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多高貴的情操
但只要能看到一隻浪浪能有家有人愛
心裡就是一個舒坦
😌
#生命皆平等
#米克斯萬歲
#大家快點按讚
#按讚才是重點🤣🤣🤣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Boba ET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播吧YT https://bit.ly/2TZO7ep 《 #八年級生》青春版姊妹悄悄話,八年級生想什麼聊什麼玩什麼 看完這集的你.......有喚起你考學測的回憶嗎😲😲😲 主持人:控ㄅX哈妹 來賓:表哥 【快速點選】 00:00 史上最難學測登場 03:37 控ㄅ一開場就對來賓爆氣啦 0...
生命皆平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歸大自然 萬物生命皆平等
沒有人有資格決定任何生命的結束
難過抒發 不想引戰 😢
默哀 禱告
生命皆平等 在 J帥 Just Tr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位唐氏症IRONMAN】
前兩天看有朋友分享第一位唐氏症患者成為IRONMAN的照片,說實話我不曉得什麼是唐氏症,讓我好奇的開始查一些資訊。
唐氏症(Down Syndrome),這英文取得很妙,原以為看字面來猜病徵,是種可能會一直機能衰退(類似漸凍人),或一直處於未發展或發展遲緩之類的病症。
搞笑了...原來是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1866年的英國小兒科醫生Langdon Down發現,故以DOWN命名。後來直至1950-1960年代,才有更多新的研究產生,發現是人體的第21對染色體多了一條造成的現象,1965年,WHO正式定名為「唐氏症候群」。
根據《唐氏症基金會》網站資料,唐氏症小孩從大腦發育、聽力、視力、心臟、神經系統幾乎都有問題,外表也有些...與常人不太一樣的狀況。 anyway, 有興趣可上網查,只能說越看越不忍。
男主角Chris Nikic還是完成了上週的IRONMAN Florida,這影片裡可看到,他還騎到摔車,但最終還是在關門前回來了........so touching.
額外想到前陣子10月的一個國際新聞,在波蘭有上萬群眾連著好幾天上街頭抗議,理由是波蘭大法官認為原本可以合法墮胎的其中一個條件,當產婦發現肚子裡的孩子有先天性缺陷時,可以合法墮胎。但法官們認為,此舉違憲,因生命皆平等,父母不可剝奪孩子的生存權。
這點當然有很多論戰,很像在看辯論,正反兩方意見都看一看,可以學到蠻多東西的。
以這Chris Nikic為例,相信他的父母看到孩子通過終點時,絕對感動到爆哭8公升的眼淚,可是現實來講,是否所有家庭都有能力撫養這樣的孩子?還有有沒有可能造成非法墮胎或棄嬰的問題?但反過來講,就算小孩很正常,還是很多父母沒能力養或養壞掉啊,真的是小孩本身的問題嗎?
扯遠了,總之,這孩子真的很棒!
各位本週有Challenge Taiwan賽事的朋友們,加油,你好手好腳還頭腦好棒棒的,不要輕易放棄!
https://youtu.be/UrFlAq8yGmY
生命皆平等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播吧YT https://bit.ly/2TZO7ep
《 #八年級生》青春版姊妹悄悄話,八年級生想什麼聊什麼玩什麼
看完這集的你.......有喚起你考學測的回憶嗎😲😲😲
主持人:控ㄅX哈妹
來賓:表哥
【快速點選】
00:00 史上最難學測登場
03:37 控ㄅ一開場就對來賓爆氣啦
09:03 這艘小舟考倒全員啦
14:07 以前不用考公民與社會
17:53 表哥講解時間
19:12 後悔提議考學測啦
23:57 史地題組控ㄅ大反攻
30:14 達爾文要生氣囉
33:20 最後結果公布
-------
題目底家,跟著三個文組一起來答題!
