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1 江戸切子
上星期六去參加了派遣夥伴公司的活動
到淺草做玻璃杯雕刻
還去吃了一間高級的金目鯛
感謝貴公司讓我大手公司當小幫手
...
我真的是勞作肢障
其實就是很簡單的旋轉尖頭磨軌
把玻璃杯對準線按上去就好
但我怎麼總是對不準
刻的都是被風雨打亂的櫻花
不過最後我還加了名字
真的是很有紀念性質
...
但他們是不是算好了
吃完了喝飽了
這個禮拜竟然開始加班了😂
因為下個月我們的team要搬辦公室
星期五要打包搬家不能作業
所以整個 schedule 少一天又不能調整
和之前黃金週一樣又被行事曆搞到
但沒關係我們心平氣和
#japan #tokyo #salaryman #daily #asakusa
#food #glass #art #youtube #gounoshima @ 創吉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起源於1834年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家傳統工藝─江戶切子(Edo Kiriko),最初是因仿照英國的雕花玻璃,在玻璃的表面進行裝飾,慢慢發展出屬於日本獨到的細緻工藝文化。切子無法機械化生產,所製圖形也沒有草稿,只能在玻璃表面先作記號,預設出圖案的位置,其後全憑工藝師的巧手慧心,一氣呵成,上千刀的切割才能...
玻璃杯雕刻 在 豪の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ay127 Suke6 Diner
今天參加派遣夥伴公司的社員活動
去淺草做玻璃杯雕刻和吃金目鯛料理
但我發這篇和這件事完全沒有關係
(打算明後天再說)
...
身為唯二報名活動的台灣人
當然要先來個會前會一下
沒想到小美女同事找到很厲害的店
(當初我還想說去星巴克就好😂)
因為今天下雨一直忘記拍外觀了啦
但是是一間有自己麵包房的早午餐店
食物很精緻但不便宜就是
不過最厲害的還是這種文青工業風的裝潢
感覺日本很流行這種老房翻新的咖啡廳
...
我是東京俗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到淺草
但天氣不好沒有拍網帥照
另外請大家忽略我現在才發現的菜渣
#japan #tokyo #asakusa #salaryman #daily
#weekend #coffee #brunch #college #friends
#suke6diner #youtube #gounoshima @ Suke6 Diner
玻璃杯雕刻 在 小若生活漫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難得參與Dremel精美在台灣上市發表會,首度體驗玻璃雕刻的工藝之美,蠻興奮的,平常蠻愛這種手作活動。
原來透過Dremel3000-2/30經典刻磨機一機多用的特性,採用鑽石滾磨刀就可以雕出美麗的花紋,滿足女生當工藝Maker的夢想,不多說,直接來看看小若的玻璃杯雕刻初體驗吧!
玻璃杯雕刻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起源於1834年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家傳統工藝─江戶切子(Edo Kiriko),最初是因仿照英國的雕花玻璃,在玻璃的表面進行裝飾,慢慢發展出屬於日本獨到的細緻工藝文化。切子無法機械化生產,所製圖形也沒有草稿,只能在玻璃表面先作記號,預設出圖案的位置,其後全憑工藝師的巧手慧心,一氣呵成,上千刀的切割才能形成一只握在手中,有著美麗圖騰的切子玻璃杯。「極致」,不僅反映在日本人的性格上,在藝術上也有著奇特的表現。有素雅的茶具,簡約,卻耐人尋味,也有如藝術家草間彌生那不可思議的前衛圓點,鋪天蓋地,令人屏息。不過,另有這樣一種工藝、一種器物,能讓人靜下心來把玩,能感受到時間的溫度。
1720年,在長時期閉關鎖國之後,德川幕府發布了「洋書解禁令」:除與天主教有關的書籍外,允許其它洋書輸入日本,並開放日本人向荷蘭人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此後,有一批一批為數不多,卻絡繹不絕的歐洲玻璃工藝流入日本,為江戶切子的發展,埋下了種子。江戶切子的誕生,可溯自1834年,相傳源於江戶(今日的東京)大傳馬町的一位老工匠—加賀屋久兵衛(通稱:加賀久)。他最初只是用金剛砂在冷玻璃表面進行紋樣簡單的雕琢,美化玻璃器皿。不久後,加賀久自行開始了切子的創作事業。明治維新時期,開放的政府對有著西方先進玻璃技術背景的切子,開始支持和大力發展。1873年的明治政府為振興切子產業,特地開設了品川興哨子(哨子意即玻璃)製造所,成為日本近代切子生產的發源地和聚集地。