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會員日,這次有多重優惠,該挑哪幾本?
可參考《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附錄一、二
.
附錄一:延伸閱讀書籍總覽
.
前言:從零開始跨出你的第一步
一、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楊斯棓著,先覺,出版日期2020-10-01
二、 《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洪瀞著,圓神,出版日期2020-12-01
三、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歐陽立中著,悅知文化,出版日期2021-01-11
四、 《用書脫魯的一生閱讀術》宋怡慧著,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2
五、《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吳錦勳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2
第一章:一人公司:像一家公司那樣經營自己
一、《暢玩一人公司》于為暢著,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05-27
二、《個人品牌:斜槓時代成就非凡的7個自品牌經營守則》何則文著,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11-27
三、 《個人品牌獲利》李洛克著,如何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12-01
四、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查理‧蒙格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9-04-02
五、 《高績效心智》莫頓‧韓森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5-31
第二章:三種工作:人生可長可久的工作組合
一、《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洪蘭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12-21
二、《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查爾斯‧韓第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07-16
三、《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著,今周刊,出版日期2020-05-07
四、《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5個領悟,讓你進退職場都靈活》洪雪珍著,有方文化,出版日期2018-10-02
第三章:利他共贏:利他的比重隨著年齡遞增
一、《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嚴長壽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01
二、《心。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稻盛和夫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07-07
三、《與人同贏[全球暢銷經典]:人,是世上最值得投資的資產!領導學大師掌握職場、家庭與人際的25個共贏原則》約翰.麥斯威爾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8-03-01
四、《積善: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許峰源著,方智,出版日期2021-03-03
五、《佛陀與惡棍》維申.拉克亞尼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2
第四章:成功方程式:網路新世代需多加防護罩
一、《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史蒂芬‧柯維、西恩.柯維合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10-30
二、《原則:生活和工作》瑞.達利歐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08-04-10
三、《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哈福.艾克(T. Harv Eker)著,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05-12-02
四、《躍遷:「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知識大神教你在迷茫時代翻轉人生的5大生存法則》古典著,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18-04-02
五、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蔡淇華,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6-28
六、《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金惟純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0-06-08
七、《一小時的力量》艾德莉安.赫伯特著,新樂園,出版日期2021-06-30
第五章:站對地方:人際網路放大成果的效益
一、《成功竟然有公式:大數據科學揭露成功的祕訣》巴拉巴西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10-31
二、《人性的弱點:暢銷不墜的成功學經典,向卡內基學習交心溝通術與好感度人際學》戴爾.卡內基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7-28
三、《這才是行銷》賽斯.高汀著,遠流,出版日期2019-05-29
四、《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把自己當作平台,建立有效人脈網》平野敦士卡爾著,遠流,出版日期2019-06-27
五、《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理查.柯克、葛雷格.洛克伍德著,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19-11-27
六、《圈對粉,小生意也能賺大錢》許景泰著,三采,出版日期2020-07-31
第六章:無限思維: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一、《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彭明輝著,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12-01-30
二、《無限賽局》賽門.西奈克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12-30
三、《原子習慣》詹姆斯.克利爾著,方智,出版日期2019-06-01
四、《複利效應》戴倫.哈迪著,星出版,出版日期2019-02-27
五、《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卡蘿.杜維克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9
六、《轉變之書(40週年增修版)結束,是重生的起點》威廉.布瑞奇、蘇珊.布瑞奇合著,早安財經,出版日期 2020-06-01
七、《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鄧惠文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7
第七章:沒有壞事:找出壞事背後隱藏的好事
一、《我修的死亡學分》李開復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4-29
二、《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蔣勳著,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14-11-01
三、《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哈佛醫師心能量 啟動內在療癒力》許瑞云著,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17-11-03
四、《穿越撒哈拉:流浪,走向風沙未竟之地》謝哲青著,皇冠,出版日期2019-12-09
五、《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劉軒著,三采,出版日期2021-02-26
第八章:包容力:開啟無限力量的萬用鑰匙
一、《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丘美珍、鄭仲嵐著,親子天下,出版日期 2020-11-04
二、《安靜是種超能力》張瀞仁著,方舟文化,出版日期2018-08-01
三、《那些生命中的微光:關於愛與勇氣的十個精采人生》陳雅琳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1
四、《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龍應台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18-04-23
第九章:常保初心: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一、《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暢銷15萬冊紀念版)》戴西‧魏德蔓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07-30
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詹姆斯‧歐沃斯、凱倫‧狄倫合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2-22
三、《時間教會我們的事:給年輕的你,我們用30年歲月驗證的人生》丘美珍、王文娟、錢慧君合編,悅知文化,出版日期2016-05-20
四、《量子天命》李欣頻著,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21-03-22
.
