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Sky Sir 友好:棋亮撰文
今年個股走勢愈來愈集中,久而久之,也被市場訓練到持股時間愈來愈長,而這個情況都係未來大趨勢,以前股市整體上升的日子,炒完一線炒二三線,應該都一去不返。
2020年就快完結,美國兩款疫苗面世,都象徵著困擾全世界的疫情,將會被解決,接下來是時間的問題,暫時估下年年底者已發展國家走出疫情,其他較落後國家需要多一兩年時間,係時候想一想尋寶方向。
這個格局第一個延伸的問題就是,一些原材料供應,如銅礦,主要供應國被疫情困擾時間應該較耐,於其他經濟復甦下,帶動銅需求,會有一段供不應求的日子,但只有數個月的蜜月期。
另一個大勢就是電動車,相關概念股今年已狂炒,明年應該會持續高增長,產能能否大升至對鋁業製造重大需求也值得留意。
美國比出限期該國投資者,禁買部份中國企業,於明年1月中生效,中國電訊股是重災區,但這種行政命令式沽貨,應該反而造就股價「抵買」的機會,所以明年1月中資電訊點都會睇返。
另一個主題是,塑轉紙,預計今年底第一輪推行,2022年第二輪,這對環保條件較高的紙廠有利。
棋亮執筆
⭐️⭐️⭐️⭐️⭐️⭐️⭐️⭐️
收看最新最齊的資訊,在設定「搶先看 / SEE FIRST」!
步驟:
成為「張士佳-Sky Sir」專頁的粉絲
點選【追蹤中】的方塊,位於【已讚好】旁
點選【搶先看】,最新貼文就唔再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環保 概念股 2022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特朗普未能振興製造業 Intel波音面臨危機 Tesla落戶中國(下)
恭喜發財,身體健康!
航天業是另一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30多年來,波音都是美國的最大出口商,營業額佔美國GDP的0.5%,產業鏈更為美國締造數十萬份高收入的製造業工作崗位。
但近年波音已明顯出現嚴重管理、企業文化、設計、製造技術、質量,甚至安全問題。過去一年多,連環發生兩宗嚴重737 Max空難,對波音以至整個美國航天業,都打擊甚大。波音的八成訂單以上都是737 Max,如不能成功解決問題,重拾全球客戶和乘客信心,波音前景堪虞。其實除737 Max有嚴重問題外,愈來愈多波音的內部whistleblowers(醜聞揭發者)爆料,其他款式如777,也有嚴重質量問題。
內部爆料 777也有嚴重質量問題
737 Max的問題非常根本,牽涉到整體設計。起因是737的基本設計已超過50年,本來是一架單通道的中型飛機,機身亦比較矮,方便當年走樓梯上飛機的安排。但後來因應需求增長,每代737的設計都加長加大,所以亦需要更大更高效率的噴射引擎,因而到了737 Max,需要調高整架飛機,連機頭的角度,都要稍為往上翹。但這角度傾斜又帶來其他問題,就是起飛時,如角度太傾斜,或出現非常危險的引擎死火事故,所以又要安裝一套MCAS軟件系統,當感應到角度太斜的時候,就會把機頭角度拉低。在兩次意外中,問題正出現在此,單一感應器似乎出了錯,錯誤以為上升角度太傾斜,所以不停把機頭拉低,連機師都無法矯正,結果飛機撞落地上。
以我了解,現在的主要解決方法,無非只是多加幾個感應器,希望不會同時顯示錯誤訊號,那麼MCAS就不會亂把飛機頭拉低。但這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仍未解決飛機設計已經過時的根本問題。
波音不想重新設計一架中距離飛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需時最少十年,即是等如把市場拱手相讓給Airbus(空巴)或甚至中國。但小修小補就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波音去年不斷放風在年底前737 Max必能重新起飛,但最後當然不能做到,結果需要停產,炒掉CEO,不少供應商也受到影響,也開除了數千名員工。2018年波音交了超過800架飛機到客人,去年急跌至只380架(Airbus交了863架),是美國製造業衰退的主因之一。
今年什麼時候能重獲FAA批准重飛仍是個謎,估計最快到要到年中。波音近日增加了100億美元貸款,似乎財政都有點緊絀,股價表現就更差。
其實更深遠的問題是,即使FAA批准重新起飛,但其他國家對FAA的決定仍有信心嗎?第二宗埃航意外發生後,中國是最先禁飛737 Max的國家,當時甚至被罵是政治決定,但後來所有國家跟隨,當時FAA仍不停護短,堅持737 Max是安全的,但最後仍需決定禁飛,但公信力已蕩然無存,現在FAA自己也成為了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對象!
