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話】研究完唔開工既機會係近乎零!
近日立法會復會,重推明日大嶼嘅輿論又出番嚟,早前已擱置嘅「中部水域人工島前期研究」撥款極有可能短期內再被強行通過(已通過)。有建制派議員話應該等專家評估完先決定起唔起萬億人工島【註一】,「點解做下研究都唔俾」【註二】,話反對嘅市民同議員霸道。
- 冇一個工程研究做左唔開工
但市民憂慮不無道理,翻查記錄,政府過去近10年,每逢做工程工務嘅可行性研究,無一個係唔可行嘅【註三】;一係講到項目非常可行,再唔係即使項目有困難,但政府都會「迎難而上」推展項目。而且睇番再早啲具爭議性嘅大型基建/規劃嘅可行性研究: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就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2004)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可行性報告(2005)
蓮塘口岸在香港境內的土地、規劃、交通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2007)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2008)
《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規劃及工程研究》 (2009)
高鐵、港珠澳大橋、落馬洲河套地區等極有爭議嘅項目就係咁樣被確立其需要同可行性。現實上,大家都知道高鐵同港珠澳大橋已經搞到「一鑊粥」,超支、延期、用量極低,日日蝕錢,變成「吸水大笨象」。所以市民有理由憂慮,即使有多個專家學者批評明日大嶼有前設、造價估算及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問題,是次明日大嶼可行性研究嘅結果必然係「可行」,市民將焗住硬食。
-港珠澳大橋的教訓-
呢啲大型基建「研究完必定可行」嘅劇本,其實一早埋下伏筆。以港珠澳大橋為例,2003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香港政府委託綜合運輸研究所進行嘅《香港與珠江西岸交通聯繫的研究》已經確立興建港珠澳大橋嘅需要【註四】,然後係2004年,先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處理點樣(how)起呢座大橋,由此可見呢類大型基建嘅可行性研究,唔會處理應唔應該起(why and what)嘅問題,而只係處理技術上如何起嘅問題,所以當一個基建項目走到呢步,其實就係勢在必行。
-明日大嶼 照辦煮碗-
明日大嶼現在就係呢一步。2017年,政府已經低調將「東大嶼都會」納入《可持續大嶼藍圖》,整個《藍圖》嘅宣傳,集中係大嶼山本島嘅「南保育、北發展」【註五】,同時將大嶼山嘅發展定位為大灣區「雙門戶」嘅重要節點;2018年「土地大辯論」,先將已經決定咗要起嘅「東大嶼都會」包裝成「明日大嶼」計劃,公眾先普遍認知政府要花巨額公帑填海。2019年,再被踢爆將有第二條高鐵由深圳直插「東大嶼新中心」【註六】。
-研究撥款已是終極一戰-
參考往績,現在嘅「前期研究」撥款,只係將整個大白象「拆件上市」嘅其中一部,唔存在話仲有得考慮「起唔起」呢個問題。政府巧立明目以「可行性」去咁拎撥款,背後往往意味住政府已經預咗要開工,大興土木。再加上依家話研究用繞過立法會監察既融資方式,呢個研究撥款好可能就係市民表達意向最後一次機會,唔係過左海就係神仙了。
#明日大嶼又嚟喇
參考資料
【註一】香港港台:有議員贊成明日大嶼先作前期研究 亦有人質疑倒錢落海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50496-20200919.htm
【註二】明報:陳健波嘆明日大嶼撥款未通過 重提示威者破壞收成期稱「年輕人無權毁上一代成果」 https://bit.ly/30z3jnM
【註三】2019年5月25日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會議的跟進事項 [PWSC (2019-20)5]
https://www.legco.gov.hk/yr18-19/chinese/fc/pwsc/papers/pwsc20190525pwsc-284-1-c.pdf
【註四】運輸及房屋局網頁 跨境交通運輸港珠澳橋歷史 https://www.thb.gov.hk/tc/policy/transport/issues/cbt_3.htm
【註五】文匯報:大嶼山藍圖出台 加快推動勿再蹉跎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6/05/WW1706050001.htm
【註六】明報:穗高鐵網駁「明日大嶼」 南沙抵港僅半小時 https://bit.ly/34GhsRC
