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超級歪 SuperY評選五月新書,難度一顆星,不暴雷的情況下五十部印度電影選片指南
重點是電子書現折兩百,大家快點去買
➧➧➧
#超級歪五月好書推薦 (六本) +電子書優惠+分享抽書
電子書優惠:感謝樂天Kobo電子書的熱情贊助,他們提供了《用電影說印度》 跟《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兩本電子書的優惠。我自己多習慣閱讀紙本書,但看了 Kobo 的平台有很多人文社科的電子書,通勤時用手機看,很是方便,不管在哪都可以當邊緣人了呢!
➧➧➧
💻輸入歪粉優惠代碼:KOBOSUPERY 就有五折優惠呦!(5折優惠期限:5/14-5/27)
用電影說印度:https://goo.gl/SFBVpk
知性對話必備:https://goo.gl/bYA2Zn
(註冊首購第一本電子書自動折$200)
#超級歪五月好書推薦 (六本) +電子書優惠+分享抽書
電子書優惠:感謝樂天Kobo電子書的熱情贊助,他們提供了《用電影說印度》 跟《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兩本電子書的優惠。我自己多習慣閱讀紙本書,但看了 Kobo 的平台有很多人文社科的電子書,通勤時用手機看,很是方便,不管在哪都可以當邊緣人了呢!
💻輸入歪粉優惠代碼:KOBOSUPERY 就有五折優惠呦!(5折優惠期限:5/14-5/27)
用電影說印度:https://goo.gl/SFBVpk
知性對話必備:https://goo.gl/bYA2Zn
註冊首購第一本電子書自動折$200(5折優惠結束後還會繼續)
🎉額外加碼:分享本貼文就有機會抽《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一本!
-
1.《用電影說印度》 / 黃偉雯 / 難度:★☆☆☆☆ / 285頁 / 創意市集
這是一本喜愛印度文化的人可以一讀的輕鬆小書,裡頭介紹了印度電影背後的小知識,一個知識點大概4-5頁,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男主角小時候住的動物園所在的朋迪榭里背後的歷史故事,到《來自星星的傻瓜》中PK學習acha(印地語「好」的意思)所反映的印度語言的多樣性,很生動地帶領讀者進入印度一場電影之旅。在《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在兩位女兒開始練習摔角之後,父親開始要求他們吃肉補充蛋白質,但是母親非常不能接受,因為他們家原本是吃素的,這反映了在印度素食家庭的普遍性。作者從這點來切入介紹,足以展現作者對細節的關注。順帶一提,這本書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在不爆雷的情況下當印度電影的選片指南XD
2.《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 / 蔡社長(채사장)/ 難度:★★☆☆☆ / 378頁 /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自從啾啾鞋拍了某支影片後,我演講時就常被問:「對你影響最大的三本書是什麼?」好啦,我心裡當然有一個排序,但我認為這個問題有點偷懶,這彷彿是在說讀了這幾本書就可以變得如何一樣,我不想提倡這種觀念,但這種提問不正反映了現在的人過於忙碌,希望能花最少力氣達到最大效益的想法?真的沒時間就看這本吧!《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裡面包含了「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倫理」五個人文領域,我在這本書裡寫的推薦語是:「清楚明瞭!從馬克思主義史觀到各種經濟制度的比較,再從政治意識形態到社會與倫理學的探討,作者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穿梭於各種人文知識的基礎,為當今處於複雜世界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簡潔的框架。」
這本書算是一本人文知識的速成手冊,但既然是速成,也就只能作為建立知識系統的基礎,所以不妨把這本書當作一個起點,從書中能夠激發你興趣的知識領域去做更深入的延伸閱讀吧!
3.《人類的起源:最受美國大學生歡迎的22堂人類學課》 / 李相僖 / 難度:★★★☆☆ / 331頁 / 三采文化Suncolor
近十年來人類學有逐漸引起大眾興趣的趨勢,這也許要歸功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作者Jared Diamond,我自己的知識啟蒙也是人類學(尤其是李維史陀),人類學的分枝很廣,從社會文化到考古生物只要是跟人類有關的都無所不談,台灣目前出版的書明顯前者多於後者,畢竟對於異文化的想像始終較能激發大眾的興趣,而死人骨頭的故事就像它講述的內容一樣變成了死人骨頭。
最近出版的《人類的起源》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的人類學科普書, 作者李相僖是加州大學的人類學系教授,本書一共分成22個主題,如「誰是最早出現的人類?」「人為什麼愛吃肉?」「人類還會繼續演化嗎?」,一個知識點大概10-15頁左右,深入淺出地介紹考古跟體質人類學,就舉第二章為例,作者比較了人、黑猩猩、大猩猩的交配模式,指出除了人類有醫學技術可以驗DNA以外,其他類人猿雄性都無法保證雌性生下的是繼承自己基因的幼子,所以雄性類人猿不會照顧小孩,也不會跟雌性組成核心家庭,作者總結:除了人類以外,自然界裡的類人猿都沒有爸爸!這實在太放蕩了!這樣我要怎麼教小孩!我們要高度譴責這些不遵守家庭價值的黑猩猩,大家一起來連署「還給類人猿爸爸!」Everybody舉起手來!
