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火龍果 大家喜歡哪一個呢?😆
火龍果又稱「仙人掌果🌵」、紅龍果、龍珠果,英文名是🐲Dragon fruit
兩種火龍果的大部分營養成份都差不多!
以大約ㄧ個拳頭大小✊量計算(120 g)
🌵可以補充約260 mg鉀,屬於高鉀水果!
能幫助體內過多的鈉和水排出,消水腫!💦
🌵也含有約1.8 g 膳食纖維!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吃完隔天很順暢的經驗😆
❤️紅色火龍果的果肉及兩種火龍果的果皮
都有「甜菜紅素」是很棒的植化素成份!
其中果皮的量較多,所以留著吃更營養喔!
甜菜紅素能幫助抗氧化、抗發炎!👍
😆留皮吃,我幫大家試過了,沒問題👌
⚠️火龍果小提醒!
1. 紅肉火龍果鐵質量,雖然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但每100 g中只有0.8 mg, 加上植物性鐵生物可利用率低,不適合當作補鐵食物喔!
2. 維生素C量不算高,平均每100 g約6 mg
每種水果的特性真的都不一樣,所以建議大家,每餐都換不同水果吃是最好的喔☺️
#火龍果是順暢好棒手👍
#每餐水果換著吃 #每餐水果拳頭大✊
#留皮吃更營養😉
甜菜紅素英文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火龍果大比拼 : 紅肉 Vs 白肉 - 曾欣欣
本月初為一個商戶主持講座時,席間一名聽眾問 : 白肉火龍果還是紅肉火龍果較好?食物口味當然視乎個人喜好,但一比之下,其中一款又真是特別優勝。
超級食物推介:火龍果
火龍果源自火龍果仙人掌科植物 (Hylocereus cactus),英文別名亦稱為「檀香山之后」,這款植物特別之處是只在夜間開花。植物原產自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時至今日產區已遍及東南亞及全世界。
最普遍出售的品種,分別是白肉紅皮及紅肉紅皮。
比較營養成分 : 白肉 = 紅肉
先不講顏色,一個火龍果只有60至80個卡路里。不論是白肉或紅肉,膳食纖維、蛋白質、維他命C及其他主要營養,含量都不相伯仲。事實上,火龍果是很好的維他命C及鐵質來源, 一個火龍果能提供每日所需維他命C約 ⅓ 含量。更令人驚訝的是,火龍果可提供高鐵質含量,約等於每天所需8至10%,以一款水果來計實在相當好!
抗氧化劑含量 : 紅肉優勝!
紅色火龍果色澤明亮,益處包括有防癌作用。除了維他命C含量高,果肉內胡蘿蔔素與抗致癌質素互相關連,有研究指是可以降低腫瘤數量。此外,紅肉中的番茄紅素,亦能有效降低前列腺癌風險。
其實,早於10年前,台灣研究人員已開始深究兩款火龍果的抗癌特質,他們發現紅肉比白肉含有更多抗氧化多酚;而紅皮比紅肉展現更多抗癌的活動指數!現在除了台灣人,韓國人近年亦參與研究工作,相信不久將來我們會有更多資料去欣賞火龍果。
紅肉火龍果最突出的成分,就是甜菜紅(batalain),這個鮮紅色素亦可以在紅菜頭內找到。絕大部分紫色及紅色的超級食物都含花青素,而甜菜及紅肉火龍果則含甜菜紅!這款超強抗氧化物能有效阻止壞蛋固醇LDL氧化,因此可預防動脈硬化。另一項研究報告亦顯示,甜菜紅和藍莓中的花青素一樣,都有能力減少DNA的損壞!
當你初次食紅肉火龍果,或會發現大小二便呈現紅色,這是因為短時間內進食大量火龍果緣故,情況跟食紅菜頭一樣,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健康 #飲食
甜菜紅素英文 在 悠活農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龍果產業]
雖然農村還沒開始賣火龍果
(已經開始努力了,各位鄉親敬請期待)
這篇寫得很仔細~有專業有實境
對火龍果有興趣的鄉親可以看看喔
一起思考台灣農業如何更好更進步吧!