🏋️ 支持土地研究工作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TG: t.me/liberinf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berResearch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
現在如何去深圳灣口岸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23條立法、全國性法律會否帶來Endgame,高度推薦我這位朋友的文章。
//最近重推「廿三條立法」的言論來勢洶洶,引起坊間各派爭論,有的表示要盡一切辦法阻止,另一些則說立法與否都照樣會抗爭下去。在這裡不厭其煩都要再次提醒一下,其實《基本法》第23條提到的「國家安全罪行」,現行本地法律早已有規定,其中一些如「煽惑罪」經已引用作檢控,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而17年前「廿三條立法」諮詢時亦已講明會將大部分相關的現行法律納入《國家安全條例》。這裡嘗試一幅圖綜合對應「廿三條」的規定和相關現行法律,給大家參考:
一)叛國:《刑事罪行條例》各種「叛逆罪」和「叛逆性質的罪行」,普通法的「隱匿叛國」和「有代價地對叛逆罪不予檢控」等
二)煽動叛亂:《刑事罪行條例》各種「煽動意圖」、「煽動行為」、「煽動刊物」等
三)分裂國家:上述叛逆罪中的「對國家發動戰爭」、「鼓動外國入侵」、「協助外敵」等
四)顛覆中央:同上
五)竊取國家機密:《官方機密條例》的「諜報活動」和「非法使用或披露受保護資料」等
六)禁止外國政治性組織在特區進行政治活動:《社團條例》有關禁制社團運作和制裁非法社團等規定
七)禁止特區政治性組織與外國政治性組織聯繫:《社團條例》的相關規定
有評論指若然「廿三條立法」未能成事,北京可能會直接將內地的《國家安全法》加進《基本法》「附件三」實施,法理上確是絕對可以如此。《基本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列入附件三的法律,限於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按本法規定不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範圍的法律」,只要人大常委延伸解釋「其他不屬於特區自治範圍的法律」,理論上什麼內地法律都可以加進去,還不用說第18條第4款的「殺手鐧」,即人大常委可藉由宣布戰爭或緊急狀態而引入更多內地法律,觀乎當下的局勢發展,未來亦非不可能。
不單只《國家安全法》,還有不少內地法律可藉由延伸解釋「國家安全」加進「附件三」,早前曾嘗試做一個清單,粗略估計至少包括《國家情報法》、《集會遊行示威法》、《戒嚴法》、《反分裂國家法》、《海關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反間諜法》、《反恐怖主義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網絡安全法》、《監察法》、《密碼法》、《引渡法》、《檔案法》、《立法法》、《軍事設施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還有《刑法》、《行政處罰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部分條文,範圍之廣,影響之深,難以估量。
至於列入「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如何在香港實施,根據《基本法》第18條第2款分為直接頒布或通過本地立法施行。現時「附件三」有13部全國性法律,當中有九部由歷任特首通過《憲報》直接頒布施行,都是宣示性質或原則性的法律:
《關於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關於國慶日的決議》
《關於領海的聲明》
《國籍法》
《特區駐軍法》
《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
《領海及毗連區法》
《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另有三部涉及具體實務操作和罰則,通過本地立法實施:
《國旗法》>>《國旗及國徽條例》
《國徽法》>>《國旗及國徽條例》
《國歌法》>>《國歌條例》(等待立法會審議草案)
還有一部《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按道理應同樣需要由特首直接頒布或通過本地立法施行,惟自2005年加進「附件三」至今,好像仍未提交條例草案,在「電子版香港法例」網站亦未見有直接頒布施行的相關《憲報》公布,以致其法理情況不明,這樣會不會算作「沒有忠實履行憲制責任」?
