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章:
瓦哈卡 10 大精選景點 & 體驗推薦
-
寫了一篇不合時宜的新文章。
那天我爸看到我在寫瓦哈卡,立刻說:
現在又不能出國,你寫墨西哥,誰要看!
不管啦~~~
我就想寫嘛 ☹️
#反正任性也不是這一兩天的事了
-
文章精選了我在墨西哥瓦哈卡
最喜歡的 10 個體驗,
順便把當初蒐集到的口袋名單們
通通收了進去,
送給那些未來想去墨西哥旅遊,
或是想看文章神遊瓦哈卡的朋友們(?)
-
#沒有旅遊書可寫
#只好自己寫網路指南過過癮
瓦哈卡景點 在 俏鬍子旅行團 / Traveling Moustach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19 年度回顧
年末,好像總是不免俗的得來回顧過往這一年。
#你們今年都去了哪裡呢?
/
今年算是我送給滿 30 歲的自己的小禮物吧,在努力求生存之餘,任性的排了好幾趟旅程,走訪了好幾個夢想目的地,人生造訪國家數也正式來到了 61 ✌ ✌ ✌
/
👉 01 月|#日本 15 天|帶著家人一起走過飄雪的合掌村與高山,在溫泉與飛驒牛陪伴下開啟新的一年;也花了些時間與自己獨處,一個人走過沒有景點和美食清單的京都,每天循著青旅櫃檯的推薦上街漫步,將時間浪擲在迷人咖啡店與古街之中,順便完成了和奈良小鹿自拍的小願望。
👉 04月|#印度 21 天|終於踏上掛在嘴邊好久好久的印度,由德里出發,一路走過四色城,再去恆河看生老病死。哭笑不得的事情每天都有,但蒙兀兒王朝的絕美建築、近乎完美的泰姬瑪哈陵、神聖卻也世俗的恆河夜祭、近乎荒唐的失序以及和印度人胡言亂語的日常,每一樣都讓人那麼著迷(也那麼的舒壓XD)
👉 05月|中國‧#北京 6 天|為了工作再度造訪熟悉的北京,攀上了人生的第七段長城(我的人生到底是怎麼了 XD ?),和一群夥伴在鼓樓前的廣場打太極,也再次走過紫禁城令人心心念念的赭紅宮牆。舊地重遊,卻怎麼也看不膩這座交融現代和歷史的城。
👉 06月|中國‧#重慶 8 天|圓了那年為成都寫書時的小遺憾,終於得以探索嚮往已久的重慶。走過壯闊的天生三橋,守候了洪崖洞的燦爛夜景,逛過號稱最美書店的鍾書閣,卻發現自己最愛的,仍是街角巷尾的那些平凡的市井生活。
👉 08月|菲律賓‧#長灘島 10 天|受便宜機票引誘,異想天開的前往長灘島度假間撰寫新書大綱,最終認清人聲鼎沸的度假島嶼果然完全不是我的菜呀。
👉 9~10月|中國‧#青海 25 天|這兩個月或許是最瘋狂的吧。為了新書,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細細丈量了青海湖與海南州的土地,感受了藏族人的熱情,也打卡了期待好久的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但最最難忘的,絕對仍是那近乎刻骨銘心的 360 公里自行車環湖路(好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了謝謝,至今都不懂自己到底是怎麼在冰雹中騎完那些該死的上坡路的)。
👉 10~12月|#墨西哥、#瓜地馬拉、#貝里斯、#古巴 42 天|年度第二趟夢想之旅,為了亡靈節奔赴墨西哥,在墨西哥城與瓦哈卡和彩色骷髏共舞,在瓜地馬拉的蒂卡爾神廟上和叢林一起甦醒,在貝里斯見到湛藍清透的加勒比海,在猶加敦為人生第六座新世界七大奇蹟打上了勾,然後徹底迷上天然井。而古巴呢,則是那個過於獨特深刻,深刻到我至今仍不知如何談起的國度。縱然一邊旅行一邊趕稿累得半死,但仍是覺得太值得。
/
也是在 2019 年,我的 #第五本書出版,#寫完了第六本;在眾多貴人牽線下和許許多多喜愛已久的品牌合作;第一次站上 #高中文藝營 講台,分享了這些年賺寫旅遊文章的心得;也是第一次,文字和照片被刊載在了 #機上雜誌 之上;噢,而且在多年之後,我終於乖乖受訓取得了 #領隊證,為生活再開了另一種新的可能。
同一年,貳號取得了人生第一個 #攝影獎項 和 #潛水證照,算是多年攝影路的小小里程碑,也終於,我們可以帶大家去看之前缺失的那 70% 的世界。
/
這一年呀,雖然還是有那麼一些兵荒馬亂,也有那麼一些迷惘與困惑,但至少是越來越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模樣了。覺得心滿意足。
自由業邁入第三年,SURVIVED.