摘:
台灣的外銷常常有量不足的問題,但現在過量的生產,生產量不足的問題就降低,但是要做外銷,整體採後處理的問題就出來了。
如果我們能做好這一端,反而可以化危機為轉機,為農民帶來更多的利潤。
包含目標市場對果品的需求,如果重規格、酸度、甜度等。採後的溫度控制、出口的熱蒸熟處理(46.5度30分鐘,沒人在用藥劑燻製,千萬不要相信一堆奇妙的鬼扯喔!)、儲存時間延長、果品包裝等,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暴風雨前的火龍果產業?
火龍果又稱紅龍果、龍珠果,英文是pitaya但更廣為人知的是Dragon fruit這個名稱,所以華文的命名才會叫火龍果。
火龍果是1983年引進,最初由集集鎮果農石火泉先生所選育出品系,這個品系稱為石火泉種,其他的農民及民間公司相繼投入育種的培育,相繼的大紅、免受粉種、蓮花、蜜寶、大紅、翠玉、青龍等品系不斷研發,讓火紅果從原本不好吃的原生品種變成如今美味的品種,火龍果從市場需求低的水果,漸漸打開他的市場。
但可惜的是,台灣缺少了異地種植國際市場的國際戰略,現今國際銷售的品種雖然是台灣所育種出來,但主要的供應國卻是越南、中國、馬來西亞等地,台灣在廣域種植的能力無法與這些國家競爭,失去了先機,自然也失去國際市場。(第一張照片,日本超市架上一顆約50元)
在台灣消費者對火紅果的需求就是白肉與紅肉,而目前國際上種植主要以白肉為主,紅肉雖有但數量不多,未來如果加入TPP國內的白肉火龍果自然會受到一定的衝擊。
亞當史密斯說過,消費是生產唯一的目標。
台灣有許多的農產業一直停留在生產>運輸>市場的推式生產哲學,供給消費者我能生產的農產品。
但先進的農產業應該是生產<運輸<市場的拉式生產哲學,由消費者的需求去生產農產品。
不但沒有辦法進步,更一直停留看到價格好就搶種的現象。
在前幾年農糧署就一直在告訴農民,不要再種火龍果了,但農民卻還是搶種,導致火龍果的苗非常的搶手,但是火龍果的價格一直沒有崩盤,我個人認為數量雖然增加,但需求也上升,民眾越來越願意消費火龍果,所以一直沒有崩盤,但很不幸的,今年事情已經發生了。
從後六張圖中可以發現白肉的產量在101年就趨向穩定,而紅肉的產量逐年增加,今年目前的產量更是達到了天量。紅肉跟白肉,白肉的量大量轉到紅肉,紅肉生產量越來越高,價格也越來越低。
火龍果從定植到收成約14個月的時間,這一兩年因為火龍果進來搶種的農民,是後知後覺的農民,往往本身可能就是技術與資本的弱勢,因為追求好的利潤進來這個市場,火龍果每甲成園成本約30~40萬元,每百公斤的生產成本約2400~2800元之間,而目前的市場拍賣價已經到27元了,火龍果將可能不再是高經濟的果品,而是像高麗菜一樣產量過剩,果賤傷農的情況將在紅肉火龍果的產業發生。
是危機也是轉機,紅肉火龍果絕對是未來台灣可能的外銷主力果品之一,紅色火龍果富含甜菜紅素,相關的研究發現具有抗菌、抗氧化、抑制癌細胞發展的特性,而目前國際上也缺乏大規模的紅肉品種。
台灣的外銷常常有量不足的問題,但現在過量的生產,生產量不足的問題就降低,但是要做外銷,整體採後處理的問題就出來了。
如果我們能做好這一端,反而可以化危機為轉機,為農民帶來更多的利潤。
包含目標市場對果品的需求,如果重規格、酸度、甜度等。採後的溫度控制、出口的熱蒸熟處理(46.5度30分鐘,沒人在用藥劑燻製,千萬不要相信一堆奇妙的鬼扯喔!)、儲存時間延長、果品包裝等,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農政高層都只關注在虛無飄渺的農業4.0這些幻覺中。
醒醒吧!高官們,不要再整天說要將台灣優質果品推銷到全世界,能做的話,誰不想呢?現在國際已經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能出高價錢的市場,哪個國家不競爭呢?要競爭就要比品質跟安全。
該真正投入資源的是採後預冷處理、滅菌處理、催熟溫濕控制、運輸溫度控制、乙烯不利因素克服、運輸震動減低等相關的技術,才是維持外銷果品品質,增加外銷訂單。
當一個新的農產業逐漸成形的時候,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