除了「附件三」,其實由1990年通過《基本法》到現在,這些年來北京通過有關香港的各種「解釋」和「決定」等「其他憲法類文件」亦不在少數,涉及如特區邊界、《國籍法》在特區實施的問題、居港權、政改五部曲、深圳灣和西九口岸實施「一地兩檢」等範疇,甚至當年是先有人大成立特區的「決定」 ,然後才通過《基本法》,可見「兩制」法理基礎之隨意和薄弱,這些在筆者年前的短文〈先有「決定」才有《基本法》——新香港的政治現實〉已有討論,在此不贅。
本地情勢如何發展,「廿三條立法」會如何進行,會不會進一步收緊自由,立法會選舉會否無限期延後,不論何時都應作最壞打算。如上所述,現行本地法律已有足夠條文讓當權者「依法」收緊控制,而繼續推動「廿三條立法」,本質上是進一步對香港社會內部宣示主權和文攻武嚇。現在北京趁歐美各國忙於處理「武漢肺炎」疫情而無暇兼顧,加緊為「廿三條立法」強力造勢,再次印證香港命運與國際政治密不可分。面對內外交困,北京在可見將來策動「武力走出去」的沙盤推演,或會在「四海」(臺海、南海、東海甚至黃海)製造疑似武裝衝突的事端,既可轉移國內社會矛盾和經濟持續惡化的視線,亦可藉此遂行其他目的。一旦北京宣布進入戰爭或緊急狀態(或只作備戰姿態而毋須真打),人大常委便可「名正言順」將《國家安全法》直接列入「附件三」實施,同時可引用現行本地法律如《刑事罪行條例》中的「叛逆罪」,以「通敵」為名大規模搜捕反對派,再以香港隨時會成為敵國攻擊目標為由(不一定是動刀動槍,而是金融戰或網絡戰等),引入更多內地法律,嚴格控管金融市場、網絡通訊、媒體廣播、社團工會等,貫徹「全面管治權」,倘若如此,將標誌著香港特殊地位和體制的結束,「廿三條立法」、立法會過半、「兩辦」干預等都將成明日黃花。無論如何,香港因國際地緣政治而崛起,以眼下國內外的情勢發展,我城未來若因地緣政治而終結,只能道「其庶幾乎」。//
現在如何去深圳灣口岸 在 Alvin Yeung 楊岳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時回應林鄭記招】
林鄭:接受強制隔離人士傳染風險低
AY:政府係咪唔知道現時有受感染確診人士病徵並不明顯?可以係冇發燒?
林鄭:政策目的只為減低跨境人流
AY:咁點解要減低人流?咪就係希望可以減少來自疫區人士來港,保障香港人安全。但一日仲有跨境人流,風險仍然存在,咁同政策目標係咪背道而馳?!
林鄭:截至下午4時,三個口岸入境人數:8953人,90%以上係機場,陸路口岸入境人數:807人(港珠澳:682、深圳灣:125),要接受強制隔離令者有161人
AY:當中有幾多內地居民?入境8,953人,點解得161強制隔離?當中有幾多屬於從內地入境卻沒有受到隔離?
林鄭:161人中,148人喺家中檢疫、11人於酒店、2人入住暫住設施。其中143名是香港居民,18名為非香港居民
AY:政府需要第一時間公開家居檢疫所的牽涉大廈/屋苑名單!
林鄭:當局會用電話聯絡此等人士,確保他們已去到指定地方,亦會做突擊檢查,警方已對10人家訪;政府亦正用Whatsapp / 微信的實時地點分享功能,確保隔離人士在家
AY:我出街嗰陣時將個電話放喺屋企得唔得?
林鄭:已動員500名公務員及義工提供服務,如社署為8名人士提供日常生活必須支援(如食物)
AY:相關人士有沒有足夠保護衣物?萬一做義工期間遭受感染,政府如何賠償?
