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關於阿飛正傳的口述歷史,港產片的花樣好年華。
二十周年誕生紀念祭 公開《阿飛》消失的下集
香港電影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絕地反彈的大翻案。
九〇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家衛率領張國榮、劉嘉玲、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梁朝偉六星來朝,《阿飛正傳》以雙線(金公主與新寶)強勢開畫,硬憾王晶、周星馳拍住上的《賭俠》;不料,「反飛潮」旋即湧至,有觀眾在看戲途中站立大罵:「邊個係王家衛?」台灣甚至有怒氣沖沖的大漢守在戲院門口,揚言不准他人入場:「見一個,打一個!」
質疑與謾罵聲中,王大導淡然道:「《旺角卡門》上映之初貶多於褒,直至半年後才獲得接受;或者有一天,《阿飛》同樣受到稱許,但我不知道會在何時,又或可能就此被置諸死地。」
死過翻生。為《阿飛》傾倒的戲迷愈積愈多,由「一分鐘」發展而成「一生一世」;沒有腳的雀仔,飛得更高更遠,風魔地球每一個角落……
際此誕生二十周年紀念祭,策劃陳善之(當年仍用原名陳榮光)還原「阿飛正傳」,公開張國榮如何「即興地」加入劇組、刑警劉德華身世之謎、「消失的下集」劇情初回曝光……
僅此獻給張國榮(Leslie),我們最愛的旭仔。
哥哥即興加入劇組 決不當肥胖的阿飛
在《阿飛正傳》仍是謎一樣的朦朧宣傳期,張國榮於公演前夕接受訪問,幾已蓋棺定論:「《阿飛正傳》,是我從影以來的最佳作品。」
妙趣的是,這個「最佳」得來全憑一句話。
八九年,張國榮相約識於華星的好友陳善之在文華午膳,告知封咪的決定,但會繼續拍戲,並順口溜了了一句:「我想拍王家衛的戲。」時為《阿飛正傳》籌備之際,陳善之剛加入劇組擔任策劃,「你咪拍囉!」「咁點拍先?」「你係咪真係想拍?」「想呀,幾辛苦都肯拍!」二話不說,陳善之便替Leslie約定王家衛,六點鐘在半島見面。「當晚,Leslie已訂好十二點的機票往倫敦,三個人就即興在當天的黃昏聚聚。」一見如故,Leslie事後形容初相識的家衛:「我是一個自傲的人,不是我的級數,我不會睬你;但我跟王家衛的談話中,感覺他十分有理想,我認為他是現今最promising的導演。」
王家衛開拍《阿飛》的「理想」是什麼?大導演說過:「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的童年所發生的事都特別難忘,六十年代正是我的童年,所以我想拍一部六十年代的電影;《阿飛》所說的,就是六十年代。」陳善之認為,王家衛對六十年代情意結,很大程度來自他對媽媽的愛。「在拍攝途中,家衛說一直好像望到他媽媽,當年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穿上長衫站在十字路口,拖著他小手的感覺。」家衛甚至想過,將電影獻給至愛的媽媽,但後來打消原意,家衛打趣道:「如果在電影開場時亮出這句話,有點做作,但明知留待完場後,整間戲院的人都會『問候』她……」
籌備之始,家衛將故事設定在長洲,一班工作人員進駐當地搜集資料,但幾個月後無疾而終,到陳善之加入成為策劃,劇本已經寫上「阿飛正傳」四個大字,最早卡士只得劉德華、梁朝偉、張曼玉,再漸次加入張國榮、劉嘉玲、張學友。「家衛做好多準備工夫,跟每個演員都傾好多偈;Leslie願意和他交心,說了很多感情觀,以及跟媽媽與六姐的關係,家衛就將他最深層的東西,放在電影裏面。」Leslie完成告別演唱會後,返加拿大小休一陣子,長了幾磅肉回來,家衛閒閒一句:「哪有這麼胖的阿飛?」Leslie便的起心肝收身,天天游水做運動,從一百四十六磅減到一百三十磅,腰圍由三十吋瘦至廿八吋半;開拍時,家衛提出一個要求——希望Leslie穿上背心孖煙囪跳cha cha,他毫無異議,只說:「我有一隻手臂較瘦,你要用鏡頭遷就一下。」成就一個經典場面。
