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顧:🇬🇧 莎翁課綱的古文觀止?】
倫敦生活A to Z:這是一篇回顧英國古文的轉角古文。內容希望以這幾年的莎士比亞文學課綱問題,來討論令人熟悉、且爭論不休的教育活化困境。(圖為BC與莎翁名劇《理查三世》。)
莎士比亞在當今英國的課堂上,究竟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故事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進入二十世紀之際,英國正逐步將義務教育延伸到中學,英文也逐漸取代古典學成為教育主軸,莎士比亞可說是「英國之光」般的存在,這位備受崇敬的英格蘭紳士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劇中角色深刻描繪人性與普世價值,超越時空限制。另外,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也相信,接觸莎士比亞這種「精緻文化」可以陶冶性靈,讓人變成更好的公民,並在道德、心理與情感上得到長足的發展。
到了1960年代,儘管政府的紐森報告(Newsom Report)仍堅稱「所有學生都得從偉大的文學作品中獲得啟蒙體驗」,然而教育現場普遍的聲音是:莎士比亞好是好,但對青少年來說實在太難了,因此,現實上逐漸演變成學習成果比較好的中學會教莎翁作品,學習成果比較差的學校就直接放棄。
在此同時,劇場與學術界也傾向讓莎士比亞漸漸脫離英國道統的代言人角色,不再迷信其不可撼動的「唯一價值」、「正統詮釋」,體認到莎劇是流動的文本,導演、演員與作家也可以參與其中,著名的劇場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之作品便是一例。
然而,莎劇到了此時仍未成為全國課綱的指定文本,因為全國課綱根本還沒誕生...
#ToBeOrNotToBe #學來學去只會這句 #莎士比亞 #英國 #文學 #劇場 #教育 #課綱 #文化政策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