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i现在也能吃到巴生味肉骨茶,超香浓顺口
《万宜街肉骨茶 Bangi BKT》这家肉骨茶味道是来自巴生的老板家传配方,瓦煲式烹煮出的猪肉非常入味,口感软嫩非常好吃,肉骨茶汤也熬的非常香浓顺口。汤汁淋在饭上,夹上一块肉再沾点辣椒酱油是让人吃得停不了口啊的! 爱吃海鲜的朋友可以加上海鲜(RM20)有lala,sotong与虾~整个汤头变得不同,充满了鲜味
【招牌蒸鱼头】有2种口味,黑豆酱蒸香香微辣/酱油口味有些微甜,这两种秘制酱料非常赞,搭配上口感厚实新鲜的鱼头更是一流,也非常下饭.【招牌王帝骨】最上等的王帝骨与药材类一起烹煮,味道有浓浓的药材味,但顺滑可口,王帝骨更是煮的超嫩,入口即化
这里的环境很大~两间店面都有冷气设备,凉爽舒适,不用满身大汗地品尝美食
「万宜街肉骨茶 Bangi BKT」
地址:56 & 58, Jalan Bangi Avenue 1/8, Taman Bangi Avenue, 43000, Kajang, Selangor.
营业时间:9AM-2.30PM;5.30PM-9PM(每两个周一休息一次)
电话:03 8920 8608
LIKE关注大马揾食Kaki,让我们一起揾出更多人间美食~一步揾一步 爱食Kaki吃透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如孤島般的「地帶」,好像摯親都無法明瞭。偏偏英國的某位詩人如是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不少人說小島孤獨,卻鮮有人親身體會孤島的感受,因為都市人禁不起,放不下,走不來。外人走進島內,島民踏出島外,經年來往的渡輪看盡離合。島上的「祺森冰...
「瓦煲上海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大马搵食Kak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鍋!】上海街尋寶尋找瓦煲的故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Scrollife - 【鍋!】上海街尋寶尋找瓦煲的故事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Scrollife - 【鍋!】上海街尋寶尋找瓦煲的故事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瓦煲上海街 在 砂煲邊度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瓦煲上海街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三夫》,不知為甚麼會想起當年的《打蛇》,明明有很多個裸體,卻看到只想流淚,那些人,都不像人。也想起年少時回鄉,遇上一個打蛇的故事。
*****************************************
【打蛇】(上)
父親年輕時很牛皮氣,動輒罵人打架,但他的確是位很有孝心的男人。他十六歲時偷渡來港,娶了一位漂亮但脾氣同樣爛的女生作老婆,然後生了個八磅的肥長男。為了炫耀一切,他每年至少兩次長途跋涉回鄉探望母親。他從來沒考慮過,在七十年代回鄉探親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情。從羅湖抵達深圳的一剎間,天就開始變顏色。我們今天也許經常有往返中國的經驗,但那些上海、北京是很先進的城市,我說的,是真正的農村。家鄉在東莞清溪,今天公路開通,由深圳出發大概只要一個半小時車程,在三十多年前,車舊路殘,他媽的要在泥路巔跛足足四個鐘頭,沒有一次不嘔個心膽俱裂。於是每一次知道有長假期,全班同學都會興奮若狂計畫歡度假期,只有我一個面色發青,在默默盤算著,如何可以在過馬路時製造被車撞的意外,只要把左腳弄得微跛又不至於截斷,便可以免除跟隨惡霸父親回大陸了,此乃兒童邪惡之首回滋長。