六星開工猶如考試 城寨絕密劇情曝光
雖然當年只拍過一齣《旺角卡門》,但王家衛的魅力已迷倒六星,第一個開工的晚上,大家齊集皇后餐廳,看來都有點緊張,就像等待考試一樣,導演首先點名的是張學友,陳善之現場目擊:「他們合作過《旺角卡門》,平時又會用上海話溝通(家衛是上海人,學友是天津人),家衛說他理應最輕鬆,誰知take了廿幾個!」第二個是劉嘉玲。「好簡單,叫她邊拿煙邊吃東西,再對住鏡盒說話,我看她緊張到手顫,最後不記得拍了六十幾個takes,還是九十幾個takes,拍完散晒!」接著是張國榮玩牙籤,拍了十四個takes,梁朝偉則拍了六個takes,輪到張曼玉,她直率地向王家衛表明:「我剛剛開始知道怎樣去做,但已經天光,大家筋疲力盡,不若今晚不要再拍,好嗎?」從善如流的家衛立即高喊收工,可憐準時的劉德華呆等一整晚。「但華仔好好,完全體諒明白,而且幸好有這晚,否則也不可能拍到那張六大卡士同場的電影海報。」陳善之說。
經過扣人心弦的一晚,Leslie返飛加拿大,繼皇后餐廳,第二個取景地點在九龍城寨,牽涉梁朝偉、張曼玉與劉德華,陳善之說:「城寨的老鼠大得驚人,有一次,我看到六頭老鼠正在吃掉一頭貓,驚心動魄!」偏偏華仔最怕老鼠,除了拍戲以外,他絕不願將雙腳接觸地面。「但他很專業,一開卡麥拉就不會在意,只是正式前會念念有詞:『千萬不要讓我看到老鼠!』」
今日所見的版本,城寨戲份僅餘最後兩分幾鐘,梁朝偉耐人尋味的整裝待發,從沒看到過劉德華與張曼玉,到底三個人在城寨拍了些什麼?陳善之解畫:「最初《阿飛》打算拍兩集,張國榮的戲主要在上集,梁朝偉在下集,劉德華是貫穿整部的人物;華仔是城寨出來的人,拍了他在大檔賭錢,有個僅穿胸圍底褲的女人,纏住大蟒蛇在旁跳舞,還有他拿著把刀,靠牆刮刮刮……」他初步理解,下集劇情講述流落到菲律賓的劉嘉玲,一直找不到張國榮(已死),巧遇劉德華後,發展了一點點曖昧,但華仔心繫張曼玉,決意回港再續前緣,她卻已跟梁朝偉開始。「在城寨裏,偉仔與曼玉屈在一個很窄、局促的空間(大家可從絕密劇照看到有多窄),話不多,兩個人懶洋洋地互相對望、遞茶杯,那種張力很好看,大家無法看到,可惜。」
刷新個人NG記錄 追打對手弄假成真
Leslie回歸,先到南華會開工,也就是電影的開首,與張曼玉合演永誌難忘的「一分鐘的朋友」;有人諸多解構王家衛的時間觀,說「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有特別象徵意義,陳善之笑言:「家衛不是不會刻意經營,但我覺得他不會經營到這個地步,他喜歡將現實生活撞入電影世界,如果我沒有記錯,拍攝時,時間像是『一九九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劇情繼續發展,Leslie與曼玉回家纏綿,兩人頭貼頭的大特寫,創出了Leslie個人一項新紀錄——NG了四十七次!「攝影機這個擺位,演員一定會在意鏡頭拍著你,但導演就是要你忘記攝影機,磨到你好像日常生活一樣,最後拍到Leslie與曼玉隔絕外間的一切,覺得這個世界只剩彼此。」
