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外的意外】
也許因為吃抗生素容易嗜睡,以致睡眠一整個補滿,十分充足的緣故,這幾天精神狀態較佳,閒談到這回受到細菌感染一事,結果娘親突然提起道她跟朋友聊起,說懷疑哥是不是打疫苗的時候在醫院就受到了感染…
再怎麼說,在統計上,醫院裡頭出現葡萄球菌的機率確實比日常環境更高出一倍以上,這樣的感染管道也時有所聞,希沙良自己雖也早想過有一定的可能性,只是現場的醫護人員其實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也都有努力在做清消,這事也只能說是個不幸的意外了。
在一般人心目中,「非意料中的事情」常會認為就是意外,不過就保險而言,「意外」的定義則更加嚴謹。偶爾會聽到有人說,啊我這個就是意外呀!我也不想這樣,為什麼意外險不賠?
相對於其他各種的人身保險,意外險的費用相對低廉,少少的錢就可以獲得很大的保障,只是保險要獲得相關的理賠,自然會有一定必須要合乎規範的條件限制。意外險出險的前提,也就是所謂「意外」,其定義為:「外來、突發、非疾病」,以上條件皆必須符合。或許,說是「意外事故險」或較完整的「意外傷害險」,大家會比較容易理解,舉最常見的例子,就像是交通事故、跌倒,以及工安相關問題所導致的受傷、骨折之類(日本即是使用「傷害保險」一詞,英文中的casualty也是帶有不意受傷、遇難的意思。)。
與意外相對,必須要先排除的,當然就是「疾病」,除了本身帶有的疾病之外像希沙良這樣非預期地受到感染,也是屬於疾病。在與保險業務人員聯繫的時候,對方首先開口就是詢問這事。希沙良立刻回答:「是疾病,非意外。」,而後雙方再來確認是否可能有符合理賠的相關保障。在這回的CASE裡,因為個人沒有選擇住院,所以能夠申請的,就只有屬於醫療險的門診手術部分可以送件(可能有定額給付或實支實付的方式,要依當初投保的保單為準)。
此意外非彼意外,可不是所有心理上非預期的意外都能夠申請意外險的唷!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台灣人的意外,像是闖紅燈「意外」被警察攔下來,買股「意外」被套牢,「意外」得要奉子成婚之類,根本只是統計學上的機率問題,其實本來就有可能性,一點都不意外呀!
(好啦,配圖還是放一下這回很辛苦才申裝成功的AZ戰隊證明小黃卡唄!)@希沙良的部屋。 #台北 #某處
-_
《希沙良的部屋》部落格➡️kisara.fc2.net
更多IG限定獨家請發落➡️bit.ly/kisaraig
-
#希沙良的部屋 #疫苗 #阿斯特捷利康 #AZ #醫院感染 #葡萄球菌 #保險 #門診手術 #醫療險 #意外險 #疾病 #理賠
#ワクチン #アストラゼネカ #コロナ対策 #コロナに負けるな #傷害保険 #タイペイ #台湾
#COVID19 #AstraZeneca #vaccine #casualtyinsurance #instacool #taipei #taiwan #kisara #fallowme
理賠率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認真減碳就會完蛋!低碳、減排浪潮開始從電力部門逐漸擴散到交通運術部門! - 散裝船股王搶造節能船 不只環保,更是生存問題!(08/03/2021 商業周刊、風傳媒)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文/韓化宇 、 責任編輯/周岐原
「以前我在訂造節能船時,同業笑我:肖ㄟ(台語:瘋子)!市場這麼差,你還不多存點錢,造什麼節能船?」散裝航運股王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與商周4個小時的訪談中,重複了10次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節能船不夠將退出市場」
1999年成立的慧洋,是台灣船舶數最多的散裝航運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船東」之一。今年第1季,慧洋稅後淨利8億9千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19元,兩個數字,皆居所有上市櫃散裝航運公司中之冠。
特別的是,針對未來趨勢的節能船,它們已先布局,預計到年底會有近5成的船,都配節能引擎。「這個比率在國內是最高的,」船舶設計及工程服務公司天星顧問總經理張長根說。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藍俊昇自信的說。
藍俊昇與胞兄四維航運創辦人藍俊德,出生在澎湖的航運世家。退伍後就投身海運界的藍俊昇,跟大海搏鬥半世紀,古稀之年的他,雖年過半百才創業,卻建構了台灣散裝航運界最大的船隊。
它擁有138艘船,主要競爭對手裕民、新興、中航、台航、正德的船加總起來,也不及慧洋多。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當前,航運界最大的挑戰,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對於減碳的規定越來越嚴格。今年6月,IMO通過新規定,2023年後,將限制船舶的碳排放量。這項新規,可說是船公司的「大魔王」,根據統計,2023年後全球的散裝船有高達47%無法達到標準,貨櫃船更有高達53%無法達標。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楊鈺池表示,不符合IMO環保規定的船,到了港口很可能被扣船,「船被扣,會留下紀錄,沒人敢租這艘船了,等於被宣判『死刑』!」
張長根認為,IMO減碳規定「是玩真的」。這代表著,減碳不再只是停留在社會公益的層次,而是關係到一家船公司能否經營下去。
多年前,慧洋為何會想布局?
