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顏色:初代都鐸】
看慣了18世紀法國精緻的高度美肌濾鏡畫像
又要回到畫家集體騙吃的都鐸王朝啦~
覺得安東尼婭很可愛是嗎?
覺得她閨蜜朗巴勒親王妃美翻天是嗎?
到英國畫家手裡我就不信誰還能繼續當美女(喂
誠實是美德,但誠實拍不出美照
都鐸時期的英國畫誠實到幾乎沒人味
與其說是畫像,更像是把框框畫好後的著色遊戲
導致文字紀錄經常和畫面兜不起來──
想當初,被譽為天仙絕色的阿拉貢的凱瑟琳
和普遍認為只是長得還不錯的安妮博林
兩者放在一起,畫像居然毫無鑑別度
讓我經常懷疑到底是他們審美有問題
還是我的視力有問題?
#請認清妳的視力並沒有什麼得分優勢
但吐槽半天該看的還是要看一下啦
在這種魔幻畫像之前,還能漂亮的倖存者必定絕美
今天先來看看亨利七世一家子
按照文字紀錄,他們大致可分為兩組
第一組是特別被誇漂亮組:
包含約克的伊麗莎白、瑪麗都鐸、少年亨利八世
(對只有少年,又胖又臭的老頭時期不算在內)
第二組是沒被特別誇但也沒被說醜組:
包含亨利七世、亞瑟、瑪格麗特都鐸
第一組的美貌程度幾乎是被誇上天
所以大家可以自行比對一下畫像的美醜標準
看完之後我個人是覺得
亨利七世你是不是真的太摳,畫家薪水沒給夠呀?
Ps.今天的畫像真的都是年代久遠,都鐸家族基本上除了媽媽應該都是紅髮,但有些人髮色已經整個跑掉變黑,古代顏料都是天然製作,用料從礦石到昆蟲到植物各種都有,所以每個顏色跑的程度也會有差,就請大家自行想像啦~
PPs.又下雨了最近凡我錄音必定下雨而且今天還打雷,以後缺水我就趕快錄音保證風調雨順,乾旱國家歡迎高薪聘用我
完整故事聽Podcast:
《愛在渣男崛起時?暖爸慈母的狗血兒女們:英國皇室八卦集|都鐸再現(上)》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6a3Nkr
MixerBox:https://reurl.cc/ogo715
Spotify:https://reurl.cc/O08VKg
KKBox:https://reurl.cc/GmReOy
SoundOn:https://reurl.cc/W3ZDMy
請Hazel吃下午茶,讓她繼續說故事吧(贊助):https://is.gd/1B1N3y
#英國史 #都鐸王朝 #亨利八世 #安妮博林 #王后 #歐洲史 #時間的女兒 #八卦歷史 #亨利七世 #瑪麗一世 #伊麗莎白 #女王 #玫瑰戰爭 #Podcas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10的網紅吳光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上最大的藍鑽被詛咒三百年,但它的美沒有人可以抗拒 傳說這顆鑽石的前身是印度一座神廟的聖物,是大神羅摩之妻悉多神像的雙眼之一,重112克拉。1642年法國冒險家塔韋尼埃連夜將其偷出。神廟祭司第二天發現之後,就下了詛咒,詛咒所有起於私心而擁有寶石的人。 按照傳說,塔韋尼埃將其獻給了路易十四之後,窮困...
瑪麗安東尼女兒 在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被假新聞毀滅的女人:令人作嘔的編造】
這是我有史以來發過最感到噁心的貼文了
(噁心的都藏在後面)
在故事當中,我們都知道瑪麗安東尼婭遭人抹黑
可是實際上抹黑的程度比聽起來的感覺更離譜
今天只呈現給大家我稍微過濾後的圖片
部分性質太惡劣、低俗、無恥的就不看了
許多人對假新聞的力量常常是置之一笑
認為只有傻子、沒有判斷力的人才會信以為真
但假新聞其實就是看中了這種心理
所謂積非成是,就算你一開始腦袋再清楚
當假新聞鋪天蓋地,而且所有人都在談
你非常可能會開始感覺「沒有空穴來風之事」
然而只要一旦開始相信
你就會被自己的「英明睿智」給繞進去:
因為人往往只願意相信自己是對的、自己很聰明
安東尼婭的假新聞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關她的漫畫當中,哪怕你只信了其中一幅
那麼你都很難對這位王后保持尊敬
別說是王后,發生在任何女性她的清白都會崩潰的
這不只是一個假新聞的案例,更是一個性暴力實錄
這其中任何一個畫面,若拿來對付在現代任何女生
她真的都可以立刻去報警提告而且勢必成功
可是安東尼婭能嗎?紙本小冊子可能比網路還可怕
網路還能追蹤數據痕跡
可是當小冊子遞到下一個人手上
你根本無從得知誰「欣賞」過這樣的大作
看完這些圖片,我很難相信散播的人不是居心叵測
這樣的惡毒、陰狠是不會憑空生出來的
而且只要和安東尼婭沾上邊的人通通遭殃
要說是巧合,實在太匪夷所思
「如果畫中的人是我」
「如果畫中人是我的母親/姊妹/女兒」
真的有人能承受這樣的羞辱嗎?