貴為巨星級,Leslie對NG從無半點怨言,每天都享受開工;他跟劉嘉玲邂逅的一幕,特別令陳善之感覺「有heart」。「Leslie要到化妝間追打一個菲律賓人(他騙了媽媽潘迪華),對方是樂師,不是專業演員,拍攝前Leslie特別交代我:『請你跟他說一聲,沒有個人針對,因為我已不是我,是戲裏的角色,正式時我不會就力,他就是我要追打的人。』家衛讓他自由發揮,他拿起一個真鎚,敲碎了整個洗手盆,真的打到那個人骨裂!」導演收貨,他稍稍平伏情緒,立即關心對方傷勢,揚言如果電影公司沒有賠足「湯藥費」,他願意作出承擔,當然後來電影公司已經處理這個問題。
華仔怕老鼠,Leslie的剋星又是什麼?答案是菲律賓特產——「我最怕飛蟑螂,到菲律賓拍了一個星期,都是在殘舊的環境開工,每天平均只能睡個多小時,很疲累,幸好那段戲說我很憔悴,不用化妝就可以埋位。」結尾,旭仔在火車上被槍手偷襲,但陳善之透露,最初的構思是旭仔跳火車自殺!「導演想做,Leslie又好勇,做咪做囉,但我覺得拍戲啫,不用丟了條命,要知道火車對下是蕉林,萬一鋼線斷了,怎樣去找他呢?責任太大,犯不著。」跳車拍不成,在浸會大專會堂舉辦的第一個首映,譚家明沿用特別的剪接手法,保留個中神髓。「我所見的這個版本,並沒有殺手向旭仔開槍的鏡頭,最後是他站在行駛中的火車門口,接下來是同一個環境,沒有人的吉鏡,代表他已跳了下去。」如果你是當座上客,大概會記得電影放畢第三本,需要暫停十分鐘,皆因其他片段還未送到。「夜晚九點半首映,五點鐘我仍在阿畢諾道的studio混音,菲林運到大專會堂是濕濕的,要弄乾才能上片。」
坦認控制成本不力 谷底反彈終列殿堂
導演與演員均未看過完整版的《阿飛》,首映既罷,眾人默不作聲,有影評人表示不懂評價,陳善之說:「大家先入為主,誤以為是占士甸的《阿飛正傳》,一定有格鬥、跑車,突然跟想像不同,自然有點震驚。」有驚無喜,惡言開始排山倒海,票房相應插水式下滑,上畫不足兩星期,連元旦也捱不過,十二月廿七日便以九百多萬匆匆落畫,傳聞令老闆鄧光榮慘蝕一千七百萬。
事後王家衛坦認,控制成本出現問題。「實際花了兩千萬,其餘七百萬是下集的服裝、道具;錢花得七七八八,下集成本只有一千萬。」對觀眾的強烈反應,「是意外多於失望,我想是受《旺角卡門》的影響,觀眾祈求在《阿飛》看到跟《旺角》差不多的東西,結果未能得到滿足,造成一種抗拒。」他分析,《阿飛》與別不同,或令人一時難以接受。「一直以來,中國人講故事,非常注重起承轉合、情節分明,拍《阿飛正傳》,我故意換了說故事的方式,著重人與人的感情交流。」
你未必欣賞王家衛的電影,但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早在九一年,他已說了以下的一段「預言」:「港產片必須開源,突破東南亞的傳統市場,向歐美市場拓展;另一股世界性潮流也在興起,大戲院漸少,迷你戲院漸多,觀眾品味分類愈細,需求的片種更需多元化。」果然,走前一步的《阿飛》在柏林、紐約評價很高,皇后餐廳成為日本人的「旅遊熱點」,香港影癡逐漸識貨,仔細推敲角色、情節、道具、對白,掀起一陣「阿飛研究學」,從谷底強勁反彈,一躍而進港產片經典殿堂。
「因為你,我會記得嗰一分鐘。」
再過幾多個二十年,我們依然會記得旭仔,真正屬於香港的阿飛。
刊載日期:2011年3月26日
文章來源:《明報周刊》
參考編號:B0395-20151106-DoB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KTSmag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位親愛的觀眾 本頻道的「會員計劃」經已開通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L2Rw4aDHdq9OJ5gO4Ejw/join 只須點擊「加入」->「選擇讚助金額」->按照頁面指示「完成讚助」 假如你曾經因為 我的影片 而得到某些啟發 您的小小心意 將會是...
