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我沒有能力去平伏大海的風浪,但我可以把我的船造得更堅固,不容易沉。船一日未沉,一日都有機會駛到目的地。我為香港人而寫的──《活著 就有如果》。”
第1章──就算世界讓你失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第2章──今天的境況屬於今天,誰能肯定明天世界不會改變?
第3章──冷靜應對 戒掉情緒
第4章──難過得想死,就拿出你的幽默感
第5章──當善良會被懲罰,地球就只剩人渣
第6章──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
第7章──沒關係,還有下次……你肯定?
第8章──對於工作,最理想的態度是認真而不沉重
第9章──有些人,疏遠更好
第10章──將自己放得太大,是很難快樂的
第11章──我不想變成自己看不起的人
第12章──日子難過,quality of life卻在於我
第13章──凡事走過總留痕,刻在眼球琢於心
無論如何,生存下去
👉🏻這條link所有書都係簽名版、很多 #絶版 ,書店已買不到:
http://www.daisywong.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62&product_id=158
👉🏻海外讀者如需訂購,請私訊
📚第1章──就算世界讓你失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做童話公主,還不如做貼地港女
- 再聰明的女人,也曾經相信「唯獨我是不可取替」
- 已婚男人哄騙年輕女子上床一定情深款款地說:「你好特別!」
- 還以為「可一不可再」,後來卻遇上比他好千倍的人
第二個生日
- 你不能勉強一隻豬去思考
- 當時覺得世界末日,今天回首只當笑料一則
看見真命天子
- 你不需要跟所有人成為朋友
- 自己很介意,但原來別人根本毫不在乎
- 尋找「對的人」像紅酒blind tasting,不問產地來歷,味道好的就是好酒
📚第2章──今天的境況屬於今天,誰能肯定明天世界不會改變?
12歲入牛津的神童,為何竟當上妓女?
- 時刻記住「嘩我IQ勁高」會變得視野狹窄,容易陷入偏見的盲點,所以有高學歷的人相信假新聞
- 能否成功和幸福,在於性格而不是智商
將來的事在我想像之外再之外
- 那些年,大家都說王迪詩是男人扮的
- 有些人適合做同事,有些人適合講心事
有些人可以做好兄弟,一起工作卻激到吐血
- 不要站在今天去給明天判死刑
我交不到女朋友
- 我很努力希望大家喜歡我
- 你簡直悶到嘔
- 港女就算「膚淺」,也有觀點,而且不害怕隱藏這些觀點
- 是什麼令你痛,痛到寧願讓自己隱形?
如何忘記一個人?
- 過去365天,我每一秒都在想著他
- 已成過去,回味來有個屁用?
- 失戀跟減肥一樣。不要在手邊放滿零食,不要重複又重複看前度的訊息
📚第3章──冷靜應對 戒掉情緒
天氣不似預期
- 發現丈夫有外遇就徹底崩潰,再也站不起來
- 別人的丈夫出軌是家常便飯,我的老公卻與眾不同
- 將幸福的控制權交給別人是很危險的,好比自己跑進監獄然後自己關上牢獄的門
- 要用鎖鏈才留得住的人有什麼值得稀罕?
- 女人必須經濟獨立才有應變的本錢
醫生也有覺得自己是廢人的時候
- 能在毒草旁邊生存,必有它的本事
- 「劇毒」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毒婦、毒男、邪惡的制度
- 嚎哭滾地不會令問題消失,只會令本來已經很惡劣的狀況加倍惡劣
- 驚愕過後懂得調整步伐是一種成熟
- 不管多毒都一定有抗衡之法。表面愈霸道張狂,內裏愈脆弱不堪
即使這樣的日子,也終會過去
- 擁有一個合規格的口罩,感覺就像戴著一隻勞力士
- 那件事超出你的控制範圍,你擔心得三天睡不著又能改變什麼?
- 愈沉重的事,愈要用輕盈的心態去面對
📚第4章──難過得想死,就拿出你的幽默感
妻之報復
- 抓住笑點才能相處下去
- 女士們,你試過偷偷讓老公吃過期食物嗎?
- 男士們,老婆勸或罵或求你多少次不要做某件事,而你仍繼續做?
- 錯的明明是他,怎麼他卻若無其事躺在梳化看電視?
- 既抱怨吃虧委屈,丈夫有難時卻第一個飛身撲出來維護,這就是女人
- 其實女人的矛盾幾好笑,太認真有太認真的喜感
一樹梨花壓海棠
-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堂堂宰相被家暴,納妾等同自殺
- 一首歌改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
- 蘇軾貪玩寫的詞,一千年後印在Lolita電影海報
- 別以為今天做好事沒成果,也別以為傷天害理沒報應
📚第5章──當善良會被懲罰,地球就只剩人渣
型到核爆的音樂巨人
- Unfriend擦鞋仔歌德
- 那些助紂為虐、毫無廉恥的權貴!
- 有實力,得罪米飯班主又如何?
- 在絕境才看出一個人的風骨
唯一的男神
- 完美如此真是人類嗎?
- 世上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 無論你多好,也一定有人不喜歡你
- 假如他在十年低潮時期認輸,就不會有後來的巨大成功
人為什麼要變老?
