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上的白帶魚看見商業捕魚邏輯下,崩壞中的海洋生態與氣候危機】
鹹香酥脆的乾煎白帶魚,是台灣餐桌的常見菜色,但你知道嗎,台灣市面上的白帶魚,有70%都是進口的?
「RFI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指出,中國人和台灣人都愛吃的白帶魚,中國人多吃「二指寬」,台灣人則愛吃「三指寬」的,因此「對(台灣)漁民來說,大小全部盡量捉沒關係,反正二指寬的可以賣中國,三指寬的可以內銷。」
長此以往,台灣近海野生白帶魚在大小通撈不設限下,不僅體型縮水,數量也大減。近年海關貿易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從菲律賓、印尼、阿曼和非洲等地進口上萬噸白帶魚,而台灣漁船則繼續捕二指寬白帶魚、出口中國。
台灣的白帶魚只是海洋悲歌的一小部分,台灣北部海域的魚群種類在15年間銳減100多種、全球90%野生魚種已被過度捕撈……,對人類來說,影響不只是沒有野生魚可吃,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
海中生物從哺乳類、魚類到浮游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一隻大鯨魚可抵數千棵樹,海洋浮游植物能吸收全球40%碳排、製造50%氧氣,是防止全球暖化的最強守備。
「我們不能只有嘴巴上說要對抗氣候變遷,然後什麼都不做。」為了保護海洋,帛琉在短短6年間達成全國8成海域禁漁目標,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強調,漁業永續才真正有利於帛琉人民。
但自稱「海洋國家」的台灣,發表首份海洋白皮書迄今20年,卻仍然未見有效的海洋管理政策:不僅限禁漁海域比例遠低國際目標,且效果成謎;缺少對漁業資源科學研究,也未能掌握實際的漁獲量,沒有資料談何管理與永續?《報導者》訪問多位專家,整理國際研究與報導,指出海洋保育的重要及政策執行關鍵。https://bit.ly/3xmMUR9
★深入每寸土地,《報導者》以獨立觀點,傳遞事實,#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海洋保護區 #護漁 #海洋 #全球暖化 #過度捕撈 #海洋保育 #禁漁 #帛琉 #報導者 #氣候變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張又一張雀鳥死亡的相片,最近數月可能是最多香港人關注雀鳥的日子。香港擁有極珍貴的雀鳥資源,但當雀鳥在香港出事,相關的數據及研究卻少之又少,就算是權威的保育團體,一樣無力。 種類多而珍貴 香港雀鳥天堂 香港在國際保育雀鳥的群體之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香港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飛行航道的中間點,有很...
生態災難成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ASA太空船卡西尼號追隨土星20年 自毀前最後任務 直衝土星與土星環間】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燃料將盡,26日傍晚起展開壯烈的最終任務,前進過去從未到過的土星與土星環之間探測,這期間,將與NASA失去聯繫,科學家將等待一天才能知道首次穿越土星環,是否成功。即便任務成功,卡西尼太空船也將於9月墜毀土星。
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Cassini)在過去的13年中,不斷的傳回土星的各種珍貴的情報,以及週邊衛星的新奇發現。如今這一具校車大小的太空船將迎來自己最後一趟任務,就是不斷穿越土星環,並逐步接近土星,直到我們再也收不到它的訊號,它被土星的重力場給撕碎為止。也就是說,該是與卡西尼號道別的時候了。
「邊界」科學報(The Verge)報導,卡西尼號是在2004年抵達土星,成為繼先鋒11號、航海家1號、航海家2號之後,第4艘調查土星的人造飛行器。它發現了相當多以往所不知的土星系統,包括土衛六泰坦(Tatin)上的甲烷湖,以及土衛二恩西拉達斯(Enceladus)的冰海等。
在經歷這麼多年的調查後,卡西尼號出現了一些機械故障,使得它燃料運行不暢,註定美國航太總署最終將失去它。航太總署擬定卡西尼的最後任務,以避免失控的卡西尼掉到不該掉的地方,萬一附有地球微生物的卡西尼號,落到可能有外星生命的幾個衛星上(比如土衛六和土衛二),破壞當地生態,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災難。因此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使卡西尼號直接落入土星裡,被土星強大的引力燃燒和分解掉。