時間回到2013年。
當時,散裝航運市場正處於低谷,同業都在大幅縮減造船的資本支出,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Clarkson統計,全球散裝航運公司的訂船數占現有船舶數,在2009年達到高峰,超過80%。但該比率在金融海嘯後如自由落體般下墜,最低時只剩8.4%。
然而,藍俊昇卻也聽到,國際級競爭對手都在準備造節能船,布局未來,於是他決心投入,積極花錢訂新船,但也招來小股東反對。
單看財務報表,他的資本支出和利息支出都高於同業。若看今年第1季,它的預付船舶款金額,還比營業活動產生之現金流入高。
被股東罵 也要砸錢拚規模
每次慧洋的法說會上,分析師都會關心,慧洋資本支出及利息支出如果能「少一點」,獲利表現是否會更好?每年小股東則會來抗議,慧洋太會花錢,導致股利配得少,在景氣谷底時期,慧洋的競爭對手裕民,其股利配發率平均高達9成以上,慧洋的股利配發率平均只有5成左右。
由於他在慧洋持股比率高達近5成,在董事會上沒有人挑戰他「投資未來」的堅持。
2009年,慧洋約有51艘船,現在擴張到138艘船,等於金融海嘯後,慧洋不但沒有縮手,船隊規模還逆勢成長1.7倍,其中不少是配置新世代節能引擎的節能船。
其實,慧洋是最晚踏入散裝航運的航商,但能後來居上,也跟藍俊昇敢於投資的營運邏輯有關。
多數散裝航運公司的營運模式,是自己攬貨,收取運費,或將船短租給租家。慧洋則是將高達9成的船長租(通常1年以上)給客戶使用。
其主要租家是日本大型航商,如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等;也有國際大型糧商,如加拿大最大的糧商Viterra等。
「包租公」營運模式雖有一個缺點,就是當海運市況大好時,因為是長租,沒辦法即時調漲運價,當下可能錯失賺「順風財」的機會;但當市況轉差,運價暴跌,它能避開重大虧損的風險。
因此,慧洋2010年上市後,儘管航運市場委靡不振,卻沒有1年虧損。
也有船公司想仿照慧洋的營運模式,但這個模式要成功,船隊規模必須夠大,也就是你必須敢投資、敢造船,光這一點,很多同業就卻步。
「我每年賺到的錢,幾乎都投入造船,錢不夠我再向銀行借!」藍俊昇表示,他大可選擇,維持50、60艘船的規模即可,「這樣我管理起來反而比較輕鬆,」但問題是,航運業不像科技業,競爭力是來自技術創新,要領先別人,「規模經濟」是一大關鍵。
他舉例,大型糧商長租船載運穀物,但有時景氣突然升溫,需要更多的船載貨,船舶多的公司,就有辦法臨時增派船隻給糧商使用,「久而久之,大型糧商覺得隨時能跟你租到船,就願意跟你長期往來,這是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
願意看長期,人就會願意做麻煩的事。一名跟隨藍俊昇的老臣觀察,慧洋初入市場時,為了爭取客戶,別人嫌麻煩而不願提供的服務,它會費心思去解決。
舉例來說,大多數船東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航行時必須繞開海盜多的海域,但刻意繞遠路,運送的時間拉長,對租家來說總是不便。
但藍俊昇思索,穿越海盜出沒的海域,固然有風險,「但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嗎?」
於是,他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保險公司協商,若遇上劫船,能幫忙理賠部分的金額,還在船上安裝對抗海盜的設備,並聘請海上保全護船。
全副武裝後,海盜發現要搶慧洋的船「吃力不討好」,就改搶別的船。慧洋還發現,租家為了縮減航行時間,也願意承擔這些額外的安全費用。
就這樣,租家覺得跟慧洋往來,限制較少,安全也不輸人,於是跳槽。口碑傳開後,慧洋有不斷增長的客戶做為支撐,才更放膽造船,呈現良性循環。
現在,慧洋內部又養了50、60名工程師,專門負責研發節能技術,如何讓一艘船用最少的油,跑最遠的航程。
慧洋是散裝航運股王,受惠今年散裝市場復甦,慧洋7月19日除息,但立刻就填息,顯見投資人的信心。元大投顧出具的報告分析,目前散裝新造船訂單量仍低,且造船廠要增加產能不容易,在船舶供給增加有限下,慧洋近3年展望樂觀,惟報告提醒,慧洋的歐洲線收入比重提高,歐洲客戶穩定性高,但要求也高,是未來挑戰之一。
我們問,他這麼晚創業,為何沒有急於收成,反而要一直把獲利拿去投資未來?