- 衝突與代溝無關。關個「人」事,唔關「年紀」事
- 日本有一群老人專門打劫
- 年紀大了心智卻沒有同步成長,這輩子就如同沒有活過
亂世中的俠客
- 有能力一個打十個,仍堅持不肯傷人
- 乞丐成了一代英雄,富二代成了過街老鼠
- 不要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鄙劣的人沒有資格影響你
醫生的難處
- 壞人依然壞到沒有底線,善良的人依舊善良
- 付出所有,仍會有人怪責你付出不夠
📚第6章──吃好每一頓飯,腳踏實地去做我該做的事
講一千句還不如一個action
- 粗口流利過地盤工,生仔後卻成了道德重整會會長
- 10A狀元變成鬱鬱不得志的中年大叔
- 「大人點同呀!」孩子怎會服你?
- 價值觀就像船的舵,就算風大雨大,只要方向正確一定去到目的地
你在逃避什麼?
- 人們總是想要tangible的成果
- 你連自己有多好都不願承認,那又是為什麼?
- 誰不是傷痕累累?What makes you an exception?
- 時間流逝,一天天老去,仍在給自己找藉口
📚第7章──沒關係,還有下次……你肯定?
重遇初戀情人
- 感覺返曬嚟
- 最愛是那個人,最終卻分開了
- 25年來明明一次也沒見過,卻感覺你一直在我身邊
- 不如不見?
- 即使過客,也有他出現的原因
改變真的很難
- 美女未必比相貌平凡的女生婚姻幸福
- 任何一秒都可以揀另一條路,自己命運自己寫
- 雖然很討厭目前的工作,卻還是留在這裏捱到退休
- 就算我願意改變,so?保證一定成功嗎?只有老千才會保證必賺
- 你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要仰賴任何人的承諾
📚第8章──對於工作,最理想的態度是認真而不沉重
找到喜歡的事就盡情去做吧!
- 世界沒有給你苦澀,苦澀的源頭是自己
- 有幽默感的人懂得自嘲,笑咗佢,生活就不會太沉重
- 世界不斷改變 ,唯一永恆的就是忠於自己喜歡的事
不擦鞋仍能生存嗎?
- 太多人為了利益做小丑,出賣良知,毫無廉恥
- 醫學界《半澤直樹》
- 讀得書多又如何?若貪名利權勢,幾核突都爭住做
- 要令自己無可取替,不只是體制內的一顆螺絲
自信心
- 如何做到完全不理別人的看法,我行我素?
- 要建立自信,就得停止與人比較
- 欣賞自己不是很自戀嗎?於是慣性將自己看得很低,以為這是「謙虛」
📚第9章──有些人,疏遠更好
身外物
- 善待自己就由扔掉舊物開始
- 衣櫃是女人的黑盒,藏著女人成長的秘密
- 從前覺得缺少了就無法生存的人或物,後來發現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重要
- 不能失去的是初心,因為如果連初心也棄掉,你已經不是你了
- 不要被可有可無的人事牽累,人生匆匆,一分一秒都要留給值得的人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 突然翻車,竟因為一顆小石
📚第10章──將自己放得太大,是很難快樂的
怕死
- 醫生非常害怕被其他醫生在自己身上施手術
- 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是苦是樂,唯有自知
得不到的,都是不適合你的
- 我明明是筍盤,你怎可能不喜歡我?
- 我真係唔鍾意你㗎!
- 死心眼是最弊的性格缺點
木村光希的代價
- 最強星二代「木村公主」
- 全日本最討厭的女孩
- 做好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11章──我不想變成自己看不起的人
職場欺凌
- 一個人要是圓滑再圓滑到完全沒有原則,連狗都不會尊重你
- 在企業裏生存,最難是裝作平庸以免招人妒忌
- 表現出眾即被中層管理人投閒置散,及早將你孤立以免被你爬頭
- 養妻活兒的負擔與留在大企業的虛榮
- 吃過苦才會有同理心
唔要面,一定可以搵到錢
- 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有些錢不是我賺的
- 顧客中伏一次,不會中伏第二次
Decent Man & Indecent Man
- 不是noble,只是decent而已
- 為攞著數去扮狗叫或舐鞋底
- 無論環境如何艱難,一定有decent people
過不了自己
- 有時不是不想做好人,而是其他人實在太壞
- 不是自命清高,純粹頂唔順自己咁cheap,照鏡想嘔
日光之下無新事
- 八百年前的街頭騙案同今日一模一樣
- 人類幾千年都那麼壞,不意外。奇在無論演化多少年仍是那麼蠢。男女感情到社會大事,人類從未汲取歷史教訓
- 二千多年前虛偽的法利賽人,「金盆洗手」聲明釘死耶穌「唔關我事」的官員彼拉多,今日比比皆是
- 想預知未來,讀歷史就可以了
📚第12章──日子難過,quality of life卻在於我
真正的優雅
- 民國兩位風靡上海的金枝玉葉,各在歷史關口上做了不同決定,結果一個下了地獄,另一個徘徊於人間與天堂
- 由千金小姐到倒馬桶清潔工
- 遭逢時代巨變,即使環境艱難仍堅持注重儀表,安靜從容,一生精緻
生日快樂
- 天下太平時,其實日子也不過是重複返工、去日本旅行、返工、再去日本旅行
- 疫情期間,香港人到底在家焗了多少個蛋糕?