真心感謝你們一路陪我走到這裡!
/
偷偷偷偷的,有點期待 2020 年。
你們說,明年應該要去哪裡旅行呢?
/
#也留言跟我們分享你2019年的旅程吧
#徵求明年的旅行靈感ing
瓦哈卡景點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大陸舊世界 8大古蹟值得一遊
2013年12月26日
傅莞淇/綜合報導
歐洲在15世紀末發現美洲「新大陸」前,已有多個古文明更迭活躍在這塊土地上,包括出名的馬雅、阿茲特克與印加三大文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整理出8個保存了這些歷史軌跡的文化遺址,許多考古學家至今仍在這些地點進行挖掘研究,試圖重現「新世界」的舊歷史。
1. 蒂亞瓦納科(Tiwanaku),玻利維亞
蒂亞瓦納科位於安地斯山脈,海拔4000公尺的阿提普拉諾高原(Altiplano)上,有著神廟、公共建築、住家、街道與灌溉系統,並以巨大石基、石像及結合人像的城牆著稱。該城市在西元1200年左右被遺棄,但西元500至900年間曾有數萬居民。冬至與夏至的慶典是最適合遊訪的時間點。
2. 拉臘米迪亞(Laramidia)恐龍公園,加拿大
加拿大西部的「失落大陸」拉臘米迪亞曾是恐龍的棲息地,自20世紀以來,此處已挖掘出數以千計的史前遺跡,包括上百具完整的白堊紀晚期恐龍化石。遊客可以親身體驗考古工作,並到兩小時車程內的皇家蒂勒爾博物館觀賞更完整的出土收藏。
3. 提卡爾(Tikal),瓜地馬拉
提卡爾保有馬雅文明的五大金字塔,曾是馬雅人的宗教與商業中心,也是其他馬雅遺址在規模與代表性上的衡量標準。鄰國宏都拉斯境內的科潘(Copán)即由提卡爾分支部族建立。提卡爾國家公園境內還包括另一個城市瓦薩克通(Uaxactun),與佔地222平方公里的雨林。
4. 阿爾班山(Monte Alban),墨西哥瓦哈卡州
阿爾班山由奧爾梅克人從西元前500年開始興建,城市中有金字塔、體育場與球場等壯觀建物,是相當熱門的遊覽景點。此處最出名的出土文物為「舞者」(Los Danzantes)石板,但近代學者認為石板上雕刻的「舞者」真實身分應為被開腸剖肚的戰俘。
5. 拉文塔(La Venta)博物館公園,墨西哥
奧爾梅克(Olmec)是已知最早的美洲文明之一,可追溯至西元前1200年。奧爾梅克最出名的文化遺產是巨大的頭部石雕,拉文塔博物館公園中藏有超過30個奧爾梅克石雕,其中有3個重達20噸的人頭石雕。公園種有熱帶植被,夜晚會為石雕打光。
6. 昌昌(Chan Chan),祕魯
除了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與納斯卡線條(Nazca Lines)外,秘魯特魯希略城(Trujillo)外的昌昌古城也值得在美洲歷史記上一筆。昌昌是奇穆(Chimú)王國首都,在西元1400年左右達到極盛,擁有約3萬居民,但被印加帝國毀滅。昌昌城牆裝飾及線條優美,但主建材為沙石,受自然侵蝕大。
7. 卡霍基亞土丘(Cahokia Mounds)歷史遺址,美國
卡霍基亞土丘是古印地安密西西比文化的遺產,外觀像是巨大土堆,最大的土丘超過30公尺高,比古夫金字塔底座更大。其上曾建有木屋與廣場,考古學家亦發現過來自墨西哥灣的鯊魚牙齒。但卡霍基亞土丘如何興起、衰亡的原因仍不明。
8. 峽谷地下佩科斯的石壁藝術(Rock Art of the Lower Pecos Canyonlands),美國
德州佩科斯河與格蘭德河交會處,藏著珍貴的洞穴壁畫與岩雕。這些史前採集與狩獵者留下的痕跡直到近代才開始受到重視與保存。賽米諾爾(Seminole)峽谷地公園提供導覽旅遊,亦可搭船前往阿米斯塔德國家娛樂區的豹穴(Panther Cave)與帕瑞達穴(Parida Cave)。
好文章請讓更多人看見!如果您喜愛「風傳媒」的文章,請按讚或分享: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Twitter也能看到風傳媒新聞囉!立即加入風傳媒Twitter粉絲團:https://twitter.com/StormMediaG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