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心情好還是心情壞,又或是用餐之後,總想來點甜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吃「糖」會讓人開心啊!
這是真的!內科專科劉漢文醫師曾指出「當攝入糖後,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大腦產生愉快的感受,而如此美好的回饋作用,更讓人越發喜愛甜食」。人類的舌頭與口腔中,佈滿了由不計其數的味覺細胞所構成的味蕾,當吃進甜食,糖份便會誘使舌上的甜味接收器啟動,傳遞大腦皮質向大腦內發出獎賞信號。再進一步說明,也就是吃甜食後,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分泌多巴胺,這是能讓人感到愉悅與幸福感的物質。因此,許多人才會對於甜食,總是毫無抵抗能力!
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方飲食文化中,即有用「飴」的紀錄。在當時「飴」指的是麥芽糖。在古代,「糖」是貴族才能享用的上等奢侈品;而時序至今,糖已成為稀鬆平常的調味料。生活中常見的食用糖,指的是「蔗糖」,依據純度的由高至低可分為: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赤砂糖(亦稱紅糖或黑糖,89%)。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建議,每日攝取糖量應在總熱量5%以下,也就是不宜超過25公克(6茶匙),以免肥胖症、蛀牙、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文明病上身
「糖」對人體而言,若適量補充,除了心情會暫時變好之外,對於避免血糖過低、脫水、虛脫,也有一定的助益。但吃糖容易上癮,一不小心就會超標,過量的糖份便會在體內轉換成脂肪,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使思緒運作遲緩,進而使工作或生活品質受到牽連,且幸福感過後,常伴隨而來的是焦慮與失落,易呈現令人不安的精神狀態。「糖」更是誘發多種疾病的源頭,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多種癌變、臟腑發炎與衰老等,甚至還可能因此招致失智症發生!如今社會進步安逸,能生活無虞且三餐溫飽,但也有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反而出現營養過剩現象,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若想擁有健康,就要理性避瘋糖!以下匯集「9種健康代糖」我們一起來好好認識!若想嚐點甜頭又不傷身,那就善用代糖來妝點美味吧!
❶椰糖
由椰子花汁液萃取出的糖份,是東南亞國家主要的食用糖。因其升糖指數相較於其他糖類低,近年在歐美興起以椰糖取代傳統糖類的健康趨勢。且無經過繁複的加工過程,因此能保留16種豐富氨基酸,像是谷氨酸能補充維持腦部功能所需的神經傳遞質;天冬氨酸可促進新陳代謝、抗憂鬱;蘇氨酸則可維持蛋白質平衡;絲氨酸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有助益
❷菊糖
亦稱菊苣纖維或菊粉,經美國FDA 認可為可溶性纖維,存在於植物的細胞中。菊糖是一種天然的多醣體,由許多種植物製造,被認為是一種可溶性纖維。其在消化道中,可作為細菌的食物,進而維持腸道益生菌健全。且通過腸胃時,不會被人體吸收,並可幫助腸道蠕動,讓食物快速從腸道通過,以減少熱量吸收。而其排出人體時,還能一併把週邊食渣帶離,進而改善便祕。菊糖(Inulin)與甜菊糖(Stevioside, Stevia)是不同物質
❸木寡糖
又稱木聚寡糖、低聚木糖,係指由2~10個木糖以糖苷鍵連接而成之寡糖的總稱,是近年來新發現具有益生性的一種低消化性寡糖。木寡醣較果寡醣具有強抗酸性、耐熱性及安定性,實驗結果顯示於pH值2~10之飲料中,或置於100℃ 下,木寡醣仍安定,對於一般食品加工上更適於飲料、烘焙等食品
❹果寡糖
是以蔗糖為原料經酵素加工而成的大分子醣類,難被人體吸收利用,又具水溶性纖維素特性,且無熱量負擔。一般市面常見是以果寡糖糖漿作代糖販售,其甜度約落在砂糖的30~50%。能有助雙叉桿菌及嗜酸桿菌等腸內益菌的繁殖,抑制壞細菌增生,幫助排便,可提供腸道有益菌所需養分,亦有助比菲德氏等有益菌生長,以維護腸道健康,而增強抵抗力
❺甜菊糖
亦稱為甜菊素、甜菊醣苷,是從菊科草本植物甜葉菊(又稱甜菊葉)中提煉出的糖苷。最早由南美洲先民開始應用,具高甜度、低熱量特點,且甜度是蔗糖的近300倍,熱量卻只有蔗糖的1/300,其對熱穩定,且不引起血糖波動,被作為食品甜味劑使用
依照低至高的加工的程度,又可分為三種狀態
1.綠葉甜菊葉(Green leaf stevia)
2.甜菊葉提取物 (Stevia extracts)
3.甜菊葉甜味劑 (Altered stevia)
❻木糖醇