我在美國見過波音的前CEO,總法律顧問更見過多次面,是位退休上訴庭法官,態度有點高傲,仍堅持其他人以法官名銜稱呼他。他更為波音辯護,把責任賴在獅子航空(Lion Air)和埃航的機師訓練不足頭上,更說只是不方便在傳媒中這樣講。但近日流出波音內部通訊,訓練員又極卑視Lion Air的增加訓練申請,因為波音一直標榜737 Max操作簡單,跟上代一模一樣,所以毋須再培訓,可省卻不少成本;原來是致命的謊言。
波音成中美貿易博弈重要棋子
波音的命運也成為了中美貿易博弈的重要棋子。中方仍不願答應再訂波音飛機,既有安全問題,亦是要求美國放鬆華為禁令的重要籌碼。即使再買波音客機,可能無非答應落實早已預訂的部分飛機,所以雖然中方答應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貨,其中或包含一些水分。
長遠一點,更重要的是中國的C919大飛機,也處於密鑼緊鼓的測試階段。C919也面臨不少技術問題和延誤,希望最快可在2022年初次在國內啟用,國際上則應是5到7年後的事了。這是一個結合全球技術的全新設計,相信必比737 Max先進很多,甚至可媲美Airbus的A320。
Elon Musk取代Steve Jobs做潮流教主
近年美國工業的最大,幾乎唯一亮點,無疑是由「兩次移民」Elon Musk領導的Tesla(不是他創立的)。Tesla正帶領全球的EV革命,甚至雙重的AI無人駕駛革命。Musk已取代Steve Jobs(喬布斯)的潮流教主地位,其實Musk的科學和工程知識水平,甚至創意,都遠超過Jobs。
當然實現如此大的夢想,非常困難,各種技術、商業、政治和金融挑戰都極多,况且Musk也非完人,當然經常犯錯。從前他經常作出太早和太樂觀的製造和銷售預測,所以不少投資者不信任他和喜歡沽空Tesla股票。一年多前,不少人甚至擔心它快將破產。在意興闌珊時(加上high high地),Musk tweet說已找到資金支持他以420美元一股來私有化Tesla,但後來被識破是虛假消息,結果被美國證交會(SEC)罰款數千萬,且逼他辭去董事長一職,但仍可當CEO。
其實不用坐牢已算放他一馬,但這件事反而是對他的一個wake up call,之後他行為收斂了很多,集中精神在加快擴產製造Model 3,宣布新產品如極吸睛的Cybertruck,似乎Model Y也將提前交貨。去年達標交車超過36萬台,股價在半年內飈升近兩倍,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間市值千億美元級汽車公司。
其實過去一年多,Tesla最關鍵的發展在中國。聰明地,當Musk最沮喪低落時,中國向他伸出援手,成功吸引他選址在上海建造第三間Gigafactory。當然條件非常豐厚,批准Tesla成為第一家全外資汽車公司,貸款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更以破紀錄速度,僅11個月時間建成這家超先進工廠(工廠技術含量遠比產品本身高),已開始交貨!有人形容Tesla到中國生產,重要性等同甚至超過當年蘋果把生產供應鏈帶來中國。手機生產技術已成熟,中國已領先全球,即使蘋果真的被迫把生產撤出中國,也無所謂,反而EV和相關AI技術和供應鏈更新,對未來經濟和環保更重要。
滬設超級工廠 Tesla變中國概念股
中國汽車市場遠比美國大,Tesla成敗,很大程度上將取決在中國。所以Musk在上海開幕典禮上非常開心,手舞足蹈,更宣布將成立設計中心,設計一台中國生產,但出口到全球的全新車款。在很多投資者心目中,Tesla已成為最重要的一隻中國概念股。
當然Musk的最大夢想是太空,甚至想把火星地球化和殖民。他創立的SpaceX,火箭發射技術領先全球,成本低及載貨量最大,最近SpaceX剛通過NASA的火箭緊急逃生測試,將考慮跟SpaceX合作。過去NASA倚賴波音帶頭的集團發射衛星,性價比極差,成本是SpaceX的5倍以上。
中國應引入SpaceX火箭發射技術
太空已成為軍、商必爭之「地」,美國已宣布成立Space Force,近日委任John Raymond將軍為首位指揮官。第一間民營太空旅遊公司Virgin Galactic亦已上市,表現瘋狂,兩個月內升近兩倍,市值38億美元。SpaceX比Virgin Galactic大很多,估值超過500億美元。
如果我是中央政府,必對SpaceX感興趣,會企圖把它的技術也引進到中國,跟不錯的本國技術結合起來。但太空技術比EV和AI更敏感,如要成功把SpaceX吸引來中國落戶,可能需要先說服Elon Musk第三次移民……
(中環資產持有波音、蘋果及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