所以到底是誰的家庭結構不自然呢?又到底什麼是自然?看了這本書,你就會發覺人類真的很~奇~異~
4.《轉角遇見經濟學:改變現代生活的50種關鍵力量》 / Tim Harford / 難度:★★★☆☆ / 408頁 / 木馬文化-熱門好書搶讀團
暢銷書《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的作者Tim Harford又來啦!這本《轉角遇見經濟學》源自作者2016年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所主持的同名節目,原本以為只是將各種發明的故事集結而成的一本書,結果作者反而是把發明當作引子,試圖討論發明背後錯綜復雜的經濟網絡所帶來的影響,例如:犁的發明帶來農業文明卻也造成了兩性不平等的起源?美國殖民者拓荒西部的刺鐵絲網背後竟牽扯到洛克與盧梭的政治哲學辯論?1970年代美國未婚女性開始使用口服避孕藥竟然造成高等教育與高階職位的女性比例大幅提升?
在這本書的結論中,作者認為他看到一個趨勢:新的發明解決了人類的問題,但也使人類社會的利益分配越加不平等。簡言之,一定會有輸家跟贏家。並因此做出兩項預言:我們應該鼓勵人類發明,同時自問如何將好處極大化並降低風險。問題是這如何可能?作者訴諸了法律規範與教育,甚至討論到無條件基本收入,為此書增添了延伸思考的廣度,同時亦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跨學科知識的熟悉度。
這本書是我認為近期寫的最通俗又不乏深度的經濟學書籍,很適合一天讀一篇,看完這本書就像看了50集的啾啾鞋呢!
5.《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那樣做?》 / John Bargh / 難度:★★★☆☆ / 351頁 / 皇冠文化集團
這本書系統性地介紹了過去40年來心理學界對於無意識的相關研究,作者是耶魯大學的心理系教授John Bargh。整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楚,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分界為經,微觀的個體層次到鉅觀的社會、文化層次為緯,經緯交錯地闡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行動是如何受到看不見的無意識影響,意識又是如何為無意識的行為做事後合理化,讓讀者知道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想、那樣做。
首先必須指出,作者對於無意識的心理學定義不同於精神分析,是指自己意識不到或不用意識得到的自動化歷程,例如在街上閃車的反射動作,就是先做了才意識到。其中有兩個研究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女生數學不好的觀念是如何在小學前就深耕於美國人心中,以致於只要在數學測驗前提示受試者的性別就能夠無意識地促發刻板印象,造成女生數學測驗結果較低的效果。這個研究的意義在於指出,學校教育,跟一般人所期待的正好相反,並沒辦法改變刻板印象帶來的不平等,病根在無意識。另一個是,2014年,臉書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實驗,刻意篩選七十萬名用戶可以看到的貼文,一半的人會看到多出20%的負面貼文,另一半則會看到多出20%的正面貼文,結果發現動態較多正向貼文的用戶,之後會有較高比例被感染而發布正向的貼文,這種無意識的影響可以長達三天。所以各位不要再看超級歪的貼文了,你們會長歪的!
