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0321-Q20340)
Q20321:
我依家建立左一個組合:
285 比亞迪電子
1810 小米集團
1830 必瘦站
1177 中國生物製藥
2331 李寧
3868 信義能源
睇完你本股票勝經,好有得著
我組合裡都是優質股嗎?
龔成老師:
上述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都可以長線持有,但要留意,這幾隻都是偏向潛力股,雖然預期回報較高,但潛在風險都會高左,你要明白這點。
最好同時投資其他股,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股票勝經》適合入門的,你可以盡力學多D知識。
------------------------------------------------
Q20322:
老師你好
我男朋友參加過你既投資班
我地用一齊儲既錢買左赤子城
果時 $2
係唔同既價位賣左大部份
而家仲有4手
你覺得值得再加追嗎?
你點睇赤子城呢?
謝謝你既無私分享
龔成老師:
赤子城科技(9911)主要從事開發一系列移動應用程式、健身應用程式、遊戲應用程式等。佢長遠有發展的。
業務上,係有吸引力的,但就仍未算好穩定,盈利上落較大,但長遠增長力是有的,加上業務規模細,發展力強,不過風險都會有。
近期股價上左,唔建議你加注,原有貨就可以長線,如果這股現時佔你組合比例不過多,你可全部長線。
------------------------------------------------
Q20323:
龔sir 你好!我今年30,月入30k,儲蓄約60萬
幾個月前經朋友介紹你的fb,我先開始認識股票同投資
我暫時睇左選股勝經同買樓4部曲,不過都係一知半解
但係我呢幾個月買左啲股票,其實都好亂,想聽下意見,先謝謝你抽空回覆!
6993 10手@$15.6
1177 10手@$7.15
6865 2手@$32.7
6618 3手@122.1
860 4手@0.71
另外,我都開始月供,想問下呢個組合同比例的意見
2800 $3000
2388 $2000
1928 $1500
66 $1500
我有啲係參考你俾同學仔的意見,有啲就亂嚟,尤其投資新股方面。麻煩你!
龔成老師: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建議你睇《股票勝經》。
至於上述股票藍月亮集團(6993)上市年期唔算久,雖然都有質素,但唔建議持有太多。中生(1177)可持有。
福萊特玻璃(6865)近期有少少熱炒,要注意風險。京東健康(6618)有長線投資價值。
力世紀(0860)其實好難分析,因為佢一直處於年年虧損的狀態,而我地對這類股好有戒心。
我地只可以對佢的前景作「想象」,無人知真正的價值有幾多,股價一定會大上大落。見佢之前有做個十合一之類動作,這類股票要小心。
整體而言,此股好難分析佢價值,投資風險唔細。
至於你想月供的股票,可以。
如果你今年30,建議你加入安碩恒生科技(3067)可長線。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例如每月買一次、或2個月買可次),總之慢慢入,不能用盡現金,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
Q20324:
Sir,想請教下中華煤氣這家公司,上半年收入大跌,原因是香港經營環境不利、國內疫情爆發也停工停產、2020上半人民幣匯率也影響到內地業務財表價值。
而在2020下半年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內地的復工復產、氣溫下降使天燃氣的使用量提升,而且今年的20送1紅股也令公司現金流更為充足,來緊業績會不會有個大好轉,想請教你給點意見
龔成老師:
其實煤氣(0003)仍是有質素的股票,佢因為疫情收入減,這只是中短期情況,而我地最重要分析長遠發展。我相信佢已經慢慢好轉,不過,不是高增長。
我睇翻佢本質,長遠增長力弱左,香港業務不強,但中國部分不差,中短期雖然較一般,但見佢的長遠發展力仍在,但就要耐心點。
我睇翻佢近年在中國的投資,仍是保持進行的,每年都有幾十億,這些投資不會好快就見到收成,但這企業就仍是發展中的。我對佢長遠發展仍是正面,只是增長力的問題。
------------------------------------------------
Q20325:
老師,我舜宇光學買入價係132.5,信義光能係17.2,比亞迪電子45.5,係咪全部都唔操作,係最好既操作?
龔成老師:
對!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
你要分析現時組合的質素,長遠的發展。這3股都有質素,都有潛力,你持有就得,但唔好心急加注,現價都唔平。
另外要留意,如果你組合只有這3股,你就太過集中新經濟股及近期熱炒股,這是最大的風險,你應該建立更平衡的組合,例如加入盈富(2800)、港鐵(0066)等。
------------------------------------------------
Q20326:
我現在48歲我用500萬。60歲嘅時候你估可以投資目標有幾多?好明顯我係一個新手。
龔成老師:
要睇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目標回報率。
以你這個年齡,唔建議太過進取,可投資一些平穩增長力的資產,當你近60歲時,應該慢慢轉到更低風險的資產項。
我假設你得到每年7%-10%的回報,你12年後,預期滾存到的財富為$1100萬-$1500萬。
由於會對你最終財富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
Q20327:
老師,新華保險值得投資嗎?
龔成老師:
新華保險(1336),不過不失。
佢於中國從事人壽保險及資產管理業務。集團之個人壽險產品包括傳統型壽險、分紅型壽險、萬能壽險、投資連結型保險、健康險及意外險。團體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健康險和意外險。
規模唔算好大,發展力都有,但未算強,要主要是見唔到佢好有獨特性,無太大自身的優勢,但整體又唔算差。生意都有穩定的增長。
整體的質素算是中等,投資價值都有,但這股又未算好吸引,現價合理,要留意股價較為波動。
------------------------------------------------
Q20328:
老師,最後一堂聽到你自己既分享,我自己都有眼濕濕。
我住既環境唔算好,唐樓對住垃圾站,早晚都嘈到人睏唔到,個人好唔開心。本來我細個目標只係希望買一度好d既地方,學你話,唔係希望,係一定要!
都曾埋怨屋企人以前點解咁唔識計劃,不過佢地真係盡咗好大努力。
我第一日投資,就因為學得出左黎社會工作一兩年後,覺得薪金,同現金追唔上樓價同通漲。就走去開左個投資戶口自學股票,不過自己只買好彩地,自己對唔會亂聽人講,雖然上你堂之前,我只係識生活強股法。
當年流行王者榮耀,覺得幾有前景,又知内地流行微信支付香港仲未興用QR code俾錢,我就買左騰訊。
見有一排成日有IPO上市,就試港交所,岩岩讀完書既我,其實對港交所認識只係IPO同大市有關係。
呢一年肺炎,更有一團火。
因為做航空業既我大受打擊,每月薪金都少左一半因為無乜工開。但有趣係,我既投資回報呢一年幫左我。
而家再睇書加上堂學習知識,唔止令我投資上有得着,對我既時事知識真係提升左好多。
你個班比起以前讀大學既科更professional!
雖然好想面對面問你問題。
不過都好想將自己既功課準備得好好先問。
龔成老師:
我相信你都好努力!