「王晶周星馳」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Making Film 正在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Jason Cheung 張匡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KTSmag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王晶想打造第二個周星馳,找來原班人馬重拍,口碑票房卻雙撲街 的評價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王晶:周星馳不是為香港人拍電影只是“為錢而已”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王晶周星馳 在 [新聞] 軍演不忘吃美食蔡總統逛台灣美食展籲好- Gossiping 的評價
王晶周星馳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全世界要自殺的青年 聯合起來﹗】
哈囉,你還在嗎?還是你已經死了?
這幾個月來,很多學生要死,而且也真的死了。
從去年八月到現在,死了十七個;年齡從中一到大學都有(注1);不論是大大聲預告,或者無聲無色,花死葉殘,死了就死了。這個城是食人的,也是善忘的。史大林說,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但一百萬人死,就只是一個統計數字。死者被遺忘,不想有人召喚。
香港年輕人集體自殘,他們在憂慮甚麼,大家都很清楚。其實不只是年輕人憂慮,成年人也在憂慮。曾經香港的時代精神是王晶、周星馳,但現在抑鬱才是香港的氣質。一個統計(注2)說,香港是全球第二悲觀的城市,而中國人卻很樂觀。
那是當然的,我們見過蒼海;中國人才新發財,不知道高山後面有甚麼。悲觀好像一棵老樹,悲觀的根,遠比樂觀的嫩芽要深厚。一個經濟體發展到極限,就是泡沬、投機,以及爆破,悠悠一場大夢,嘆,醒了。
我們見過蒼海,因為我們已不相信深山之後有新世界,中國人還覺得自己是孫悟空,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因為他們沒見過如來佛。
但上一代人的憂慮,只是一種「認識」,然後他出來喊,我要佔中,我要真民主,但他畢竟住在海怡半島,有資產,有工作,針刺不到肉,不痛;年輕人的未來,是怎麼樣的灰暗,這灰暗不是人人都撐得住。
一個人知道自己有絕症,當下就不想活了,因為他可以看見,自己怎麼掙扎,也沒有結果,最終都是一無所有。
也許你們會繼續選擇死,但是你們有很多人沒想過,自己的痛苦可以怪罪人。人的苦罪,當然可以怪罪他人。為甚麼梁振英那麼快樂呢?為甚麼中國在香港的官能那麼威風呢?為甚麼中國客來香港購買,可以那麼強勢呢?
他們很快樂,而我們很悲哀。有人痛苦,是因為有人太過快樂,有人的資源超越我們,甚至掠奪了原來屬於我們的。為甚麼他們能快樂呢?他們沒資格快樂,我們才是應該快樂的人。
青年自殺問題,不用政治化,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政治問題。
如果你想死,你應該先怪罪人。你可以怪罪政府、怪罪社會,它們是值得怪罪的。
如果你覺得苦悶,你可以喧嘩、騷動,不需要自己承受。抑鬱的人總是太過懂事,不願給人麻煩。我們不滿意,那麼社會也不能太滿意,否則就便宜了他們;
如果你覺得沒人愛,你可以愛任何一個人,你可以跟誰做愛,只要你放下美德,我們只要一起,起碼能撐得過這個夜晚;如果放浪形骸一陣,能令你存活,為甚麼不?
你可以抗爭,你可以破壞,你可以入獄,你可以經歷這些無法真正傷害你的事。為甚麼我們悲哀,而吳克斂快樂呢?為甚麼我們輾轉反側,而他們高床軟枕?
