主教馬薩林暗通款才生下路易十四,並還衍生出法國文豪們筆下可憐關在監獄不見天日的鐵面人之故事...。)
聖寵谷教堂完工於1667年,奧地利的安妮王后卻已經於前ㄧ年去世,教堂內部非常華麗具巴洛克風格,建築內部許多地方門楣都有法國王室與象徵王后名字的「A」圖騰。
法國大革命後原為修道院的這裡變成軍醫院(所以遺產日接待人員很多都是軍人),醫院旁邊附屬的博物館收藏有許多珍貴的十八、十九世紀法國古醫療器材,看著週圍優雅的環境與古蹟,如果要票選全世界前十大最美麗的醫院,這裡絕對可以入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