- 既然無法改變「必須留在家中避疫」的現實,那就令這段日子變得有意義吧
隨遇而安
- 本來,世界是那麼好
- 只要依然活著,任何一種挫敗都可以放低,任何一段已逝的感情都可以放低
- 好景不常,壞景也不常,我從歷史領悟到的不是好壞,而是沒有任何一種狀態會永恆
- 保存內心的善良,轉機一定會來
📚第13章──凡事走過總留痕,刻在眼球琢於心
當鐘擺盪向極端
- 除了等死,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 歷史的發展就像鐘擺,由一個極端晃去另一極端
- 原來幸福簡單得很,拿走一些你本來擁有的東西,然後還給你,你就會覺得好幸福
終於輪到我們打逆境波了
- 何必再放大悲情,人生已夠沉重
- 二十幾歲是女人的「氣質真空期」
- 好彩當日分咗手!
- 對於會反省的人,災難不是災難,而是解謎的暗號
- 茫茫人海,難得同路,能一起走多遠就盡量走,哪怕有沙石紛爭,就是不要遺憾
性格很重要
- 見工遲大到居然獲聘?
- 成就是自取的,滅亡也是自取的,是為「自取滅亡」。性格盲點令人一次又一次錯過懸崖勒馬的機會,直至錯到無可挽回依然不覺得自己錯,推諉過人,賴天賴地
I Will Protect You
- 上天給他二十年bonus陽壽加一雙陰陽眼
- 你想活一場怎樣的人生?跟錢無關,跟學歷無關,是你的價值觀
- 我不愛錢嗎?愛。但要叩頭才賺到呢?Bye。值得愛的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錢給我們的自由
- 尼采:「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你找到你的why沒有?
叮噹
- 人生呀,本來就是一台戲
- 身不由己嗎?可這明明是你的舞台啊,你是導演也是演員。當你認為某位演員不合適可以換人,何必委屈自己?
無論如何,生存下去
「王英郎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新聞] 挑磚土博士/王英郎屢創台積最年輕主管-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國立清華大學110年傑出校友-物理88B 王英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 Ying-Lang,Wang ) 簡歷表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魏哲家兒子學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魏哲家兒子學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兒子 :: 新北社區住宅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兒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兒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兒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風傳媒觀點- 王英郎,49歲,是台積電18位副總中最年輕的 ... 的評價
- 關於王英郎學歷 在 [新聞] 專利王子王英郎升任台積副總 的評價
王英郎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千年女優/魏海敏》
訪談進行到一半,魏海敏似乎被我們拋出來的某個問題難倒了,她沉吟片刻,斟酌該如何回答,雙手捧著白瓷杯,緩緩地轉動著。搭在杯子上的手指,修長而白皙,如同一株花草。她的手指在戲台上確實能幻化成一朵蘭花。蘭花指能捻針穿線,補綴苦守寒窯的寂寞時光;也能舉杯澆愁,傾訴貴妃醉酒的心聲。一屈一伸,一動一指,能說千言萬語,故而絕世名伶端坐在眼前,即便面有難色,手指也是這樣充滿美感。
其實都已洩題,訪綱早在訪前便已寄交受訪者,所謂訪問,無非照著紙張上的題目行禮如儀走過一遍,但受訪者回應字字斟酌,句句鏗鏘,所有答案打磨得閃閃發亮,宛如唱詞。都說青衣扮演的乃戲曲中最典雅端莊的女性,笑不露齒,行不見足,63歲的魏海敏作為台灣一代青衣,被制約成美的化身,舉手投足必得能定格成照片,專訪過後大半月,她為新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辦記者會,與隔離中的新加坡導演王景生聯訪,未輪到她說話之時,但見她眼觀鼻,鼻觀心,腰桿挺得直直的,若捻一朵花在手上,便是蓮座上的觀音了。
訪問本該在去年進行,未料新戲因疫情耽擱至今,但她卻說大疫之年比往常還忙碌。去年下半年《四郎探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樓蘭女》3齣戲巡演結束已是今歲初春,接著是4月的《千年舞臺》,下半年還有國光劇團的新戲銜接,「我覺得疫情帶給我的衝擊好像是一切都停下來,但反而可以讓大家回頭看自己是誰,難道我們還是像過去一樣,庸庸碌碌過下去嗎?」對她而言,2020年是人生的回顧和再出發,這一次與王景生合作的紀錄劇場《千年舞臺》,重現往年六個經典角色,何嘗不是一次新歌加精選?