《國文題》
施先生參加朋友舉辦的宴會,贈詩一首:「桂已飄香菊作花,門前遙駐七香車。競傳丰度誠端好,定卜咸宜到室家。」依據詩意,最適合這場宴會的題辭是:
( A )珠聯璧合
( B )椿萱並茂
( C )君子攸居
( D )望重桑梓
關於下列新詩,解讀最不適當的是:孤獨的小舟都是歪斜地擱著/全世界的沙灘都是如此的/而如同歪斜的頭/裡面充盈著悲哀(方旗〈小舟〉)
( A )以「舟」喻人,凸顯生命被擱淺的悲哀
( B )用「沙灘」的單調,暗喻生活千篇一律
( C )「都是如此的」強調人舟孤獨的普遍性
( D )兩次「歪斜」描寫人舟頹然無力的姿態
-------
《社會題》
公民與社會課堂中老師介紹幾種民主理論如下:
甲:多數決無法顧及公共政策品質,重視決策過程的對話與討論才能提升決策品質。
乙:人人都具有理性且平等,因此應讓所有人積極參與政治並藉此培養德行。
丙:人人參與政治在實務上有困難,因此應將政府決策權力交給專業政治人物。
丁:利益團體是民主政治的主角,應由各團體競爭爭取選票,以獲得決策權力。
政府與民間團體針對較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近年來曾舉辦過多次公民會議。此做法與上述何者最為接近?
(A)甲 (B)乙 (C)丙 (D)丁
有人回憶:當時,食物都要配給,沒有咖啡,但有糖和紅茶。每次參加茶會,都要自備糖和茶葉。原本商店中還有牛油和乳酪,大多來自紐西蘭或加拿大,現在也少了。經常一個月也吃不上一斤肉,天天吃鱈魚。有一段時間,政府領導人還提倡自己種植糧食作物,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這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景象?
( A )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
( B )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
( C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
( D )首次石油危機時的伊朗
◎某國為興建首都,從統治的各地徵集材料,包括:來自黎巴嫩的針葉林木材;埃及的銀、銅;印度的象牙。請問:
文中某國徵集木材之來源區,其林地最可能具有下列哪種環境特色?
( A )夏乾冬雨,樹叢低矮且枝幹堅韌,利於林木砍伐
( B )氣流對流旺盛,終年有雨,林木樹冠寬大且茂密
( C )位居北極圈附近,多灰化土,林木枝幹筆直高大
( D )山地攔截西風水氣,降水豐沛,利於林木的生長
-------
《自然題》
有關達爾文的演化論,下列哪些敘述正確?(應選2項)
(A)親代競爭力較強的性狀在後代族群中出現的頻率會提高
(B)達爾文提出天擇說時,未參考孟德爾的遺傳定律
(C)越常使用的器官會越發達,且此優勢會遺傳到下一代
(D)當環境資源有限時,可經由突變提高優勢並增加個體數
(E)特有種皆是由不同地理環境的不同始祖演化而來
-------
想聲歷其境,來收聽高音質Podcast
搜尋訂閱★Today is my day/八年級生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oncnFv
《SoundOn》:https://bit.ly/2YmHNRW《KKBOX》:https://bit.ly/2Yn4bKQ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KVyG7H
★ 更多節目推薦 Watch More★
《播吧編talk》 :https://bit.ly/38k3qXG
《地產詹哥老實說》:https://bit.ly/2KEcpL0
《我在案發現場》:https://bit.ly/2K9lMmf
《尚恩帶你上車》:https://bit.ly/3pjsW6n
#110學測挑戰 #Podcas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cXDKkoJVKI/hqdefault.jpg)
生命皆平等 在 Leng Ye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杜绝霸凌❌ 向霸凌说不‼️
试问大家,从以前到现在,底阅读过多少有关于“校园霸凌”和“键盘侠霸凌”的报道,导致被霸凌者不堪霸凌的伤害,最终走上不归路。
校园內的隱形杀手——校园霸凌。近年来,国內校园霸凌事件不但逐年增加,且年龄层开始趋向年轻化,就连小学生也成为受害者,甚至还因此闹出人命!让人惊觉「霸凌」已不再是一种恶作剧,而是能夺走一个人性命的谋杀事件。
社会上的霸凌,则是霸凌者带领一群人排挤某些人,让受害者被整个团体排挤,切断他们的社会连结,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排挤。这种霸凌常牵连到言语霸凌和散播谣言,导致受害者觉得无法融入这世界,觉得自己很多余,最终感到沮丧且无助,然后导致轻生下场。
霸凌的行为实在令人作呕且,姐姐希望依靠社会大众的力量将此讯息分享出去,以让更多人杜绝霸凌,人人皆平等,大家应该守望相助,而不是互相伤害。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你】
或许你的一个分享,就能挽回另一条生命;
或许你的一个劝阻,就能凌现象消退;
【你】才是大家希望。
For Business Inquiries Contact: lymediamy@gmail.com
#asklengyein #霸凌 #杜绝霸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wAunulElIg/hqdefault.jpg)
生命皆平等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ztIgIsve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