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多不愁
我思緒翻騰洶湧, 這泡尿撒得非常不專心.
其實我也幹過在高級餐廳要求換杯被拒.
那次是在法國南部很老牌的三星Les Prés d’Eugénie, 年過80的武林耆宿, 鼎鼎大名的老主廚Michel Guérard的餐廳. 記得很清楚是個長相甜美的年輕女侍酒師, 我點了一支還不錯的布根地白酒, 可是桌上那個水晶雕花開口大酒杯, 用來喝水還可以, 喝酒就委屈酒了.
我委婉地要求能否換個布根地酒杯, 沒想到竟然被拒. 美眉侍酒師很抱歉地解釋: 桌上這套水晶雕花酒水杯是主廚夫人親自挑選的, 為了讓整個餐桌的布置有完整的協調性與美感, 她不讓人換杯子用餐.
我試著再拗: 可是您是專業侍酒師, 應該理解這個杯子實在無法展現這款酒的特色, 豈不可惜了這支酒?
侍酒師: 我完全懂, 也贊同您的看法. 以前也有客人提出這個要求, 但是夫人非常堅持.
好吧, 不要為難年輕的美眉. 結論是: 主廚怕老婆!!! (幹, 怕成這樣!!!)
後來查了一下主廚背景, 發現主廚怕老婆不是沒道理的. 夫人是當地數代的望族, 整個城鎮Eugénie-les-Bains的經濟, 觀光, 稅收都仰賴這個高級旅館與餐廳支撐. 當年如果不是豪門出身的小姐願意下嫁給這個才華洋溢的窮小個子主廚Michel, 讓他的事業得到金錢與人脈的支持, 他的手藝再如何蓋世, 也未必能有後來長達半個世紀的風光.
Michel Guérard不僅桃李天下, 還是米其林史上最長的三星餐廳之一. 他舉世聞名的瘦身料理還真的好喫.
我盯著眼前一道水柱, 想著這樁前塵往事, 心緒仍舊紛擾. 把東西塞回去, 拉上拉鍊. 在洗手槽洗臉的時候, 忽然一下思慮清明.
事到如今, 甚麼尷尬詭譎丟臉失禮的場面統統都上演了啊, 還有甚麼好怕的? 朋友媽媽這齣戲不往下看下去, 現在尿遁, 一走了之, 後面若還有甚麼精彩劇情場面, 失之交臂, 以後一定無法原諒自己.
債多不愁嘛.
整整儀容, 對著鏡子裡的我露出個親切的微(奸)笑(嘿嘿嘿), 這次我打算坐在觀眾席上看戲.
很多時候面對事情難關, 當心態轉成另一個角色/角度, 看到的往往就不一樣了.
走出洗手間. 我神閒氣定, 緩緩地, 刻意放慢腳步走回餐桌.
除了穩定情緒外, 每回在高級餐廳起身我總是想起一個出身高尚的法國朋友的告誡: 在(很高級的)餐廳裡步伐要沉穩緩慢 – 所以要注重穿著, 因為大家都會看到你以及你身上的衣著髮型配飾(合不合身, 非關名牌) – 表現你習慣在這種高級場合的自在輕鬆.
最重要的是: 讓侍者看到你是要起身去洗手間還是回座位.
起身要慢, 侍者才有時間注意到你, 為你拉開椅子, 指引洗手間的方向, 甚至帶你過去, 為你開門; 回座位時要步伐慢, 讓侍者有時間搶先一步去拉開坐椅, 坐下時要慢, 最好先半彎個身, 侍者知道如何把椅子推入到輕輕觸碰你的腳部, 再真的完全坐下去.
這一點女士尤其要懂得. 在法國上流社會裡, 女人要懂得被伺候. 朋友說. 其他地方也是, 不自己倒酒以外; 不自己開車門(男士要懂得主動為女士開車門); 進出房子讓男士開門推門…
這是一個需要侍者與客人共有高度默契的餐廳禮儀. 可惜, 越來越少人懂得讓侍者拉椅子起身入座, 也就越來越少侍者懂得執行這個細膩周到的服務.
優雅, 用嘴巴說很簡單, 真正的優雅是很多很多看不到的細節彼此無縫鑲嵌起來的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還記得朋友說這些話的時候, 指著眼前一盤傳統乳酪, 說道: 許多美好的傳統都和乳酪一樣在消失中.
圖文不符之瑞士三星餐廳 Hotel de Ville-Crissier. 主廚Benoit Violier自殺前這是我最愛的三星餐廳之一.
瑞士用餐禮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進不出
朋友媽媽談到生平最遺憾沒收藏到的喜馬拉雅Hymalaya時, 嘴巴卡住了.
我正在對付一隻奶油燒全比目魚的群邊, 沒聽清楚, 抬頭問: 甚麼喜馬拉雅?
只見朋友媽媽嘴巴的櫻桃小唇, 左邊扭扭, 右邊扭扭, 一個不知甚麼殘物緩緩地一點一點地從嘴裡冒出來, 垂掛著, 還差一點就露出全貌時, 朋友媽媽深吸一口氣, 加了把勁, 一氣將它射到盤子裡, 迅速精準.
接著若無其事悠悠地說: 就一咖白鱷鉑金包而已啦!