我希望用自己的小故事,去影響大家。因為我過往由零開始,唔係特別聰明,但就比好多人努力,我就係憑不斷努力,去完成好彙財務目標。
所以,我好相信呢個方法,其實對所有人都有用!
課堂我用左好多心機設計,同埋多年來不斷優化,好希望可以真正幫到大家,所以,你都要多溫書,多用「企業評估表」。
可能你這刻環境有變,疫情可能有不利,但我總相信,有時不利環境反而係一D突破位!
加油!保持進步,希望課堂可以幫到你知識與財富有實質提升!
------------------------------------------------
Q20329:
老師你好 ,如果每月3000 1000供 領展 1000 小米 1000金沙 再外加 二個月一次或者一個月一次 一手安碩恆生 !
其餘每月再儲3000-4000現金流,,這樣可以嗎?
有需要月供部分調整?
龔成老師:
可以,我相信這是不差的策略,你已經可以進行。
上述的選股,有質素,配置方法,無問題,最重要是「長期」。
由於現時新經濟類唔算平,所以你最重要是每月能儲到「3000-4000」的現金,只要重做這點,就得。(這些現金不要心急入貨,要等到大跌市先入)
------------------------------------------------
Q20330:
龔老師,因為0005比重太多,但又未到價,所以再想是否要現價換碼;又或是等上到什麼價才換
十分感激你的回答
有什麼書我可以參考一下
龔成老師:
匯豐(0005)其實不是劣質,但就只是收息,最大的問題是你比重多,所以,當佢上翻較多時,例如經濟好轉,上翻1、2成,就算未到價都可以部分賣出,轉其他。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書本在三聯、商務、誠品都有得賣。由於部分書在一些書店已斷,所以若你見唔到,問下職員就得(又或向職員訂都可以)。
以下是我的12本書:
《80後百萬富翁》(第9版)
《80後2百萬富翁》(第4版)
《80後3百萬富翁》(第2版)
《財務自由行》(第7版)
《大富翁致富藍圖》(第5版)
《50優質潛力股》(第4版)
《50穩健收息股》(第3版)
《50值博倍升股》(第3版)
《股票勝經》(第3版)
《選股勝經》(第2版)
《年報勝經》(第2版)
《5年買樓4部曲》(第2版)
你可首先睇:
《80後百萬富翁》
《股票勝經》
《財務自由行》
之後再睇其他。
------------------------------------------------
Q20331:
老師,有一個關於買樓按揭的問題想問:
如果我買層樓600萬,首期畀200萬,問銀行借400萬,當我供左100萬後樓價升到700萬,我未供完就賣出,咁我即係賺幾多?
使唔使還番300萬畀銀行?有無特定的公式計嘅呢,我d數比較差,請賜教,謝!
龔成老師:
你$600萬買入,$700萬賣出,賺$100萬。
當你賣出物業後,要還欠銀行的$300萬,所以你最後取回現金$400萬($700萬賣樓的樓價,減去還銀行按揭$300萬)
($200萬是首期,$100萬是你供樓,$100萬是你的盈利)
------------------------------------------------
Q20332:
你好,我只是初學者,但已經損手咗20萬,宜家追返d,想上你堂同埋買書學咗入門版先,我應該買邊幾本書,次序應該係點?謝謝
我之前入咗6988 3.62入,40000股,現在唔知點算好,我想跟你學長線投資,我呢幾日有睇返你d留言,我一陣去買你本書睇咗先,想你指點我下一步應該點做
現資金得返好少,早d識你就好喇
如果我現有15萬資金,呢1年我應該買邊隻股票可投資,謝謝
龔成老師:
樂享互動(6988)不是無質素,不用太擔心。
佢係中國的效果類自媒體營銷服務提供商,利用商業智能技術為行業客戶及自媒體發佈者提供服務。
睇翻近年的財務數據,佢增長力是有的,但上市前的數據參考價值較低。
相信佢長遠,業務都有增長力的,公司話佢自己能盈利高增長。你可持有,但就唔建議你持有太多。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你睇《股票勝經》先,最有用。
------------------------------------------------
Q20333:
老師你好:我成30歲人,辛苦儲左50萬,每月搵2萬,家庭租金開支已經剩番3千儲存,最近無意睇到老師你的文章,近日不停向你學習,想請教你
如何可以好好利用尼50萬做本錢來投資好,放係銀行完全沒有意義,想2年後睇下可否做一成首期。
感激老師指教
龔成老師:
我相信你的錢得多不易,相信你的風險承受程度不會太高,加上你可能在2年後置業,資金就更加不能太進取。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加上你風險不太高,建議你小注,潛力股佔你股票組合比例,宜少過2成。
平穩增長股,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潛力股,可考慮安碩恒生科技(3067)可長線。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例如每月買一次、或2個月買可次),總之慢慢入,不能用盡現金,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暫時只建議你動用$10萬-$15萬,分注投資,到你有更多知識,再增加金額。
------------------------------------------------
Q20334:
我知企業本質如果冇變理論上就唔應該放, 但如果因為股災令佢股價開始不斷下跌咁放左先然後再係低價D既時候入返會唔會都係一個策略?
龔成老師:
可以,但最大問題是,你賣出後,無人知能否買得翻
我成日都聽到有網友話「明知會跌,當然賣左先,之後先買翻」,但呢得世界無明知。
真正的股災,是無人能預期的,如果能夠估到的股災,就不是真正的股災。
所以,當你預期股價會有較大下跌時,你賣出等跌不是不可,但就要明白,無人能100%預測到,你會承受一個風險「賣出後買唔翻」。
------------------------------------------------
Q20335:
龔成兄,搵到新工了
一年後啦,43歲。
仲有幾多年儲錢?
22年。
每月當作5千拎來月供股王騰訊控股。
本金132萬未計股票回報,到時65歲。
退休有著落吧,哈哈。
工作穩定後才可長線投資股票。
諗住月供股王驣訊,第時65歲退休都有個錢都幾唔錯呀,哈。我下個月出糧後去恆生開月供股票先,月供5000股王驣訊。哈
龔成老師:
第一,努力做好現時的工作,有收入總好過無收入,努力做好先。
第二,要有基本的現金,始終出面市道不穩,你有基本的現金在手,會較好。
第三,做好上述後,就要開始投資。
你可以月供或分注投資,騰訊(0700)+盈富(2800)+3067,是對你較好的方法。唔好只集中在單一股票,有風險的。
------------------------------------------------
Q20336:
龔老師,你好!以前從未涉入股票市場,因以前有偏見覺得是奸商或投機。
然去年因物色物業多年仍未成功置業,一時心灰,跟隨同事推薦買股票,買了隻7522,開頭見帳面真的升得很誇張
怎知有日放工時一睇嚇親,跌左好多,但果陣以為股票有上有落,而且那邊政局不穩,就無止蝕諗住等升返,一等...
等到而家剩返1/4⋯⋯最近在Facebook見到老師,開始明白買股票正確價值觀,但望住個筆為數不少既7522帳面虧損,還是會心痛啊~~
能冒昧請教老師,可給我一些意見嗎?該忍痛現時放哂佢,還是當無眼睇放埋一邊呢?