80年代中期,她與京劇名家吳興國將一系列外國名著改編成京劇,《樓蘭女》即脫胎自希臘悲劇《米蒂亞》。1991年,她拜中國戲曲藝術大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2齣梅派折子戲,是她做「梅派大師姐」的成果驗收。《曹七巧》《孟小冬》為2000年後,她與國光劇團王安祈合作的新里程碑,前者是她對張愛玲解讀,後者是對京劇老生皇帝致敬。2008年,她與劇場大神羅伯.威爾森跨界改編吳爾芙《歐蘭朵》,舞台上2個小時的獨角戲已然是經典。
戲台上,她用京腔翻唱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或張愛玲,唱念做打俱佳、文武崑亂不擋,然而此番登《千年舞臺》,除上述角色,她還要在戲台上扮演自己,「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那個「我」,是魏海敏,習慣粉墨登場的名伶在舞台上自報家門,追憶女兒心事,與素顏無異,心情忐忑是必然的,否則我們訪問中,那個問題怎會將她難倒了?「早年父母離異,母親在您成長過程的缺席,讓您少了許多與年長女性互動的經驗,這個缺憾會讓您在理解角色造成困難嗎?」
一代青衣本名魏敏,出生於台北縣(現新北市)鶯歌,三姊妹中排行最小。魏父軍人出身,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雖有大學學歷,卻懷才不遇,早年便從軍隊退下,與妻離異,四處打零工。有志難伸的男人偶爾在夜裡拉著胡琴,哼唱京劇排遣悲懷,興之所致,也教女兒唱戲,魏敏才4歲,便懂得尖著嗓子高唱「蘇三離了洪桐縣」討好父親。魏敏10歲那年,魏父在嘉義謀得某一工廠廠長職缺,一家人南遷,眼看就要過上好日子,豈知2位姊姊又將負笈北上,中年男人拿即將青春期的幼女不知如何是好,又見這小女娃活潑好動不愛讀書,遂狠下心腸送她到高雄左營海軍附設的海光劇校,劇校將她的名字嵌入海光的「海」字,魏敏成了魏海敏。
進劇校第一天就得學倒立,天地乾坤顛倒看,有了新境界,「第一次懇親,爸爸姊姊們都來了,大夥兒高高興興吃著零食,但對話客客氣氣的,從此一切都不同了。」她說電影《霸王別姬》演的都是真的,劇校坐科7年,每天晨起練功,吊嗓子、拉山膀、跑圓場,四功五法稍有差錯,老師一棒子就打下來。但她個頭好,嗓子好,一下子就挑大梁演出。13歲,她擔綱演《穆柯寨》,父親歡歡喜喜來看她演出,那是父親第一次看她演戲,但也是最後一次—那一年,魏父癌症病逝。她嘆,這一次等於跟原生家庭斷裂了,「我之前參加一個電視節目談眷村文化,講到爸爸媽媽,哭得稀哩嘩啦,因為他們是誰?愛吃什麼?老家在哪裡?家裡有沒有兄弟姊妹?我都不知道。父母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吶。」
其時,軍隊劇校常有巡迴勞軍,某次北上公演,她得空與姊姊見面吃飯,姊姊帶來陌生女子赴會,她只道是戲迷,未料姊姊卻說「小敏,這是我們的媽媽」,她臉色登時一變,「我當初覺得媽媽欠我一個道歉,我如果離開女兒,我一定會跟她道歉,但媽媽沒有,我對她不大諒解。」一代青衣說起往事,雲淡風輕,說當日情形已不復記憶,只道吃完飯,恍惚回宿舍,見桌上一串葡萄,二話不說就往嘴巴塞,愈吃葡萄,心中愈亂,半夜裡,全嘔了出來,定睛一看,全是一顆顆完整的葡萄,「後來我才明白母親當年離婚是要帶走我的,但父親不許,說要走就得一個人走。最後母女是相認了,但很多關係錯過就是錯過了,兩個人就維持著一個客氣的距離。這個缺憾讓我不知如何跟女性單獨相處,尤其跟女性長輩在一塊,會莫名奇妙地手足無措。」
相較之下,她和叔叔伯伯們在一塊自在多了,無論是父親、劇校老師,或稍後提攜她的學者俞大綱,她在父執輩中恰如其分扮演受寵的小女兒。
1976年,她從海光劇校畢業,入海光劇團。想當年,京劇受黨國扶植,最紅旦角是顧正秋、徐露、郭小莊,中山堂和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公演往往冠蓋雲集。她雖是後起之秀,但連連得獎,前程遠大,然而她卻在此時嫁給大她9歲的香港商人,「當年才21歲,但我想反正早晚要結婚,就結了吧!這輩子就屬那時期最感寂寞,每到放假又特別愁煩,姊姊們有自己的家,媽媽早已另嫁,更不方便去找她,我就孤家一人,沒地方可去。坐科時有個專心的目標,一畢業整個人好像突然架空了,大好人生似乎正要開始,但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只是徬徨無依,好想有個家…」