藍俊昇說,他對自己的期許,就像慧洋的英文名Wisdom。人得有看清未來的智慧,才不會被眼前的困境迷惑,而喪失領先對手的機會。
「該做的就去做,時間,終會證明你是對的,」藍俊昇這麼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848553
♡
理賠率英文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集目錄出爐囉 ~~~感謝各位斗內大德的贊助,代表還是有人願意聽非莒光論述。
然後感謝這次又被下黃標,但直播觀看人數,破新高!
Part One 哈哈,你王大師逢韓必龜!
1:22 也就是遇韓則三振
4:41 為何「消滅中華民國派」與對岸有可能是做掉韓總的主因
6:31 蔡英文可能比馬英九還要藍
7:34 韓總真那麼反中、反共嗎?沒有啊
11:05 表面上紅、藍、綠打成一片,實際上,除了庶民外,大家都一家親,哪來啥兩岸抗爭?
11:50 大家有聽滿城盡是黃金甲,發哥說的話嗎?
13:20 韓鐵桿議長跳樓。家屬下「禁談令」,藍綠立即定調自殺,跟李新一樣;許議長非權貴,比較像市場與兄弟
14:29 正確,1 年半前不看好他,卻席捲全台;去年看好他,輸了;昨天認為DPP不會那麼狠;大錯透錯!
16:50 為何老共會比較愛蔡、非韓
18:27 中國共產黨的光明會影子
20:35 好啦,除此之外,其他應該還好,以下開放網友提醒我槓龜的部份;沒在閃!
21:40 趁機把最近槓龜的一併揭露,作為正確使用王大濕說明書:
22:30 人民幣貶到一個可笑地步;說東京奧運9月辦,目前渺茫、說沒貿易戰,但的確有部份關稅;黃金之前雖有佳績,目前留校察看
24:29 余天他女兒癌症又突然好轉惹,好巧喔~每次沒選舉就會好轉~
Part Two 最近發生什麼事?
29:53 再度見到663個6,但要倒著看,學披頭四唱片
34:40 還是認為有做票,但無關勝負,只是為了要傳達「密碼」
35:35 前瞻二期剩餘4400億還沒過,應該6月底前會審;目前藍綠都沒太大意見
36:02 國民黨為何這次沒錢沾抗爭?有無妥協?拿什麼換?目前看來非韓
38:35 罷完韓後,高雄議會藍議員依然多,不見得不會是KMT續做
39:24 很多人說國民黨很弱、完了?不會阿,上次說完了就出現韓流,但各大藍市長不能留韓,其他都留,尤其是處理兩顆子彈的侯
42:48 挺韓直播主與挺蔡直播主的人數差別,為何蔡能有817?作票!
43:42 美聯社報出4月韓國大選用華為電子作票、華為沒事、台灣5G開始頒執照
45:21 罷免前紅統人士集體呼籲搞掉「中華民國派」
46:45 罷完韓後,高雄議會藍議員依然多,不見得不會是KMT續做;前瞻交換論依然在,只是非你韓國瑜當,誰當?誰是最後贏家?
48:25 非藍、綠、紅,而是階級差別
49:10 許議長之死與綠營差別;談談一些最近的「指定881者」
51:24 談談橫跨藍、綠、紅的慶富案
52:36 誰從韓、許之敗獲利了?
53:48 選罷法不公,藍營媒體守門人馬上喊:「不要提罷免無效、不要濫復仇式罷免」;還有人提議將此法修回;韓成唯一「指定罷免者」。誰獲利?