你們還在聽嗎?還是我聽到你們自絞時,頸骨被扯斷的聲音?你們粉身碎骨,但聲音沒打擾到他們,這是多麼可惜。他們聽到,也只覺得是蒼蠅飛過。你們的聲音要大一點,這個社會的人,不在乎你們死,你們死了,還幫他們解決了問題。
法國大革命期間,有一個人叫羅伯斯比爾。他的墓誌銘是這樣寫的:
「過往的行人啊,不要為我悲傷。如果我活著,你們一個也別想活!」
我覺得這是很積極的做人態度。活人的恨,總比死了的鮮活。全世界想要自殺的青年,團結起來﹗他們一個也別想舒服快樂。
【小額贊助:PM我 或 http://www.passiontimes.hk/…】
【盧斯達的網台節目:http://myradio.hk/podcast/?cat=73】
王晶周星馳 在 Jason Cheung 張匡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二十周年誕生紀念祭 公開《阿飛》消失的下集
香港電影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絕地反彈的大翻案。
九〇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家衛率領張國榮、劉嘉玲、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梁朝偉六星來朝,《阿飛正傳》以雙線(金公主與新寶)強勢開畫,硬憾王晶、周星馳拍住上的《賭俠》;不料,「反飛潮」旋即湧至,有觀眾在看戲途中站立大罵:「邊個係王家衛?」台灣甚至有怒氣沖沖的大漢守在戲院門口,揚言不准他人入場:「見一個,打一個!」
質疑與謾罵聲中,王大導淡然道:「《旺角卡門》上映之初貶多於褒,直至半年後才獲得接受;或者有一天,《阿飛》同樣受到稱許,但我不知道會在何時,又或可能就此被置諸死地。」
死過翻生。為《阿飛》傾倒的戲迷愈積愈多,由「一分鐘」發展而成「一生一世」;沒有腳的雀仔,飛得更高更遠,風魔地球每一個角落……
際此誕生二十周年紀念祭,策劃陳善之(當年仍用原名陳榮光)還原「阿飛正傳」,公開張國榮如何「即興地」加入劇組、刑警劉德華身世之謎、「消失的下集」劇情初回曝光……
僅此獻給張國榮(Leslie),我們最愛的旭仔。
哥哥即興加入劇組 決不當肥胖的阿飛
在《阿飛正傳》仍是謎一樣的朦朧宣傳期,張國榮於公演前夕接受訪問,幾已蓋棺定論:「《阿飛正傳》,是我從影以來的最佳作品。」
妙趣的是,這個「最佳」得來全憑一句話。
八九年,張國榮相約識於華星的好友陳善之在文華午膳,告知封咪的決定,但會繼續拍戲,並順口溜了了一句:「我想拍王家衛的戲。」時為《阿飛正傳》籌備之際,陳善之剛加入劇組擔任策劃,「你咪拍囉!」「咁點拍先?」「你係咪真係想拍?」「想呀,幾辛苦都肯拍!」二話不說,陳善之便替Leslie約定王家衛,六點鐘在半島見面。「當晚,Leslie已訂好十二點的機票往倫敦,三個人就即興在當天的黃昏聚聚。」一見如故,Leslie事後形容初相識的家衛:「我是一個自傲的人,不是我的級數,我不會睬你;但我跟王家衛的談話中,感覺他十分有理想,我認為他是現今最promising的導演。」
王家衛開拍《阿飛》的「理想」是什麼?大導演說過:「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的童年所發生的事都特別難忘,六十年代正是我的童年,所以我想拍一部六十年代的電影;《阿飛》所說的,就是六十年代。」陳善之認為,王家衛對六十年代情意結,很大程度來自他對媽媽的愛。「在拍攝途中,家衛說一直好像望到他媽媽,當年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穿上長衫站在十字路口,拖著他小手的感覺。」家衛甚至想過,將電影獻給至愛的媽媽,但後來打消原意,家衛打趣道:「如果在電影開場時亮出這句話,有點做作,但明知留待完場後,整間戲院的人都會『問候』她……」