1881年,幾位日本切子工藝師,為自己的手工作坊注入了新生力量—招募了擁有當時最先進玻璃切割技術的英國人,作為店裡的玻璃切割技師。這也確立了近代江戶切子切割技術的轉型和發展。那個時候的匠人,踩著人力研磨的機器,緩慢卻有序地用金剛砂雕琢著手中的玻璃,陰刻著一條一道或淺或深的線條。伴著略微刺耳的摩擦聲、水磨聲,一件件玻璃藝術品在他們手中誕生。200年過去,除了機械磨盤的引入,匠人雕琢的場景好像並無改變。其實,在江戶切子誕生的同一時期,還有一種叫做「薩摩切子」的手藝,是由當時的薩摩(今日的鹿兒島)藩主所培植起來,然而,隨著藩主的去世和戰爭的爆發,薩摩切子在當時僅維持20年,就消滅於歷史中。江戶切子則以其普遍性流傳至今,被譽為「庶民培育的文化」,這也是它幾經地震、戰爭,卻依然延綿至今的生命力所在。江戶切子的傳承也很有章法,新的工藝師,是誰的弟子,又是在哪裡學習,都清清楚楚的記載在譜系之中,讓珍貴的工藝不會斷代。江戶切子,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起先,它只是在透明玻璃表面上,通過切割、手工打磨等,雕刻各種紋理的工藝。如今,已發展為在釉彩玻璃上雕刻精美細緻的花紋圖騰。相對於脫蠟鑄造法的十二道工序,切子的製作步驟相對簡單。先是利用吹製技法將器皿製作完畢,再於冷卻成型的玻璃器皿上,標記切割的位置(相當於作畫之前的描線)。然而,這樣的線條定位,其實只是粗略的描繪,要使最後繁複華美的圖案能夠呈現,還是需要工藝師長期培養的技藝與美感,以及深諳於心的手藝。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江戶切子「職人」通常需經過十年以上的培訓,目前在東京約有三十幾位合格的職人。切子的重要工具,是旋轉的圓盤狀切割刀──鑽石砂輪。機器開動,圓盤高速旋轉,玻璃器皿摩擦聲,沙沙作響。技藝生疏者,根本無從下手,各色花紋線條的長或短,深或淺,工匠要掌握毫厘間的分寸感,堪稱「一次性藝術」。純手工的珍貴,不言而喻。熟練的工藝師,心定手穩,膽大細膩,根據深度和形狀的不同,要選擇不同規格的切割刀,從大的線條逐漸到細密的紋路,切割成完美的花紋,最後再經精細拋光,將素材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pS-NzRZ43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L9VrGITm1xuYXgAIpZIl0tLpKCQ)
玻璃杯雕刻 在 Daphne 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幫客戶刻制的紫藤香檳杯,紫藤有個浪漫的別名叫「懸星花」,像凝結的雨又像瀑布,刻在玻璃杯上有一種典雅的美。
羽毛香檳杯
https://goo.gl/a7huJ4
薰衣草香檳杯
https://goo.gl/2z9HFn
春夏秋冬白酒杯
https://goo.gl/efrgVj
玫瑰香檳杯
https://goo.gl/KZ9M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MuBIZwy88/hqdefault.jpg)
玻璃杯雕刻 在 150.160 c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終於拍好了 !
今次仲要加埋中字 , 希望大家睇得舒服啲
不過真係唔係好習慣自己較快左之後把聲變成咁樣
今次的DIY禮物真係好簡單
如果無咩時間又想好似好Pro 咁就啱晒!
Summary :
0:56 介紹材料/工具
1:51 Print Out 你自己刻的字
2:20 轉印
4:08 重點! 點刻出黎?!
而且又唔一定要Printer
想自己畫又得
其實可以再懶啲~就係直接係杯道界
不過我覺得咁樣比較危險 , 唔太建議咁做
▼▼▼▼▼▼▼▼▼▼▼▼▼▼▼▼▼▼▼▼▼▼▼▼▼▼▼
這裡可以看到更多的我們
►Blog:http://150160cm.blogspot.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150160cmmm
►Laam's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laboutlaam/
►Gypsy's IG:https://www.instagram.com/gforgypsyc/
►合作邀請請 Emai l: 150.160cm@gmail.com
This video is directed and edited by Laam Ch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okjkadsbA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