附錄二:推薦國內外文學名著
一、《先知》卡里.紀伯倫著,野人,出版日期2020-03-04
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04-08-28
三、《百年孤寂》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著,皇冠,出版日期2018-02-05
四、《人性枷鎖》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麥田,出版日期2017-12-09
五、《過於喧囂的孤獨》赫拉巴爾著,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16-10-24
六、《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著,遠流,出版日期2012-09-01
七、《傾城之戀【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一》張愛玲著,皇冠,出版日期: 2020-02-17
八、《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蔣勳著,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18-10-05
九、《陳澄波密碼》柯宗明著,遠流,出版日期2018-10-27
十、《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張曼娟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03-31
十一、《長日將盡》石黑一雄著,新雨,出版日期2015-04-15
十二、《心:夏目漱石探究人性代表作》夏目漱石著,大牌出版,出版日期2021-01-13
.
博客來會員日,這次有多重優惠,該挑哪幾本?
建議透過下文中的公益連結,順手幫助偏鄉弱勢兒童!
(請見以下我的第一則留言)
.
願原力與你同在!
#內在原力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5的網紅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你,許下了哪些堅定的承諾?。2015年起,台灣應用材料、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 IC 之音.竹科廣播對於環境教育推廣充滿著願景與希望。在過去連續五年,深入桃竹苗新竹高中職,超過四萬名師生響應《看見台灣之後》環保教育活動。 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環保 30,台灣因你...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在 永豐銀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0/9豐公益現場寫真→跟著胖卡做公益】
幸福胖卡開進台中中興大學校園🚚
與學生們互動拍照😘
並邀請日前合作過一起淨灘的寶島淨鄉團🏖
創辦人林藝以<夢想.啟程>「走出不一樣的路,改變看世界的角度」為題
與興大同學們分享人生的探索歷程
林藝在成功高中當實習老師時,因學生的一句話:「老師做一點事吧」🌎
開啟成立寶島淨鄉團的動機,以自身的經歷探索及反思引導同學思考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
無非就是發現自己
並且勇敢地成為自己
提供同學們正向思考能量
追求夢想的勇氣❤
快跟胖卡一起傳遞幸福能量💗~
請密切注意豐公益現場寫真,我們還有下一場的公益活動,Coming soon ~
#國立中興大學生涯發展中心
#在地關懷
#用心豐台灣
#永豐銀行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在 我在旅行 I Am Travel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的旅程,每一個步伐
都是堆疊在這塊土地組成。
有好的土地才有的豐富營養,餵養土地上的人
你有多久沒親近腳下的土壤。
走過的路,回頭看看
那在天際線旁,對旅人的溫柔。
生命
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文字/攝影 彭宣翔
火車大富翁 勇氣35班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你,許下了哪些堅定的承諾?。2015年起,台灣應用材料、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 IC 之音.竹科廣播對於環境教育推廣充滿著願景與希望。在過去連續五年,深入桃竹苗新竹高中職,超過四萬名師生響應《看見台灣之後》環保教育活動。
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環保 30,台灣因你而改變,首次邀請紀錄片大師柯金源導演、曲全立導演,透過柯金源導演《海》紀錄片、曲全立導演《美力台灣 3D》紀錄片,了解台灣現今生態。
兩位導演用常達十年以上的時間紀錄台灣環境,透過導演的眼睛發掘、深入議題。本次也邀請到寶島淨鄉團創辦人林藝擔任主持人,透過林藝長期推廣環保行動的經驗與導演對話,與我們分享這些寫實紀錄背後的精彩故事!
//【柯金源導演介紹】//
27 部紀錄片,從高山的千年巨木林到海底的珊瑚釋卵、從養蚵的漁民到種稻的農民、從不斷後退的海岸線到日漸混沌的天際線,以過人的毅力完成27部紀錄片。
30 萬筆田野筆記,長期以行腳方式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足跡遍及島嶼各個角落。累積上百萬字的 田野調查資料、20萬張照片,並出版超過30萬字的台灣環境報導專書。
90 座影像講座,創作生涯獲得超過90個獎項肯定,包含:台北電影節紀錄片首獎、台灣國際 紀錄片影展台灣獎、紐約電視展最佳導演、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蒙大 拿影展最佳影片、韓國綠色影展Excellence Prize ...等。
●《海》紀錄片介紹:
『海』紀錄片的企劃、製作與拍攝內容,是以台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做為主要觀察與記錄重點。因此,延續自1994年公視「瀛海水晶宮」節目、2004年「記憶珊-瑚」紀錄片的內涵,針對目前的海洋環境現況,以及人如何利用海洋資源型態,做為紀錄片呈現的主軸。三十五段影像故事,沒有旁白與配樂,極簡的漁人對話,「海」紀錄片,以最質樸、純粹的紀錄影像與舖陳,簡單而直接的凝視,呈現海洋的生命樣貌,以及人類從海洋擷取各種養分的方式,乃至於海洋反撲的力道。
//【曲全立導演介紹】//
在事業起飛的 35 歲,一顆拳頭大的腦瘤改變了曲全立導演的宿命。事業正要起飛的曲導演,將 3D 技術運用,回饋到這塊土地上。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位「重生」的人,也因如此,更期盼將小愛化為大愛,自籌經費建立 3D 行動電影車,讓偏鄉孩童能看見「自己與我們的環境」。自 2008 年接觸 3D 以後,3千多個拍攝的日夜、跑了 22 萬公里、拍攝 300 位即將消失的匠人,與無數面臨改變的台灣地景,他持續創作 3D,期盼為這塊土地作傳!