每次懇求父親大人不要帶我回鄉時,他總會我說:「在學校操行得丙等的小孩子是應該得到父母遺棄的,全世界只有鄉下的嫲嫲疼愛你。嫲嫲知道你最吃鹹蛋黃,她每次知你回來時都會預備很多,她會自己把蛋白吃掉,再把蛋黃都留給你!你不去看她,就是不孝,你再多說半句,我掟你落街!」路已經超難行,每次經過羅湖口岸上柴油火車,你會立即明白甚麼叫舒特拉的名單,在長假期時返大陸等同走難。成千上萬回鄉心切的中國人,是沒有一個人有秩序沒有一個會排隊的,隨處可看到跟父母走失的細路在尖叫狂哭,也有搶劫呀,打架呀,叫非禮也完全沒有人理會的女孩。遁正常途徑根本沒有可能上得了火車,我那位身高五呎十吋半,滿身牛力的父親,他是監生先把一百零五磅的母親抬起,然後從火車窗口掟進去,再來由母親把我接穩,最後他自己才爬進來。那時候柴油火車的窗口,比現在的高很多很多。
然後經過海關時,中國官場那份肅殺氣氛,真的是連狗走過也不敢多吠兩聲,那些海關關員,每一張木無表情卻暗藏猙獰的嘴臉,男的像《老夫子》的歹角惡人,女的像凶靈貞子,教人一世不會忘掉。父親也再三叮囑過關文件要寫清楚,連兒童回鄉證的一切要列明,否則回來時每一項漏申報的項目都要扣留充公。小學二年級時愛戴着一枚哈哈笑腕表,我不敢有半點遺漏,就在回鄉證上寫明自己手上戴着枚「哈哈笑腕表」和「港幣三元六角」。
踏入內地範圍,不能亂話不能隨便手指指,碰上毛澤東的畫像要肅然起敬,隨便提及半句共產黨或毛主席的壞話,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直至回到家鄉,人才鬆得一口氣。每次到內地探親我很奇怪,在香港我們一家明明明只是住在二百呎公屋的貧窮戶,我是真真正正在學校給同學恥笑沒有名牌波鞋的那位。回到家鄉時,我們好像變成了皇室貴族般,鄉村的小朋友看到我們回來,不會保留任何熱情的團團圍着我,問我在香港有些甚麼好玩呀?上學是不是有英文學呀?是不是每人家裡都有一部電視和一部雪櫃?那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這世上比我們窮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第一次回鄉時我大概二年級,家鄉沒有電視,每家每戶只有很低弱的電力來供應一枚約四十瓦特的燈泡。當然沒有雪櫃,每餐飯餸完便放進木櫃,一些鹹雞鹹鵝沒經雪藏也可吃上三數天。煮飯時要用燒柴,要在柴爐看火,那時很喜歡在柴房,把柴枝一條條送進去燒掉,可以一獃便兩三小時,有趣極了。姑母經常奇怪為甚麼有小孩喜歡看火爐的,後來父親在新界開了農場,燒柴煲水變成了生活一部分後,看火爐便立即變成沒趣味。
我有三個年齡相近的表哥,他們都很痛錫我,簡直當我如珠如寶般看待,第一次看他們一身藍灰色的下田裝扮,永遠帶着兩行深綠色的鼻涕,覺得他們骯髒極了。後來才知道,他們每天要走個多小時的山路上學,回到家裏立即又要下田工作,又要上山斬柴,當我們整家人回來時,他們又要輪流招呼我們。每個假期都會逗留四五天,每次只花半天時間就跟表哥們混熟,他會挽着我手到處遊玩,在大池塘游泳,往菜田看他們種菜,到豬欄幫忙他們洗豬。小孩子畢竟容易適應環境,即使沒有電動玩具,村落有的是廣闊的面積,只要可以奔跑,肆無忌憚的玩煙花炮竹,用竹簍捕捉池塘的小魚,晚間在田野看見螢火蟲,在漫無邊際的天空觀看閃爍的星光,連孩子也會領悟詩意,足以把一切回鄉過程的恐怖忘掉。
家鄉的食物雖粗糙卻很合我的口胃,反而是每次我要大便時才讓我真正含辛茹苦。每當我便急時,表哥們會偷笑著帶我到那所由茅草搭建而作的茅廁。那茅廁,其實是所六呎乘六呎的糞池。茅廁內只有一小片踎腳地,人蹲着,把大便放在微斜的坑道,坑道下就是那片滿布蛆蟲和集齊所有啡tone的糞便池,當然極度臭氣薰天,視覺效果更萬倍中人欲嘔,最弔詭是明明不想看偏偏又忍不住轉頭偷看的變態心理,看著蛔蟲在屎池優柔自在的竄動,我的小眼睛也在團團轉的暈眩,會經常幻想萬一不小心滑腳掉下去的話,還可以回香港嗎?還可以繼續上學嗎?還有同學願意跟我玩耍嗎?幾乎是每次如廁都是邊大便邊嘔吐,一直咳嗆,卻反而吸進更大口的糞氣。然後我明白,為甚麼內地人一定非跑到香港不可!