但是在落入土星之前,還有很多卡西尼號可以執行的任務,也就是將要穿越土星環。土星環是由一大片的碎冰塊所構成,碎冰的密度極高,又寛達幾十萬公里,卻僅有幾公里的厚度,它的成因仍然有很多的謎,所以卡西尼號最後的任務就是收集相關資料。
26日傍晚首次開始穿越土星與土星環間的未探索區域,進行自毀前的最後一次任務,卡西尼目前已和NASA失去聯繫,科學家將等待一天才可得知首次穿越土星環是否成功。之後第7天1次,總共進行22次,這被航太總署稱為「最後的大決賽」。
沒人知道卡西尼號能不能順利通過土星環,因為在它進入土星環的那段時間,電波將會被遮蔽,一直到它通過之後,才會重新恢復通訊,傳回「我還活著」的訊息。如果它生存下來,卡西尼將一次又一次地進行相同的軌道,大約每週一次,直到9月15日過於靠近土星為止。
來源:CNN、中時電子報
生態災難成謎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蘋果日報】萬噸鱘魚逃長江 釀生態災難威脅中華鱘
長江支流清江水庫日前排洪,衝擊漁民的養殖網箱,湖北省清江庫區日前有上萬噸養殖鱘魚逃逸,擴散進入長江,對長江生態造成威脅!昨午在長江洪湖段現場監測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博士吳金明透露,目前已鑑定超過500條疑似逃逸的外來鱘魚。
監測信息顯示,逃逸鱘魚至少已經到達長江江蘇揚州段。但他推測,逃逸鱘魚應該已到達長江上海入海口。
「逃逸的鱘魚除了往長江中下游擴散,還會逆流向上游。幾乎是全流域的災難!」農業部長江辦(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一位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慨嘆。農業部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預警與風險評估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胡隱昌說:「這些逃逸的鱘魚是有造成生物入侵的風險,但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逃逸的種類、年齡、生態環境等。」專家稱判斷生態影響或需數十年。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常劍波說,逃逸鱘魚與中華鱘生活習性相近,會與之形成競爭關係。中華鱘是洄游性魚類,成魚洄游到長江時不進食,只有幼魚才在長江中進食。逃逸鱘魚可能與之產生競爭關係,比如競爭食物。此外,實驗室研究發現,鱘魚間可以雜交,但影響有多大,該怎麼樣補救,需要調查評估,也需要在調查清楚逃逸鱘魚的習性、分布以及繁殖特性後,才能有針對性的方案。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生物。自恐龍時代(白堊紀)以來,中華鱘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活。20世紀70年代,長江中華鱘繁殖群體還數以萬計,約有1萬多條,但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大壩阻隔、內河航運和工程建設等因素疊加,專家估計中華鱘野生繁殖資源量可能不足百條,瀕臨滅絕。但對於這一古老物種,人類還知之甚少,有很多謎團待解。
#社會
生態災難成謎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張又一張雀鳥死亡的相片,最近數月可能是最多香港人關注雀鳥的日子。香港擁有極珍貴的雀鳥資源,但當雀鳥在香港出事,相關的數據及研究卻少之又少,就算是權威的保育團體,一樣無力。
種類多而珍貴 香港雀鳥天堂
香港在國際保育雀鳥的群體之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香港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飛行航道的中間點,有很多遷徙雀鳥都會途經香港。據統計,全港大約有超過550種雀鳥,佔全中國的三分一,當中大概兩成是留在香港的「留鳥」,有四成是過境遷徙的雀鳥。另外,香港的米埔以及大埔滘,都是國際鳥盟認可的IBA重點鳥區。在保育瀕危物種方面,香港擁有佔全球總數量十分一的黑臉琵鷺,亦是少數擁有易危動物大草鶯繁殖記錄及數據的地區。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生態災難成謎 #保育專家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生態災難成謎 在 太陽魚大量“入侵”四川?它曾在日本引發生態災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太陽魚大量“入侵”四川?它曾在日本引發 生態災難 ,靠吃能解決問題嗎?本期科普知識介紹:近期在我國四川多地,不少釣友在當地水庫發現了一種入侵魚類—— ... ... <看更多>