龔成老師:
FI二華夏納一百(7522)有點難處理,因為佢是槓杆反向工具,其實好難守的。
佢為追踪NASDAQ 100指數每日兩倍反向表現(-2x)的投資業績,雖然納指不斷向上,但無人知幾時會跌,可以再上的。
加上你這類槓杆工具,其實有當中的潛在成本,你持有時間愈長,當中就會貶值。
建議你減持先,餘下再守,再睇發展決定幾時賣。我相信你較難去得翻買入價,現時只有睇下點樣處理得較好。
之後你要集中投資優質股,長線。
------------------------------------------------
Q20337:
想問如果手上有以下股票 要套現現金 放出 次序是?
270 66 2800 2638 0003 011
意思是那種作長遠投資不合適
龔成老師:
上述的股票,質素不算差,其實都有長線投資價值。
反而睇翻你本身的年齡、風險承受程度、投資目標。
如果你本身想組合有增長,就可以減持一些增長力較少的,如港燈(2638)、恆生(0011)、煤氣(0003)。
但如果你偏向想收息,反而可以留低這幾隻股。
至於盈富(2800)由於有平衡組合的作用,因此可以留低。
------------------------------------------------
Q20338:
想請教下一樣野,以嘉里建設為例,子公司嘉里物流會較優質,如京東(9618) 分拆出京東健康(6618) 及京東物流
京東(9618) 的潛力度會否下降,只會平穩向上,即係話假如京東健康如京東物流數據同方向不錯的話,是否應將9618資金換到呢兩個,提高潛力同值搏率?
龔成老師:
其實每間公司的情況不同的,要睇佢本身的業務發展,以及佢將多少%的股權賣出,有時母公司只是賣小部分股票,自己仍有控制權,而資產分柝上市,能夠釋放資產價值,以及得到資金後怎樣運用。
京東(9618) 、京東健康(6618) 、京東物流都是優質股。我相信就算分柝後,都是有質素的。
至於資金方面,就是你保持投資9618,都無問題的,始終佢會持有子公司的股權。
------------------------------------------------
Q20339:
龔成sir 依家股市高位 想買收息股 ,請問你覺得1號長和定1113長實集團比較好?
由於誠哥退左落黎佢個仔上場,你覺得佢可以keep住誠哥實力嗎, 長遠值得過買佢啲股票,我見呢2隻股票都4厘幾5厘收息都吸引
另外呢你認為香港股市會唔會升埋呢浸見頂爆訊號 ,之後有股災出現呢
龔成老師:
兩隻都可以,長和(0001)會較平衡。
這股有質素的,這股長線持有,唔需要太理會中短期股價上落。
由於歐洲弱,相信佢中短期仍會較一般,不過,長遠會慢慢好轉。
我相信誠哥個仔,都會用翻過往的經營模式,企業唔會有大改變。
但這股並不是高增長,收息及少少增長力。現價合理。你可以投資。
現時新經濟股有點熱,不少都貴,的確有風險,但無人知幾時會爆,至於舊經濟股,如長和,則無問題,合理價。
------------------------------------------------
Q20340:
1177 大概到什麼價位係可以加注
$7以下?
龔成老師:
中生製藥(1177)是潛力股,人口老化令佢長遠有唔錯的增長,無論是政府投入的行業資源,又或是人民生活質素令可控制資金上升,都令人們更在醫療方面投入更多多
佢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系統,有多個已賺錢的藥品類別,同時毛利高,可以不斷將錢投資在新藥裡,這模式運作很好。
但這類藥物企業,難免有一點風險,因此要久不久檢視,中短問題不用理會,但如果有一些核心性的問題,就要再全面分析。
就這刻來說,這股可以一直持有,因為商業模式理想,高回報,不斷再投資令股東利益快速增長。加上睇翻佢的業績,保持增長,這令企業價值有實際的上升,令股價得以支持。
如果你無貨,現價可分注,如果有貨,可等$7以下先入。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王者 健康系統 香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24新加坡聯合早報
*【英國發現來自南非冠病變種病毒】
英國再發現來自南非變種病毒,傳播力比英國變種病毒更強。據報導,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宣佈,在兩名近日曾到過南非的病人身上,檢測到另一種冠病變種病毒,傳播力比日前發現的變種病毒更強。英國已即時收緊針對南非的旅遊入境限制。漢考克指出,得益於南非出色的基因排序能力,令英國得以發現這兩起病例,而曾經與這兩起病例有緊密接觸的人,都必須接受隔離檢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23
*【美國超百萬人注射首劑疫苗】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截至當地時間23日,美國至少已有100萬8025人注射了第一劑冠病疫苗。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宣佈,美國再增購輝瑞公司和德國BioNTech公司研發的疫苗1億劑,預計2021年7月交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17
*【英變種病毒或已蔓延至美德法等國 專家:旅行禁令恐無法阻斷病毒傳播】
繼澳洲、丹麥、義大利、冰島、荷蘭等國報告出現與英國新變種冠病毒株有關的感染病例後,美國、德國、法國和瑞士官員也表示,該病毒株可能已傳入這些國家。專家指出,由於變種病毒已擴散開來,各國對英國實施的旅行禁令恐怕無法阻斷病毒傳播,反而可能加劇疫情對經濟活動和民眾心理健康的衝擊。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院長克裡姆斯納告訴《紐約時報》:“如果這種變種病毒只存在於大不列顛島,關閉與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接壤的邊界是合理的做法。但如果它已經傳播到其他地方,那麼我們就必須在各地抗擊這種變種病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16
*【巴西官員稱科興疫苗安全有效 但推遲發佈資料】
巴西聖保羅國立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和聖保羅州的官員稱,科興生物疫苗在巴西有大約13000名受試者參與的後期臨床試驗顯示,該疫苗“安全有效”。他們說,作為合同協定的部分內容,他們被要求暫不發佈資料,直到試驗資料在中國得到徹底評審。聖保羅州衛生部門負責人Jean Gorinchteyn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疫苗有效性超過50%”,“疫苗至少達到這個目標,就值得慶祝。”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14
*【製藥商預計 疫苗可有效應對英變種病毒株】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與美國製藥商輝瑞(Pfizer)聯合研製的冠病疫苗已在英國和美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BioNTech首席執行官沙欣週二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從科學角度而言,這種疫苗的免疫反應極有可能也能對付變種病毒。”他指出,疫苗含有超過1270種氨基酸,而變種病毒中僅有九種氨基酸起了變化,也就是說病毒的蛋白質仍有99%保持不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17
*【明年初須推出另一輪刺激措施 拜登:疫情“最黑暗日子”還沒到來】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警告,冠狀病毒疫情“最黑暗的日子”還沒有到來,他呼籲國會準備好明年初再推出一輪刺激措施。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恫言,他不會簽署國會剛通過約9000億美元紓困案。拜登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舉行的年終新聞發佈會上說:“在我們與冠病疫情的抗爭中,最黑暗的日子還沒到來,而不是已經結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18
*【韓國民眾強烈抱怨政府訂購疫苗進展緩慢】
韓國疫情近一周單日新增冠病確診病例數在1000起上下,但韓國政府訂購疫苗工作進展緩慢,遭到民眾的強烈抱怨。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昨日通報,過去24小時內,新增確診病例1092起,累計確診5萬2550起。這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二高的單日記錄。此外,新增相關死亡病例17起,累計死亡病例上升至739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20
*【全球過去一周增加461萬病例 世衛:疫情暴發以來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疫情週報顯示,12月14日至20日的這一周裡,全球新增冠病病例同比增加了6%,新增病例461萬多起,為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其中約半數為美洲病例。在多個國家展開疫苗接種計畫之際,世界衛生組織22日發佈的全球疫情週報顯示病例呈上升趨勢。新增死亡病例7.9萬多起,增加幅度為4%,與前幾周相比持續增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21
*【病毒變異須新疫苗克制? 專家:情況沒那麼嚴重】