很奇怪,在鄉間我們幾乎可以左穿右插,但有間很小的柴房,父親說明不可以內進,有幾次故意走近小門房時,父親也會把我趕跑。然後我總會向三位表哥一再詢問,為甚麼那房子偏偏進不得,連很順我意的表哥們,每次對我的提問都支吾以對。小孩子的心態就是好奇執拗,當我很清楚那是一處禁地,只加深了我一定要看過究竟的企圖。二表哥最溫文也跟我最要好,跟他的感情最深厚,到今天我仍待他親哥哥看待。直至六年級,我一直不厭其煩的追問他,柴房有甚麼特別?後來他經不起我苦苦相迫,包括要脅跳井和把豬欄的木門鎖打開,他才偷偷告訴我:柴房中有一條死屍!(1/3 寫於2008年…..待續)
瓦煲上海街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三夫》,不知為甚麼會想起當年的《打蛇》,明明有很多個裸體,卻看到只想流淚,那些人,都不像人。也想起年少時回鄉,遇上一個打蛇的故事。
*****************************************
【打蛇】(上)
父親年輕時很牛皮氣,動輒罵人打架,但他的確是位很有孝心的男人。他十六歲時偷渡來港,娶了一位漂亮但脾氣同樣爛的女生作老婆,然後生了個八磅的肥長男。為了炫耀一切,他每年至少兩次長途跋涉回鄉探望母親。他從來沒考慮過,在七十年代回鄉探親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情。從羅湖抵達深圳的一剎間,天就開始變顏色。我們今天也許經常有往返中國的經驗,但那些上海、北京是很先進的城市,我說的,是真正的農村。家鄉在東莞清溪,今天公路開通,由深圳出發大概只要一個半小時車程,在三十多年前,車舊路殘,他媽的要在泥路巔跛足足四個鐘頭,沒有一次不嘔個心膽俱裂。於是每一次知道有長假期,全班同學都會興奮若狂計畫歡度假期,只有我一個面色發青,在默默盤算著,如何可以在過馬路時製造被車撞的意外,只要把左腳弄得微跛又不至於截斷,便可以免除跟隨惡霸父親回大陸了,此乃兒童邪惡之首回滋長。
每次懇求父親大人不要帶我回鄉時,他總會我說:「在學校操行得丙等的小孩子是應該得到父母遺棄的,全世界只有鄉下的嫲嫲疼愛你。嫲嫲知道你最吃鹹蛋黃,她每次知你回來時都會預備很多,她會自己把蛋白吃掉,再把蛋黃都留給你!你不去看她,就是不孝,你再多說半句,我掟你落街!」路已經超難行,每次經過羅湖口岸上柴油火車,你會立即明白甚麼叫舒特拉的名單,在長假期時返大陸等同走難。成千上萬回鄉心切的中國人,是沒有一個人有秩序沒有一個會排隊的,隨處可看到跟父母走失的細路在尖叫狂哭,也有搶劫呀,打架呀,叫非禮也完全沒有人理會的女孩。遁正常途徑根本沒有可能上得了火車,我那位身高五呎十吋半,滿身牛力的父親,他是監生先把一百零五磅的母親抬起,然後從火車窗口掟進去,再來由母親把我接穩,最後他自己才爬進來。那時候柴油火車的窗口,比現在的高很多很多。
然後經過海關時,中國官場那份肅殺氣氛,真的是連狗走過也不敢多吠兩聲,那些海關關員,每一張木無表情卻暗藏猙獰的嘴臉,男的像《老夫子》的歹角惡人,女的像凶靈貞子,教人一世不會忘掉。父親也再三叮囑過關文件要寫清楚,連兒童回鄉證的一切要列明,否則回來時每一項漏申報的項目都要扣留充公。小學二年級時愛戴着一枚哈哈笑腕表,我不敢有半點遺漏,就在回鄉證上寫明自己手上戴着枚「哈哈笑腕表」和「港幣三元六角」。