林鄭:內地往香港旅客離境時已做體溫檢測,內地部們也會勸沒必要來港人士不要過境
AY:如果有人刻意隱瞞,例如吃退燒藥才過關,又如何?在關口勸喻,是否意味特權人士可以來港,無特權的庶民就要調頭走?
林鄭:政府已透過駐武漢辦事處接觸當地滯留港人,港人可以使用網上問診服務。特區政府已幫助有需要港人運送藥物
AY:為何不包機接他們回港?是特區政府不願意還是有其他原因不能做到?
林鄭:關於口罩方面,已協調內地部門,成功向醫管局等部門輸出口罩達到1,700萬個。物流署也接觸超過400個供應商,已接order有4,800萬個,已送到香港的有300萬個
A: 夠香港用幾耐?特區政府在處理香港故宮設計時可以特事特辦繞過既定程序?餘下4,500萬個甚麼時候到港?
林鄭:但訂購咗嘅物品,未必能如期送到香港
AY:香港人沒有興趣知道你訂購過程遇到甚麼難題,只在乎特區政府如何保障香港人的性命
林鄭:如果社會各界有途徑買到口罩,如方便,請轉介俾特區政府
AY:特區政府十多個駐海外經貿辦,每年使用5億幾公帑營運。過去多年來他們的工作不就是聯絡當地商界?今次搵極都搵唔到口罩,是否失職?
邱騰華:關於世界夢號,船上四十幾個有病徵人士經檢測後全部呈陰性,與醫學專家討論後,將對1,800人做全面檢測,需時最長四日,若全部陰性乘客就可以離開船隻
AY:停在橫濱的鑽石公主號呢?船上的香港人現在正在求援,我們辦事處也收到相關求助,我也已向邱局長反映,政府駐東京經貿辦何時才向他們伸出援手?
林鄭:使用未入伙的火炭駿洋邨作檢疫中心是應付疫情需要,希望社會諒解,表示希望取得沙田鄉事委員會支持
AY:上個月尾先講過不會再使用未入伙公屋作檢疫中心,幾日就反口。同埋點解係沙田鄉委會?當區區議員難道就不用諮詢?已經確認獲得入伙的準居民,大部分為基層香港人,原本準備二月底三月頭可以入伙,當中有部份已經結束現在居住的租約、為裝修落訂金、甚至為子女轉學校,他們的意見就不需要理會?更甚者,為何他們要透過睇新聞才知道自己的「準新居」會被用作檢疫中心?
現在如何去深圳灣口岸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第一: 麻雀館賺幾錢?
全文內容:
(旺角卡門電影開端) 這樣的電影已過時了! 已是30年前了。我並不是鼓勵你去賭錢,不過真的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揭開麻雀館這個神秘面紗。我走遍港九新界七間不同的麻雀館,與不同的負責人私底下了解過他們如何運作。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下《十大麻雀館如何經營? 你要知》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麻雀館每月從中抽取利潤(俗稱抽水)超過千萬,是真的! 但成本高到你不能相信,為了留住客人,什麼都會送,成本十分驚人。一旦計錯數,隨時會蝕本。但要記住,是麻雀館,並不是麻雀會! 麻雀會只是普通「會所牌照」,不能抽水,牌照並不值錢。麻雀館就不同了,並不是有錢就能夠買得到。要了解麻雀館,先跟你講解一下相關的歷史。
麻雀館的歷史一定要先提雞記,與他的始創人:麻雀業鼻祖—林坤。1933年他於廟街經營了雞記士多專門售賣零食,當時如果沒事幹,便會於門口擺放幾張麻雀枱供街坊打麻雀耍樂,每人每日收一毫子。怎料來打麻雀的街坊越來越多,麻雀生意越來越好,便索性關閉士多業務,而其他士多又效法,法例又沒有監管,從此越來越多的麻雀館相繼誕生。
後來由於太過盛行,1955年港英政府決定立法全面禁賭,頭號目標就是要打擊全港成行成市的麻雀館,令麻雀業瀕臨滅絕的危機。
人稱雞叔的林坤,就組織了一個「港九麻雀商會」跟政府理論,指出打麻雀乃中國國粹,亦是平民百姓的消遣娛樂,有錢人可以去賽馬,但窮人又可以到哪裡消閒呢?