英國近日發現冠病病毒變異,引發新的關注。一般擔心病毒變異後傳染更快、致病性更強,以及是否意味現有的冠病疫苗無效,必須漫長等待新的疫苗來克制變異病毒?對此,專家們認為情況沒有那麼嚴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23
*【泰國國內感染群擴大 多國疫情惡化 泰國探討關閉邊界或禁跨年節慶活動】
泰國首都曼谷附近龍仔厝府水產市場冠病感染群持續擴大,以及英國等國家相繼出現傳染力更強的冠病變種病毒後,首相巴育透露當局正研究是否收緊原本已放寬的防疫措施。這包括考慮是否禁止舉行跨年慶祝活動,以及是否重新關閉邊界。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news/story20201224-1111097
*【世行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速放緩至2% 明年料可回升至7.9%】
世界銀行發佈中國經濟簡報,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明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經濟活動擴大到私人投資和消費,增速將回升至7.9%。世界銀行官網發佈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從復蘇走向再平衡》稱,得益於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和旺盛的出口,中國的經濟活動在今年一季度急劇下滑之後,已經以快於預期的速度正常化,復蘇步伐雖快但不均衡,內需復甦慢於生產,消費復蘇慢於投資。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1224-1111172
*【川普否決關鍵國防法案:稱該法是送中國的“禮物”】
川普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幸的是,該法案未能包括關鍵的國家安全措施,所載條款不尊重我們的退伍軍人和我們軍隊的歷史,並且與我的政府在我們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行動中將美國放在首位的努力背道而馳。”他稱該法案是送給中國和俄羅斯的“禮物”。川普希望在國防法案中添加一項不相關的規定,以取消《通信規範法》的第230條。該條款保護科技公司免於為使用者發佈的大多數內容承擔責任。特川普在推特上多次警告,如果國會沒有將其納入,他會否決法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15
*【中歐投資協定磋商停滯 因中國就核能投資提要求】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消息稱,歐盟與中國就一項投資協定的磋商在最後階段陷入停滯,因為中國對核能提出額外要求。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國家對核能問題存在分歧,因為這方面的投資可能使得敏感的基礎設施被中國控制。“中國要求投資歐洲核電廠,並在該領域使用中國的技術,”德國經濟週刊引述歐盟消息人士報導表示。報導稱中國在磋商時對歐洲表明,中國認為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術更為先進。數個歐盟成員國拒絕了核能,或決定在接下來幾年內撤出該技術。根據德國和歐盟官員,歐盟和中國旨在年底前達成投資協定,這將讓歐洲企業對中國有更多的市場准入。歐中全面投資協定將使大多數歐盟公司在中國處於平等地位,這可能是在中國新冠病毒爆發和北京打擊前英國殖民地香港的異議份子之後,修復中歐關係的一大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21
*【中國對阿里涉壟斷立案調查】
據中國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市監局根據舉報,對阿里立案調查。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還將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18
*【中國擬大幅度改動港特首選委會 港媒:可能廢止大批民主派區議員選委資格】
香港將於後年舉行新一屆特首選舉。據悉中國政府正考慮對香港特首選舉委員會進行大幅度改動,直接廢止由民主派控制的117個區議員選舉委員議席。有受訪學者認為,若有關消息屬實,日後泛民主派在特首選舉中將無法扮演造王者的角色。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勇,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被記者問到會議會否討論香港議題,以及處理香港區議員資格時,皆未回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24-1111104
*【被指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 中方稱中俄戰機巡航未闖他國領空】
中俄國防部22日聯合宣佈,兩國空軍當天在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國國防部稱,中方派出四架轟-6K戰機,與俄方兩架圖-95戰機聯合編隊,在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組織聯合巡航。中國國防部指出,中俄開展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旨在進一步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軍戰略協作水準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並稱“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畫內專案,不針對協力廠商”,“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24-1111105
*【黎智英千萬港元保釋 深夜離開高等法院】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早前被控欺詐罪與違反香港國安法,昨天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獲准,黎智英昨晚約10時55分在律師陪同下離開高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12
*【美國巴爾的摩一辦公樓發生爆炸 至少23人受傷】
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巴爾的摩市(Baltimore)中心的一座辦公樓發生爆炸,造成至少23人受傷。據報導,該建築為巴爾的摩市燃氣和電力大樓,爆炸發生後,部分屋頂出現倒塌。巴爾的摩市消防局的消防人員從建築物中救出了23人,其中21人被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救治,其中9人處於危急狀態,1人處於嚴重狀況。部分受害者在爆炸發生時正在清洗大樓窗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13
*【拜登提名卡多納掌教育部 拉美裔閣員數望創紀錄】
拜登提名卡多納擔任教育部長,若這項任命案通過,將創下美國史上同時擁有最多拉丁美洲裔閣員的紀錄。拜登發表聲明說:“提名卡多納(執掌教育部),美國將擁有一位經驗豐富與充滿熱忱的公立學校教師負責領軍。”拜登說,卡多納的人事任命“將有助解決體制不公與處理我們教育系統的心理健康危機”,同時減少學生貸款與為教師加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3-1111068
*【今年料為美國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人均預期壽命或減三年】
英國《衛報》報導,今年的最終死亡率資料要過幾個月才會發佈,但初步數字顯示,美國今年的死亡人數為320多萬。這將是首次年度死亡人數突破300萬人。美國的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增幅或達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當時,成千上萬的美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3-1111067
*【研究:印度空汙害死167萬人 經濟損失幾百億】
一份最新發表的科學論文顯示,印度2019年共有16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空汙造成經濟損失達368億美元,占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6%。根據“刺胳針行星健康”期刊最新一期針對空汙對印度的民眾健康與經濟影響發表一份科學論文,2019年,印度死於空汙的人口達到167萬人,占死亡總數的17.8%,比上一次相同研究在2017年有124萬人死於空汙,占死亡總數的12.5%更加惡化。這篇論文說,研究顯示,印度1990年到2019年家庭空汙減少,讓歸因於家庭空汙而死亡的人數減少64.2%;但同一時間,室外環境空汙卻增加115.3%,空汙導致疾病和死亡帶來對生產的衝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3-1111065
王者 健康系統 香港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七月到了,鬼門開,各式各樣的鬼魅跑了出來.