木糖醇是常從白樺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植物性代糖。在口腔中會產生清涼的口感。木糖醇難以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因此不易引起蛀牙,所以常被應用在口香糖、牙膏、漱口水、糖果等。木糖醇食用後仍會產生熱量,熱量比蔗糖略低,約1克有2.4大卡,甜度則與蔗糖相當(約為蔗糖的90%),其對血糖影響較低,所以也被糖友納入使用。成人一天攝取不超過90克,單次攝取不宜超過50克(兒童建議攝取量約為15克內)。但對狗具毒性,因此毛主人務必當心
❼甘露糖醇
又稱木蜜醇,是一種白色結晶固體,外觀與甜味如同蔗糖。屬於己六醇,為脫水劑的一種,可作為利尿劑,也可作為甜味劑。1公克可產生2大卡熱量,甜度約為蔗糖的70%,常用於無糖糖果或果醬,麥芽糖、口香糖之防粘劑
❽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亦稱山梨醇,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甜味劑,口感具清新感,常被用於製造口香糖或無糖糖果。熱量每1克約2.6大卡(約蔗糖的65%),甜度則約蔗糖的一半。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即可直接進入細胞,不易引起血糖上升,但建議每日攝取上限為50公克內
❾赤藻糖醇
是存在於葡萄、梨子、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約為蔗糖70%的糖度。不含熱量,亦不造成蛀牙。不會使血糖或是胰島素上升,也不造成腸胃不適,因在小腸就被吸收了,不會送至大腸。可高溫烹調,適合烘焙,但大量使用易產生些微涼涼的後味,若遇此情況,可磨粉或減量試試
✴️代糖是什麼
代糖意即糖的替代品,又稱甜味劑。可用來增加食物的甜味,其熱量相對低,可降低對血糖上升之幅度。因不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不會影響血糖水平,可增添食物甜味,亦適合糖友應用。又因其熱量近乎零,過重者亦適合食用,以減少熱量攝取。代糖主要分為二類,分別是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
➡️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會產生熱量,但每公克產生的熱量比蔗糖低。例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藻糖醇、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椰糖、菊糖等等
➡️非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不會產生熱量,又稱為「人工甘味劑」。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使用的非營養性的甜味劑有:阿斯巴甜、糖精、醋磺內酯鉀、蔗糖素、甜菊精、甘草素、索馬甜、甜精等等。飲用含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會改變腸道內的環境,影響腸道內微生物的生存。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攝取過多人工甜味劑會增加中風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代糖停看聽
⚠️因果寡糖難消化,多食易引起腹脹、腹瀉情況,一天建議最多攝取約28公克內為宜
⚠️果寡糖攝取後血糖值不會增高,也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因此糖友可適量攝取,以增添用餐風味
⚠️阿斯巴甜是由笨丙胺酸和天門冬胺酸構成,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少量即富甜味且熱量少,但其不耐熱,加熱便失去甜味。用量為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不超過50公克,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取不超過3000公克。攝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而糖友適量攝入阿斯巴甜對血糖無大影響,但仍應以主治醫師指示下食用為宜
⚠️代糖的種類及產品繁多,應注意不用於低血糖治療,並注意是否可高溫烹調及每日食用量。如山梨醇,若一日攝取大於10公克就可能腹瀉,一般代糖則掌握不超過50公克。而代糖食品雖熱量較低,但其熱量仍不可小覷,仍需掌握食用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或傷害。特殊體質或病況者,更應事先諮詢專業醫生後,再行食用為宜
⚠️木糖醇與木寡糖相同嗎?