安東尼婭的故事是一個強烈的警告
我們必須明白,假新聞,哪怕內容多麼微不足道
我們都絕不可姑息
因為我們必須思考:「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東西?
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反正不外乎是錢和權
(當然特別無聊的腦抽風份子也有,但畢竟不多)
如果姑息,這樣的假新聞必定會更氾濫
當你的家人朋友亂傳一些邏輯不通的假新聞
即便文章出發點立場與你相同,你也仍然應該制止
因為捍衛自己的立場,理應是站在真實的基礎上
如果必須依靠不理性的謊言才能說服他人
那麼是否應該思考,你的立場其實錯了呢?
如果製造假新聞、和你同一邊的「戰友」如此低級
你是不是也該擔心自己的認知有誤呢?
But為了提防有兒少族群偷看家長手機
圖片的前面幾幅會是比較正常純政治的諷刺畫
但越到後面會越令人傻眼,敬請各位提防
部分圖片文字有原文翻譯,看完會更讓你想翻白眼
以下開放臭罵散播色情假新聞的變態
Ps.感謝支持我參加剝殼播客比賽的朋友們,你們太踴躍了,我愛你們~~
PPs.有關安東尼婭被「抹黑」成蕾絲邊,是以當代的角度來陳述;不過就算是在現代,他人的性向也是干他各位屁事,實在沒什麼好討論的,橫豎人家又沒來強迫你加入。只不過有關情感與性,都是一個人的隱私權,拿上檯面來討論真的是很沒下限的事情啊
完整故事聽Podcast:
《鑽石和麵粉引發的血案——假新聞殺人事件:革命之火|紅妝法蘭西14》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bXy0Zo
MixerBox:https://reurl.cc/KAvNyq
Spotify:https://reurl.cc/YOnL70
KKBox:https://reurl.cc/W3Vja9
SoundOn:https://reurl.cc/YOnyZl
請Hazel吃下午茶,讓她繼續說故事吧(贊助):https://is.gd/1B1N3y
#歐洲史 #法國史 #西洋史 #波旁王朝 #瑪麗安東尼婭 #凡爾賽 #時尚 #路易十六 #法國大革命 #Podcast
瑪麗安東尼女兒 在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尚的極致:改變歷史的睡衣風】(❗重要❗)
在下週一新節目上架前,請大家務必看看這三幅畫
這和接下來的發展大有關係
我花了很多時間細膩的講述安東尼婭亂搞時尚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最近幾集有點兒囉嗦
不過就是衣服,有什麼好小題大作的?
但在法國大革命的整個事件裡,服裝都具有決定性
實際上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中,不分東西方
服裝都一直是禮法、教條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甄嬛傳》當中女主角可以為穿錯衣服被貶軟禁
那絕對不只是戲劇效果而已
在歷史當中,穿什麼、怎麼穿,都不是自由選項
聰明如伊麗莎白一世和太陽王,以時尚為王權利器
天真如安東尼婭,雖然在時尚領域具備統治力
卻從來都沒有搞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第一幅畫《身穿高樂的王后》
Wiki英語說明赫然寫著「瑪麗安東尼婭的襯衫」
❗那個時代的襯衫不是現在講的襯衫,就是內衣❗
如果大家回頭看看杜巴利夫人的畫像,會離奇發現
這個打扮的確和杜巴利不檢點的穿內衣入畫差不多
管他什麼Superman,安東尼婭才是內衣外穿元祖
這幅畫近期被我選用在《時間的女兒》的Logo上
(不知道大家有沒發現上一代是瑪麗一世)
因為它造成的政治後座力實在太強大
這美不勝收的仙女風浪漫作,卻成主人身上的髒水
當真相被淹沒,連美麗都被標上了對錯
這幅畫的作家薇潔-勒布蘭是安東尼婭的御用畫家
同為女性,她一直都非常支持王后的時尚創舉
不管是借用男性符號,或是解放身體束縛
她都一直忠實的以藝術襯托著安東尼婭
可是《身穿高樂的王后》發布後,影響實在太巨大
(當然公開展示是王后自己的意思)
輿論聲浪連畫家都緊張了起來
也因此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她又連作出了另外兩幅
用她藝術家的方式,試圖力挽狂瀾
很可惜,安東尼婭的「真心」已經被暴露:
王后就是真愛這種放蕩款,禮服只是被罵才穿的啦
到底這幅畫錯在了哪裡?
