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總統蔡英文女士貼出了一篇宵夜文,特別還推薦一道恆春半島的特色料理清炒雨來菇,在地鄉親稱雨來菇是情人的眼淚,過去雨來菇還沒有商業化的人工繁殖,因此要吃到雨來菇只能等大雨過後,才有機會採集雨來菇,因此才叫做雨來菇。
雖然成為雨來菇,但是雨來菇卻一點都不像菇類,其實雨來菇是一種陸生的藍綠藻,所以雖然很像海味的海藻,但實際上一點也不是海味。
雨來菇過去只能靠雨後採集,但隨著生產技術的精進,已經有辦法穩定的人工生產,因此不需要雨後就能吃到雨來菇,平常就能吃到了。
生鮮蔬菜的推廣比起生鮮水果的推廣難上不少,一個是因為多數蔬菜的耗損比水果高,保存更困難,二方面是食用性沒有水果那麼簡單,還要經過料理的程序,才能推廣食用,也因此台灣生鮮蔬菜的外銷產值遠比鮮果低。
但這不代表生鮮蔬菜就沒有機會,日本人現在也吃空心菜,空心菜的食用習慣從橫濱中華街一直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漸漸推廣出去,現在神奈川也有專屬的溫室種植空心菜,空心菜也漸漸成為日本人日常食用的美食,不止是空心菜,日本人也漸漸開始推廣甘薯葉。
過去高雄市政府也曾經推廣美濃特產水蓮到加拿大販售,當水蓮能在加拿大的超市販售,就代表從生產端的供應穩定,採收後的包裝、相關處理、裝箱、運輸等各個環節都能妥善處理,才有辦法把水蓮這個特別的生鮮蔬菜供應到幾千公里遠的加拿大市場。
台灣現在面臨許多農產品生產過剩的現實,這個事情本來就會發生,因為人口本來就在老化跟減少,做生產補貼補貼生產能改善需求過低的問題嗎?
冬季生鮮蔬菜的外銷來調節供應並不是一條做不到的路,但這條路相對於生鮮蔬果外銷困難許多,畢竟除了儲運不易,飲食習慣的推廣也是一條漫長且困難的路。
過去台灣的冬季美生菜以銷售日本、新加坡等短距離地區為主,但隨著採後處理技術的改善,竟然已經有辦法外銷到中東銷售,試問要解決問題該繼續補貼農民種美生菜?還是要從整個採收、集貨、預冷等環節改善?
台灣冬季的葉菜類也是一樣,我們目標的市場在哪裡?有多少的需求量?要怎麼生產符合標準的產品?要怎麼擴大目標的需求?這些都是不簡單的事情,我們要選擇克服?還是選擇簡單一點的直接發給農民生產補助、耕鋤補助呢?
很高興看到蔡總統可以分享這些屬於台灣漸漸能穩定供應的特產,也透過蔡總統的介紹,讓一般消費者有機會嘗試雨來菇這種特別的農產品,也期望經過這一年多以來的愁雲慘澹,各位農友們能揮別陰霾,邁向一個新的一年。
甘薯節英文 在 Candy House女裝.童裝.團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也可以及用來說故事給寶貝聽
今天是平安夜,媽咪們有帶著寶寶吃火雞嗎?
小編一直以為只有感恩節才要吃火雞~
今天才知道聖誕節也要吃火雞的由來呢!!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聖誕節也要吃火雞的由來唷!!
在傳統的聖誕餐桌上,尤其是歐美~
烤火雞是感恩節和聖誕節這兩個大日子是不可缺少的菜式。
原來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
火雞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
因為歐洲人覺 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的服裝:身黑頭紅。
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
在當時移民到美洲之後,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 於是就吃火雞,
竟然發現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雞。
於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非出現不可!!
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在一六二零年的聖誕節,
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裏茅斯山。
因為當時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
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
因此聖誕大餐裏,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乾布丁、水果餅、
雞尾酒之外,當然也就少不了火雞這重要的角色啦!!
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
個象徵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
“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
“Dinner”原本並非指晚餐。
而應該在中午吃。由于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
因為已經非常接近聖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
而聖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
因此,象徵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聖誕節。
餐桌上的火雞
美國人吃火雞的習俗是將火雞的腹內裝填各種材料,放入烤箱內烤熟。
等烤熟後將整只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一起享用。
換句話說,外國人吃的是“全雞”。至於為什麼不分好再端上桌?
這大概就像我們在大年夜吃魚,不會先將魚肉分成用魚片
而用全魚上桌是一樣的道理。
不但兼顧了菜色的美觀和視覺的豐富性。
同時,也有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享用大餐的象徵。
小編今天和家人吃完聖誕大餐很開心的準備去睡覺了
希望每位粉絲今天也都跟家人在一起~
度過幸福的平安夜迎接聖誕節唷!!^^
Merry Christ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