有柯文哲要陳佩琪擔任精神領袖,有陳玉珍嚷嚷著要去東沙島干預國防,有太空人邱淑媞跑出來吶喊,「重手傷害基層,如何打仗?」,她發表一篇官場現形記,批評彰化衛生局被政風調查,她語帶諷刺地,扮演起她心目中的指揮中心,「長官明明就說入境不驗,怎麼還有人白目去驗?」、「更不要說前陣子的萬人篩檢了,撈出一堆漏網之魚,害主張不檢驗的大官顏面無光,如此 『犯上』、怎不罪大惡極呢?」彷彿彰化衛生局被調查,只是因為彰化篩了確診個案,戳破了中央所隱瞞的疫情,所以令大官不悅.
邱淑媞喜孜孜的發出警訊,宛若當年她太空裝傳來的「嗶嗶」聲,大聲的警告全國,氧氣筒的氧氣不足,要多多補充.
接著,有台民黨立委蔡璧如接力,「陳時中此舉是防疫神話被戳破而惱羞成怒,用政風行為迫害國家人才,糟蹋防疫第一線人員的苦心,重挫第一線防疫士氣」
又有羅智強痛批「好大官威,陳時中什麼時候成了共產黨,竟容不下台灣版的李文亮」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登高一呼「陳時中下台!」
這一連串完美的演出,如果照著各大國民黨、台民黨串聯的劇本走,恐怕陳時中被胡亂罵了一番,成為十大惡人之首,既然是惡人,就乖乖下台,連辯駁都不用,我們不想聽,台灣人傻呼呼的,拆了自己防疫的屏障,照著他們完全沒有根據,也無風險評估,充滿不確定性的普篩邏輯走,說是普篩,不如說是亂篩.於是台灣從防疫第一的文明島國,將進入國民黨指揮,民進黨負責的黑暗時代,全島恐怕成為一群無知學者的實驗場.
在這亂流之中,不得不佩服聯合報,刊載一連串的組合拳,諸如「台灣輸出病毒」、「政府查辦『吹哨者』讓人覺得似曾相識」、「陳時中下令調查彰化衛生局 是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嗎?」、「政風查彰化衛局 施文儀:啼笑皆非」、「陳時中不普篩真相 『健保三倍券』讓醫護淪醫奴」、「【重磅快評】陳時中令政風查吹哨者 怕防疫神話倒了?」
加上種種引用過氣政客的話語當作一種至理名言的深度報導,不具名主筆室的各種謬論,其出手之快、狠、準,堪稱中華民國媒體界中,無人能出其右的「王八拳」王者,我想,連紅媒中時都甘拜下風.
不過邱淑媞倒是點出了一個重點,
「中央發布案例後被質疑入境無症狀不是不採檢嗎?次日宣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已下令政風進行調查.」
是阿,當初不是同一批人,質疑案485,來自美國的少年,「不是沒有普篩嗎?無症狀為何可以在居家檢疫第11天接受採檢?」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罵個臭頭,嘲諷「滾動式篩檢」、「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時鐘就是可以搖可以擺」,甚至,「跟共產黨一樣,能蓋就蓋,抓到亂蓋.」
結果,被發現這並不是指揮中心的本意,是彰化縣衛生局的獨斷,陳時中請政風處徹查,又變成,
「好大官威,陳時中什麼時候成了共產黨,竟容不下台灣版的李文亮.」
由此可知,這一幫人眼中,無論怎麼做,都是不對的,任何行為,都可以描述成「跟共產黨一樣」,這就是典型的共產黨鬥爭手法.
我只看到一群共產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把對方抹成跟自己一樣下賤.
形容彰化衛生局長是「吹哨人」,又說「牙醫當衛福部長,台大公衛只能當衛生局長」,諷刺陳時中不懂專業,好像忘了這個牙醫,如何帶領台灣人度過險境,換得世界上風雨飄搖,美麗之島卻得以免除疫病的榮景,而這將病毒阻絕境外的功績,竟然比不上僅只是篩到一名還在隔離中的確診者,這樣目光,狹小如豆.
葉彥伯是否為吹哨人呢?這樣的比喻,似乎是種混淆,吹哨者(Whistleblower),又可以稱為扒糞者,舉報者,告密人,換句話說,是揭露一個組織內部非法的、不誠實的或者有不正當行為的人,吹哨的行為有分幾種,對內揭露,或者對外揭露,吹哨人可以選擇將有關資料交予第三方組織,吹哨人往往容易遭受被吹哨者的報復性打擊.
我們看彰化衛生局違法實施普篩,甚至不讓指揮中心知情,將還在隔離中的人抓出來實施核酸檢測,要他們自行到醫院,而當中還發生了採檢防護不確實,使受驗者置入傳染的風險之中,例如自行用走路、騎腳踏車去醫院,甚至照x光片,前一人測完,後一人立即躺下的情況.
在這邊有個謬誤存在,雖然葉彥伯不斷強調一切依照中央程序,或者有人不斷引述陳時中所稱,受檢者自行搭車、家人陪同去受檢沒有問題,甚至跳針到磐石艦的情況,這些都是在狡辯.
陳時中所稱的情況,是在cdc或者衛生局照著正當程序,請人去受驗的情況,這是特殊情況,彰化衛生局自作主張,還找了1500人離家檢驗,這本身就是來源不正當的毒樹果,不應該叫出去的,你叫出去,使之曝露在額外的風險之中,那就不是正常情況可以將之合理化的,而1500例,又加強了這種風險,這是很明顯的例外凌駕通則,把不正常的當成正常,這就是看到救護車闖紅燈,所以每個人通通都可以闖紅燈一樣,是去語境的謬誤.
我們不會將隔離者擅自外出,自己開車,就等同於依照正常指示下開車前往檢驗,或者說,因為指揮中心請人開車自行前往,就等於隔離者開車這件事沒有風險,而不能被指出.
而又有基層的護理師爆料,長官為了研究要我們去欺騙民眾,FB上請居家檢疫的民眾去採檢是真的事情,他們那時覺得不可思議,但又不能對外說什麼.
而彰化另一件萬人抗體檢測報告,也是逼迫衛生所人員打電話請出關的民眾來抽,若民眾不來,還要寫檢討報告.