●《美力台灣 3D》紀錄片介紹:
10個瀕臨消失的台灣美景,100個將被遺忘的傳統匠師,全靠1個半聾半盲的傻瓜導演,用10年去記錄,讓我們不至於忘記,台灣最美的樣子。台灣,一個美麗的小島。在這個島上,有高聳入雲的山脈,有湛藍清澈的海洋,在山林和海濱之間還有辛勤工作、永遠保持笑容的人民。在近十年間《美力台灣》走遍台灣的每個角落,從山林拍到海底,從鄉村拍到城市,不但有令人驚歎的美麗自然景觀,更記錄下超過百位傳承台灣傳統民間工藝的國寶級工匠。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更是這些單純而深刻的工匠精神。知名作家小野獻聲相挺、一手包辦全片旁白,金獎常勝軍鍾興民量身打造的電影配樂,《美力台灣》巧妙地將台灣的自然風貌與匠人代表的文化底蘊結合在一起,在八十分鐘之內,帶領觀眾走入前所未見的,不一樣的美「力」台灣。
更多支持與關注我們:
👉2020 看見台灣之後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fterbyd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ppliedMaterialsTaiwan
👉愛惜社區推展協會 官網:https://www.ishare.org.tw/
👉IC之音.竹科廣播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c975
👉柯金源導演 紀錄片資料庫:https://docs.tfi.org.tw/zh-hant/filmmakers/2589
👉曲全立導演 美力台灣 Formosa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Formosa
👉寶島淨鄉團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CountyBeauty/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穢土天堂:穢土天堂首部曲」劇本書介紹
專訪:鍾伯淵、葉育伶
內容簡介:
文學系新銳劇場編導 鍾伯淵
直視土地與當代文化糾葛的戲劇堅持!
既是天堂,卻非樂土或淨土,
而是穢土,那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所在?
從地下世界陰暗潮濕的原始生活中解放,接受文明的啟迪;
地下人擁有對未來最燦爛美好的想像,
殊不知文化的改變與遷徙,實為一種悄然的慢性屠殺。
灰暗潮濕的地下世界,留有一群過著原始生活的住民。一個地上社會人偶然在錯綜複雜的管線中發現他們,為他們開啟現代文明的曙光。現代衛生醫療措施、優雅的禮儀教養,「可憐的地下世界人,他們過著這樣骯髒、落後的生活。」
碧娜、莎夏和海倫娜被抓到地上社會,進行「再進化」的教育,被教導成行禮如儀的女人們,作為政令宣導的工具。然而地上社會人只是假藉教化地下人的名義,藉以開發地下世界。在地底人被屠殺殆盡的消息傳出後,政府高層隨即將無用的地底人趕回殘破不堪的地下。經歷被迫遷移、集中營苟且求生及地上社會壓迫種種不公的對待下,三名女子最終被流放至殘破的原鄉……
劇本以教育展示開啟,以抗議訴願而逐漸落幕,主要的行動者都是劇中的三名女角:莎夏、海倫娜、碧娜;不過前者乃是作為地上社會教育部對地底人施行禮儀教育的成果展現,隱含著創作者對於制式僵化教育模式的諷刺及批判;後者則是為了爭取不想重返地下社會所作的抗爭遊行,最終仍只是一場早知結局的失敗革命。
作者簡介:鍾伯淵 Chung, Po-Yuan
一九八五年生,臺北北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畢業。二〇〇六年成立曉劇場擔任駐團導演,並持續推出原創劇場作品,至今累積超過三十部。其創作以當代社會為題,曾受邀至泰國曼谷劇場藝術節、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臺北藝術節、東京藝術節、亞洲表演藝術節等。口碑作品「夏日微涼夜話系列」以鬼故事結合密室逃脫開創全新劇場體驗廣受好評,並持續受邀發展新作品。近年除發展「穢土天堂系列」演出與三部曲劇本集,並與日本、德國藝術家合作,持續推出劇場新作。
關於:曉劇場 Shinehouse Theatre
二○○六年成立於臺北,作品發展試圖透過劇場詮釋經典文學之美,以創作切入社會議題,從土地探索在地的創作能量。長期進駐萬華,曾訪談萬華街友與性工作者,記錄萬華的生命故事;另組成社區戲劇班帶領居民一起創作。「夏日微涼夜話系列」成功結合環境劇場、密室逃脫與鬼故事,大獲好評並受邀參與臺北藝術節、東京藝術節等。穢土天堂三部曲,探討文化侵略對弱勢文化的影響,並推出中英版劇本書。近年參與亞洲表演藝術節國際共製計畫「焦土」於東京藝術節演出,並持續與日本、德國藝術家合作,以激發不同創作的可能。近期將發表一系列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之著作改編劇場作品《薩德侯爵夫人》、《憂國》等,並持續出版劇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