80年代初期嫁與商人,港台兩地跑,是1982年吧,她說那時在香港待產,得知北京、上海京劇院一票名角南下大匯演,她慕名而去,節目單上的《鳳還巢》《別姬》她早已唱得爛熟,但台上的梅葆玖舉手投足、落腔、咬字,其氣度前所未見,她頂著8個月的孕肚坐在觀眾席,感受的不是胎動,而是藝術的震動。
然而時代氣氛悄悄改變了,她去勞軍時,發現阿兵哥更迷戀的是鄧麗君、鳳飛飛,有了時不我予的危機感。解嚴前一年,她與吳興國將莎士比亞《馬克白》改編成京劇《慾望城國》,「京劇手段很多,但這些手段我不一定都會,潑辣旦、壞女人的角色我沒演過,但我不想一直演我的大青衣角色,於是我重新打造馬克白夫人,打造她的心境、手勢,跟懷胎生子也沒兩樣。」她驕傲地說那個轉折是她從照本宣科的伶人,脫胎換骨成了獨立思考的藝術創作者。
1991年,她如願拜梅葆玖為師,在北京前門飯店下跪行禮,袁世海、張君秋、葉少蘭一票北京名角都到場觀禮。拜師宴上,等到客人都走了,她對梅葆玖說:「老師,《霸王別姬》我都學會了,但舞劍看不清楚。」但見梅葆玖起身,拿起桌上筷子,嘴裡嗆嗆嗆數著節奏,腳上啷啷啷走了一個過場,她跟著演一遍,師徒如此授課。1996年,她以《貴妃醉酒》和《宇宙鋒》得梅花獎,是為京劇藝人最高榮譽。
她來到事業的巔峰,但疏於家庭,婚姻以離異告終。與此同時,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京戲式微,三軍下轄劇團宣告解散,原本熱門滿檔的她竟也無戲可演,無論感情或事業,都只剩自己了。但她不喪志,加盟國光劇團,兼顧老戲新戲,扮王熙鳳、曹七巧,好戲一齣接一齣,又拿國家文藝獎,無疑是絕處逢生。13歲登台,唱戲至今五十載,戲台上演盡了才子佳人千古風流,戲台下卻嘆這一生似乎交了白卷,好像沒怎麼活過。
於是我們不免要問:「生為女性創作者,難道家庭、事業只能二選一嗎?」「是啊,當媽媽是經驗,當太太也是經驗,但那些經驗都是階段性任務,唯有完成了那些任務,我才能專心在藝術創作上。」可是您的梨園大前輩孟小冬晚年來到台灣,最後一人一狗孤老終身,同為女人,同為伶人,您難道不會有兔死狐悲的傷感?她很篤定地回答:「不,她真的把藝術發展到極致,我認為她這一生是沒有遺憾的。」
絕代名伶很篤定她這輩子的角色必然先是藝術創作者,其次才是種種做女人的責任,當媽媽的責任、當女兒的責任。她與媽媽前後走向離婚一途,提及晚近母女相處,她嘆道:「繼父後來也去世了,我怎麼可以不照顧她?她晚年跟我住在一起,後來其實有點失智,不大認人了,跟我們沒什麼交談的意願了,但她審美眼光很好,看到我會說妳頭髮好漂亮喔,給她倒杯茶,她會道聲謝謝,教養很好。」4年前,母親九旬高齡壽終正寢,恩恩怨怨也該全數泯滅了,她得出結論:「我對她的恨,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母喪後某一天,她在大雨的天氣開車出門,車子爆胎,她停在路畔等待救援,想起喪父喪母,從此是一個人,於是趴在方向盤上失聲痛哭。
或者她也不算一個人,孤獨的人還有心愛的藝術,4月仲春,她登《千年舞臺》,好戲開鑼前,一張素靜的臉在後台撲粉描紅,她往鏡子前一站,魏海敏變成了穆桂英。那是13歲初試啼聲的角色,50年後還扮同一個人物,以往自己常常夢見在臺上忘詞的噩夢,但她現在不會了,她自認嗓音依舊青春豐盈,甚至比年輕時唱得更好了。
文章未完,可點加入會員點留言連結,解鎖全文,@@。
照片 兩廳院提供 周佳慧攝影
王英郎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萬磁王福音——關於被壓迫者的故事】
「有趣的是大家總是解讀出比我原本放進去的還要多很多的新意涵。」剛剛過世的漫威之父Stan Lee曾在受訪時表示。
無論上個月底(按:本文完成於2018年11月)美國發生猶太會堂遭人開槍掃射的史上最嚴重反猶太事件,或是這個月台灣宗教界發起的反婚姻平權公投爭論,我們仍會下意識地在新聞畫面之間隱約見到Stan Lee創造出來的某個漫畫人物的飄渺身影:
「這世界上根本不會有一個包容的國度。根本不會有和平的機會。在這裡不會有,在那些僅因和掌權者長得不一樣就男女老幼慘遭滅族的地方也更不會有。」1963年就出現在X-Men漫畫中的反派人物萬磁王(Magneto),半世紀後仍在我們耳邊散播他那個仍舊非常應景的被壓迫者福音。
21世紀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傾向歧視的受害者仍然忍不住懷疑:萬一萬磁王是對的怎麼辦?