另外兩幅畫又試圖用什麼來為她洗白?
請閱覽文字圖說略看一二
下一期故事,再和我一起嘆息的走進去吧
Ps.皇室入畫的時候,不會僅憑自己的心意決定穿搭或布景;他們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意見,但最終,他們知道畫家才是符號學的大師,也沒有一個畫家會傻到不懂政治意涵。如果與畫家意見不合,客戶卻仍堅持己見,他們也還是會擔心被畫得很爛。
完整故事聽Podcast:
《假髮、內衣、蕾絲邊,購物狂與寵妻魔:法國艷后&路易十六|紅妝法蘭西13》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AkpqKQ
MixerBox:https://reurl.cc/lRlVoA
Spotify:https://reurl.cc/GmQVEG
KKBox:https://reurl.cc/2rN08r
SoundOn:https://reurl.cc/zeo8ra
請Hazel吃下午茶,讓她繼續說故事吧(贊助):https://is.gd/1B1N3y
#歐洲史 #法國史 #西洋史 #波旁王朝 #瑪麗安東尼婭 #凡爾賽 #時尚 #路易十六 #法國大革命 #Podcast
瑪麗安東尼女兒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世界上最大的藍鑽被詛咒三百年,但它的美沒有人可以抗拒
傳說這顆鑽石的前身是印度一座神廟的聖物,是大神羅摩之妻悉多神像的雙眼之一,重112克拉。1642年法國冒險家塔韋尼埃連夜將其偷出。神廟祭司第二天發現之後,就下了詛咒,詛咒所有起於私心而擁有寶石的人。
按照傳說,塔韋尼埃將其獻給了路易十四之後,窮困潦倒,在流落俄國時被野狗咬死。路易十四將它切割成69.03克拉,贈給了情婦蒙泰斯達夫人,隨即,蒙泰斯達失寵。其後路易十六繼承了這顆寶石,非常喜愛,並將其贈與王后瑪麗·安東尼特,結果兩人雙雙死於斷頭台。
1792年,該鑽石被盜走,盜賊將其帶到英國,由於該鑽石名聲太大出不了手,結果被迫將其抵債,餓死街頭。新主人將它切割至剩44.4克拉,待到二十年的法律時效一過,就將其出手給了英王喬治四世,不多久,這個賣主就自殺了,而喬治四世也陷入財政危機,只好秘密賣出鑽石。
1824年,著名銀行家亨利·菲利普·霍普買下了該鑽石,並用自己的姓氏Hope為其命名。由於Hope意謂希望,故此鑽石得名希望鑽石。按照傳說,從此開始霍普家族的生意開始走下坡路,它孫子被迫將希望鑽石拍賣抵債。
傳說該鑽石之後落入俄國王子卡尼托斯基之手,隨即他在十月革命中被處決。下一個倒霉鬼是土耳其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他被凱末爾罷免取消王位。
接下來華盛頓郵報的繼承者艾弗琳·沃爾什·麥克林買下了這顆鑽石,結果她的兒子隨即在車禍中喪生,丈夫精神崩潰,死於精神病院,女兒也服安眠藥身亡。1933年,華盛頓郵報也因為經營不善而被迫轉手。
1949年,珠寶商哈里·溫斯頓買下了該鑽石,奇怪的是,詛咒好像從此停止了。1958年,溫斯頓將該鑽石捐獻給了國立自然博物館。整整二十年後,溫斯頓方死於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