朋友媽媽這個動作咻地一下又把我拉回剛到法國的時候. 這個在餐桌上不小心遇到魚刺/雞骨/蝦皮/蟹殼或其他不能喫進去的殘物時該有的方式, 也是我最早學到的餐桌禮儀之一. 糾正我的法國朋友說: 這時候將手掌捲成捲筒狀, 吐在手掌捲裡, 輕輕放到盤子邊緣, 避免其他人看見(到底是甚麼噁心的髒東西), 然後在桌面下用餐巾把手擦乾淨.
簡單地說就是: 在餐桌上用餐只進不出. (或是盡量避免進去再出來的).
我很謝謝這個朋友的糾正, 讓我往後數十年不曾再因為碰到這種窘狀不知所措, 而做出失禮的動作.
法國朋友說: 在法國餐桌上, 舉凡跟嘴巴有關的動作都很重要, 要格外留神. 比如不能用嘴巴舔刀子; 避免刀叉撞擊牙齒的聲音. 當然任何吐的動作也不行.
然而餐桌上難免會嚼到不能下肚的雜物(這也是為什麼高級法餐中很少有會留下不能進食的部位, 就是避免客人做出吐這個不雅觀的動作), 所以學會應對, 如何優雅地吐東西是法式餐桌禮儀的必要.
說到這個, 兩年前去參加成都如意宴時, 設計者張聰做了一個相當聰明而且我很欣賞佩服的設計: 一個折疊式小紙袋, 讓客人可以將嘴裡的殘物放進去, 而不是放在盤子裡, 不僅遮蓋住東西, 而且保持桌面上的乾淨雅致. 這一招比放在盤子裡高明多了, 畢竟放在盤子上還是可能被看見, 這種殘物也絕對不會好看, 張聰這個設計勝過法式手掌捲筒, 很值得推廣呢.
朋友媽媽談到喜馬拉雅其實只是個起手式, 主要是讓大家看到她拎著進餐廳時手上那一咖印了個馬頭的罕見柏金, 就放在她旁邊的小矮凳上. 不時有鄰桌其他女人的眼光射過來悄悄打量.
餐廳, 尤其是高級餐廳本來就是看人也被人看的地方, 甚麼好包當然都是這時候拎出來, 讓人看的. 不過, 打量的未必只有包, 還有穿著.
朋友媽媽進餐廳的時候堅持不肯把大外套交給侍者保管. 侍者有些尷尬地說: 餐廳內的溫度很舒適的, 不需要外套. 我有點詫異, 趕緊幫忙敲邊鼓: 披著大外套喫飯, 怪彆扭的, 也不自在.
朋友媽媽冷冷地說: 我怕冷氣太強. 侍者補充: 我們可以為您準備一條披肩.
沒辦法, 朋友媽媽很堅持, 不妥協, 穿著大衣屁股一扭一扭地走進去. 我跟在後面, 看著朋友媽媽的背影, 大衣如波浪般搖曳, 可惜不是所有的搖曳都生姿, 有的是, 有些不是.
其實這些都還沒那麼礙眼, 真正有點礙眼的是她頭上頂著一頂寬邊大帽子. (待續)
圖文不符之瑞士洛桑高級旅館Beau-Rivage Palace裡面Anne-Sophie Pic餐廳的菜.
瑞士用餐禮儀 在 Choyce寫育兒、旅行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餐桌禮儀,你有多重視?
我在巴黎英國瑞士紐約等地,看到跟著家長出門的孩子都受到良好教育,正確使用餐具,說話輕聲,餐後整理檯面。在台灣發現連大人都做不到這些餐桌禮儀(咀嚼時嘴巴閉上,很難嗎?
連大人都需要再教育的台灣,讓我們跟孩子一起學習。
葛瑞的囧日記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看葛瑞學英文 #餐桌禮儀不能少
🥘葛瑞在餐盤裡三挑四撿,立即遭到指正。餐桌上有些基本禮儀,英文該怎麼說呢?
👏更多學英文小撇步,歡迎參考《葛瑞的囧日記7:情人節歪歪》:https://goo.gl/t8yxiH
Place the napkin in your lap upon seating.
坐下時將餐巾置於腿上。
Hold your fork in your left hand.
用左手拿叉子。
Hold your knife in your right hand.
用右手拿刀。
At a small table of only two to four people, wait until everyone else has been served before starting to eat.
兩或四人用餐時,等所有人的餐點都上桌,才開動。
At a formal or business meal, you should begin when the host ask you to.
在較正式或商業用餐時,等主人邀請時才開動。
Always pass the salt and pepper for the others.
要為其他客人傳遞鹽巴與胡椒。
Chew with your mouth closed.
咀嚼時嘴巴緊閉。
At formal meals, plates will be removed by the staff.
正式的餐敘時,將由服務人員清走(用完的)餐盤。
At a family meal, members clear their own plates.
家庭共餐時,家庭成員自己清走餐盤。
Don't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
滿嘴食物時不說話。
At the meal's end, fold your napkin and place it to the left of your place setting.
用餐結束時,將餐巾疊好放置於餐盤的左手邊。
Say "excuse me" when leaving the table.
離開餐桌前說: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