他認為香港人打麻雀就如外國人玩啤牌一樣, 如果要禁麻雀,不如一併禁啤牌。 再者,啤牌可以安安靜靜於家中耍樂,但麻雀噪音比較大,容易影響鄰居,因此於麻雀館內有規範的情況下會更好。經過他一連四個月的游說,終於能夠說服港英政府,於1956年刊登憲報,宣佈麻雀業合法化。並以一副麻雀牌的總數144隻作上限,發出144個牌照。 油麻地雞記亦因此而成為香港第一間持牌麻雀館。
當時港英政府為免鼓吹賭博,牌照上英文名稱是以Mahjong School (麻雀學校), 因此輸錢會被取笑為交學費。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麻雀館的現況? 以前麻雀用竹製造,因此麻雀館又名竹館。麻雀館一向予人感覺是江湖人物的生意—品流複雜,烏煙瘴氣,粗口橫飛,龍蛇混雜,打架霸地盤,刀光劍影,無法無天,動不動就拉去後巷拳打腳踢,沒有監管的九反之地。加上七八十年代,很多警匪/英雄/江湖電影中,麻雀館內的暴力情節為大眾洗腦,如果你未入過麻雀館的話,以上全部都可能是一個假像。
因此,2007年起業界就團結起來,全行通過不能夠再將麻雀館外借拍江湖片,免得形象再受損。
但老實說,形象已經負面便很難改善,令很多第二/三代皆不願意接手,再加上顧客群老化,最衰落的時候是2003年沙士一役令到很多間麻雀館倒閉。新牌又難以申請,舊的相繼倒閉,現在全港就只剩下大約六十間持牌的麻雀館。
沙士後鹹魚翻生,多謝 (1) 自由行,(2)新移民,(3)很多麻雀館都放棄廣東牌, 引入深圳牌的碰槓牌玩法,亦即全沖牌,俗稱「跑馬仔」以鬥快食糊為目標, 只可碰,不可上,不再浪費時間造牌及計番,除食糊能夠收錢外,開槓亦有錢收,以及 (4)自動麻雀機的盛行,縮短時間至每局三至五分鐘就完成,立刻付款。減少出千的機會。新玩法吸引了不少年青人以及大陸客,現在可以說是從返麻雀業界的黃金歲月。
第八: 黃金歲月? 麻雀館如何出牌? 現在的牌照正式稱為「麻將/天九牌照」,由民政事務總署發出。出牌條件包括:
. 不得於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以外的時間營業
. 18歲以下人士不得內進
. 不能向客人提供任何貸款或賒帳
. 抽佣不能多於牌照列明的上限,一般是5%
. 持牌人必須親自經營管理,不能轉讓牌照等。
以上項目都比較容易執行,以下3項條件才是最難以執行:
(1) 你需要證明申請人是合適經營麻雀館;(2) 地區有確實的需要去開設多一間麻雀館(public demand);以及(3)充分考慮區內人士可能會提出的反對。如果我家樓下突然開了一間麻雀館,我也一定會反對。
難怪行外人想申請麻將/天九牌照根本上是不可能。即使是行內人,也起碼要申請一年至一年半。期間還要納空租,所以麻雀館若非自己的物業是相當難申請的。
還有請你留意一下,中環/上環/西環/柴灣/小西灣/赤柱/ 將軍澳/九龍灣/青衣/東涌/沙田/上水等等地方,皆沒有麻雀館。 並非因為以上各區均沒有public demand,而是政府根本不願意通過申請。
第七: 麻雀館內有什麼設施呢?一進入門口,先見一見關公。記住營業期間要持續上香,避免得失意頭而導致輸錢。除了傳統祭品之外,最緊要擺放足夠的生薑,何解呢? 因為「夠薑」(夠膽)。 我錄這一條片都可以算是夠薑了。
茶水間,全場閉路電視,當然是以防有人出千,以防員工中飽私囊。牌例介紹, 若然不明白便可以問人解釋到你明白為止。牌種吊牌則顯示每張枱的注碼,當抽水後員工會拍一拍吊牌表示已經抽水。牆上面會有水兜,兜著已抽水的細額面鈔及銀幣;而水箱則用來裝金大額面鈔。