籌備之始,家衛將故事設定在長洲,一班工作人員進駐當地搜集資料,但幾個月後無疾而終,到陳善之加入成為策劃,劇本已經寫上「阿飛正傳」四個大字,最早卡士只得劉德華、梁朝偉、張曼玉,再漸次加入張國榮、劉嘉玲、張學友。「家衛做好多準備工夫,跟每個演員都傾好多偈;Leslie願意和他交心,說了很多感情觀,以及跟媽媽與六姐的關係,家衛就將他最深層的東西,放在電影裏面。」Leslie完成告別演唱會後,返加拿大小休一陣子,長了幾磅肉回來,家衛閒閒一句:「哪有這麼胖的阿飛?」Leslie便的起心肝收身,天天游水做運動,從一百四十六磅減到一百三十磅,腰圍由三十吋瘦至廿八吋半;開拍時,家衛提出一個要求——希望Leslie穿上背心孖煙囪跳cha cha,他毫無異議,只說:「我有一隻手臂較瘦,你要用鏡頭遷就一下。」成就一個經典場面。
六星開工猶如考試 城寨絕密劇情曝光
雖然當年只拍過一齣《旺角卡門》,但王家衛的魅力已迷倒六星,第一個開工的晚上,大家齊集皇后餐廳,看來都有點緊張,就像等待考試一樣,導演首先點名的是張學友,陳善之現場目擊:「他們合作過《旺角卡門》,平時又會用上海話溝通(家衛是上海人,學友是天津人),家衛說他理應最輕鬆,誰知take了廿幾個!」第二個是劉嘉玲。「好簡單,叫她邊拿煙邊吃東西,再對住鏡盒說話,我看她緊張到手顫,最後不記得拍了六十幾個takes,還是九十幾個takes,拍完散晒!」接著是張國榮玩牙籤,拍了十四個takes,梁朝偉則拍了六個takes,輪到張曼玉,她直率地向王家衛表明:「我剛剛開始知道怎樣去做,但已經天光,大家筋疲力盡,不若今晚不要再拍,好嗎?」從善如流的家衛立即高喊收工,可憐準時的劉德華呆等一整晚。「但華仔好好,完全體諒明白,而且幸好有這晚,否則也不可能拍到那張六大卡士同場的電影海報。」陳善之說。
經過扣人心弦的一晚,Leslie返飛加拿大,繼皇后餐廳,第二個取景地點在九龍城寨,牽涉梁朝偉、張曼玉與劉德華,陳善之說:「城寨的老鼠大得驚人,有一次,我看到六頭老鼠正在吃掉一頭貓,驚心動魄!」偏偏華仔最怕老鼠,除了拍戲以外,他絕不願將雙腳接觸地面。「但他很專業,一開卡麥拉就不會在意,只是正式前會念念有詞:『千萬不要讓我看到老鼠!』」
今日所見的版本,城寨戲份僅餘最後兩分幾鐘,梁朝偉耐人尋味的整裝待發,從沒看到過劉德華與張曼玉,到底三個人在城寨拍了些什麼?陳善之解畫:「最初《阿飛》打算拍兩集,張國榮的戲主要在上集,梁朝偉在下集,劉德華是貫穿整部的人物;華仔是城寨出來的人,拍了他在大檔賭錢,有個僅穿胸圍底褲的女人,纏住大蟒蛇在旁跳舞,還有他拿著把刀,靠牆刮刮刮……」他初步理解,下集劇情講述流落到菲律賓的劉嘉玲,一直找不到張國榮(已死),巧遇劉德華後,發展了一點點曖昧,但華仔心繫張曼玉,決意回港再續前緣,她卻已跟梁朝偉開始。「在城寨裏,偉仔與曼玉屈在一個很窄、局促的空間(大家可從絕密劇照看到有多窄),話不多,兩個人懶洋洋地互相對望、遞茶杯,那種張力很好看,大家無法看到,可惜。」
刷新個人NG記錄 追打對手弄假成真
Leslie回歸,先到南華會開工,也就是電影的開首,與張曼玉合演永誌難忘的「一分鐘的朋友」;有人諸多解構王家衛的時間觀,說「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有特別象徵意義,陳善之笑言:「家衛不是不會刻意經營,但我覺得他不會經營到這個地步,他喜歡將現實生活撞入電影世界,如果我沒有記錯,拍攝時,時間像是『一九九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劇情繼續發展,Leslie與曼玉回家纏綿,兩人頭貼頭的大特寫,創出了Leslie個人一項新紀錄——NG了四十七次!「攝影機這個擺位,演員一定會在意鏡頭拍著你,但導演就是要你忘記攝影機,磨到你好像日常生活一樣,最後拍到Leslie與曼玉隔絕外間的一切,覺得這個世界只剩彼此。」