踏入內地範圍,不能亂話不能隨便手指指,碰上毛澤東的畫像要肅然起敬,隨便提及半句共產黨或毛主席的壞話,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直至回到家鄉,人才鬆得一口氣。每次到內地探親我很奇怪,在香港我們一家明明明只是住在二百呎公屋的貧窮戶,我是真真正正在學校給同學恥笑沒有名牌波鞋的那位。回到家鄉時,我們好像變成了皇室貴族般,鄉村的小朋友看到我們回來,不會保留任何熱情的團團圍着我,問我在香港有些甚麼好玩呀?上學是不是有英文學呀?是不是每人家裡都有一部電視和一部雪櫃?那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這世上比我們窮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第一次回鄉時我大概二年級,家鄉沒有電視,每家每戶只有很低弱的電力來供應一枚約四十瓦特的燈泡。當然沒有雪櫃,每餐飯餸完便放進木櫃,一些鹹雞鹹鵝沒經雪藏也可吃上三數天。煮飯時要用燒柴,要在柴爐看火,那時很喜歡在柴房,把柴枝一條條送進去燒掉,可以一獃便兩三小時,有趣極了。姑母經常奇怪為甚麼有小孩喜歡看火爐的,後來父親在新界開了農場,燒柴煲水變成了生活一部分後,看火爐便立即變成沒趣味。
我有三個年齡相近的表哥,他們都很痛錫我,簡直當我如珠如寶般看待,第一次看他們一身藍灰色的下田裝扮,永遠帶着兩行深綠色的鼻涕,覺得他們骯髒極了。後來才知道,他們每天要走個多小時的山路上學,回到家裏立即又要下田工作,又要上山斬柴,當我們整家人回來時,他們又要輪流招呼我們。每個假期都會逗留四五天,每次只花半天時間就跟表哥們混熟,他會挽着我手到處遊玩,在大池塘游泳,往菜田看他們種菜,到豬欄幫忙他們洗豬。小孩子畢竟容易適應環境,即使沒有電動玩具,村落有的是廣闊的面積,只要可以奔跑,肆無忌憚的玩煙花炮竹,用竹簍捕捉池塘的小魚,晚間在田野看見螢火蟲,在漫無邊際的天空觀看閃爍的星光,連孩子也會領悟詩意,足以把一切回鄉過程的恐怖忘掉。
家鄉的食物雖粗糙卻很合我的口胃,反而是每次我要大便時才讓我真正含辛茹苦。每當我便急時,表哥們會偷笑著帶我到那所由茅草搭建而作的茅廁。那茅廁,其實是所六呎乘六呎的糞池。茅廁內只有一小片踎腳地,人蹲着,把大便放在微斜的坑道,坑道下就是那片滿布蛆蟲和集齊所有啡tone的糞便池,當然極度臭氣薰天,視覺效果更萬倍中人欲嘔,最弔詭是明明不想看偏偏又忍不住轉頭偷看的變態心理,看著蛔蟲在屎池優柔自在的竄動,我的小眼睛也在團團轉的暈眩,會經常幻想萬一不小心滑腳掉下去的話,還可以回香港嗎?還可以繼續上學嗎?還有同學願意跟我玩耍嗎?幾乎是每次如廁都是邊大便邊嘔吐,一直咳嗆,卻反而吸進更大口的糞氣。然後我明白,為甚麼內地人一定非跑到香港不可!
很奇怪,在鄉間我們幾乎可以左穿右插,但有間很小的柴房,父親說明不可以內進,有幾次故意走近小門房時,父親也會把我趕跑。然後我總會向三位表哥一再詢問,為甚麼那房子偏偏進不得,連很順我意的表哥們,每次對我的提問都支吾以對。小孩子的心態就是好奇執拗,當我很清楚那是一處禁地,只加深了我一定要看過究竟的企圖。二表哥最溫文也跟我最要好,跟他的感情最深厚,到今天我仍待他親哥哥看待。直至六年級,我一直不厭其煩的追問他,柴房有甚麼特別?後來他經不起我苦苦相迫,包括要脅跳井和把豬欄的木門鎖打開,他才偷偷告訴我:柴房中有一條死屍!(1/3 寫於2008年…..待續)
瓦煲上海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如孤島般的「地帶」,好像摯親都無法明瞭。偏偏英國的某位詩人如是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不少人說小島孤獨,卻鮮有人親身體會孤島的感受,因為都市人禁不起,放不下,走不來。外人走進島內,島民踏出島外,經年來往的渡輪看盡離合。島上的「祺森冰室」負責人林耀山(Gary)生於斯,長於斯,闊別孤島逾十年後回歸故地,不為甚麼,只為年邁父親背起擔子——好好經營冰室。他只望將冰室一代傳一代,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世世代代得以保守家族的心血結晶。念念親情,看來孤島不孤單。
緩緩地流淌的靜謐時光