賽馬有分草地及泥地。而打麻雀亦一樣。舊式廣東牌用的是酸枝木檯面,因是啡色,故行內稱之為「泥地」。而新式的全沖牌(深圳牌)改用的電動麻雀枱,一般是綠色絨布檯面,故行內稱之為「草地」。 由於流轉量快及抽水量多,因此絕大部分都會選擇「草地」。
第六: 麻雀館規則
不要想得太複雜,比起廣東牌簡單得多。Really?! 我是麻雀門外漢,但我去了七間麻雀館打麻雀,一入去我就會選擇最細注碼的枱,通常100/200,與另外三個陌生人打牌,並說明我是初哥,會比較慢。他們都是很友善的,還會教我打牌。如果不夠4人呢? 沒關係,他們還有「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方便幫人客湊夠4人開枱。
我雖然前後支付了一千多元的學費,但其實我都有食糊的。再加上其中幾間,一進去便給我利是,足足100元,對於我這個「運吉」的客人來說也算不錯。
牌例? 打法為大陸碰槓牌(即跑馬仔),以鬥快糊牌為目標。不用造牌或計番數,只準碰牌(例如三隻九萬),不準上牌(例如一二三萬)。開槓即收錢 (例如4隻四萬)。以100/200為例,自摸明槓每位收100,自摸暗槓每位收200,打牌給對手槓,一人輸300,如槓後自摸或再槓就三家均需付款。出沖,一人輸200。自摸食糊每位收200,自摸之後再中獎馬,每位再收多200。何謂中獎馬呢? 意指你食糊後,會有一次機會,按你的位置要抽到以下的牌就可以贏雙倍錢。所有牌例要說也說不完,但基本上沒有什麼技巧可言。行內人會形容為八成靠運氣,兩成靠技巧。
試想想,我這個初哥,去了七間,也只是輸了一千多元。如果去澳門絕對不只這個數。與澳門不同的是,你是與賭場對賭。而麻雀館則純粹抽水,誰贏錢就抽水5%,可以說是沒有風險可言。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持牌人—即是最終負責任人,任何責任均需由他來承擔。
頭排—即係店舖總管,通常會站在舖中間,一眼關七。
巡場—負責看守自己範圍內左右兩邊的麻雀枱
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麻雀館給他們的指引,一般都是「贏少少或是打和」,避免大輸大贏,以吸引客人繼續打下去。
圍場—即是穿便服的戥腳,又稱「特約客戶commissioned player」。免得讓人客有被三個制服人員包圍的感覺,好大壓力的!
後生—即是跑腿,幫人客買零食/交電費/買餸等等
茶水—即是斟茶遞水
水袋—即是拿著錢袋到處走,負責幫人客找零錢及抽水
櫃面—負責現金收支
庶務—即是打雜
賬房—即是管數
以一間三十張枱的麻雀館為例,員工足足有六十人以上。麻雀館的工作,一般都被認為是「筍工」。每一位員工都入職數十年都不願意辭職。何解呢? 雖然上班12小時,但通常都包括膳食時間及小息時間。零售業通常上班六天才放假一天,但麻雀館則是上班兩天便放假一天。
何謂資本主義? 我現在就展現一個最完美的典範給你看。麻雀館行規,如賺錢呢? 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我重複,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基本上除底薪以外,按職級分份數多少,頭排分兩至三份,後生分半份。以二線區的麻雀館為例,每月每份花紅約七千元至萬蚊,如果旺區,如旺角,一個普通女工的月入隨時高達六至八萬。 以前就會日日結帳分紅,不過由於太麻煩了,現在已改為每個星期分紅。是否好過一般上班族要等到年底才有分紅呢?為什麼我會知? 不是我編的,而是「鷄鳴報喜」這本書有寫!