貴為巨星級,Leslie對NG從無半點怨言,每天都享受開工;他跟劉嘉玲邂逅的一幕,特別令陳善之感覺「有heart」。「Leslie要到化妝間追打一個菲律賓人(他騙了媽媽潘迪華),對方是樂師,不是專業演員,拍攝前Leslie特別交代我:『請你跟他說一聲,沒有個人針對,因為我已不是我,是戲裏的角色,正式時我不會就力,他就是我要追打的人。』家衛讓他自由發揮,他拿起一個真鎚,敲碎了整個洗手盆,真的打到那個人骨裂!」導演收貨,他稍稍平伏情緒,立即關心對方傷勢,揚言如果電影公司沒有賠足「湯藥費」,他願意作出承擔,當然後來電影公司已經處理這個問題。
華仔怕老鼠,Leslie的剋星又是什麼?答案是菲律賓特產——「我最怕飛蟑螂,到菲律賓拍了一個星期,都是在殘舊的環境開工,每天平均只能睡個多小時,很疲累,幸好那段戲說我很憔悴,不用化妝就可以埋位。」結尾,旭仔在火車上被槍手偷襲,但陳善之透露,最初的構思是旭仔跳火車自殺!「導演想做,Leslie又好勇,做咪做囉,但我覺得拍戲啫,不用丟了條命,要知道火車對下是蕉林,萬一鋼線斷了,怎樣去找他呢?責任太大,犯不著。」跳車拍不成,在浸會大專會堂舉辦的第一個首映,譚家明沿用特別的剪接手法,保留個中神髓。「我所見的這個版本,並沒有殺手向旭仔開槍的鏡頭,最後是他站在行駛中的火車門口,接下來是同一個環境,沒有人的吉鏡,代表他已跳了下去。」如果你是當座上客,大概會記得電影放畢第三本,需要暫停十分鐘,皆因其他片段還未送到。「夜晚九點半首映,五點鐘我仍在阿畢諾道的studio混音,菲林運到大專會堂是濕濕的,要弄乾才能上片。」
坦認控制成本不力 谷底反彈終列殿堂
導演與演員均未看過完整版的《阿飛》,首映既罷,眾人默不作聲,有影評人表示不懂評價,陳善之說:「大家先入為主,誤以為是占士甸的《阿飛正傳》,一定有格鬥、跑車,突然跟想像不同,自然有點震驚。」有驚無喜,惡言開始排山倒海,票房相應插水式下滑,上畫不足兩星期,連元旦也捱不過,十二月廿七日便以九百多萬匆匆落畫,傳聞令老闆鄧光榮慘蝕一千七百萬。
事後王家衛坦認,控制成本出現問題。「實際花了兩千萬,其餘七百萬是下集的服裝、道具;錢花得七七八八,下集成本只有一千萬。」對觀眾的強烈反應,「是意外多於失望,我想是受《旺角卡門》的影響,觀眾祈求在《阿飛》看到跟《旺角》差不多的東西,結果未能得到滿足,造成一種抗拒。」他分析,《阿飛》與別不同,或令人一時難以接受。「一直以來,中國人講故事,非常注重起承轉合、情節分明,拍《阿飛正傳》,我故意換了說故事的方式,著重人與人的感情交流。」
你未必欣賞王家衛的電影,但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早在九一年,他已說了以下的一段「預言」:「港產片必須開源,突破東南亞的傳統市場,向歐美市場拓展;另一股世界性潮流也在興起,大戲院漸少,迷你戲院漸多,觀眾品味分類愈細,需求的片種更需多元化。」果然,走前一步的《阿飛》在柏林、紐約評價很高,皇后餐廳成為日本人的「旅遊熱點」,香港影癡逐漸識貨,仔細推敲角色、情節、道具、對白,掀起一陣「阿飛研究學」,從谷底強勁反彈,一躍而進港產片經典殿堂。
「因為你,我會記得嗰一分鐘。」
再過幾多個二十年,我們依然會記得旭仔,真正屬於香港的阿飛。
刊載日期:2011年3月26日
文章來源:《明報周刊》
參考編號:B0395-20151106-DoBW
王晶周星馳 在 KTSmag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各位親愛的觀眾
本頻道的「會員計劃」經已開通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L2Rw4aDHdq9OJ5gO4Ejw/join
只須點擊「加入」->「選擇讚助金額」->按照頁面指示「完成讚助」
假如你曾經因為 我的影片 而得到某些啟發
您的小小心意 將會是本台最巨大的支持
KTSmagic 需要您的 支持 及《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Ktsmagic?sub_confirmation=1
精選影片
重回澳門賭場小趣事 https://youtu.be/9Ui35-2sGDo
戒賭 因為賭王一句說話 https://youtu.be/Qh4yV4LrImM