不過儘管研究資料豐富,有些地方我並不贊同作者的推論,例如在社會變革上,作者將政治意識形態的開放或保守也歸因於生物學上的基因決定論,過於放大了無意識的影響力,難道一個人因為遺傳到較強的恐懼基因就決定了他會在18歲時無意識地傾向投給川普?這樣的因果關係是否過於粗糙就交由讀者判定了。另一方面,這本書也充滿許多科學心理學家對於精神分析的典型偏見,作者如同他的同行一樣很喜歡調侃佛洛伊德,有趣的是這本書裡卻引介了許多已經被當代心理學實驗證實為真的精神分析假說。不過這些都不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因為光是裡面介紹到的社會、文化心理學的知識含量,就使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了。
5.《叛離、抗議與忠誠》 / Albert Hirschman / 難度:★★★★★ / 253頁 / 商周出版
Albert Hirschman,社會科學經典《反動的修辭》的作者,經濟學大師海耶克的學生,幫助猶太知識份子逃離納粹的引渡人,他最重要的著作《叛離、抗議與忠誠》中譯本問世了!如果2018年上半年你只能閱讀一本社會科學的書籍,《叛離、抗議與忠誠》會是最合適的選擇(挑戰?)。
這本書基本上從一個問題意識出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員工、消費者會繼續選擇抗議,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什麼時候會選擇叛離,直接跳槽到其他公司?這樣的劃分很清楚顯示,叛離屬於經濟範疇,抗議屬於政治範疇,試想:家長如果不滿學校的公共教育,應該將子女轉學還是與學校溝通請學校改進?前者就是用叛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儘管看來極端,卻是Hirschman以前的經濟學家典型的思考模式(書中以Milton Friedman為例),排除了政治討論的可能性,幾乎是在對民主說不,直接擁抱市場機制。而這正是本書的立論:一旦有了叛離選項,往往會使抗議這門藝術的發展萎縮。這本書就是要將政治行動的面向拉回經濟學裡,考察兩者如何交互作用,這裡不妨想想看臉書的壟斷或者台灣兩黨的政治選項,人們如何叛離與抗議?Hirschman的分析完全提供了我們新的視角。
我得承認對於非經濟學專業的我來說這本書真的很難,交叉彈性係數?無異曲線分析?累加型數列?終於理解當我在講康德、黑格爾哲學時朋友一臉黑人問號的感受,大概需要足夠的個體經濟學基礎才能進入這本書的脈絡,但是撇開這些模型計算不談,光是考察Hirschman在推論以及例證的方式就足以感受到這位思想家的博學與細膩。
這是對一般大眾來說很有挑戰性的一本書,前半部第一~五章較容易閱讀,後半部的模型推論無法理解也並不大影響掌握這本書的核心概念,不過如果你沒有興趣,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原本只想快快寫完回去寫劇本結果一不小心就寫了3000字😅
#所以到底有沒有人要看超級歪直播讀書六小時?
現代小學數學電子書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教館第56卷第9期《科學研習》月刊出刊了!「根據腦造影觀測發現,不論是單純聆聽音樂,或者從事音樂表演與創作活動,皆會使各種與情緒、回饋、認知、感覺及動作相關的腦區出現變化,甚至促進這些腦區彼此間的連結,這讓我們得以窺探音樂與人體大腦之間的奧秘。以大自然為師,人們模仿自然的音律,創造出令人覺得悅耳與心情愉悅的樂音。隨後人們發明樂器,將大自然單純的音律轉變為動人的音樂,隨著物換星移與工匠製造技術的進步,樂器的製作也愈來愈精巧,而功能也愈來愈豐富,其所需的演奏技巧也就愈來愈複雜與多變化。」簡單來說,音樂本身蘊含了跨領域的知識,本期專題「音樂中的科學機密」,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蘇萬生博士擔任特約主編,邀請物理科教師、音樂治療師、電吉他技師、資深Maker、合唱團指揮老師師及資訊工程師等相關領域專家撰寫文章。
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及公立圖書館都可看到紙本雜誌,另還有全文電子書版本,歡迎免費瀏覽或下載:https://goo.gl/8K5Bnr
本刊持續徵稿中,歡迎中小學科教教師及各界科普及科學教育工作者踴躍投稿,一經刊登,將致贈稿酬及當期期刊一本,以表謝意。
徵稿啟事:https://goo.gl/tEoLAV
本期目錄
(一) 總召集人的話(李隆盛)
(二)本月專題:「音樂中的科學機密」
1.音樂中的科學機密(蘇萬生)
2.音樂之所以動人(林歆敏)
3.從現代音樂玩數學(張瑋倩)
4.電吉他原來如此科學(林士傑)
5.烏克麗麗的科學原理與製作(林國憲)
6.利用MorSensor感測積木玩音樂(楊智喬)
7.歌唱酒杯的猜想(李柏翰)
(二)教學現場:一個有趣的撲克牌魔術(李祐宗)
(三)森棚教官的數學題:海盜分金幣(游森棚)
(四)科學讀書會:一眼就突破盲點的思考力:破解假數字、偽科學、不實資訊背後的真相 (白榮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