亦有醫護人員出面指稱,彰化衛生局為了普篩研究,強迫基層醫護抽血,「突然要篩檢彰化境內醫護人員有無感染肺結核,所以大家只能配合,也都被抽了兩管血、皮下測試.但我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有被拿去做跟肺炎相關的研究,問題是,問卷單張上完全沒有跟肺炎相關的文字說明,實在很難接受這樣不光明正大的作法…」
由此可見,真正的吹哨人,是這些醫護,甚至是陳時中,他請第三方政風處調查,卻遭受報復性打擊,而彰化擅自違法普篩的行為,一開始被懷疑是指揮中心幹的,被指控標準不一,當指揮中心調查的時候,又是指揮中心不對,被指控是共產黨、東廠.
這群人,就是不管對或錯,一律都是指揮中心不對,他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防疫,而是要把防疫的主責者弄垮,而完全不顧是否會使台灣疫情蔓延,連自己也受害,這些人,完全就是一群母親的子宮裡,腦部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孩,急著扯掉母親的子宮,認為自己就能加快出生,其實是快速死亡,既任性,又悲哀.
怎麼看,都是這一群智障,把吹簫的人當成在吹哨,而吹哨人試圖吹起哨子的時候,他們急著打擊他,扯下他的哨子,塞在闖禍者的嘴裡,他們害怕真相被揭露,所以惡人先告狀,要讓真正的吹哨人淹死在謊言裡面,讓世界填滿他們美妙的簫聲.
不如這麼說,國民黨這些人,台民黨的四趴白共,還有聯合報的主筆室,真的是會下地獄的阿.
為何說,「彰化模式」是行不通的呢?
雖然他篩出了還在隔離中的一人,但是篩了1400人才得出了那麼1位,顯然成本效益不成正比,篩檢能量是有限的,這樣子假公濟私,任意普篩的結果,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這麼一點研究中的自滿,故意挑病毒量最高的時候,硬要隔離者出來篩檢,使群眾曝露在感染的風險之中,是以,有隔離一天就被抓出來篩的,三天被抓出來篩的,還有十天被抓出來篩的,浮動的標準,彰化衛生局說了算,如此為篩而篩,製造出多少破口呢?
又,「彰化模式」跑出的結果顯而易見,我們可以從吹哨人的口中看出端倪,一名彰化民眾,沒有症狀時,被要求篩檢,等到出現症況的時候,又因為已經過14天,只能自行到急診篩檢,而且還要自費.
由此來看,這樣的篩檢,並不是聚焦在防疫,或者以患者本身需求為出發點,而是聚焦在衛生所的需求,他們希望能篩出病毒而已.
這有什麼差別呢?當你只是單純的為了篩出病毒,就跟手術開刀只是為了數據,而不是為了拯救生命一樣,人將不是人,只是被篩檢的有機體,為了篩出無症狀感染者的一個病毒,將應該被篩檢的,有症狀高風險的人置若罔聞,甚至為了追求篩出病毒,而將患者容易出現病毒的情境,曝露在群眾的風險之中,捨本,而逐末,即使篩到了一個,但是漏接了好幾個,甚至主動製造破口,「檢疫能量是有限的」,依照「彰化模式」,就是把能量打在無症狀者身上,而分散了有症狀者的能量,其對照的例子,應是比利時工程師,他在台灣的接觸者全為陰性,而肺部病毒存在時間至少3個月以上,感染地應在英國或比利時,他們抓的,就是這個沒被發現,但體內存有病毒的「無症狀傳染者」,研判他會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進行病毒傳播,造成社區感染,然而,這位工程師顯然並沒有造成傳染跡象,而且本身的抗體毒值正下降中,所以「無症狀傳染者」是否會造成真正的損害,有待商榷,當他出現症狀時,有可能會被篩檢到,他沒出現時,不具感染力,有自行康復的可能.
是否要為一個極端的例子,而改變整體策略?但可以知道的是,就算改變策略也不會是「彰化模式」,他比較像普篩前進行的前置實驗,以研究為目的,導致檢疫能量一半分給正常的情境,一半分給不為人知的「類普篩」情境,減少有症狀者的篩檢機會,給無症狀者較多的篩檢機會,這無疑是為了大海,放棄漱口杯,但任誰都知道,漱口杯撈針比大海撈針還來的有效率,「彰化模式」稱不上是「精準篩檢」,他是不精準的,不但不適用彰化,也不適用全台灣.
誠如彰化縣長王惠美所說,「都是經過我王惠美同意的,要不要一併來把我調查一下,十歲的孩子,如果我們沒有篩出來,他就在社區趴趴走,他是不是一個未爆彈,那我們這樣做哪裡錯.」
這是假定,十歲孩子出現症狀後,不會被篩檢到,在隔離期間或隔離之後,十歲孩子被遺漏之後,會是無症狀的傳播者,然而,現行檢疫有其科學根據,普篩邏輯的彰化模式,存在太多的假設和推論,而且沒有效率,更有根本的公平性問題,和造成指揮系統混亂的問題.
部分民眾的心理,對於普篩的期待是,能確定自己有沒有病,而免除恐懼,對於無症狀者的篩檢,我們要問的是,為何是彰化?還有一個人可以篩兩次,一次精準篩檢、一次萬人篩檢,而萬人篩檢表面上是研究,實則有顯著的目的性,要求政府普篩,改變現行防疫策略,而這份即將到來(?)的報告,反而像是想把防疫主導權操之在己的政治籌碼,用來威脅和推翻現行檢疫政策,滿足少數群眾的「政府隱瞞疫情」、「無症狀傳染者到處造成社區傳播」、「民進黨政府蓋牌」的想像.
而到了報告應該公布的時候,卻搶先蓋牌了,彰化推給台大公衛主導,台大公衛稱代表他個人,這個彰化萬人血清檢驗報告,還沒經過同儕審查,也不確定受檢者是否知情同意,科技部表示,當初申請計畫內容並未包含血清抗體調查計畫,而報告也沒通過研究倫理審查.
如果要進行無症狀的額外篩檢,也應該是針對疫情較為嚴重的台北、新北,什麼時候會是彰化?而王惠美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說「錢是中央出的」,簡直是慷全民之慨,這個縣長領導下的彰化縣,不服從防疫指揮,使系統混亂,私下普篩,又稱所有的案例都在電腦上,這種浮報的案例,不會造成系統混淆,導致指揮中心誤判嗎?為何要使全台灣人置入風險,然後彰化縣好處全拿?生雞蛋無,放雞屎有,飼料又吃得特別多,這個縣長是不是自認為彰化縣好就好,全台灣死人無所謂?
何等短淺的眼光,卻自稱超前部署,何等自私的思維,卻說是在守護全民健康.
可謂是,惠美一人爽,全台火葬場.
王惠美如要負責,就應該現在下台負責.
而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稱「搞不懂政府為什麼這麼做?台灣怎麼了?很難過!」又搖頭晃腦地表示「如果所有縣市都可以如此積極檢測找出無症狀者,就可以堵住這類型個案進一步傳播,讓疫情不致於擴散到社區.」
這是顯著的公私不分,將少數集團的個人利益,替代掉整體公眾福祉,明明為了私利,卻說成是為了大家,明明是一個人犯了錯誤,卻指控整個台灣有問題,這樣的謊言,不但自私,而且卑鄙,乃至於如果全台灣都照著「彰化模式」去「積極檢測」,那不出三天,全台即將淪陷,若每個人都偷天換日,陽奉陰違,隱瞞指揮中心,私自檢測,各行其是,上情下不達,下情上不通,則防疫必將癱瘓,檢疫能量必然會虛擲,被分食殆盡,當境外阻絕一垮,那就真的趁了這些智障的意,台灣社區感染流行,只能開始普篩.