▇ 不斷打磨翻新的萬磁王
Stan Lee和Jack Kirby在1963年創造X-Men漫畫時的動機原本很單純,就是懶得再編造超級蜘蛛咬人或其他各種違反實驗室安全守則的意外來解釋超能力的來源,所以才會一口氣創造一群與生俱來就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作為一個猶太人、愛國的二戰退伍老兵、身處社會激烈對抗的1960年代、正在一個剛剛經歷保守政治勢力公審圍剿的漫畫產業工作,Stan Lee的這些背景仍然有意或無意地滲透進X-Men的蛛絲馬跡裡。
接下來半世紀,新的編劇、漫畫家、編輯、電影創作者和新的讀者、觀眾輪番上陣,把這些蛛絲馬跡擴散成為更自由派、反法西斯、反種族主義、反性別霸權的觀點。他們的新觀點讓X-Men日漸承載美國社會中各種少數族群的情感經驗——黑人、猶太人、LGBT性少數讀者開始能在這些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中找到情感投射所在。
漫畫研究者Ramzi Fawaz用政治學名詞「基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來解釋這種漫畫經過無止盡的連載、作者的更迭而不斷打磨、翻新觀點的歷程。
以萬磁王為例,一開始在1963年的漫畫登場時是個單純的反派人物。1975年接手漫畫編劇工作的Chris Claremont開始把他和當年讀者共同經歷過的19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經驗摻入X-Men中,此外萬磁王的二戰集中營童年創傷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加進入。起初還曾設定他是吉卜賽人(納粹同樣在集中營中關押並屠殺了大量吉卜賽人),後來又改弦易轍改為猶太人。
多年後電影導演Bryan Singer則為了誘引Ian McKellen答應演出萬磁王角色,形容他要演的角色是「同志平權運動中兩個理念對立的領導人之一。」支持平權運動的Ian McKellen立刻興沖沖地戴上頭盔和紅色披風向劇組報到。
至此,萬磁王集合美國黑人、猶太人、LGBT性少數三位一體的敘事脈絡算是終於到齊。
▇ 變種人矯正治療
「你說要我治好你的兒子,但突變不是一種病啊!」電影《X-Men 2 X戰警2》中X教授(Professor X)對William Stryker上校這麼說。
編劇Chris Claremont最早在漫畫中創造Stryker這個角色時,他已經從軍隊退伍成為福音派牧師。牧師角色的靈感來源是惡名昭彰的福音派電視傳教人Jerry Falwell。Falwell曾帶領信眾在佛州和加州參與所謂「護兒行動(Save Our Children)」,成功以公投推翻地方政府實施的禁止性傾向歧視法令。他在演說中向群眾警告:「這些同性戀光看你一眼就足以殺死你!」
漫畫中他發現自己的兒子是變種人之後就在羞愧和憤怒中手刃親生兒子和妻子。電影中他祈求X教授治療他的兒子不成,索性利用兒子和X教授的超能力試圖滅絕所有變種人。
「治療」的議題在《X-Men : The Last Stand X戰警:最後戰役》中變成故事主軸。「這太荒謬了。你不可能治療『變種人』這個身份。什麼時候這變成是一種疾病了?」暴風女Storm說。
好萊塢名編劇Joss Whedon 在2004年為X-Men漫畫加入了一個絕妙的元素——「解藥」。這個可以徹底消滅變種基因、讓變種人恢復「正常」的解藥替這個社群帶來了一次認同危機。飾演萬磁王的Ian McKellen說:「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會有很多人覺得你應該要接受治療以便恢復成一個正常人,我覺得這個說法就好像說某個人應該因為膚色不同而接受治療一樣令人作噁。」
現實世界中由基督教團體推動的「走出埃及運動」則企圖透過勸導、祈禱以及其他治療方法「治療」同性戀者。耶穌說愛你的鄰人,但他的信徒這種近乎迫害的「愛」令人難以消受。性傾向治療在美國超過四十幾個州仍然合法。台灣的衛福部剛剛於今年2月在宗教團體抗議聲中發佈命令禁止,香港和中國醫療衛生主管機關則尚未明確表態。
▇ 兩個平權的夢
「治療」的議題正是X-Men兩位核心人物X教授和萬磁王理念之爭的關鍵議題。X教授認為變種人和非變種人是平等的,應該努力找出和平共存的方法。但壓迫者跟被壓迫者共存,通常是被壓迫者必須做出必要的改變才能共存,「走出埃及運動」鼓吹的就是這個邏輯。
而萬磁王的主張是:明明變種人才是更高等的生物,沒有道理繼續忍受人類的暴力欺壓。如果可以用暴力阻止暴力,為何不?
以下這些幾乎同時發生的社會事件和漫畫之間的平行線可能是巧合,也可能不是:關於血統壓迫的《X戰警》漫畫推出於Martin Luther King Jr.金恩博士的伯明罕抗爭和「我有一個夢」演說的同一年,以黑人超級英雄為主角的《Black Panther 黑豹》則推出於激進黑人民權團體「黑豹黨」成立的同一年。
另外一個巧合是X這個字母。同屬激進黑人民權團體的「伊斯蘭國度NOI(Nation of Islam)」要求成員用字母X來取代他們原本的姓氏,因為原本的姓氏經常根本屬於他們祖先的白人奴隸主。NOI的創辦人Malcolm X的X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你能為我找到一個非暴力的種族歧視者,以及一個非暴力的種族隔離主義者,我就願意變成非暴力的人。在你教會這些混蛋什麼是非暴力之前,別來教我什麼是非暴力。」Malcom X曾說。
毫無疑問地他正是萬磁王的原型人物。在X教授跟金恩博士有一個和平共存的夢的時候,萬磁王和Malcom X有另外一個目標一樣但手段激進很多的夢。
21世紀萬磁王的這個激進論點變成了一種網路迷因(Meme),叫做「萬磁王是對的(Magneto was right)」。還有粉絲成立了以此為名的網站,在裡頭辯證:歷史告訴我們從來沒有哪個種族比較優勢、哪個種族比較次等的問題,只有輸家跟贏家,存活者跟消亡者而已。他認為漫畫編劇Chris Claremont會把黑人民權議題放進漫畫裡,正是因為黑人抗爭者贏了,黑人民權運動用血和膽識和電視傳播力量重塑了美國的種族權力結構。所以金剛狼角色的創作者Gerry Conway才會說「漫畫是被社會帶領前進,漫畫從來沒有帶領社會前進。」
▇ Never Again永不再現!