木糖醇(xylitol)與木寡糖 (xylooligosaccharide)是不同物質。木糖醇是木糖經醇化而成的單醣,具抑菌性,可弱化口腔酸化的細菌孳生,而達到防蛀牙作用,亦可作為食物防腐劑。木寡糖是人體有益菌代謝時所需之碳源,像是雙歧桿菌對其利用率就很高。雖能不受壞菌影響,但並無預防蛀牙之作用。而兩者都因不造成血糖波動,所以糖友可適量應用
#凱鈞有食力
#9種健康代糖
甜菊葉 胰島素 在 蘇小安 Aninha’s Working Galle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起來品茶吧🍵
喜歡喝茶的舉手🙋
想問問大家平常喝飲料喝茶時都喜歡喝全糖?半糖?微糖還是無糖呢?
小安因為平常喝飲料喝太甜被太多人提醒要注意自己的糖分攝取~
於是前陣子便開始減少喝甜飲料的壞習慣。
今天很榮幸受邀來CoCo的品茶會,這個活動真的超適合小安的,因為小安平常就是愛喝飲料但又怕胖就不敢多喝,但是這次所有的飲品都是加入甜菊葉來替代白糖的甜度,讓每一口都無負擔😋😋😋
這次CoCo品茶會有教大家如何簡單泡四季春青茶葉✨✨
步驟如下👉🏻
①將些許甜菊葉放入茶壺,倒入沸水
②蓋上杯蓋,悶大概五分鐘
③將悶好的茶倒入茶杯與茶葉分開即可飲用
泡好的茶聞起來味道有一股清香味,喝起來甜甜淡淡的。
好喝的東西不需太多修飾,加入甜菊葉就能為整杯茶帶來加分效果👍🏻
後面試飲的冷泡綠茶、紅茶工作人員都會遞上兩杯,讓我們喝喝看來猜哪一杯有加入甜菊葉,比起綠茶我更喜歡紅茶的韻味。
平常喝茶、喝飲料的時候我的優先選擇都是紅茶,所以在品茶時我一樣是覺得紅茶好喝🥺🥺🥺(個人喜好啦)
ㄧ喝到紅茶時馬上猜到了哪一杯有加甜菊葉,甜菊葉的甜度為蔗糖的200-300倍,但是熱量僅蔗糖的1/300,加熱後也能相當安定唷!
很多人對甜菊葉會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味道喝起來會有些許怪怪的,但其實從甜菊葉的糖是完全零脂肪的甜味劑。天然的甜菊葉片嚼起來甘甜,像是嚼了一口清香口香糖,所以只要適量使用,可以幫助減少卡路里的攝入量,其實非常適合減肥、高血糖者以及小螞蟻們(例如我嗜甜如癡),喝了完全不會上升高血糖,不提高胰島素的天然甜味劑。
甜菊葉的糖是完全零脂肪的甜味劑。天然的甜菊葉片嚼起來甘甜,像是嚼了一口清香只要適量使用,可以幫助減少卡路里的攝入量,其實非常適合減肥、高血糖者以及小螞蟻們(例如我嗜甜如癡),喝了完全不會上升高血糖,不提高胰島素的天然甜味劑,完全正中我心,因為無熱量啊啊!
平常有閒時就可以約三五好友去喝茶、聊聊天也不錯~~
#天然代糖
#無熱量
#不易導致蛀牙產生
#甜味持久餘韻悠長
#CoCo都可
#甜菊葉
#品茶分享會
#滋味甜菊
#喝好茶來CoCo
甜菊葉 胰島素 在 Simon Chau 周兆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怎樣使用手機防腦癌 /糖尿美食做法
怎樣使用手機防腦癌
國際癌症研究所已將手機列為2B級致癌物!