解讀澳門賭錢盲點 https://youtu.be/BAQDjGCOdAk
賭博雜談
容易接觸賭博的行業 https://youtu.be/ufPgWSXL0QA
風吹雞蛋殼 財散人安樂 https://youtu.be/I99d6CmRzQ0
重複犯錯 永遠找借口 https://youtu.be/bwFCzQnhKRs
越勤力 越幸運 https://youtu.be/LWEXnZGwHIw
賭俠1999 讓我戒賭的電影 https://youtu.be/fwJuVyUjSqs
馬迷為何鍾意信貼士 https://youtu.be/CZTdFXYeqp8
賭博方法
艾威 神仙纜 https://youtu.be/rJgCn8U0DD4
3穿4過關 馬迷盲點 https://youtu.be/KcTdpI30zNI
神仙纜 遇上非洲人 https://youtu.be/9UfVdJtPfVs
賽馬雜談
當愛駒99倍的時候 https://youtu.be/yWM6io6uVhc
現代評馬人 https://youtu.be/Z_tmQxxwKAc
容易接觸賭博的行業 https://youtu.be/ufPgWSXL0QA
娛樂八卦
安心事件 九型人格 https://youtu.be/yVnXRpiKqoA
深圳嘆世界 超級無敵 牛肉火鍋 https://youtu.be/uza85wWT-TE
花花公子 vs 魚腩 https://youtu.be/fNwkY8P6CiQ
。。。。。。。。。。。。。。
播放清單:
賭博雜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_tW-82E1I&list=PLWMDjJHKt7PZ6UY7ieBfj_JSYqT4P4qGO
賽馬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MDjJHKt7Pa-02Q99YjETvBIOLKIqv7s
九型人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7zHpRM1X0&list=PLWMDjJHKt7Pbg1F-hVjrBHqnCLG7VdbpN
#王昌 #賭片 #賭錢電影

王晶周星馳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索羅B 嘉賓:大AN)
第3節:「銅鑼灣書店」有望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王晶、周星馳食盡老本,陀累周潤發,祝猴年進步,身體健康

王晶周星馳 在 王晶:周星馳不是為香港人拍電影只是“為錢而已”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近日,香港導演王晶參加節目談喜劇片,也提到周星馳,稱他拍電影都是為錢而已。而當年與他合作,兩人想法一致,所以拍出了不錯的喜劇片,但後來他也想 ... ... <看更多>
王晶周星馳 在 [新聞] 軍演不忘吃美食蔡總統逛台灣美食展籲好- 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備註請放最後面違者新聞文章刪除1.媒體來源: 中國廣播公司2.記者署名: (張柏仲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軍演不忘吃美食蔡總統逛台灣美食展籲好好 ... ... <看更多>
王晶周星馳 在 王晶想打造第二個周星馳,找來原班人馬重拍,口碑票房卻雙撲街 的推薦與評價
王晶 想打造第二個周星馳,找來原班人馬重拍,口碑票房卻雙撲街. 1990年電影《賭圣》一播出立馬就獲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周星馳在電影中作為主演也開啟了自己大紅大紫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