管子曰,
「夫國有四亡,令求不出謂之滅,出而道留謂之擁,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故夫滅、侵、塞、擁之所生,從法之不立也.」
指揮中心一開始的令發不出去,這叫滅;發到了中途即停滯,這叫擁;下面的聲音傳不到上面去,這叫塞,下面的聲音傳到一半,變成全然不相干的玩意兒,叫做侵.
至於詹長權此類學者,看起來像個學者,其實根本是教宗,無論是說什麼比利時工程師在台灣感染,還是彰化違法普篩莫名跑出來圍事,責推台灣人,或者是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整日宣稱有無症狀感染者,要普篩,後來又強調自己從未使用「普篩」一詞,然而,無論是「陳秀熙建議 台灣應盡快展開新冠肺炎普篩」、「比利時工程師入境三個月後感染 陳秀熙:凸顯入境普篩重要性」,都可看出他如老媽一般,諄諄教誨,耳提面命.
而「全面實施境外檢測」、「台灣防疫部署下一步?陳秀熙:在快篩抗體試劑」、「陳秀熙尤其推崇德國大規模社區篩檢」、「抗體快篩是全世界現在思考的防疫重點,也是台灣最快五、六月以後無法迴避的議題.」、「過去我們是採用症狀的篩檢,我一直講的是說,我講的是擴大檢查,在境外的擴大檢查,可是如果我今天可以做快篩,加二階段的確診的核酸系列.」無一不是普篩或者入境普篩的邏輯,都是要改變現實的篩檢制度.
而這兩個自稱台大公衛學者,又提倡減少居家檢疫天數,增加檢疫次數,如冰島不分對象,兩次篩檢配合居家檢疫五天,以入境普篩替代14天檢疫隔離.
五月的時候,疫情趨緩,開始有解封的聲浪,詹長權表示,冰島是全球每單位人口檢測做最多的國家,冰島和目前大多數國家一樣,實施入境需檢疫14天的規定,不過,冰島政府預計在6月15日前決定,讓到達的旅客都接受核酸檢測,只要結果為陰性就可入境,不必再檢疫14天.
陳秀熙表示,解封後要思考對經貿活動造成的影響,全世界已經有多地進行大規模抗體檢測計畫,檢測計畫變成取代14天檢疫的方法.並稱因應未來可能有大量境外移入個案,要配合血清監測計畫.
六月份的時候,發生日本女留學生在台染疫事件,疫情轉而嚴峻,「入境普篩不可避免!台大公衛:下階段防疫可借鏡冰島『代替14天檢疫隔離』」陳秀熙表示,「該名女學生2月入境台灣,6月下旬返國在機場檢疫遭到確診,其間有4個月時間,要說2月先遭感染入境持續維持無症狀,機會非常的低.」暗示在台灣被感染,但事實上,日本女學生在台接觸者全為陰性,7月時自費篩檢亦顯示為陰性.
陳秀熙指出,透過日本女學生個案,應該重新考量入境檢測措施的必要性以及外籍人士的防疫措施檢討,另他也提到,台灣社會很在意是否零確診破功,應該慢慢轉成著重於「零新冠重症、死亡個案」.詹長權則進一步說,「入境普篩不可避免.」又講起冰島來,「他們已經開始入境檢測替代14天隔離檢疫」.
7月的時候,疫情又趨緩,詹長權又建議,台灣邊境解封可比照冰島,採取入境檢測或14天隔離檢疫兩者擇一的方式.
8月份,台灣一例返港的女性確診,又掀起台灣輸出病毒的聲浪,然而,該返港女性第一次採檢為陰性,第二次為陽性,在港居家檢疫曾逃跑,被香港列為本土病例,亦有越南移工,自台返國被確診為陽性,事後通知,是在越南隔離時被傳染.
陳秀熙表示,建議採取「精準入境」策略,例如高風險國家除入境檢測,檢疫第五天二採;中風險國家入境者檢疫第五天採檢;低風險國家維持居家檢疫14天,如此可將境外漏網之魚降到極低,這又是在偷渡入境普篩.
台大公衛學院又於12日發表,「入境旅客是否應全面篩檢?」記者會,陳秀熙又籲入境檢測2次,居家檢疫縮短至5天.
19日,檢疫旅館拉警報,陳秀熙建議,現行一律隔離檢疫14天政策下,檢疫旅館不夠、檢疫量能緊繃已是無可迴避的議題,中央應慎重考慮依照入境國風險分層進行一到兩次篩檢,可兼顧縮短檢疫天數和保護社區.
20日,「籲入境者兩次篩檢 陳秀熙:居家檢疫5天成本更低」,又以居家檢疫一天1000元、檢驗一次3000元加以計算,結論是「入境檢驗+居家檢疫5天再次檢驗」最便宜.
總而言之,疫情不管趨緩,還是嚴峻,這兩位學者就是一律照冰島模式,縮短檢疫天數和入境普篩就對了,防疫旅館不足,扯入境普篩,有疑似自台灣返國確診案例,也一律說是在台灣感染,所以要入境普篩.
這都是先有定見,再由其他案例和情境套入,說如此這般要這樣才對,結論通常只有一種,入境普篩,這叫做傳教,並非科學.
這兩人天天開入境普篩佈道大會,台大公衛學院簡直是他們的禁臠,可以說是普篩的傳教士.
事實上,如果要擴大篩檢,也應該是針對有症狀者,例如本土上,今年或去年,有肺炎、氣喘、呼吸道症狀者,應以他們為目標,而非鎖定無症狀傳染者,對著假想的敵人打空氣.
先前指揮中心曾就沒有旅遊史也沒有接觸史的第19例肺炎死者進行回溯採檢,如果真的懷疑本土有感染,應該是朝這個風向去尋找.
而全台最大的普篩仔,大概非新北侯友宜莫屬.
這傢伙明明是個外行,先前說要封城,又在彰化在隔離時篩出個案登高一呼,要全面普篩,侯稱「令人想到到底有多少無症狀確診者,因為無篩檢而出去」,又指出「彰化衛生局篩檢出無症狀確診者,是中央律定範圍外的對象,是否成為破口,再次呼籲中央針對入境者要全面普篩,再加上居家檢疫、自主健康3層保護,彰化這件事就證明入境者沒有全面普篩,會讓國人害怕.」
後來風向大變,彰化被發現根本是違法普篩,這個普篩仔又自爽的表示,「至於中央研擬對於12個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全面普篩,侯友宜說,謝謝中央聽到他今年3月份就開始提到,入境者在居家檢疫要全面普篩,再加上嚴格的居家檢疫,雖然剛開始(中央)沒有採取作為,陸陸續續開始評估高風險(國家)先來做全面普篩,起碼要再做滾動式修正,落實當時他所提到的入境者全面普篩的目標跟方向.」
簡直是高虹安上身,結果被發現這個12國普篩根本是被放出來的風向,根本沒這回事.