第四: 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了解完行內的術語你便會明白了。
銀頭—每日開店時做生意的現金
水份—麻雀館每日抽水生意的收入,一般都是抽贏家的5%。
上數/下數—即是指員工落場戥腳,贏錢就是上數,輸錢就是下數。行內人士稱,一般都是輸錢的, 因為一家對三家,卻只玩一會,輸錢的機會率當然比較大, 平均約10-20%。
看看這張「上下數」更紙。最頂的數字就是員工圍客編號,上半紅色字是「上數」,下半藍色字就是「下數」。
還有:
大閘—就是每日固定支出,例如人工,租金,水電等
小閘—就是每日不固定的支出,例如人客的餐飲費,利是,日用品等
哪麼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好簡單,你就要睇「收實」。
收實—就是水份(即是5%抽水)減去大閘、小閘(即是固定支出及雜項)、再加/減上下數、即等於每天的盈利或虧蝕。
但要緊記,老闆只收六成,其餘四成會分給員工,這樣才能夠上下一心,真是良心企業。我還未做得到!
第三: 麻雀館最大的成本是什麼? 店舖通常都是自己的物業,因此並無租金可言。員工人工? 賺錢才會分多點給他們。
要吸引新客,留住舊客,最大的成本當然是顧客服務。來到麻雀館打牌,舖內固然有免費茶水及小食,想叫跑腿幫手買零食或者叫外賣都無問題,想吃得比較好?魚翅/鮑魚/燕窩,都無問題。交水費/電費/去街市買餸兼接小朋友放學呢? No problem! 最緊要是你留低打得開心。當然大家做生意,如果你打得細,便不要要求太多了。
對於大陸豪客而言,正! 專車口岸接送,包飲、包食、包住、包shopping。聽說,人客撞壞了別人的車,麻雀館都會負責維修費。成本是否很高呢? 行內人士稱,這些貼身客戶服務的成本已佔了水份的二至五成。但如果你不是這樣做,而其他行家做,你便會流失客人。真是生意難做,這也是業界最擔心的成本失控。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這些情節,過氣了。雖然間中都有報道,稱麻雀館有人出千。但近年真的不太多。如何防範呢?
(1) 麻雀館的麻雀牌一般比較大隻一點,較難用掩眼法。現在碰槓牌的新玩法, 簡單,快,亦都比較難出千。
(2) 一般幾個朋友入去,都要分開枱坐,免得幾個串通。四周圍都是閉路電視, 加上幾十對員工的眼睛望實哪個熟口熟面的老千出現,一見到你打牌的方法出現問題,就會馬上請你走並跟你說:「外面有人找你」,你便明白了。
最後,第一,麻雀館賺多少錢呢?
現在香港最大的麻雀集團就是瑞興麻雀,包括瑞昌、瑞豐、誠興麻雀館等。由前探長石鑑輝創立,人人都知道他身家幾百億。代表麻雀館,肯定賺到錢。新玩法、新移民、新遊客、新設備,成為麻雀館近年的四大新動力,但政府現在又難發牌, 我自己親身去了好多間麻雀館,都要排隊打牌。往往旺足12小時。現在就要跟你計數。
以一間麻雀館有三十張枱為例,每局玩三至五分鐘,即是一小時就能夠玩12局,三十張枱,12小時,全場全日就有4,320局。我明白,未必由朝旺到晚,就打個七折,即是每日3,000局。
注額平則街坊100/200,貴則旺區10000/20000,開槓馬上付款,自摸三家付,中獎馬又雙倍,就當每局平均係300/600,明槓每位300,再自摸食糊每家收600,合共2,700,抽水5%即係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