X教授:「殺戮不會帶給你和平。」
萬磁王:「和平從來都不是選項。我的命運曾讓那些所謂奉命行事的人任意擺佈。不要再讓它發生了(Never Again)!」
據說《X-Men : First Class X戰警:第一戰》這場戲在以色列戲院中引發觀眾席的喧騰。不僅因為這段對話隱含了對以色列的批判,還因為Never Again是一句對猶太人來說意義重大的句子。
在萬磁王於1962年古巴危機中說出這句話之前,1943年被希特勒用鐵絲網包圍的華沙猶太起義事件也用了同一句標語。1968年正統派拉比Meir Kahane成立的激進組織「猶太保衛聯盟JDL(Jewish Defense League)」還把這句話印在宣傳手冊封面上,配上猶太兒童在納粹槍口下高舉雙手的照片。這句話因此在猶太人社群中開始廣泛流行。
「Never again這句誓言並不意味著它(大屠殺)真的不會再發生。這麼認為就太荒唐了。它的真意是如果再發生一次,這次一定不會像上次那樣。上次猶太人就像乖巧的綿羊一樣被屠宰。」Meir Kahane說。
在奧許維茲集中營裡必須爬過父母的屍體求生的萬磁王,就是變種人版的Meir Kahane拉比。萬磁王的JDL就是他集合變種人組成的「邪惡變種人兄弟會Brotherhood of Evil Mutants」(電影從來沒用過這個荒謬的團名,因為世界上到底有哪個創辦人會覺得我們的社團名稱要放「邪惡」一詞?)。
就像萬磁王從來不畏於以暴力先發制人,Kahane的JDL成員以暗殺手法鎖定了他們心目中猶太敵人,比如反猶太主義者、新納粹、蘇聯人、阿拉伯人等等。18件有猶太人涉入的恐怖主義活動中JDL成員就佔了15件。
1994年一名JDL的成員闖入約旦河西岸猶太教聖城希伯崙的清真寺中持槍掃射,造成29名巴勒斯坦人當場死亡,基本上就是上個月發生在美國的猶太會堂慘案的翻版。萬磁王是對的嗎?歷史給我們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 1990年萬磁王之死
納粹大屠殺是整個20世紀地球上的所有人一起經歷的重大創傷,最後這個創傷帶來的恐懼心理和精神壓力還進一步成為整個猶太民族精神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還出現了所謂大屠殺神學——
歷史學者和宗教思想家Irving Greenberg拉比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提問:「當奧許維茲集中營事件發生時,上帝在哪裡?」他公開反對JDL的暴力手段,認為在挫折感中用盡所有力氣排除那些擋在我們路上的人只會讓猶太人的處境更加惡化。猶太人應該代替上帝負起責任修復這個世界,或者換句X教授的話:「別放棄對他們的希望!」
令人雞皮疙瘩的是這位猶太版的X教授本人2003年投書猶太報紙The Forward,親自回顧了他和被比作萬磁王的Meir Kahane之間亦敵亦友的親密關係,對讀者來說簡直就像電影畫面一樣鮮明而怵目驚心:
「就像X教授和萬磁王一樣,Meir Kahane和我從一開始就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中學時代我們就是同學,還一起加入社團表演我們一起寫作的橋段。當時我們都意識到猶太歷史正在經歷一次重大的變化(雖然我得承認我確實不記得我們當年有像後來那樣那麼聚焦在大屠殺議題的重要性上)。我們經常辯論,尤其經常針對1940年代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動用武力的議題上辯論。」
他回顧到一段完全可以放進《X戰警》電影的情節:「1972年我在紐約城市學院教書的時候,我的學生因為在超級娛樂經紀人Sol Hurok辦公室放置炸彈而被逮捕,他們的犯案動機是要懲罰他贊助蘇聯藝人在美國的巡迴演出。那枚炸彈殺死了一名秘書。我和那名學生對談的過程中,發現他的作為很顯然是受到Meir Kahane的啟發,甚至明確指稱我的這位老友鼓勵他們的炸彈計畫,即便後來FBI始終沒有辦法證明他的涉入。後來有一次我遇到Kahane,我當面指控他對於那個秘書之死很可能有責任,他的辯解是『Never Again永不再現』的完整意思是『Never Again at all costs 不計任何代價確保它永不再現』——而代價包含了使用武力和暴力。」
1990年11月Kahane在紐約對猶太人演說,催促猶太人儘速移民到以色列以策安全,因為美國隨時會發生反猶太種族屠殺。當天稍晚他在曼哈頓的旅館遭阿拉伯槍手暗殺。
詭異的是這名槍手後來被證實與賓拉登的蓋達組織有所關聯,使得這位萬磁王的原型人物很可能是蓋達組織的第一位受害者。11年後蓋達組織攻擊了紐約世貿大樓,萬磁王的被壓迫者福音——「Never Again永不再現」實際上變成了一場永劫回歸、沒有終點的惡夢。
————————————
[ 後記 ] X教授的報紙投書補遺
這篇文章的搜集資料過程中最令人激動的一刻,是發現被比為猶太版X教授的Irving Greenberg拉比本人投書猶太報紙The Forward的文章。他用文中充滿感傷的細節回顧他和被比作萬磁王的激進派猶太拉比Meir Kahane之間亦敵亦友的親密關係。
節譯如下:
Greenberg描繪了曾就暴力與和平路線之爭與他的好友公開辯論的經歷——
「他呼籲把阿拉伯人口強制遷徙到以色列西岸。我記得他的說法是用卡車把那些人聚集起來——不分男女老幼——然後通通丟包在西岸的約旦。現場記者問他說萬一他們拒絕配合怎麼辦,Kahane回答說:他們要是反抗的話我們就開槍。」