經過多年爭議,最近有個驚人進展。來自14個國家、31名科學家組成研究小組,經過8天的會議後,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突然將手機列為2B級致癌物,和DDT、鉛、與公認的劇毒塑化劑DEHP同級。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承認,手機會帶來神經膠質瘤(腦瘤的一種)和聽覺神經瘤等不利影響。但其他癌症至今尚無定論。今年初,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就證實,手機持續的、低量的電磁波影響人體大腦運作。
為免後悔太遲,馬上保護自己:
1. 選購低輻射機種----先了解結構性能才好買。
2. 通話時不貼耳----手機離身體至少 1.5公分;手機離身體愈遠,暴露愈少。
3. 使用耳機----講電話時戴耳機,可以防止輻射不斷「煮」你的腦袋。
4. 多傳簡訊----可以降低電磁波風險。
5. 長話短說----若須詳談,改用固網電話。
6. 盡量遠離身體----盡量勿放口袋裡、掛腰間或胸前;不用就放桌上。外出時放在包包裡或外套裡。
7. 勿要用手機當鬧鐘----手機靠近身邊,例如靠近床鋪的床頭桌,大腦就要晚晚暴露在電磁波好幾小時。
8. 收訊不良時,能不打就不打----訊號愈弱,手機需要愈高的功率來保持通訊,輻射愈強。
9. 撥出去的第二響才放耳邊----撥打手機會比接手機發出去更多的輻射,而且在接通時輻射最高。因此撥手機第2響才放耳邊。
10. 勿買山寨機----山寨機電磁波標準難以保證。
糖尿美食做法
原則包括:
1. 吃素。盡量戒肉(包括海鮮)、戒蛋、戒奶;多吃新鮮蔬果。
2. 盡量多多天然生食,特別多吃水果(不太甜的,例如奇異果、西柚)和青葉菜;
3. 盡量吃有機食品;
4. 盡量戒一切甜食,尤其是含精鍊糖的飲品食品(加甜劑只可以用甜菊葉、椰糖蜜或木糖醇)
5. 馬上盡可能盡量少吃小麥產品(麵包、蛋糕、麵條、薄餅等);
6. 盡量少吃煎炸焗炆炒燒的食品,多吃蒸、煮的食品;
7. 減少吃豆及一切高蛋白質的食物(新鮮蔬果例外,例如椰菜花、西芹)。
8. 盡量不調味;
9. 盡量減少食油,只吃冷壓的油,其餘戒吃;
10. 限量吃高脂肪的食品,例如果仁、牛油果;
11. 控制熱量:只吃足夠維持理想體重或標準體重的熱量。超重和肥胖的人必需減少熱量吸取。
12. 合理營養:減少蛋白質,限制脂肪和膽固醇。
13. 限制鈉鹽:以免引起高血壓。若血壓偏高,更應嚴格限制鹽量。
14. 多吃高纖維食品:纖維素能減慢糖的吸收,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這樣可以明顯改善高血糖情況。
15. 入黑之後盡量少吃,晚餐只吃半飽,消夜只吃少許水果;
16. 少食多餐:這樣可降低餐後的血糖高峰值,對高血糖控制極為有利。
17. 多多喝靚水。
18. 盡量充份咀嚼,慢慢吞嚥。進食時專注地吃不要分神──盡可能不談話(尤其是要用腦思考的對話,例如談公事或爭論)、不看書報不看電視電腦電話。
19. 絕對不容許自己吃過飽。
20.每日定時進食。
21. 戒吃消夜。
22.少吃零食,茶點時間吃健康的、適合病情需要的東西。
23.盡量不外出進食,留在家裡自己下廚。盡量減少應酬,晚間宴會可免則免。
24.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少碰預先包裝的飲品。
25.理想的飲食量比率為早餐40%,午餐35%,晚餐25%(因為早餐即使吃得稍多,當日消耗的機會仍多,一天之中越遲吃進肚裡的熱量,越容易貯藏起來)。
糖尿健康菜式示範
南瓜湯
材料:
南瓜、番茄適量
調味料:
日本麵豉醬、亞麻籽油或山茶花油(不用則更健康)
做法:
1. 南瓜與番茄洗淨切粒;
2.放進搞拌機內加水高速液化;
3.加調味料即時享用。
田園手卷
材料:翡翠豆苗、紅菜頭、甜椒、 紫菜
做法:
1. 翡翠豆苗、紅菜頭、甜椒洗淨、切粒;
2.紫菜摺成雪糕筒狀,包著吃;
3. 亦可另加醬料。
平民人參伊麵
材料:蘿蔔乾絲、芽菜、芝麻
調味料:芝麻油或芝麻醬(不用才更健康)
做法:
1. 蘿蔔乾絲稍泡水(亦可乾吃);
2. 加入芽菜,灑上芝麻,上碟享用。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