侯友宜在事發之時,上演這12國記來轉移焦點,從3月開始不斷增添柴火,結果火越燒越旺,一發不可收拾,等到國民黨開始要求14縣市一齊普篩,上演14國記,這個全國最大的普篩仔又縮了回去,一面稱,「目前新北市跟中央一定是並肩作戰.」另一面又稱「他在今年3月就不斷強調入境全面普篩,將病毒阻絕於境外,希望中央重視地方的聲音」,一面說「量能夠的時候,他希望能夠普篩,若不足,先從高風險國家先做」另一面又煞有其事地大喊團結,「同的敵人是病毒不是自己人」,這種三面手法,普篩也要幹,會配合中央,又要當公道伯呼籲大家別吵架,卑鄙猴之助,不是浪得虛名.
至於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他可能以為自己是背著天庭盜取天火,送往地上的人間,一副俠醫精神,但他不知道的是,天庭不是天庭,也和彰化一樣,都在人間,隨意盜取篩檢能量,是一過,被發現後吶喊基層士氣被打擊,是貳過,拿眾人的火替自己取暖,根本是打擊全體基層和百姓的士氣;被發現後訴諸悲情,為自己開脫,卻釀起鬥爭,和國民黨串聯,惡人先告狀,劍指指揮官陳時中,這就是在打擊全體防疫的士氣.
當他跟著一群衛生局基層人員,接受王惠美的獻花,搞成一副悲壯的場面,說的一副為基層的樣子,實際上,只是拿基層工作人員們當擋箭牌,他們要陪局長獻花,又要被抽血,如同做直銷一樣去拉篩檢,葉局長可曾想過他們被當成工具人的心情?
他以為自己是普羅米修斯,但實際上,比較像馬謖.
諸葛亮叫馬謖守街亭,要依水在山下設陣,豈知這馬跑上山去,稱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背水一戰」,說我軍居高臨下,敵兵無所遁形,哈哈大笑三聲,擅自更改策略,結果卻斷了水源,失了街亭,大敗而歸.
他把大敗說成是大勝,抗命違規,說成是服膺指揮,我有裁量權,應該要被斬了,周圍一干馬稷幫,卻跑去斬諸葛亮,還要蜀軍全部都要用街亭佈陣,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
照他的佈陣,蜀軍兵力是用之不竭,蜀軍糧草是吃之不盡,蜀軍水源是靠天降甘霖,蜀軍指揮可以是多頭馬車,恐怕只有全國陷之死地,無人可以後生.
彥伯,可謂台灣之幼常也.
後疫情時代,我們要面對的,可能不只是病毒而已,還有應著病毒而起的,「後疫情時代臆病症候群」.
臆病,在日文中有膽小的意思,亦有疑神疑鬼,徒增痛苦的意思,在疫情的當下,遏止心中的不確定感,恐慌的心情,比災難本身造成的結果,還要重要,所以,與其擔心自己有沒有生病,不如祈禱疫病直接降臨,讓自己染病,讓災害直接發生,這樣子,大家都清楚了,大家都平等了,不用再擔心病毒在哪裏了,把自己遭遇到的各種煩惱,都與未曾謀面的病毒相連結,只要確認自己生了病,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不安全的,那就可以歸因各式各樣的煩惱.
而這樣的心情,就會被一群想法完全相反的菁英(他們自認為)所利用,他們期盼更多的災難,更多的恐慌,好讓自己支配群眾,實踐自己心中的模型,他們像是一群好戰的戰士期盼戰爭,也像是膽小僧侶,躲在幕後用信仰驅趕羔羊,無論如何,這都是野心,而非真心為了群眾福祉,他們迫切證明自己的智慧,自己是有用處的,如此,就墮入了理性的漏洞,誠如霍克海默所說,
「一種思想的發展,這種發展只以最有效的方法為目標,而不反思目標的合法性,將人變成單調的器具,而不承認人本身及目的的社會.」
這些人,不算是專家,頂多算是專業而且訓練有素的狗.
這群台大公衛學者,在想著篩檢別人之前,不如先去台大精神科做一下精神鑑定吧.
而另一群政治狂熱的戰士,他們認為現階段台灣防疫的成果,阻礙了自己的利益,卻忘了,自己的生命也在防疫保護傘的庇蔭之下,先有健康無虞的身體,才有他們出的那張嘴.
他們像群賭徒,四處丟擲硬幣,與人打賭,「等一下就會發生地震」,等到地震發生,房屋崩垮,就連他打賭的所在,酒店也垮了,他們仍滿意地看著那群四處奔逃的人,高興地對他說「你看,我說的對吧?」
這群人不信任台灣的防疫結果,拼命想戳破他以探求所謂的「真相」,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他們把災難視為是支撐自己動搖的世界,的一種莫須有的憑依,這種病態的連結,將會使得人們祈禱災難發生,當所有人的世界搖搖晃晃,自己的世界才能感到穩固,這種「我對你錯」的思維,其實是不理性的災難關聯.
若是要探求「真相」,戳破「神話」,那還算好了,就怕他們主動製造災難,這些「後疫情時代臆病症候群」的下一步,恐怕就是自己主動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引入病毒,造成大流行,來證明自己的普篩之正確,台灣防疫是假的,都在蓋牌,台灣輸出病毒,台灣跟中國一樣爛,陳時中下台...等等,病態的思想.
神父曾以大衛迎戰歌利亞來比喻,那些求取「夾縫中自由」的人們.
面對龐大的巨人,大衛只有從拉谷溪水中挑選的五顆石頭.
儘管是這樣強烈的不對等,但人們從來不會放棄在地上放上釘子,希望讓大衛踩到,讓這樣的不對等再更增加一些.
儘管他們知道,每擋下巨人揮舞的粗大手臂,就增加了每個人的生機,大衛倒下了,他們也無法倖免.
但是此時奮戰的大衛,那個嬌小的身影,在他們眼中,卻比巨人還要龐大,還要來的感到壓力.
他讓他們沒辦法做平常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提問一些無腦的問題,發明一些無腦的理論,或者是狂幹民進黨.
但他們不知道,這個不自由不是大衛造成的,而是巨人,和他愉快的非利士夥伴,所造成的.
陳時中不是病毒.
拿走你的釘子,停止扯後腿,看看那些奮戰的人,他們的肩膀,都跟你一樣瘦削.
你應該看著他們的堅強而堅強,而不是因為忌妒蒙蔽了雙眼.
你應該是個大衛,一起對抗巨人,守護自己的家園,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RRHH #Spencer #LAN #Jean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守護台灣防疫】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