「我把他當時那些可怕的話語念給他聽,衷心希望那是記者曲解之下的產物。他的回答是語帶嘲弄地說他百分之百支持那些發言內容,而只有多愁善感的左派蠢蛋會反對這些話。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那群年輕、幼稚的支持者開始在台下瘋狂鼓譟拍手,刺激他做出更激烈的演出。」
「這一刻我大感震驚並覺得全身毛骨悚然。我立刻提醒他說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出自一個大屠殺的腳本裡。他反而以猶太大屠殺的議題推演至他口中猶太人的天賦權力來作結,並贏得他的支持者如雷的掌聲。就像我當時在辯論會上說的:聽到一個猶太人的領袖以大屠殺為名說出這些不道德的、邪惡的計畫時,我心裡只想像一個送葬者那樣哭濕我的衣裳。那次辯論之後,我就發誓此生不再與他同台。我們的友誼自此告終。」
「他忽略了普世不變的真理、我們對其他人的道德義務以及我們應有的自我節制,任由他的洞察力推向理性的邊緣,而把大屠殺扭曲成為侵犯別人的力量來源。他低估了猶太人民忍受挫折、苦難而不失去道德方向感的偉大能力,他低估猶太人堅守希望直到贏得真正和平的擇善固執。」
這篇文情並茂的投書真的讓人眼眶泛淚、激動不已。X戰警中的萬磁王和X教授是否也經歷這一切?萬磁王在某個平行宇宙中是否也和Kahane拉比一樣在激進的演說中遭狙殺?X教授是否也和Greenberg拉比一樣對於中學老友的陌路/末路感到無限唏噓.......
#有一種取消文化是取消一整個族群
#HappyValentinesDay
#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原載於端傳媒並經部分改寫:https://theinitium.com/)
王英郎學歷 在 國立清華大學110年傑出校友-物理88B 王英郎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王英郎 校友現任台積電晶圓廠營運副總經理,是台積電最年輕的副總。 王英郎 校友1992年加入台積電,先後擔任公司多個生產相關管理職,並於2015年被任命為 ... ... <看更多>
王英郎學歷 在 王英郎( Ying-Lang,Wang ) 簡歷表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 ,王英郎( Ying-Lang,Wang ) 簡歷表... 王英郎 ... 王英郎兒子 王英郎ptt 王英郎台積電 王英郎乾兒子 王英郎學歷 成大半導體學院院長 ... ... <看更多>
王英郎學歷 在 [新聞] 挑磚土博士/王英郎屢創台積最年輕主管-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挑磚土博士/王英郎屢創台積最年輕主管紀錄
記者洪友芳/特稿
王英郎被半導體業界私下稱為「阿郎」,學經歷在台積電經營團隊相當特殊,他是台灣本
土博士,挑磚力爭上游的刻苦成長經歷也傳為美談;他也曾是台積電最年輕的副總經理,
尤其在先進製程戰功顯著,由他出任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執行長暨總經理,代表台積電中
生代躍上國際歷練檯面。
台積電經營團隊的二十五位副總經理級成員中,多數具備留美名校碩博士學歷與國際產業
經歷;王英郎畢業於清大物理學系、中山大學材料所碩士及交大電子工程博士,台積電是
他的第一份工作,從工程師至今超過三十年。
他一路升任經理、技術處長、廠長到副總經理,屢創最年輕主管紀錄,最受矚目就是四十
九歲那年,升任台積電最年輕的副總經理;王英郎曾獲選十大傑出青年,自述國中時期,
身為長子的他,為了幫家裡多賺點錢,利用星期假日及暑假,到營造廠及建築工地搬磚塊
、推水泥車等貼補家用。
五十五年次的王英郎,擁有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師榮譽、五次獲頒國家發明獎,截至
目前為止,在全球擁有二八三項專利,其中包括一三六項美國專利;有次受訪被問及這麼
拚不累嗎?他回答「只要覺得有趣就不會累。」
台積電官網揭露,王英郎對○.三五微米到十六奈米等九代製程技術的量產具有重要貢獻
,包括顯著提升晶圓生產良率和改善缺陷密度;他也曾投入研發更先進的十奈米、七奈米
和五奈米製程技術,並成功地將這些技術導入生產。
業界公認他是台積電生產戰將,堪稱是最會管晶圓廠的中生代高階主管,對內及對供應商
管理都很有一套,會建立團隊也會照顧團隊。這次他出任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執行長暨總
經理,業界認為,代表台積電中生代躍上國際歷練檯面,對推動如期量產與異國文化的經
營管理也將是新挑戰,未來績效更是備受矚目。
https://reurl.cc/1eO5W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8.141.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79880122.A.B4A.html
※ 編輯: jeff0025 (175.98.141.254 臺灣), 03/27/2023 09:22: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