56:31 當然要原諒,但之前一定要賠償
57:28 最近罷韓媒體集體遭殃,蘋果黎智英被捕、年代KTV被燒、民視郭倍宏搞掉;東森內線交易罷韓前一天上報
59:01 銅鑼灣書店反大熱、對岸學生入台呼聲大、小明問題受到正視、罷免前紅統人士集體呼籲搞掉「中華民國派」、大同之爭陸資蔡表哥選陸資岳父當獨董
Part three 罷韓深層意義
1:01:07 罷韓深層意義;勿忘深層政府!
1:01:53 與小英搞定反送中後,陸企如今可在港上市了,感謝蔡深海同志;香港國歌法過關、小英補上廢港澳條例一刀、徹「廢兩岸統一」法、ECFA沒廢、通過台企11條、哪來啥武統、東沙群島IPO?
1:03:09 老藍男李大維接任海基會董事長;
1:09:48 很多人說國民黨很弱、完了?不會阿,上次說完了就出現韓流,但各大藍市長能留韓,其他都留,尤其是處理兩顆子彈的侯
1:0510 與其是中華民國道統之爭,我看到的是泛兩岸階級鬥爭,蔡深得習大與黨產之心
1:04:55 與其是中華民國道統之爭,我看到的是泛兩岸階級鬥爭,蔡深得習大與黨產之心;臺鐵殺警案老爸過世、又再喊「社會安全網」,我預測大監控社會用來管賤民
來到你斗內、我回答時間:
1:07:31 感謝斗內主J,他問:1.+我認為議長的離世讓韓保留在政壇的一現生機,大濕認為呢?+2.+論九月海峽論壇(談ECFA?或配套?)及十一月RCEP對台灣經濟衝擊的可能性?
1.我建議韓不要在忍了,低調、低調,最後一刻蔡宣布黨級罷韓時,那幾秒可能感到背叛
2.兩岸還是不會有大動盪,畢竟,蔡很配合
3.RCEP衝擊多半在嘴上,反正ECFA不廢,代表老共不會真撕破臉,要瞭解私底下的暗盤交易
1:11:22 感謝斗內主芽問:中國六四前眼睛集團進入再配合90年代全球化成為2020的世界工廠,是個永續套路。請問:網路泡沫20年後,全球人們被網路綁得更緊,這次貨幣數位化第一波可能“泡沫化”嗎下一波會綁更緊嗎?美x子比台x子慘嗎
-比特幣可能泡沫化,但區塊鏈技術不會
-下一波就是法定貨幣層級的區塊鏈技術,如DCEP、數位美元、臉書Libra幣等
-全球所有x子都慘,但不會比其他時間更慘,因為一向如此,只是未來成本降低,有臉書與卡提諾狂新聞就可把賤民搞定
1:16:46 世光說以後美國會狂升息~大師說會負利率~到底會怎樣發展???
1:17:47 感謝斗內主Gloria,她說:王大師,剛才好像操作失誤。失誤 聆聽大師的直播,智慧的言語宛如清流,感謝您!
1:18:04感謝斗內主Amy問:今天是歌手江明學先生的疑似忌日,可以幫忙紀念他嗎?
Part Four 有趣的紙風車
1:19:59 大火前聽說虧損2000萬
1:21:50一堆折舊冗物、衣飾與道具怎們辦?真想放把火燒掉換全新的
1:21:57 好棒喔!聽說一向親綠的紙風車準備收政府補助了耶,還有社會捐款,
1:24:01 別傻了,縱火搞保險理賠不怕被調查?
1:24:15 蝦米!那麼巧,剛好沒保險
1:26:00等同用你我納稅金當保險費,好棒棒;以後開文創機構知道要親誰囉
1:26:59其實這幾個蔡友友的庫房都被「指定失火」了。雲門、優人神鼓;雲門還募得3.7億資金,好賺!
1:27:43 蝦米!那麼巧,剛好沒保險,所以紙風車要求「不需要火災調查」
1:29:11 我幫紙風車算算,5000萬算上虛報、灌水與折舊,大概只要在政府與民間募得2000萬以上,就算淨賺,是疫情期間少數的「指定受益者」
1:30:47 給韓總的忠告:君子報仇,十天不晚;對!不要再等17年了!
#補感謝Door
#他說
#罷韓預測不準,只因爲大濕與我們太善良,良心不滅,與大濕同在
https://youtu.be/3j2m3ReqBac
一樣還是有,你斗內、我回答
💰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