島與城的距離原來僅僅約半小時的里程,渡輪在浪花與浪花之間顛簸,不一會兒便來到彼岸。實實在在踏足於一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純淨清新的海洋氣息撲面而來,慣於急速的步伐不期然放慢,放輕鬆。赫然發覺孤島,原來一點都不孤獨,因她正正被溫柔的海洋圍抱著。坪洲,外形彷如一個「凹」字,半點兒都不平坦,地形與其名字不相配,煞是有趣,陷下去的地方像是埋藏着隱世秘寶,或是世外桃源,遠眺還看得見青翠山嶺。坪洲在七、八十年前是繁盛的工業中心,全盛時期更有逾百家廠房。
從昔日繁盛到今時今日的平靜,坪洲的面貌經歷多大的轉變,在島上不難發見歷史痕迹。如今,小島沒絲毫熙來攘往的壓迫感,沒有車子,沒有擠擁人潮,大街小巷彌漫悠閒靜謐的氛圍。每分每秒在城市如江河奔流的時光,在島上卻是緩緩地流淌。踏出碼頭,一座古廟映入眼簾,沿着永安街直行,偶爾有腳踏車擦身而過,街頭巷尾迴盪着微妙的窸窸窣窣,夾雜清脆的叮叮噹噹。店鋪之間隔着一道「楚河漢界」,店家卻會互相打招呼,談談天氣陰晴,說說生活瑣碎。
一塊牌匾牽繫兩代心血
巷尾,便看得見「祺森冰室」牌匾,一塊牌匾四個大字連繫兩代親情與心血,負責人林耀山(Gary)說:「爺爺名『祺』; 爸爸名『森』, 結合在一起就變成冰室的名字。他們都是行船,都是做廚房,懂得甚麼便做甚麼工。」原來,「祺森冰室」坐落的屋子早在一九六零年已經存在,Gary太公那代就已經在這裏居住,直至Gary的那一代已將近是第四代,經歷了數十載風霜的屋子見證着林氐四代的家族歷史,「之前是太公來到這個小島,買了這一棟物業,最初都是供別人做餐廳。坪洲那時有很多廠,人多了,食的需求就變大,就會有冰室及餐廳的出現。 他們想到不如就做餐廳生意,就收回餐廳。」
生於斯,長於斯的Gary繼承衣缽,經營島上的家族餐飲業生意,孝順的他從小便在冰室幫忙,亦與小島有着深厚感情,「坪洲這個地方,比較寧靜。最大分別是這裏沒有車,空氣好。坪洲人較淳樸,但睦鄰關係好很多,都是土生土長。我們從小就在這幫手,上午就幫手做早餐,放學後冰室已經關門,就回來掃地清潔。那時候,日常生活,包括吃飯、做功課等所有事情都在店裏做,記得有些人會拿五毫子給我,叫我拿給媽媽。」
離開終究是為了歸來
畢業後,Gary毅然離開長大的地方,出外尋找工作,移居近十年,曾與家人討論過「接手」的問題,他的內心亦經歷過幾番掙扎,徘徊於拒絕與接受的邊緣,反思過去梳理思緒有助填補未來的空白,他憶述:「那時心想不會接管餐廳,結了婚到有小朋友之後發覺 ,以前家人對我們真的好。慢慢就去理解,他們老人家可以撐起這間餐廳,真是厲害。中間也有很多時候,是星期六日或者星期五晚我也有回來,爸爸的年紀都差不多退休,經營餐廳,做了大半生,又供到我們、我、妹妹都長大自立,反思都應該是時候回來幫手 ,二零零一年便回來了。」 終究,冰室對Gary充滿了兒時回憶與深厚感情,可想而知難捨難斷。
於港人而言,冰室是香港歷史遺留下來的昔日印記,可理解為茶餐廳的前身,流行於一九五零至一九六零年代,隨着西餐業發展而起,最初因售賣的食品又以紅豆冰、咖啡、奶茶等西式飲品為主,以「飲冰」為賣點,故取名「冰室」。Gary解釋:「做冰室賣的食物很簡單 ,會有奶茶咖啡,只賣幾種粉麵。最早期我們有上海麵賣,雞蛋及肉片。我們的肉片是煎香了的肉片。那時是媽媽想食,爸爸就說拿一些回來賣,說這樣食就食了幾廿年 ,直到現在我都保持有上海麵賣,做一間冰室要茶靚咖啡都靚,兩者必須要做得好。」
片片蝦多士皆有血汗
歷久不衰的是情懷與傳統,雖然Gary 認為肯變肯去接受就會更好,但他並非一味主張顛覆過去的變革,而是選擇奠基於優良基礎上推陳出新。他細心地把過去的種種保存下來,「茶底沿用以前爸爸留下的,那味道由那時到現在沒有很大轉變,其實要煲一壺好的奶茶是很簡單,但要保持到十年是同一樣的味道,就是功夫。還有一個以前有、現在也有的就是紅豆冰。裝潢仍保留一派老式冰室格局,店內一枱一椅一磚一瓦均與開業時無異,還保留所有卡座椅子,這些椅子於一九六零年已經存在,因經過好些時日,木材腐朽,需要不停翻新修補。」蝦多士,是祺森冰室的「招牌菜」,不少人趨之若鶩來嘗鮮。
Gary坦言:「蝦多士以前是沒有的,以前麵食為主,而且沒有一種較有特色的菜式,就想到蝦多士不錯,將蝦放進麵包,再用餡包起。其實不是我構思,五十年代的蝦多士就是這樣做。」蝦多士滋味香口,然而製作蝦多士的過程竟血汗交融,因為當中有一個剝殼挑腸的工序,「我們剝得很快,很容易會刺到手流血,還有個漿,要用很多香料去炒,將幾樣混合放到麵包裏,再浸蛋漿,再沾麵包糠,再炸。」
情鍾爸爸烹調的早餐
經營餐廳的擔子沉重得很,Gary卻沒有後悔當初的承諾與決定,他憶起一件引以自豪的往事,「有一個時刻十分感動,平時我們收的錢會放起來,通常我就會全部拿給爸爸。有一天,爸爸突然跟我說不是啊 ,今日你第一日接管 ,你拿吧。那種感覺是我終於真正地接手了,是一種認同。」從爸爸身上,Gary學到了堅守原則,絕不馬虎,「本身有些客人喜歡爸爸的食物。有時我們會分得出是不是舊街坊回來,一家人來食四碗五碗上海麵。
不想失去這批客人,我會有少少要求,再做下去慢慢加東西,要求不能變,這是從我爸爸身上學的。因為爸爸做事的方法是慢工出細貨,當他口說隨便的時候才是最令人害怕,其實都是有要求的。」爸爸煮的食物,是Gary孩提時代的世間美食,他想起讀中學時,每日七時走下來客廳,便會看見一杯奶茶,一件腿蛋治已準備好在枱上,「爸爸一定先做好放在這,我從未食厭。」
冰室拉近了Gary與親人的距離,Gary爸爸放手後就沒有再理會餐廳生意,轉而在背後支持子女。 至於,Gary的兒子現時也會到餐廳幫手打點,「冰室令到自己和家人關係更親近 ,但當你太親近時也會有很多摩擦 ,我們的溝通方法可能就是先罵先吵架。有時工作上不滿意也會發他脾氣,吵完就算了。一家人,開心不開心全都在這裏,回憶都全在這裏。」承傳下來數十載的冰室是多代人的心血結晶,Gary一心希望能夠將冰室繼續傳承下去,「保存招牌和心血,再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 ,一代傳一代。」
撰文:文朗琛
攝影:胡浩賢
祺森冰室
地址:坪洲坪洲永安街3號地下B鋪
電話:2983 0554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8am-4pm(星期一休息)
詳情: http://bit.ly/2VnXidp
瓦煲上海街 在 Scrollife - 【鍋!】上海街尋寶尋找瓦煲的故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羊腩煲、雞煲、煲仔菜等唔同菜式美味非凡,只不過想令食物更美味,就要揀一個合適嘅煲去烹調。今次Scrollife 編輯部帶大家嚟到 上海街 尋寶, ... ... <看更多>
瓦煲上海街 在 Scrollife - 【鍋!】上海街尋寶尋找瓦煲的故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上海街 ,一條貫穿油尖旺區的老街,近油麻地段是廚房用具的集散地。想要甚麼廚具,不管有多稀奇古怪刁鑽冷門,到上海街走一趟,都可以找得到。就連用來煮煲仔飯的瓦煲,也 ... ... <看更多>
瓦煲上海街 在 【鍋!】上海街尋寶尋找瓦煲的故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羊腩煲、雞煲、煲仔菜等唔同菜式美味非凡,只不過想令食物更美味,就要揀一個合適嘅煲去烹調。今次Scrollife 編輯部帶大家嚟到 上海街 尋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